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万道长途

作者:大脑被掏空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八百二十章 实在与因果

书名:万道长途 作者:大脑被掏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0:44

不过……也仅限于光锥了。

是的,哪怕是这样的观测手段,所能够察觉到的也不过只是光锥之内的事物,因为你能够承接到‘光’,就说明这一切依然在光速之内。

光锥没有被打破,所能观察到的一切,都只不过是‘可观测宇宙’而已,而非真正的宇宙本身。

可观测宇宙,是光无法逃脱的区域,举例而言,对于归墟内的生命来说,整个归墟就是他们的‘可观测宇宙’,因为超过了归墟的视界面的时候,光就无法逃逸,他们所能够观测的,干涉的一切事物,都会在视界面的面前被强硬的斥退,无法看见,无法干涉,甚至都没办法去想象。

尽管宇宙本身是各向同性的,他们也没办法去验证这一点,就算是计算时空曲率在大尺度上的情况,也很难真的察觉到。

尽管这数百亿光年的距离对这些文明来说已经大的无法想象,可仍旧只是宇宙的冰山一角罢了,并且宇宙还在不断扩张,其速度快到不可思议,远非光速所能及,简直就像是时时刻刻都处在暴涨阶段一样。

所谓暴涨,就是在宇宙最初的那颗没有体积的奇点上膨胀,从远小于一个质子的大小,瞬间扩张到星系级别的大小。

不到10^-33秒,宇宙膨胀了2^100倍,而且并没有停下,而是继续扩张,如今已经不知道多少亿年过去。

永恒的暴涨,所带来的的空间,组成了现在宇宙之中的‘有’,可想而知宇宙有多么的广袤,而如果只是观察‘可观测宇宙’这么一点点距离,实在是难以说得上是什么大神通。

当然……

对于整个宇宙来说是这样,可对于凡人们而言,可观测宇宙就已经是令人恐惧的大小了。

只是李启已经远非凡人。

面对着钟明楼的观察,李启静静的扭曲了光速。

改变光速,对五品来说就已经是轻车熟路了,他们时常利用这点来赶路,不过李启这次是反其道而行之。

李启将光速压制到了每小时三米,也就是周围这么一个小圈子内。

换而言之,可观测宇宙也随之变小了,变成了周围的一个球,因果律被限制在了三米之内,与此同时,变慢的不只是光,还有所有事物。

光速变慢了,那么电和磁也会随之变慢,物质传播的力也会变慢,甚至就连引力波的传递都会跟着变慢。

这是天道极限的压制,所有的物质,因果,能量,力,都会被限制到这个极限,以至于就连物质本身的构成都会因此而产生巨大的变化。

对钟明楼来说,他的感觉,就是眼前的所有一切,都变黑了。

整个可观测宇宙缩小到了周围这么一小个圈子,尽管仍然在扩张,但在钟明楼眼中,他却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压迫。

对他来说,其实可观测宇宙并没有变小。

因为,光速降低之后,必然会导致组成他身体的物质也变的迟缓,他的思维和意识也会同等的变慢,那么他要处理信息的时间和难度也不会有任何的变化。

所以,就他的体感而言,一切都没有变化。

这是他无法突破因果律的表现,不能超越光速,不能突破天道极限,那么自然所能够感知的东西必然是有限的。

这也是李启想要给他展现的,同时也是李启尝试说服钟明楼的办法。

钟明楼对于战争仍然有芥蒂,说实话,尽管两人是好友,但对于亲手挑起战争的李启以及他背后的主战派,他肯定是有所顾虑。

这倒不是什么私人恩怨,而是单纯的‘道不同’。

是的,哪怕是同为巫道,依然有可能‘道不同’,就比如现在,钟明楼不是因为和李启的私人恩怨而有所顾虑,而是因为他担忧如果自己的帮助,让战争爆发的更加激烈,那该如何是好?而因此影响到自己的老师,乃至于其他生灵,包括普通世界的无数生命,那又该如何?

他和李启的友谊,比得上这些生灵的牺牲吗?

要知道,哪怕是在五品战场上,每一场战争,死伤都是百亿计的,这战争的规模实在是太大了,而在钟明楼的眼中,这些所有的死伤者,他们的‘感受’其实都是和自己差不多的。

自己尚且会因为兰姑娘的死而神伤,那……那些文明崩坏,所知的世界完全被摧毁,亲人和朋友在战争死绝的人,他们的心情又是如何的呢?

李启的道很清晰,他对于这些人的态度就是‘放任不管’,只要不影响到‘大局的平衡’,那么李启其实不怎么关心他们,李启是无善无恶的,这也是巫觋之中,人比较多的派别,可以说相当一部分巫觋都这个态度。

他们将自己视为自然的一部分,将自然的更迭也视若寻常,只要自然本身依然是平衡的,那么个体的损伤其实不重要。

用比较简单的话来说,他们重视‘民众’,却不重视‘某一个民众’。

他们会关心整体,却不怎么在乎个体的喜悲,他们认为,个体的喜悲应当是个体自己负责,李启就为李启自己的事情负责,九品的路人也应该为自己的事情负责。

那么如此一来,把控整体的平衡,至于个体如何,那就是‘本应如此’的。

但钟明楼不这么认为,尽管他们在‘巫道’的核心思想上没有分歧,依然能算得上是同道,不过对于个体的态度却有差异。

钟明楼显然是觉得,强者应该负有对弱者的责任,这种责任不是无限制的,但应当是‘强者做的事,就不要让别人承担’。

比如战争,明明是强者引发的战争,本应该由强者完全负责,但实际上强者们打来打去,看着热闹,但死亡率远低于弱者。

对于这种情况,一部分巫觋,包括李启,都认为弱者要自己对自己的安全负责。

但持有另一种看法的巫觋也不在少数,类似于钟明楼这样的巫觋,他们则认为,因为挑起战争的是自己,那么自己就有理由和责任来承担这些弱者的牺牲,而不是丢下一句“自然如此”就一走了之。

但这一切的争论,都必须建立在一个前提上。

那就是……死亡是严肃的,毁灭是真实的,经历的一切都是确凿无疑的。

但真的如此吗?

这让钟明楼陷入了沉思。

在他周围,因为他的思考,再加上光速变慢,可观测宇宙的缩小,以至于在他身上浮现宇宙浓缩起来的星光。

他就像是漂浮在海上,而海面平静无波,时间正好是在一个又黑又静的夜里,星光银河很清晰地反映在海面上,致使他的身躯只看起来像是悬挂在星空中一样。

与此同时,一轮金色的太阳也在他的身后升起,那是他的道韵开始展现,这颗所谓的‘太阳’就是他的道韵显化,能够映照出可观测宇宙之中的一切。

道韵之中将可观测宇宙那种玄奥的纹样映射,翻腾在星光中,显得无比诡谲。

但这一切,钟明楼都没有在意。

实际上,他在思考李启所说的话,同时,他也感受到了天道极限变化到来的可观测宇宙缩短带来的特殊情况。

钟明楼脑中想到——若死亡只是游戏,经历的一切都是幻想,那争论这种事情就毫无意义了,这种情况下,战争不过只是某种游戏,是随时可以推倒重来的积木。

设想一下,一个凡人,他花费了一辈子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征战无数世界,最终证得永生,用数万年的成为了亿万军队的领袖,乃至于成为了世界之主。

这个时候,突然让他发现‘实在性’的真相,他该如何去想?

他经历的一切都是假的,他的征战,他的传奇,他一生的功勋,不过是无法认知的伟大存在随手可以抹去的梦幻,说是游戏都不为过。

他能够不崩溃吗?他能够不对自身的存在而产生怀疑吗?

就好像小天师,道心坚定如他,在意识到自己的虚幻之后,他也没忍住,险些陷入虚幻陷阱之中。

能够承认自己的虚幻,承认自己是上一秒钟突然蹦出来的,承认历史是假的,这个世界也是假的,这种人有几个?

大部分人都只会认为“扯淡”。

他们坚信自己的‘记忆’,坚信自己的‘经历’,认为自己确凿无疑的知道这个世界是坚实的,是可以承载他们的大船。

但实际上,这个世界不是。

这个世界坚实的基础是‘因果律存在’。

这是一个建立在因果律上的世界,因果律的前提是世界是真实的;正是因为我们认为世界是真实的,所以才认为因果律是真实世界的真实规律。

我们这个世界的一切表象,都是在有规则的联系中相互依存的,而且这种联系是先天决定了的,没有任何表象可以独立自由地存在,每个表象的存在都有其充足的理由,只要出现原因,就会有相应的结果,万事万物的变化皆有原因,因果律主导着一切现实世界对象的运动变化,是变化的充足理由律。

因果律的对象是现实世界的对象,准确地说,是对应着现实世界对象的:变化。

现实世界的一切变化,都是有原因的,如山川河流,日月星辰,桌子板凳这些物质对象,它们的所有变化都遵循因果律,也就是说,只要出现原因,结果肯定会随之而来。

与之相对应的,只要出现结果,那么必然就会有一个对应的原因。

事情不会凭空出现,也不会凭空消失。

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光速’。

一个人只有先出世才会死亡,一棵树只有先栽种才会长大,这就是因果律的表现形式,也是光速的限制。

而速度大于光速的物体,会直接破坏因果联系,如果超光速来计算的话,时间坐标差就会小于零,出现负数的情况。

简单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种下一颗树,那么当这棵树以超光速生长,那么因为速度和时间的关联是深层次的,会出现钟慢效应,就会导致树长大的时候,实际上种子还没种下去。

果已经出现了,因还没出现。

为了满足因果律,不论是参考系之间的速度,还是物体对于参考系的速度,都不能大于光速,否则就会导致因果联系被破坏。

这就是天道极限,这也是束缚所有不具备实在性的事物的牢笼。

你不具备实在性,你就依赖于因果律而存在,你的诞生必须有一个‘原因’,如果你没有这个‘原因’,你就会消失掉。

这也是‘存在抹消’这一术法的实现原理,只要抹掉你存在的原因,比如在你出生之前就把你的父母做掉,那你存在的根基就消失了,于是你就死了。

当你具备初步的实在性,到达四品,能够不依赖除了自身以外的事物就能够单独存在,并且打破了光速,打破了因果律,这种时候,你的存在只依赖于自身,你就是自身的‘因’。

这种时候,你就会发现,基于因果而存在的现实世界的物质,有多么的脆弱。

同时,这些物质本身,也只不过是挥手就没的东西而已。

不过倒也没有这么极端。

一本书,确实是可以直接烧掉。

但能烧掉,不代表你能写出这本书来,尽管你拥有创造任何一本书的能力,就好像人具备创造任何一本书的能力,但不代表人真的能写出一本好书来。

所以,现实世界……或者说,昊天创造的,书写的这一切事物,对具备实在性的存在来说依然很重要,起码他们不具备复制这么精妙世界的能力。

不过,不会烧了重来,不代表他们不想修改这本书的情节,就好像恨不得夺过作者手里的笔的读者,把自己觉得不对的地方改掉。

这本书,不应该是这个情节,完全可以改的更好,那我出手改一改。

那么这种改掉的行径,是否就是眼前战争的更高层次的体现?

钟明楼的思考器官里,无数的信息汇总,为他勾勒出一副真实的战争图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