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万道长途

作者:大脑被掏空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四百六十六章 观想

书名:万道长途 作者:大脑被掏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0:44

李启想的很简单。

既然来了,那总得探探虚实,不管是净摩和尚还是别的,都一样。

净摩和尚擅自来见老马他已经很不爽,所以不如拉上他一起做个见证,看看清楚。

再说了,阿弥陀佛是出了名的善佛,是普度众生之佛,名声还是很好的,总不至于非得弄死自己吧?应该安全系数还是有保障的。

所以,不妨试试,看看这观想图到底是怎么回事。

谁知,那净摩和尚反而劝说起李启来,他双手合十说道:“此事因我而起,虽然小僧也不清楚为何会有阿弥陀佛之赐出现,但毕竟是由我之手而起,这份因果,小僧不会避让,若是需要用到小僧的地方,请李施主和马施主随便吩咐。”

“小僧也知道此事蹊跷,正常来说,阿弥陀佛追求众生觉悟,是不会用赐福这种手段的,他一直追求众生自觉,自渡,绝不可能赐予这般无谓的‘福’,随意赐下的福,不是真正的福,反而是魔的诱惑。”

“所以,小僧作为佛子,也有义务寻其真相,只是我毕竟只是个傀儡,思维愚钝,想法僵化,做事尚可,思考这些事情却不是强项,只能请公子多劳了。”

净摩和尚坦然的看着李启。

“也好,不过,大师你是如何判断出这是阿弥陀佛的赐福,不会有其他存在伪装吗?”李启问道。

“其中佛气,绝无可能伪装,就好像你感受到巫神之气一样,这种东西,做得假吗?”净摩和尚反问道。

李启微微点头,认可了眼前这位佛子的话。

有些气,确实是伪装不了的。

“好,既然如此,那我们就看看这幅观想图代表了什么吧,老马看不见,就由你我进行一番观想,如何?”李启看向净摩和尚。

他觉得,如果有诈,那净摩和尚也脱不开这件事,那不如就直接让对方一起来,毕竟观想这些观想图,可是没办法作弊的。

搞些小手段,想要脱离观想的话,李启能很轻松的看出来。

但是,李启看见,净摩和尚一点犹豫都没有,直截了当的点头:“合该如此,那小僧就先行参悟了。”

说着,他直接观摩着这幅观想图,进入了沉思之中,开始揣摩这幅图,同时身周也生出异象来。

随着他直截了当的进入了观想状态,身周顿放五色光,上空如盖,覆日映众,天上作乐雨,有四种花,乐则寥亮振空,花则雰霏满地,流光布焰高下相涉,并见重云殿影,二像峙然,四部神王并及帐座一时腾上,烟火相扶,欻然远上。

竟然真的直接进入了悟道的状态,四周还出现了诸多异象,足以证明这净摩和尚是一点都不含糊,真的是全身心的投入其中。

看见对方这般作态,李启也不好继续怀疑,他又观察了一会,发现净摩和尚对他毫无戒心,似乎真的只是觉得此事和他有关,所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其中,想要解决这件事。

李启找不到破绽,便也只好坐下,开始观想老马身上的观想图。

刚刚进入观想状态,李启便也瞬间沉浸到其中。

似乎,有老僧在他耳畔念诵佛经。

夫一心之源,本自清净,心随境转,妄念即生。

经文说自释迦,来从舍卫,鸠摩翻译,得语言文字之详;象教宏敷,统纲领源流之正。洵禅门之宝炬,觉路之金绳也,然则惟是微言响绝,诵之者莫测其端,奥旨渊深,解之者莫窥其际。

苟非钻研旧注,萃会诸家,参考乎得失之林,折衷于异同之旨,则虽诵万遍,而书万本,究难证三昧,入三摩。

所以,禅悦夙耽,钝根未化,公馀披览,历有岁年,见夫明成祖所集此一图,阐发靡遗,紬绎无尽。

李启顿时只觉眼前如大虚起云,辄成障翳;如宝镜蒙尘,随靍光彩。

由此逐缘而堕幻,安能返妄以归真?

惟如来以无上正等正觉,发慈悲至愿,悯凡世之沉迷,念众生之冥昧,为说此经,大开方便。俾解粘而释缚,咸涤垢以离尘,出生死途,登菩提岸;转矼迷为智慧,去昏暗即光明。

然后,出现在他眼前的,便是那副观想图的真相。

观想图所绘画的一切,是一条真龙与菩萨的对话。

此龙者,殃累宿积,报受生盲。如来自前正觉山欲趣菩提树,途次室侧,龙眼忽明,乃见菩萨将趣佛树,谓菩萨曰:“仁今不久当成正觉。我眼盲冥,于兹已久,有佛兴世,我眼辄明,贤劫之中,过去三佛出兴世时,已得明视。仁今至此,我眼忽开,以故知之,当成佛矣。”

于是便化生医罗钵呾罗龙王池,周百余步。其水澄清,杂色莲花同荣异彩,激水清流,汩淴漂注,龙鱼水族,窟穴潜泳。四色莲花,弥漫清潭。百果具繁,同荣异色,林沼交映,诚可游玩。傍有伽蓝,久绝僧侣。

此龙,即昔迦叶波佛时坏医罗钵呾罗树苾刍也。故今彼土请雨祈晴,必与沙门共至池所,弹指慰问,随愿必果。

同时,他眼前的景象也越来越真实,越来越逼真。

那条真龙身上的细节,龙鳞,血脉,毛发,皮肤,乃至于一举一动之时身上散发出来的韵律,都愈发显得真切,从中似乎就能推断出来真龙的力量来源。

李启甚至没忍住,站了起来,开始用人身去模拟真龙的行动,某种韵律他的身上复现。

但是随着一拳打出,他突然感觉到自己的脊椎涌出一股巨力,但他的身躯孱弱,根本承受不了,骨裂的声音随之传出,噼里啪啦的响起。

李启闷哼一声,直接栽倒在地上,被迫从观想状态苏醒了。

“身体不符合龙类,强行模拟这般运作,反噬了。”李启马上自言自语道,分析出了原因。

伤势不重,不过只是脊椎到手臂这一块的骨头碎掉了而已,对七品的身躯而言基本几秒钟就能愈合了。

只要不是道伤,都好说,就是重新长只手也没什么难度。

但是,他也意识到了,自己开始触及到观想图之中蕴藏的功法了。

确实是真龙的功法,是真龙之躯和佛门真意双修的法门,并且还对身体有一定的强化作用,对老马来说……这简直是,量身定做啊。

李启看了一眼旁边的净摩和尚,却发现这机器和尚也在活动身体,一举一动之间好似龙游天际,他的傀儡身躯极为强劲,比李启的小身板厉害多了,按照观想图之中的神意移动之时,竟然能够抗住那股重压。

并且,净摩和尚领悟的并非纯粹的真龙之资,与真龙对应的菩萨之资,似乎也在他的观想范围,所以得出来的成果和李启还不太一样。

既然如此……

李启微微颌首,坐下来,然后再度沉浸到观想图之中。

然后,他不在挪动身躯,而是通过‘想象’的方式,开始推演这观想图之中的种种法门,观察真龙身姿的一点一滴。

没有身体的配合,纯凭想象,进度会慢一些,毕竟直接上手学习是最好的。

但李启的身体顶不住这套霸道的功法,光是演练就足以让他骨碎筋断,所以只能依靠想象了,还好李启的脑子比较好使,进度没有落后太多。

净摩和尚和李启,两人各自从这幅观想图的真龙身姿之中,揣摩这幅观想图藏有的功法。

李启一点点的推测,净摩和尚也一点点的前进,二人开始尝试揣摩这张观想图的每一个细节,从菩萨的神态,散发出的神光,真龙身上的气魄,再到四周所有的景色。

龙池澄净皎洁,常无增减,风雨飘注,雷电晦冥,纵火飞烟,扬沙激石。

又有菩萨神光,心游真际,内外典籍,穷究幽微,神光烛曜,灵异昭彰。

一直到一天过去,李启和净摩和尚几乎同时睁开眼睛。

“施主悟到了多少?”净摩和尚问道。

“一半。”李启回答道。

“小僧也悟到了一半,所以……龙法和佛法,是否能合二为一?”净摩和尚又问道。

“试试?”李启也不知道答案,只能提出这个建议。

净摩和尚点点头:“那就试试。”

在一旁趴着,露出后背上观想图的老马这时候站起来,先前他一动都不敢动,生怕自己挪动,导致这二人的观想过程被打断。

如今看他们两个的样子,似乎有所成果了?

但李启和净摩和尚都没有理他,而是对坐,开始互相讲述。

李启道:“法不孤起。谁为安名。颂曰。摩诃大法王。无短亦无长。本来非皂白。随处现青黄。华发看朝艳。林凋逐晚霜。疾雷何太急。迅电亦非光。凡圣犹难测。龙天岂度量。古今人不识。权立号金刚。”

净摩和尚接话道:“言智慧。善破一切烦恼。转为妙用。波罗蜜者。梵语也。言到彼岸。不著诸相谓之彼岸。若著诸相谓之此岸。又云心迷则此岸。心悟则彼岸。经者径也。见性之道路也。”

李启再言:“有龙依宫住。而能兴云。有人仰视。所见宫殿。当知是乾闼婆城。干城者。即乾闼婆。海上龙蜃化现余气。人见楼阁。忽尔还无。此破众生妄执五蕴色身为实。”

净摩和尚闻言点头,继续接话:“本是一精明。分为六和合。一精明者。一心也。六和合者。六根也。各与尘合。眼与色合。耳与声合。鼻与香合。舌与味合。身与触合。意与法合。中间生六识为十八界。若了十八界无所有。一切皆空。束六和合为一精明。此乃了悟之人。唯有真心。荡然清净。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李启接着说道:“龙颔下争珠。豁开先圣妙门。后学进身有路。放开一线。语则全彰法体。默则独露真常。动则只鹤片云。静则安山列岳。举一步如象王回顾。退一步若狮子一呻。法王法令当行。便能于法自在。”

李启说龙,净摩说佛。

二人一唱一和,伱说一半,我说一半,互相印证着对方从这幅观想图之中领悟到的事物,试图将其拼凑成一份。

然而,随着他们的对答,旁边紧张的老马却突然感觉到了……某种力量。

一种,适合他的力量。

他开始沉迷于李启和净摩和尚的对话,他只有九品,两位七品的问答对他来说已经是足够深奥的东西了。

他开始感觉到,领悟到某种来自体内血脉之中的神力。

老马不自觉的循着‘真龙’的力量,开始运转身体内的血脉,同时,又以佛法作为指导。

不知不觉间,在两位七品的交谈声之中,老马只觉得自己越来越昏沉,但是昏沉的同时却又愈发清醒。

昏沉,说的是他对外界的感知越来越迟钝,乃至于好像睡着了一样,似乎感觉不到外界的事物了。

清醒,却是说他对自己的身体,对自己血脉的运转,肌肉的运动,诸多气的调配都有了更多,更清晰的认知。

这是极为高深的功法。

老马虽然没有看见自己背上的那一幅观想图,但通过李启和净摩和尚的交谈,他似乎隐隐约约也看见了真龙的模样。

真龙既到,龙气澎湃,乃至脱落平洋,或在田,或在坪,或在湖渚,隐隐隆隆,灵光若露,如所谓乌月沈江,其光在影,横纹细路,圆而且弯。

老马好像感觉到了,感觉到了那种‘完美’。

无法形容的完美,一举一动,伸头缩尾之间,龙背莽莽万重山,龙头迥立向苍苍。

李启突然停下了诉说,看向了净摩和尚。

净摩和尚也停下,双手合十,等待李启的选择。

李启闭眼,思考了一下,然后说道:“龙见,当雩。”

古人云:

龙见而雩,神之来格。

牲象精良,威灵赫奕。

凡祀,啟蛰而郊,龙见而雩,苍龙宿之体,昏见东方,万物始盛,待雨而大,故祭天,远为百穀祈膏雨也。

李启,要以祭祀真龙的礼仪,来祭祀此刻的老马!

从而为老马彻底奠定道基!

没错,李启想要老马化龙。

龙驹?不,以后就是妖龙!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