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万道长途

作者:大脑被掏空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六百七十七章 主体性

书名:万道长途 作者:大脑被掏空 字数:4.1千字 更新时间:01-07 00:44

为什么呢?

这个问题,泠潇从来没有思考过。

但她也没有思路,不可能顺着思考下去,于是还是继续追问:“所以……前辈有什么结论呢?”

她并不在乎答案到底是什么,她只想知道李启的想法,通过想法与行动的结合揣摩出李启的神韵。

李启则回答道:“你说,大家互相不信任,互相压迫,是否是源于一种根本的,人与人之间的无法理解呢?”

“嗯?”泠潇讶异。

等等,仔细思考一下,好像确实是这么回事。

人与人,天然就是不信任的,你不知道对方是善意还是恶意,对方对你有什么图谋,所以自然而然的就会有所防备。

之所以有这种不信任,就是因为大家都无法感知对方的想法,不能理解别人的念头。

“这确实……是一个很简单,但很容易被忽略的想法,但没什么用吧?毕竟你不可能去读心,就算读了心,也不能确定读的是真是假,这个推论好像没什么一样。”泠潇思索之后说道。

李启则说道:“不,怎么可能没有意义,实际上,这是一切推论的基础。”

“一方面是不近人情的冷淡和铁石心肠的利己主义,另一方面是无法形容的贫苦,而造成这一切的,就是因为这种不信任。”

“前几天,我们一起去观察了城市矿区旁边的住所,你看见了吗?”李启问道。

“我一直在看你,前辈,要画出你来,这很难……所以我的眼睛里只有你。”泠潇说道。

言下之意,就是她并没有注意那边是什么情况。

“那边是不入品的住所,我数了一下,一共一万四千幢房子,里面住着至少两万八千个家庭,共约一百二十万人。”李启很清晰的报出了数据。

这让泠潇非常的惊讶。

她想到了自己擅长的绘画。

如果说泠潇在关注李启,想要画出李启的神韵的话,那李启就在关注这个世界的所有人,想要画出这个世界的神韵。

仅仅是这一点,泠潇就高兴了起来。

她更加了解了这位前辈,那么就距离掌握对方的神韵更近了一些。

李启则继续说道:“安插了这么多人口,但那片地区的占地空间,总共只有不到八十丈见方的,这种程度的拥挤,导致了里面的房间往往是许多家人挤在一起,好几对夫妻,他们所有的孩子,有时候加起来能到五六个甚至十个,有时还包括祖父一辈,住在仅有一间屋子里,而在他们的旁边,就是大片大片的空地。”

“是没有地方吗?亦或者是没有建房子的原料吗?不,都不是,地方有的是,建筑原料也俯首可拾,哪怕是被称为苦工的那些长生者们,他们也能轻松的让这些凡人过上不错的生活,之所以这样,只是因为他们害怕。”

“长生苦工们,害怕凡人们抢夺自己本来就不稳固的地位,而你们,害怕苦工爬上来,通天境们,又怕你们爬上去。”

“可是,担心别人竞争,真的是理由吗?这个世界……真的缺少资源吗?”李启问道。

这让泠潇思考了一阵,她仔细斟酌之后,选择了摇头。

是,她自己也知道,让这些人活得好,其实并不需要多少资源,资源从不缺少。

她不知道这个世界的资源有多少,但肯定不少这点。

李启更是知道,这可是个一品世界,一帮九品甚至不入品,他们消耗的还不如天地自然呼吸来的多。

“你看,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就是因为你们互相之间的恐惧,而这种恐惧却并不是因为生存空间和资源的问题引起的。”李启说道:“那么,这种恐惧本身又来源于何处呢,是来源于无法互相理解吗?这种相互怀疑的本质,你思考过吗?”

这把泠潇说懵逼了。

相互怀疑……还有本质?

其他人有可能害自己,防人之心不可无,这不是天经地义的吗?

“这么说可能有点晦涩了,那我换个说法。”李启笑笑:“你觉得,‘你’是你自己定义的,还是别人定义的?”

“当然是我自己!”泠潇马上回答道。

开玩笑,自己当然是自己定义的,她怎么会让别人定义自己?

“真的吗?”李启马上反问道:“别说的那么肯定哦。”

然后,他接着说道:“是其他人注视着你,和你交互,于是才有了现在的你,还是说……哪怕世界不管怎么变化,你都始终是你呢?”

这个问题,将对话的深度提升了一层。

的确,一个人可能在不受其他人影响的情况下成长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

那这么说的话,人岂不是就不是主体了?

从一开始,我们自身就是与他人共在,简单说就是,我就是世界的一部分,世界就是我的一部分,而且这个世界里面本来就是有其他人的,我从一开始就是和他人在一起的,‘每个人’都先天的就具有这么一种社会性。

大家都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所有人的本质都是一团人、是一种未分化的、抽象的、匿名的、模模糊糊的一群人。

这个可能性,让泠潇突然冒出一身冷汗。

如果是这样的话,岂不是说明……她不具备真正的自我?因为她无时无刻的受到其他人的影响,最终无数的影响才成为了此刻的她。

她从未具备真正的自由意志,她无时无刻不被影响,自我是一种社会性的产物,自我是由他人共同建构的。

李启像是教导,又像是自言自语般的说道:“所以,你说,这种抵制,其实是否是一种争夺呢?你们害怕他们,不是因为害怕他们争夺了你们的生存空间,因为你们都知道,而是在为争夺主体性而战。”

“你们各自作为这一团模糊之人的一部分,想要尽可能的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想要让‘自我’压倒‘他人’,最终占据‘他人’的自我,成为这一团人中的绝对主导,这样才能呈现出真正的自我,否则呈现的便是别人的自我。”

“你看,这种在群体之中,每个个体对主体性的争夺,是否是造成这一切的根源呢?”李启问道。

他又像是在问泠潇,又像是在问自己。

在李启假设的这个这个情况之中,他人即是必须存在的,又是必须打压的。

他人即地狱,不是因为他人怀有恶意,而是他人的存在,就是在倾轧自己的主体性,所以为了保持自身的主体性,他们就需要重申自己的主体性,打压其他人的主体性。

他人是无处不在的,即便实际上他人并没有实际和你现场遭遇,即便你独处的时候,你和他人也在进行着一种主体性的斗争。

于是,压迫其他人,打压其他人,就成为了一种常态,这不是为了争夺生存空间和资源,而是为了保证自身在这个抽象混沌的社会之中时刻独立。

泠潇被李启这一套说辞给唬住了。

她甚至忘掉了自己是来观察李启神韵的,被李启这种尝试剖析社会本质的思考给震慑住了。

但李启没有等她反应,他问完这些之后,再度低头,陷入了沉思之中。

显然,这些问题,李启自己也没有答案。

他还需要更多的线索,他需要观摩更多仙天的实际情况,得到更多具体的信息,才能继续推论下去。

过了好一会,泠潇这才抬起头来。

她眼前的李启,依然是那副样子。

沉默,冷淡,忽视周围的一切,认真的打量着周围的一切,有一种故作高深的姿态。

之前,泠潇也以为这个人是在故作高深。

但现在,听了对方的言论之后,她发现,这个人是真的在思考着某种她完全无法理解的,社会的根源。

于是,李启的神韵,似乎更加深刻了起来。

她连忙拿出纸笔,唰唰唰的画出一副速写。

很粗陋的速写,甚至脸貌之类的都有些不像李启。

但那股沉思的气质,却有了三分真意。

泠潇看了一眼自己画的速写,干脆的撕掉了这张纸。

不够,还远远不够。

这三分真意,根本不足以去描述眼前这个男人,她需要更深入的观察,更细致的体会对方的举动和思想。

这么一想,她甚至有些期待起来和李启的下一步出发了。

李启也只是随口一说,并没有指望对方真的给出答案,反正对他而言,留着泠潇只是为了避免一些麻烦而已。

是的,如果赶走泠潇的话,那帮本地的六品恐怕会很不安,不安的情况下,人就会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到时候李启的安危倒是不用担心,只怕他想要观察的社会结构会因此毁于一旦。

这种监视,实际上也是出于对主体性的竞争吗?毕竟,如果让李启占据主导,他们恐怕就会丧失在这座城市中的权威了。

是的,在李启构筑的情况之中,权威,声望,这些本身就是主体性的主要存在形式,当你的话语和意志会被其他人贯彻的时候,这种主体性就展现的淋漓尽致,其他人的主体性被抹消,他们的个性被压制,所有人都被迫去贯彻权威者的主体性,去实行他的意志。

当你自己需要其他人来定义的时候,你就已经不再具备主体性了。

你需要其他人的评价来定义自己,否则你就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

这很简单而且很普遍,比如,一个典型的自我认知:我是个男人,我的工作是工程师。

那么,对这个‘我’而言,男人和工程师都是他自己对自己的定义,对自己的描述,对自己贴的标签。

可是,这些标签,难道不是我们自己在和他人的互动中,从他人的反馈那里形成的吗?

如果让一个人独自生活,不接触任何外界事物,他还能形成这种自我认知吗?

所以,这难道不能证明,所有的自我评价,其实都是我们从他人对‘我’的注视,对‘我’的评判,对‘我’的描述那里得来的。

所以不存在真实的‘自我’,只存在所有人不断互相影响之下,不断和其他人战斗着的‘自我主体性’。

他人会和‘我’进行争夺主体性的斗争,他人会物化‘我’,给‘我’贴上标签。

对于‘我’来说,这是不可接受的,我才是主体,我凭什么被他人物化?

但是,在面对权威的时候,‘我’有可能会在这种争夺主体性的斗争里认输。

‘我’觉得,他对我的标签……还挺对的?

我好像真的是一个男人,我好像确实是一个炼丹师,他们都说我是一个炼丹师,那我当个炼丹师也没什么不好嘛?然后我就躺在他人给‘我’编织的标签里面,就感觉很舒服,去做男人该做的事情,做炼丹师该做的事情,可以去心安理得的当一个男人,当一个炼丹师。

这就是主体性斗争失败之后的结局,即:‘自我被他人定义’,‘依循他人的评价和定义寻找自己的位置’。

而斗争胜利之后的结局,自然就是可以定义别人,在群体之中占据主导地位,可以说:“这些人其实就是懒而已”,“某些群体有着怎样怎样的特质”。

胜利的特征在于,他所说的这些性质,会被其他人接受,乃至于成为某个群体的自我认知,失败者自然就是接受了这些认知。

有些人或许没有胜利,但他也可以做这种评价,因为这样可以装作自己在主体性战争之中胜利了,有一种指点江山的快感,但没人听他的而已。

这种能够定义他人的权威,即为群体之中个体的胜利。

而为了维护这样的权威,就需要力量,名声,财富,如此种种。

这些东西的存在意义,就是为了方便的,轻松的定义他人。

如此,那群体之中模模糊糊的‘一团人’,便在此刻分化开来,群体之中的个体就在此刻完成定义。

所以,维持底层的存在,就是为了维持自身主体性的存在,即维护自己的绝对地位。

李启观察着矿工们的劳作,思考着这些。

又是几天过去,他站起身。

接着,他对泠潇说道:“好了,下层的地方看完了,该去看看你们的地方了,我想举办一场宴会,麻烦你去发一下邀请函,如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