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万道长途

作者:大脑被掏空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五百三十六章 真正的局与五甘露

书名:万道长途 作者:大脑被掏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0:44

一印拍碎了一个喇嘛的头,李启身体上的伤势缓慢愈合。

肉身愈合了,不过人身小天地暂时还没有愈合,需要花费几年时间调养。

他毕竟不是魔王子,伤成那样还能和没事人一样,所以直接瘫坐在了地上,喘着粗气。

心脉被断,这可是很严重的伤势。

哪怕是大能者,把心掏出来也是要死的伤,君不见远古时期的帝师,就是那个被白辰狐王菩萨算计死的那个,没了心依然挂了。

因为,这个心不是简单的肉体器官,若只是肉体,再换几个也无妨,若是精通变化之术,就算往外掏出十七八个的心也不是什么难事。

真正的问题在于,‘心,,本身是人身小天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者,人之有心,为精气主,犹人法天,天之执持纲维,以正二十八舍者,北辰也,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心者,人之北辰。苟存其心,养其性。

圣贤有云:心之在体,君之位也,圣人裁物,不为物使。心安,是天下安也;心治,是谈下治也,治也者心也,安也者心也。

就连人道都很注重这个,能写出:

学者出于心,心为身之主。耳目候于心。若心不在学,则听诵不闻,视简不见。如欲炼业,必先正心,而后理义入焉。

是以心驻于目,必忘其耳,则听不闻;心驻于耳,必遗其目,则视不见也。

人身小天地的核心,为什么最重要的东西会被叫做‘核心,?其本质就是因为‘心,在人身小天地之中,起到了一个绝对中央和重要的位置:

心,负责为其他地方赋予动力。

如果说脑是思考器官,心,便是引擎,所以才有那句‘人之有心,为精气主。,

比如刚刚所说:「是以心驻于目,必忘其耳,心驻于耳,必遗其目。」

心注重于眼睛,那就很容易忘掉耳朵,导致你听不见别的东西。

如果心专注于耳朵去听声音的话,你在认真听东西的时候,会不自觉的闭上眼睛。

所以,心,在人身小天地之中,负责的是人的注意力,专注度,或者说,其他人身小天地部分运转所需要的‘能源,。

所以才会有‘道心,之说,其本质就是在说,你到底对你的道,有多用心呢?你的道心,有多强,就是问你有多么的投入到逐道这条路上。

所以,李启刚刚被打穿了心脉,此刻只觉得浑浑噩噩,好似半梦半醒一般,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看东西看一眼就忘,耳畔的声音好像也听不见了。

好在,心脉并不是人身小天地的‘心,本身,心脉只是运输的道路,他以修为强行链接,稳住心神,然后开始修复。

只是,事情还没完。

就在李启坐下来调养的时候,却见天空之中,那个五品的喇嘛,回来了。

….

李启突然睁开眼睛,看着那个回来的喇嘛。

坏菜。

「重伤之下,还能杀了我的徒弟,你还真是,厉害啊,不愧是巫神山公子,先前那一手以诸天之力敕令佛国地祇,确实漂亮。」那个喇嘛缓缓落地。

李启心中立刻开始加紧盘算。

只是他刚刚心脉受损,注意力很难集中,一时之间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只能看着对方。

但那个喇嘛的注意力却不在李启身上,而是轻轻招手,将他徒弟的无头尸身抓了过来,拿在了手中。

然后,他背后的人皮唐卡突然张开了嘴,将尸体吞下,开始咀嚼。

筋骨,皮肉,脂肪,内脏,血液,在那张好像搅拌机一样的大口之中被混作赤红模湖的一团,其

中一位六品的修为不断喷涌而出,又被唐卡吸了回去。

这个喇嘛,完全不在乎这是自己的徒弟。

只是嚼了一会,就见整个尸体已经化为脓血,让唐卡显得更加鲜艳了。

「嗯……徒弟的味道,虽然不如师弟,但也算是不小的补品了,就是不知道,巫神山公子的味道尝起来如何。」那喇嘛走到了李启的旁边。

李启没有失去行动能力,但是现在动也没用了,也不可能跑得过五品。

不过,他倒是没什么害怕的,只是说道:「前辈还真是……荤素不忌啊,只不过,恐怕你今日吃不了我。」

「噢?为什么?你是想抬出你的师门长辈吗?可是这里是西天,你的师门长辈再强,又能冲到西天来把我怎么样呢?若说是你有后台,但你的师长过来的时候,我的后台也不会坐视,不是吗?」

「宗喀巴确实厉害,并且身后还有文殊菩萨和大黑天,所以真要闹起来,确实没办法报仇,只是前辈你看我的修法,其中可是有荼吉尼天的影子的。」李启笑着说道。

「有荼吉尼天的影子再正常不过了,你又不是正统的荼吉尼天修法,有影子有什么奇怪的?」喇嘛的唐卡仍在咀嚼,只是看着……快嚼完了。

嚼完之后,怕就轮到李启了。

但李启依然没有露出慌张的表情,而是说道:「可是我分明才从荼吉尼天之中出来,前辈也看见了我先前的手段,我观摩的佛门诸天,若是没有菩萨首肯,恐怕执法金刚不是吃素的吧?」

「嗯,这只能说明你和荼吉尼天确实有牵连,但和我又有什么关系呢?」喇嘛问道:「你不会想对我说,荼吉尼天堂堂三品,会为你这个六品亲自出头吧?」

这可真是笑话了,除非你是荼吉尼天的姘头,不然你死就死了,区区三品之尊,会为了一个和自己八竿子打不着的六品巫觋亲自出面?

用脚趾头想也也不可能,荼吉尼天要找姘头也不可能找六品。

李启当然也知道不可能,但他还是说道:「实际上,让我观摩诸天,是报酬,荼吉尼天对我另有嘱托,我肩负着她的任务,若是我死了,我的师长或许佛门能拦下,但荼吉尼天肯定会有怒火的。」

….

「荼吉尼天也不可能杀我。」喇嘛答道。

「但肯定会嫌恶,我不过一个六品,值得让前辈去承受三品的嫌恶吗?」李启反问。

「为什么不值得?难道你觉得你自己很差劲吗?」那喇嘛惊讶的反问:「你看看你,修为扎实,底蕴深厚,体内各类道统运转有序,互不干扰,小天地俨然有气候的表现,若是踏足五品,彻底化虚为实,定然一飞冲天,我若是吃了你,定然进步不小。」

「说到这个,我有些好奇,前辈吃人倒是不稀奇,但吃人为何会增长修为?我的道途毕竟是我的,你就算吞吃了我的人身小天地,最多是体内多出一堆毫无用处的杂气而已,应该是单纯的有害无益才是,既是已死到临头,还请前辈为我解惑,让我做个明白鬼。」李启却直接双手合十,做了个佛礼,好奇的问道。

这话听起来简直就像个神经病,明明就要死了,却依然问出这种问题。

但更让人觉得神秘的是,这五品喇嘛却坐了下来,认真的对李启讲解他是如何做到这种事的。

却见他坐到了李启的面前,说道:「施主请看,我手中的五甘露,分明是秽恶之物,为何会被称之为甘露?」

李启看了看那骷髅之中的五甘露,经过炼制之后,已经看不出秽恶的模样,只是一些红白相间的晶莹液体,倒也真是有几分‘甘露,的模样。

「长成这幅样子,叫做甘露也是正常吧?」李启猜测道。

「岂会如此荒诞儿戏?实际上,五甘露要经过繁复的炼制,置办五肉、五甘露以后,要混合混合阿米达酒,药草等,放入用人头颅骨制成的‘颅器,内,然后观想颅器下方生起风轮、火轮。」

「用颅骨,是因为颅骨和脑髓一样,能承载人智,烘托人思,通过观想之法,让颅内的物品沸腾后,以秘法,让沸腾之物转为水银色。当五肉、五甘露等污秽之物,经过净、增、变三个过程,甘露就制作完毕了,此时,便也不再污秽。」

「明明都是污秽之物,为何炼制之后便不再污秽了呢?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污秽与洁净,也不过一念之间罢了,服用污秽的甘露丸,能消除分别心。」

「炼制,服用这些污秽的东西,其实只不过是为了破除修行者对净与不净的执着与分别罢了。」

「破除了修行者对于净与不净的分别,便是实证诸天的一切法,无非是苦、空、无我,乃至实证,三界的一切法,皆是自心所变、所显、所现,并不是实有的法,因此得以断除我见、我执,从而达到破除对于净与不净的执着的效果。」

「极致的洁净和污秽,在观想之下亦能转变,那还有什么是不能转变的呢?你说此理可是?施主,如此一来,空与色便为一体,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就好像你的修为一样。」

….

「你的修为和尸身,都好像是这甘露丸一般,所谓的杂气,和精纯修为,又有什么区别呢?不过是在你眼中是精纯修为,在我眼中是杂气,不是吗?修为本身并没有改变,依然是那些围绕着道运转的气,原封不动的从你的身体中,来到我的身体里,既然没有改变,那为何会有杂气和精纯修为的区分呢?这难道不是一种着相吗?」

「所以,只需要我以施主你的视角进行观想,不就变成了精纯修为了吗?恰似这五甘露从洁净转化为污秽,又从污秽变为洁净一般,空色一体啊。」

这五品喇嘛讲的相当详细,直接将自己的修行脉络和根底都说了出来。

虽然这些够不上真正的跟脚,但知道了这些,想要推测的话,难度就大大降低了。

只是,李启听完这些,却突然瞪大眼睛。

等等。

不同的视角?

他突然意识到一件事。

蚂蚁的视角,和人的视角,其实是不一样的。

也就是说,别人的视角,和自己的视角,其实也不一样。

这种不同李启当然早早的就意识到了,他体内的道争,其实就来源于此,所以他一直在寻找一种,绝对的上帝视角。

比如,此刻他解决道争的方式,就是假设一个‘道之终极,,假设一个绝对的,能纵览一切的上帝视角,来俯视所有的道统,如此一来,有了道之终极,就代表了所有道统,本质上就是殊途同归,因此自然消弭道争。

这个‘道之终极,,其实是道门提出来的概念,道门将世间万物都化作了阴阳二极,表明整个世界所有的东西都是矛盾的,矛盾广泛存在于万物之间,但同时又是协调的,有一个终极大道调和所有的矛盾。

李启便借助这点,调和了自己体内的所有道途冲突。

但现在,这个五品喇嘛,给了他另外一个思路。

或许……

不存在道之终极,没有一个至高的道统。

不存在一个绝对的‘上帝视角,,或者说,真正的上帝视角,本质上就是能够在所有的视角之中切换的能力。

是的,一个稳定的,绝对的至高视角,是不切实际的,但是,如果你能自由的,随意的切换自己的视角,那你就等同于拥有了上帝视角。

而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差别。

李启突然盘坐了下来,闭上眼睛。

他懂了。

他有了解决自己体内道争的方法。

李启的体内,诸多道统,骤然分化了出来。

李启当着那个五品喇嘛的面,开始了自己的修行,大大咧咧的将对方当成了护法。

而那个喇嘛,却也没有直接吃掉李启,而是就这么等着他。

一直到——两个月之后。

两个月后,李启睁开双眼。

他体内的道争,彻底解决了,起码在可见的未来,不会再爆发。

真正的上帝视角,真正的能够体会所有道统的方法,已经被李启找到了!

他睁开眼睛,伸出手,握了握。

似乎……解决了道争问题,已经触碰到了五品的边缘了。

然后他转头,看向那个喇嘛。

喇嘛对李启笑着说道:「施主欠我一条命,还欠我一个大人情。」

「谨记于心。」李启双手合十,行了一礼。

喇嘛哈哈大笑,乘云而去。

大脑被掏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