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万道长途

作者:大脑被掏空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八百四十四章 魔论

书名:万道长途 作者:大脑被掏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0:44

李启的内天地之中——

他主动扩张了佛门诸天在内天地的比例,以此来压制天魔魔君。

此刻,他的体内甚至有极乐界的一丝丝韵味,说是‘道韵’说不定也有人相信。

这些佛门诸天,具足庄严,永无众苦。

无诸难,无恶趣,无魔恼之名,亦无四时,寒暑,雨冥之异,复无大小江海,丘陵坑坎,荆棘沙砾,铁围,须弥,土石等山。

唯以自然七宝,黄金为地,宽广平正,不可限极,微妙奇丽,清净庄严。

国土庄严清净,具足一切庄严,永离种种苦难,甚至就连三恶趣与魔恼的名字都不存在,众苦诸难恶趣魔恼,连个名都没有,何况有实?

庄严佛土,是从法身理体显现清净国土,这也就是《往生论》,国土庄严入清净句,即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正因本体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这是真实之际,‘不颠倒,不虚伪’,所以这样显现的一切事相,才能够抵制‘欲念’。

世间有许多惹人爱恋喜悦的东西,如诱人情欲的邪香,各种靡靡之声的音乐,令人狂乱的舞蹈,爱恨情仇种种,令人心欢,令人欲念狂生,但此处不一样,一切景色令人心悦而无染著,境与心都是‘清净庄严’。

清净是无染,庄严是具德,如此令人心静。

这就是‘清静’,能彻底断绝一切欲念魔念,自然也能压制本身就是‘魔念’的天魔一脉的修行者了。

李启的真灵进入其中,说道:“若菩萨摩诃萨不离般若波罗蜜时,魔复大愁毒,如箭入心。是时,魔复放大火风四方俱起,欲令菩萨心没恐怖懈怠——”

这话,是佛经之中的一个故事。

说的是,诸多菩萨听闻佛祖讲道,讲到了‘摩诃萨不离般若波罗蜜’的奥妙之时,魔头坐不住了,高品魔道们纷纷出手,放大火风四方俱起,想要吓住诸多菩萨,坏了他们的道心,让他们的菩萨心被恐惧淹没。

李启念到这里的时候,那位天魔魔君出现了。

魔影浮现,接了下一句:“有菩萨远离善知识,为恶知识所摄故,不闻深般若波罗蜜。”

这就是后来的结局,的确有一部分菩萨被吓住了,没能听闻般若波罗蜜。

“菩萨远离般若波罗蜜受恶法,是菩萨为恶魔得便。魔作是念:‘是辈当有伴党,当满我愿。’是菩萨自堕二地。”李启也接上了后面一句。

最终,这些菩萨被天魔所蛊惑,天魔说道:“是辈当有伴党,当满我愿。”,于是这些菩萨从佛国坠落,堕入魔道。

一般来说,当有佛祖出现的时候,这时候没有特指过的‘魔’,就是在说天魔。

当说到‘魔佛’的时候,也是直接指的佛祖和天魔。

毕竟,这俩可以说是最尖锐的道敌了,巫神们和圣人们尚且可以勉强坐到一起不打架,而天魔和佛祖在一起却不可能和平相处。

那位天魔魔君出现在这里:“这时候说这种典故,公子李启,你是想说什么呢?”

“只是在感叹魔道的厉害而已。”李启笑笑,看向眼前的天魔魔君。

对方并非人族,实际上,到了四品之后,天魔魔君更接近一种‘概念’,可以幻化成任何形态,和真实无异。

这也算是一种神通,很厉害。

变化之术可是相当值钱的,和寻常的障眼法不一样,障眼法只是改变外形,并不改变本质,内天地,内部的各种气,实际上都是不会变的。

举例而言,一个人掌握了障眼法,他可以随意控制自己的外形,但变来变去,终归是那些组成身体的物质,物质本身是不会变的,你的内天地,功体等等,也不会改变。

说白了,只能改变外形,本质动不了。

但真正的变化之术,能把组成这些物质都变了,能让你彻底转化成另一种形态,让组成身躯的物质也完全变化,连本质都完全改变,但依然有所极限。

而更高级的变化之术,比如天魔一脉的‘他化自在’,以及‘天罡地煞一百零八变’这种,甚至可以连自己的内天地都完全变掉,他变成‘武道’就真的可以用出武道内气,变成‘道门’就真的可以写出符箓,完全就是变假为真,除了根本道途不变之外,完全成为另一个人,修为术法也完全模拟出来。

眼前的天魔魔君自然不可能掌握完整的‘他化自在’,但也已经能够及得上天罡三十六变的程度,属于能够一定程度上模拟别人,变成武道也能使用武道内气,但超越不了自己的理解极限,不会的还是用不出来。

而眼下,对方展现的就是自己最‘省力’的形态,也就是他最习惯的形态,他作为凡人出生时候的模样。

很难说这是一副什么形态,长着十二条腿,有些胖乎乎、毛茸茸的,不过那些都是毛,实际上身体又瘦又长,黑色,模样凶狠,说是蜘蛛,也不像……非要说的话,类似于蜘蛛化之后的鲨鱼。

“所以,公子李启,你来这里,又是为了什么呢?莫非是想要留我一命?”天魔魔君笑道,似乎完全不害怕自己会死。

实际上,他确实不怕,甚至他都根本不相信自己会死。

天魔一脉的确这么自信,自信的像是个傻子一样,连天魔本人都一样神经病。

“当然不是,你死定了,只是,死之前,我想听听你的看法,你说……我们有‘心’吗?”李启问道。

“当然没有,尔等无心。”天魔魔君说道。

“既说无心,谁能见闻觉知?谁知无心?”李启反问。

“还是无心,既见闻觉知,还是无心能知无心。”天魔魔君答道。

“既若无心,即合无有见闻觉知,云何得有见闻觉知?”李启再问。

“虽无心,能见能闻能觉能知。”天魔魔君大笑,然后回答。

“既能见闻觉知,即是有心,那得称无?”李启又问。

李启和天魔魔君的这一套问话,实际上是佛经箴言,言语之中谈论的就是困扰李启的问题,即‘主观性’,或者说简单点,叫‘心’。

天魔魔君的回答很简单,对他来说,众生都是‘哲学僵尸’,就算能闻能觉能知,但也是无心,众生之中,只有他自己才是真正的‘有心’。

这种话回答可没办法让李启满意,于是李启继续说道:“魔君,这可是你翻盘的机会,可要好好把握住啊。”

这话让天魔魔君收敛了笑容,转而看向了李启,表情有些诡异,看不清楚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不过,李启说的的确是事实。

凭什么李启问了,天魔魔君就要作答?他完全可以不理李启。

所以李启给了他一个诱饵,那就是敞开自己的心灵,接受天魔魔君的答案。

如果天魔魔君能说服李启,那么就相当于在李启的道心之中种下魔念,自然立刻便可反败为胜,从李启的道心之中逃离出去,此后面对李启,再也不会受到清净法的拘束。

李启心中有魔念,如何‘清静’?

这是一场赌局,天魔魔君要用自己的知识去试探李启,赢了就能脱身而出,还能在李启身上种个炸弹。

但想要让李启接受这个答案,却不能敷衍了事,那是要掏出点真货出来的,你说出来的东西不可信,让李启一眼就识破了,那接下来的事情就没得谈了。

说白了,这就是钓鱼。

李启是那个渔夫,挂上了名为‘自由’和‘反杀’的鱼儿,将钩子放进了水里,给了对方一个逃掉的机会。

而作为鱼儿的天魔魔君,也有机会,他可不是一般的小鱼,作为海底巨鲨的他,只要咬上钩子,不是没可能把船上的人脱下来饱餐一顿的。

“公子李启,胆子真大啊,平时也喜欢钓鱼?”魔君问道。

“是啊,我还挺喜欢钓鱼的,以前有位前辈,名叫神易军,他带我入了钓鱼的门,现在他还在我的商会里帮忙干活,只是聊不到一起去了。”李启对天魔魔君说道。

“你知道我说的是钓什么鱼,公子李启别说笑了,你身上的魔念之深重,想来是钓过不少魔道吧?”天魔魔君说道。

这话让李启微微一愣,不过他马上反应过来,明白了对方说的是什么。

眼前的天魔魔君误会了。

这就是身上的魔念,可不是这些魔君留下来的。

于是,李启轻轻摇头,微笑说道:“魔君多虑了,这些魔念,是天魔亲自留下来的,单单几个魔君,恐怕没有资格在我身上乱搞。”

“那可真是,有意思啊,好了,那公子就与我这魔头好好论道一二吧。”魔君身体再度幻化,变成了典型的天下人族,端坐在了李启对面。

“公子李启,仔细推敲看看,心作何相貌?”天魔魔君问道。

李启回答:“心本无貌。”

天魔魔君则答道:“是无貌,还是干脆就是‘无’?其心复可得是心不?是心为复在内?为复在外?为复在中间?顺这个方向思考,觅心不可得,乃至于一切处求觅,亦不可得。当知即是无心。”

李启则摇头:“并非如此,主观意识的客观存在是可以被观测到的,此心为众生所有,故我们得称之为“心”,禀赋自天,故我们亦得称之为“天性”,自然便是天,所谓‘天人相应’,‘天人合一’,就是如此。”

“天?噢,就是巫道认为的自然对吧,那你凭什么认为自己不是‘天’的傀儡?你的‘心’,是‘天心’吗?”魔君追问。

“自然是一种状态,人性既是禀赋于天,因此在人之中即具有天,众生是自然的组成部分,我既是天的一部分,又怎么会是傀儡呢?”李启摇头说道。

不必去探问天的意旨和命令,去探究自然需要什么。

没必要,众生只自率己性,照着自身之所欲径直行去,自然自会同意。

为什么呢?因我性即天所赋予故。

这是众生最高绝大的自由,我们若明白得我之禀有此性,乃出天心与天意,我们自率己性,即不啻是依循着天心与天意,于是自可明白,此性乃我们所最该遵依,不宜有违抗。

因我若违抗了我之心,这不仅是违抗了天,而且是违抗了我自己。

何以故?因我之所以为我,正为我之禀得有此性,因我禀得了此性,遂使我异于其他一切生命,而确然成其为一我。

我今率性而行,这是我在后天而奉天时,这又是我们人类最高绝大的规范,人人不该违犯此规范,同时也即是人人获得了最高绝大的自由。

因此天人合一,同时也即是人生规范与人生自由之合一。此即是道的世界与人的世界之合一,我们由此参人,又可明白何谓‘天人合一’了。

这也道门和巫觋们都说的说‘无为’‘自然’‘天人合一’之理,不需要过多的探究自然的本质是什么,因为自然的本质就是我们自身。

自然,是一切事物合在一起的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

然而,这时候,却见天魔魔君摇了摇头,然后说道:“众生迷妄,于无心中而妄生心,造种种业,妄执为有,足可致使轮回六趣,生死不断。譬有人于暗中,见杌为鬼,见绳为蛇,便生恐怖,众生妄执亦复如是,于无心中妄执有心,造种种业,而实无不轮回六趣。”

这话是在完全是在反驳李启的‘天心’之说了,说李启妄图从‘无心’之中生出‘心’来,这实际上是在反驳李启关于佛门的认知。

天魔魔君并没有纠结在李启自然方面的认知,而是直接从李启关于佛门的方向展开了攻势。

魔君接着说道:“如是众生,若遇大善知识,教令坐禅,觉悟无心,一切业障尽皆销灭,生死即断。譬如暗中,日光一照而暗皆尽,若悟无心,一切罪灭亦复如是。”

这话让李启立刻皱眉。

显然,天魔魔君正在告诉他‘无心’,哪怕在自然之中,也是常理。

那么……自己要怎么反驳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