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万道长途

作者:大脑被掏空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七百四十六章 大圆镜智

书名:万道长途 作者:大脑被掏空 字数:4.0千字 更新时间:01-07 00:44

云鲸漂浮在天空之上,随着风的方向飘摇着。

苍白的光绕着她的躯体,他的歌声引出的动荡在她的身周环绕,宛若萤火涌动,又像是银河落入其中。

歌声悠扬的回荡在天空之上,回旋的音符,散漫的吟咏着,干净而又苍凉。

李启听着这歌声,心情似乎也逐渐的平静了下来。

“既然没有名字,那我就叫你云鲸了,云鲸,你很不一般啊。”李启平静下来之后,如此说道。

“这世间的所有生物都独一无二,都不一般,你也一样。”云鲸如此说道。

这声音是直接在李启的心头响起的,而云鲸的肉身依然在不断歌唱。

“你为什么能够直接看见我的内心活动?这好像和我的法门不一样,我是直接扫描你的思考器官,而你……只是个不入品而已,你应该不能够扫描我的内心才是。”李启好奇的问道。

在他面前,云鲸不可能撒谎,只要云鲸脑子里冒出关于扫描的办法,李启就可以立刻得知关键所在。

对于一个不入品而言,哪怕对方和自己一样可以读心,李启也依然能够在对话之中占据绝对优势。

但谁知道,云鲸却回答道:“法门?什么是法门?”

李启可以清晰的读到,对方真的不知道什么是法门。

仔细想想也很合理,这头云鲸,没有任何的修为,他根本就没有修行过!

这种情况下,他怎么可能读心?

李启疑惑不已。

但他觉得,还是可以继续交流。

于是,李启不再言语,而是依靠纯粹的精神开始和眼前的云鲸说话。

李启说道:“你好像,很痛,有东西在啃你,我去帮你驱赶一下。”

他感觉到了云鲸的痛苦,在他的身下许多地方,都有伤口,这种痛苦对付凡物来说估计很难忍受吧。

扫了一眼,是许许多多的小兽飞禽,趴在云鲸的肚子上,还有一堆和藤壶一样牢牢啃在云鲸身上的寄生生物,这些都让云鲸痛苦不堪。

那就帮他清扫一下吧。

但云鲸却立刻回绝,他如此说道:“不用,请别伤害他们,这对我来说没什么。”

他回答的时候,李启也从他的浅层思维里看见了云鲸此刻所想的画面。

曾经,飞鸟群各自捕食,为了生存,他们都快速的张开嘴不断的吞食着其他生物,互相伤害,互相躲避。

眼前的云鲸感受着弱者的无助与弱肉强食的无奈。

于是他便做了这个决定,作为云鲸,他以自身来供养这些追逐的生物,于是便有了现在这一幕。

“……真的是,好标准啊。”看见云鲸所想的一切,李启忍不住发出感叹。

真的是太过于范例了,这般故事,这般心路历程,简直就是模板式的‘慈悲’。

最关键的是,这不是演的,对方只是一个不入品而已,根本不可能在李启面前演戏。

他是发自内心的这么认为的。

于是,李启点了点头:“好,我知道了,那我就先不打扰你了。”

李启说着,身体消失在原地。

他确实不准备打扰对方,先看看这头云鲸,最后将会走向什么地方吧。

云鲸感觉到李启离开,心中虽然有些茫然,但倒也没耽误事情。

他确实茫然,李启的突然出现,然后又突然消失,有一种诡异的感觉。

怎么说……

如果在外人看来的话,大概就好像是祝凤丹的作风,突然出现,说几句没头没尾的话,然后又突然消失。

真的很像啊,一样的诡秘莫测,神龙见首不见尾,不知道这人在想什么,只觉得对方好像随心所欲,有点让人火大。

怎么说呢……

不知不觉间,李启的行事作风都已经开始朝着自己的老师靠拢了,可是祝凤丹分明没有怎么教他。

只能说,确实是师徒呀。

但云鲸没有纠结太多,他只当这是一次插曲而已,他依然在做自己的事情。

他继续以己身供养着诸多鸟兽,他大声歌唱,将大气之中的灵气汲取到自己的身上,然后用来修复自己被不断啃食的肉身。

这种献身,甚至持续到了数年之后。

数年之后,天上降了灾祸,有一些空岛上闹了饥荒。

饥荒出现,大量的生命都陷入了饥饿之中,众生无以为食,互相杀害,彼此啖食维生。

云鲸仅仅依靠身体上的寄生,已经无法救下众生了。

于是,却见他直直坠落,身体四分五裂,分给众多饥饿之物。

不过,每天都有鸟兽饥肠辘辘而来,在鲸鱼王的身上任意的割下他们所需要的鱼肉来维持生命,云鲸庞大的身躯被切割啄食的遍体鳞伤。

几个月过去了,云鲸忍着痛,身体已经四分五裂,但居然还活着。

观看的李启讶异。

他只是一个不入品而已,裂开的时候就应该死了,如今被粉碎成这么多份,竟然还活着,并且还在不断再生,供每日前来进食的鸟兽食用。

于是,李启再度出现,来到了鲸头上,问道:“你用自己的身体养活众生,每天还要忍受他们啄食割切,这样的痛苦无法形容,但你却依然坚持不死,为什么?你已经将自己所有的肉都献出去了,已经足够了,不是吗?”

却听见云鲸回答道:“我不能这么做啊!如果我死了,这鱼身很快就会腐烂掉,众生将再度陷入饥饿的困境,又会开始互相杀害啖食以生活。我实在不忍心见到这种惨状再度发生,所以,我一定要坚持活下来。”

李启叹服。

但他马上又说道:“那你为什么不修行呢?你修复身体所做的努力,完全足够你入品了,你到了九品之后,以这幅肉身的天资,你能供养更多的人。”

但是,云鲸却回答道:“为什么要这样呢?我是出于不忍心才供养他们的,这是我想这么做,而不是为了供养他们而供养他们,何必如此呢?”

这个回答,给李启整愣了。

但他还是马上理解了云鲸的意思。

云鲸的一切都很单纯。

他不忍心,于是以身供养终身。

这和修行没有任何关系,他不会为了供养而去修行,也不是为了供养而供养。

为了更好的供养而去修行,那供养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答案是,供养什么都不为,就是慈悲在心,仅此而已。

所以,他不会为了‘更好的供养’而去修行,因为供养根本就不存在‘更好’的这么一说。

阿弥陀佛锻造阿弥陀净土,广纳万亿世界的生灵,并不比一个小沙弥将自己的馒头捐出去更高尚。

二者的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慈悲’。

同理,不入品的云鲸以肉身供养众生,也并不比九品的云鲸更卑微,既然如此,那修行的原因是什么呢?

为何要修行呢?

根据这个问题,李启和云鲸的内心,开始互相映照。

李启阅读着云鲸的内心,云鲸也看着李启的内心,两者就像是互相对立着的两面镜子,开始不断的反射同样的事物。

理论上来说,站在两面面对面放着的镜子之间会出现无限个像,因为相对镜像可以反复反射,但实际上不会是无限,最终有多少映射,主要取决于镜子对光线的散射及吸收效果,换句话说,叫‘分辨率极限’。

就看那一面镜子更光滑,反射率更高,那么就能重复更多次。

而李启感受着这种不断的映射,最终,李启停了下来。

云鲸的内心太过于纯净。

李启虽然也能映照内心,但他却不如对方,所以这种无限的映射只会停在李启这边,这是李启不如对方的表现。

这让李启惊叹。

与此同时,关于云鲸的答案,自然而然也就浮现了出来。

大光明镜!

这是大光明镜!

佛门的大光明镜,也被称为“大圆镜智”。

这是一个比喻,比如僧人就像一个圆满光滑的镜子一样,可以照内照外,照天照地,通彻无碍,法界一切众生,无处不至,无时不照。

不忘不愚,一切境相。

性相清净,离诸杂染。

纯净圆德,现种依持。

能现能生身土智影,无间无断,穷未来际,如大圆镜,现众色相。

说人话就是,他的内心太纯净,太无暇,以至于没有任何尘埃,所以可以映照别人。

有偈语言说: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当你的内心完全没有尘埃的时候,纯净的精神便可以映照出别人的精神。

其实普通人也可以做到,所谓的‘共感同情’便是如此。

你看见别人撞到了脚指头,你也会痛,这就是一种‘共感’。

你看见别人的悲伤,你似乎也能感受到某种悲伤浸染了你,这也是共感。

但普通人的心如明镜台,被尘埃所覆盖,以至于失去了和其他人共感的能力,只有极其强烈的情绪才能够引起这种共感。

但是眼前的云鲸不一样。

他真正做到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他是真正的大光明镜,大圆镜智,通过自己的内心,映照出了李启的内心,于是得到了李启的共感,进而体会到了李启的思考与心情。

就好像是一个目光敏锐的观察者,一个具有深沉智慧的深思者,只需要观察一个人的动作,就能窥破别人灵魂深处的隐秘。

那些高僧所能看破人心,靠的应该就是这般力量。

这是一个普通云鲸能做到的吗?

怪不得会被长桥的人搜集到,这……简直就是佛子应有的素质啊!

李启心情大好,他觉得,自己肯定是找对人了。

这般素质,除了佛子转世,还能有谁?

要知道,大光明镜,可是佛门‘慈悲’的一大来源啊。

李启也曾研修佛法,知道这代表什么。

佛祖割肉饲鹰,为何?

因为,他就是大光明镜,能够理解鹰那饥肠辘辘的痛苦。

真正意义上的感同身受,所以他对众生都抱有真正的慈悲,就好像对自己一样。

一旦具备了这种能力,羊就能够理解狼的饥肠辘辘,所以不会怨恨狼之前吃掉了自己的家人。

狼明白了羊血肉撕裂的痛苦,所以不会再去捕食羊群。

人和人,不再互相把其他人当做敌人,因为完全的感同身受,使得他们可以互相理解了。

人和人不再敌对。

人们互相帮助,互相友好,伤者得到良好的救治,死者得到妥善安葬,之前的仇敌握手言和,曾经的敌人互相帮忙。

人们不再孤独,每个人的内心都被展露了出来,能够放下一切仇恨,因为他们理解了“敌人的苦衷”,理解了先前和自己厮杀的人的“想法”。

当你真的“理解”他人,而不是站在自我的角度“曲解”他人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一切都是情有可原,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你不会埋怨他们,因为大家都能互相“理解”。

所以,这种供养,和修为完全无关,仅仅是心中的选择而已。

佛性。

李启在这里面看见了完全的佛性,这必然是佛子才具备的特质。

那么,还差最后一点,就能够证明对方是舍利弗了。

那就,修行与智慧。

仅仅有慈悲和大光明镜,那只能说具备佛性,有成为佛子的资质,但佛子那么多,也不一定是舍利弗就是了。

所以,在彻底领会了对方的‘佛性’之后,李启对云鲸说道:“我有办法,能让你救更多的生命,也能让你从另一个层面普度众生,你想要吗?”

“另一个角度普度众生?”云鲸茫然,他不知道李启在说什么。

但下一刻,大光明镜映照李启的内心,让他知道了李启说的是什么。

李启想说的是,肉体的供养只是一时的,他的肉总是会被吃完,他总会死。

但是,若是教育,普及佛法,让众生皆能领会佛法,那么,众生皆布施,皆供养,岂非人人都不必再布施供养?这样所有人都能得到好的结局了。

云鲸顿时欣喜起来,于是说道:“竟然还有这样的办法,请教教我!”

李启点头,随即开始坐下,诵念佛经,以此传法。

若云鲸真的是舍利弗,那对方开始修行之后,定然会展现出不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