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万道长途

作者:大脑被掏空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四百五十二章 抽象特质(阳了)

书名:万道长途 作者:大脑被掏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0:44

双方言语之间,终于来到了那个‘学会’。

这一段言语,李启更多的了解到了理道,甚至还旁敲侧击了一些关于诸界枢机的信息出来。

不过,李启也知道,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交换。

对方看似很大方的在和自己说这些东西,但这是一种投资。

投资,归根到底是想要有回报的。

而这回报也很简单,那就是李启的知识,这是一次交换。

作为秉持着‘正’的李启,当然不会耍滑头,得到多少就会付出多少,所以学会诉说道则读取器,他也不会随便藏私就是了。

当然,很多事关身家性命的东西也是不可能说的,不过可以在别的知识上多付出一些,以作弥补吧。

到了这座学会。

李启可以看见,这学会的基地……居然是在船上。

那是一艘相当广阔的宝船,却见其上雕刻丹镂,青盖绛襜,气冲斗牛,望之若山,上有阁道,足载六七千人,物出万斛。

船头摆设有石鼓,上面刻着一个大字‘警’。

这种鼓,李启听说过。

《临海记》世云:石鼓鸣,则寇乱,此鼓屡鸣,果有贼。多山精水祟,不可轻陟。民王志祭山神,求到鼓所,遂得至。捉搥打鼓,闾里咸闻,如金玉之响,下山便病死。盖登山召祸,击鼓自杀也。

这是一种警示用的鼓,用的巫觋的诡异之法,这东西靠的是征询各地山水神祇或者灵的意见,如果有危险,就会有无形的灵敲这个鼓,为人示警。

当然,如果没事随便敲这个鼓,也会吵到到底的山水神祇,可能会遭到报复。

这可不是一般的吵,因为这石鼓和山水神祇的微妙联系,随便敲会让他们受到严重震荡,自然会打击报复。

除此之外,这艘船还笼罩着一层宝光。

船体李启认识,那是扶桑树的树干所制。

扶桑木,叶似桐,初生如笋,能食,实如梨而赤,绩其皮可为布,能为衣,亦为锦,九千岁一生实,食之体作金光,飞腾心蕃。

而且,这玩意儿还有一颗老祖,便是那颗让太阳栖息的扶桑神树。

眼前这艘船肯定不是扶桑神树的枝干所制,但应该是品级不低的扶桑木打造,整体散发出浓烈的阳气,足以镇压水中阴邪。

而且,船上的舰桥上有高楼,八方八角,各自悬挂八宝,李启还都认识。

其一曰‘玄黄符’,形如笏,长八寸余,阔三寸,上圆下方,近圆有孔。黄玉也,色比蒸栗,潭若凝脂,能辟人间兵疫邪疠。

其二曰‘玉鸡’,毛文悉备,白玉也。若以孝理天下,则现。

其三曰‘谷璧’,白玉也。径五六寸。其文粟粒自生,无异雕镌之状,若以其祭祀,则五谷丰稔。

其四曰‘瑶玉环’。亦白玉。径六寸,其玉色好倍于肉,光彩益发,特异于常,持之能令人虎躯有威,旁人见之便心生依附之感。

其五曰‘如意珠’,就是先前所说‘大珠’中的如意珠,其形正圆,大如鸡卵,光色莹澈。置之堂中,明如满月。

其六曰‘红靺鞨’,大如巨栗,赤烂若朱樱。视之可应手而碎,触之则坚重不可破,万千金气不可伤分毫。

其七曰‘宝玉印’,大如半手,其文如鹿陷之印,中着物则形见,能破虚妄。

其八曰‘雷公石’,二枚,斧形,长可四寸,阔寸许,无孔,腻如青玉,能镇魔压邪,好似雷公击锤推椎。

这八宝,悬挂八方,李启的观气视角之中,却见整艘船白气连天,烛耀如月,其所用厌胜之法高深,就连李启都不知。

“不愧是五品的宝船……你们的学会,就在这上面?”李启看向王惇。

“嗯,我们现在都住在这里,毕竟这东屿就是我们建的,现在暂时负责这座东屿的建设,维护以及保养,之后会有人来顶班的,两百年换一次班吧,其实还行。”王惇笑着回答,然后带着李启上了船。

五品宝船,上面还有无数宝物,理道的这些家伙事儿还真是多的离谱,都说差生文具多,这一帮好学生的文具简直了……

这就是道具流吗?

果然,制造职业的武器多到可以卖,那说明他们肯定自己藏着更好的,理道作为整个天下都知道的道具流,这水平那可真不是盖得。

就这么一艘宝船,李启就知道,人道的法宝或许多,但在质量和创意方面绝对不如理道,理道已经通过解析和复制,将诸多道统的诸多术法全部收录起来,随时可以拿出来用了。

就这么一艘船,李启就已经看见了许多道途的影子,当然他最熟悉的,就是刚刚所说的巫道厌胜之法,但就连这个东西,他也看不清底细。

那其他的,就更看不懂了。

李启出道以来这么久,很少遇见自己完全看不懂的玩意儿,眼前的宝船一下扩充了大量的未见识库存。

只是,这也让他冒出来了其他疑问。

“对了,我听说,法宝流水线的极限是六品,也就是批量制造六品左右的法宝,那理道若是修行到了五品以上,还能保持这样的全面无短板吗?”李启突然意识到这点,看向王惇。

但王惇却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笑道:“举个例子,在这东海里,七品的船,理道有卖的,而且价格很公道,基本只需要一个对应品级的世界就行。”

“但五品以上的船,可是不卖的,只有我们才有的。”

李启了然。

两人说话之间,已经来到了学会之中。

学会里,有许多人,李启看了一圈,得有十几个人,王惇一个个的打着招呼,然后有些奇怪的说道:“咦,净摩大师呢?走了?”

李启也观察着这些人,应该都是理道的,不过……出乎李启预料的是,并非所有人都用法宝改造了身体,还是有很多是普通的肉身。

看起来理道也并非全是那种改造流派,他们内部肯定也有诸多的划分。

这时候,其中一个人点了点头,然后好奇的看向李启:“大师说有点事情要处理,先走了,你身后这位是?”

“哈哈,这就是李启兄弟,今天来是为了和我们讲解道则读取器的!找了好几天,可算把他请过来了!”王惇拍着胸脯说道。

这话一说,四周诸多人马上站了起来,眼睛放光!

这就是懂道则读取器的那个人?!

李启就好像是一只烧鸡,来到了一群饿鬼中间,这帮饿鬼顿时全部站起围了过来,把他包在了中间。

这句话有两个意思。

不过,李启干咳两声:“那……我们需要等待那位大师过来吗?还是说,现在就开始?”

他倒是对这种反应不稀奇,因为通过先前的聊天,他已经明白了道则读取器,对这些理道中人的重要性了。

理道目前的一切,都建立在对其他道途的分析,解刨,然后应用到实际上,并且还不能发生冲突。

所以,对他们而言,如何统一其他道途的冲突,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理道不可能用当事者道途的视角来审视其他道途。

比如说,他想要用一个人道的术法和一个巫道的术法,融在一起做一套阵盘。

这时候,他既不能用人道的原理和视角来做,也不能用巫道的视角来做,因为用这两个的视角和原理,就势必导致不能兼容。

所以,这时候就要有一个公正的第三方视角,来保证能同时使用这些方法,所以他们就需要掌握尽可能多的,兼容性好的第三方视角。

而这种第三方视角,并不是那么简单就能拿到的,这玩意儿是一个道途认知世界的手段,而且大多都非常复杂且精密。

而道则读取器,显然就是灵道认知世界的方法,对这些理道而言,灵道的道则读取器,而且还是巫觋改良版,简直是一个全新的视角,是非常有用的东西,通过这个视角,他们就能统合更多的术法。

所以,也不怪王惇这么着急,甚至付出了大量的其他知识以及这艘船的门票来给李启换取这道则读取器。

而且,这知识的交换,还远远没有结束。

李启来这里,可是为了听课的,而不只是来给其他人讲课,他会在这里学很多很多的东西才走。

好不容易和理道搭上线,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就走了?

而在另外一边,王惇则催促道:“事不宜迟,现在就开始吧!”

“好!”

“快快开始!先生请上座!”

“这边已经备好了茶水,快开讲吧,教具都准备好了,讲解用的幻象是用什么模样的?平面的还是立体的?”

一堆理道之人已经迫不及待的打开了投影,这种东西根据操作可以将不同的画面通过幻术表现出来,栩栩如生,用来教学举例子非常的方便。

而李启则站到众人面前,干咳两声,说道:“咳咳,那我就用平面的就好了,见笑了,如果有什么讲的不对的,还请各位斧正,大家互相学习,互相进步!”

语罢,他开始展示,并且讲解自己的道则读取器。

道则读取器,是灵道中人的感官。

作为纯粹精神的他们,连神魂都没有。

因为神魂也是物质,是可以感知,可以触碰,甚至可以被强大的力量摧毁,这只是一种神秘的,可以作为思考器官存在的物质。

而纯粹精神是更加神秘,更加深邃的东西,他们不依赖任何物质,在物质世界无法进行感知,就好像你无法在物质世界感知到‘一’这个数字一样。

伱可以感知到和‘一’很类似的东西,比如,一杯水,一碗饭,一棵树,一匹马,一栋楼,一艘船。

但唯独没有‘一’本身。

‘一’是一个极端抽象,极端符号化,且只存在于纯粹逻辑中的东西,在现实世界找不到任何对应,并且,所有数字都是如此。

但是,在道则读取器中,你可以很清晰的感觉‘一’,你可以直接读取到这个具象化的世界中那些抽象的逻辑。

灵道将这些信息流,抽象逻辑,称之为‘道’,并认为这就是万物存在的根基,所以他们将观察这些抽象逻辑的能力,叫做‘道则读取器’。

这一切的根基,来源于抛弃五蕴,让自己的感官直接接受外界事物的冲刷。

因为外界事物是物质的,具象化的物质,必然有其抽象的另一面,就好像有光就有影一样,抽象是具象的必然。

举个例子,就好像绘画和文字。

绘画,画出来的并不是物质本身,但你却依然可以看见画,进而理解这画代表的是什么,甚至这个画可以和原本的这个物质长得完全不一样,但你就是能够理解。

你也能看见文字,这个文字可以说和物质毫无关系可言,但你依然能够理解这文字代表的是什么物质。

因为你理解的不是物质本身,而是物质的抽象特质。

这就是物质的‘抽象特质’,人可以提取这种抽象特质,然后加以重现,就能够在其他人的心灵中重现这物质本身。

这就是道则读取器能够识别到具象化的物质的原因,具现化的物质,必然具备可以被心灵理解的抽象特质。

通过对抽象特质的描述和形容,进而产生了类似‘道则’一样的语言。

这也是灵道确认他人的内心存在的方法。

通过对物质抽象特质的理解,将‘道则’化成一种语言,因为世界上不存在私人语言,所有的语言必然存在公共性,进而就可以通过这种公共性,确认他人心灵的存在,同时得到他人心灵的抽象性,然后得以具现化与交流。

这是道则读取器的根本原理。

“所以,想要理解和使用道则读取器,你们需要首先抛弃对物质世界的固有理解,一块石头并不是石头,他背后有着完全不一样的东西,这东西是石头的另一层本质,是他在质量,物质构成,光谱之外的,更加奇特的本质。”

在李启的话语之下,理道众人开始尝试接触道则读取器。

授课仍在继续。

并且,因为李启会和他们一起出发前往深洋,这场授课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阳了,39.5度,争取不断更,over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