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万道长途

作者:大脑被掏空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七百四十七章 蒙尘

书名:万道长途 作者:大脑被掏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0:44

李启给舍利弗传法。

随着李启的讲法,四周的景象也开始展现,水如恶露,饥荒落凡间,先前无数死人污秽臭处不清洁者,都开始显现,无数情绪郁结,有贪嗔,懈怠,调戏,无耻,疑嗔,悭嫉,仇恨,不舍,谀谄,无羞,无耻,妒嫉,放逸。

仔细一看,旁边有两妖几乎饿死,他们已经许久没有进食,听说这里有吃不完的鱼肉,于是一步一蹶的朝着这里赶来,遍身泥土。

在更远处,满地皆婴孩,此处原本是学堂,如今被盗匪所掠,婴孩衬马蹄,藉人足,肝脑涂地,泣声盈野。

再见更远处,一沟一池,杀戮已结,却见地面堆尸贮积,手足相枕,血肉尸骸入水塘,化为五色,塘为之平。

饥荒之下,有大妖掠夺奴隶,无数小妖散发露肉,足深入泥中没胫,有人牵着着许多诸妇女,许多妖物长索系颈,连在一起,累累如贯珠,被牵引着前往大妖居所。

先前万妖作诸恶行,堕恶趣,邪见意着纷气,如黑风灌世。

这些,都是天灾饥荒所带来的的一切。

所以云鲸才会以身供养众生,但力总有未及之处,所以才出现了此刻的状态。

而随着李启的传法开始,李启的身后,有光芒生长而出。

有清风吹着诸浮岛,浣濯洗极令净。

却见天空坠下净雨,落地之时,万物滋生。

伤病者痊愈,残障者再生,荒芜的大地再度出现生机,树木开始结果,农田再度发芽,并且迅速成熟,长满了饱满的庄稼。

饥荒,霎时间解决了。

“但见照见五蕴皆空,世间所有愚痴凡夫,贪诸欲乐,劳苦己身,求无义利。”

“诸佛如来,于此不然,唯乐利他,非求自乐,善了心法,见法寂静,住安乐句,无欲无苦,得四禅定。”李启对云鲸如此说道。

“若你如此,便能创造更大的良善,以你之慈悲,庇护更多人,而不必献祭自身,如何?可愿学法?”

李启言语之间,却见……饥荒虽然有所减缓,但并没有结束。

这般异象出现,按理说所有人都够吃了,可是,大妖们,以及盗匪们,却开始抢夺这降临的天恩。

他们掠夺弱者,不会因为弱者有吃的就不掠夺了,也不会因为弱者没吃的就选择停下。

这一切,都被云鲸看在眼里。

在云鲸原本的想法里,众生皆有肉吃,便无争端,只要大家都吃他,那就和之前拯救鸟兽一样。

但现在不一样,鸟兽吃饱了便不会互相伤害,这些妖物却不一样。

他们具备思想,具备高级智慧,所以,他们不是为了生存而掠夺,而是为了自己践行的道而掠夺。

或许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但当他们行动的时候,或许是被世道裹挟,或许是喜欢,但无论如何,他们就是以这个‘道’为准则,去进行掠夺。

众生染欲,愚冥所覆,于是便有了‘人祸’。

云鲸看着李启所制造的一切。

然后,依靠大光明镜,他突然明白了李启所说的‘传法’是什么。

传播佛法,便能杜绝这种事情。

可是,当传法的这个念头出现之际……

李启突然感觉到,云鲸不再能感受到自己的意志了。

大光明镜,消失了。

李启突然意识到……

执念,这是执念。

原本的云鲸,没有任何的执念,只是自然而然的漂浮在天空之中,随着自己的心意去做事。

但李启给他展现了佛法的力量,以及众生的欲望。

于是,他起了‘传法’的执念。

执念一起,清静不再。

云鲸的心思惹上了尘埃,明镜不光,于是心境就破掉了。

但这个时候,云鲸却挣扎着,发出了声音,他说道:“还请……传我佛法,我想,修行。”

李启看着面前的云鲸。

他的身躯早已四分五裂,原本他并不觉得痛苦,但此刻,他抓心挠肝,有一种迫切的,想要修行,然后拯救众生的冲动。

李启看着眼前的云鲸,突然有种自我怀疑的感觉。

传法给他,真的是好事吗?他真的是舍利弗吗?

但如今做都做了,也不好反悔。

云鲸执念已起,大光明镜蒙尘,也只有修行可以救了。

李启不再言语,继续讲法。

梵音震响,天怀秀拔,领鉴明邃,机辩清胜,内外兼综。

佛言起异象,放种种光,其明杂色,青黄赤白,颇梨玛瑙光,遍照此三千。

李启身周更是不断开出金莲,其花微妙各具千叶,纯真金色,琉璃为茎,金刚为须,玫瑰为台,形大团圆,犹如车轮。

各色异象微妙端严,最上无比,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

有震雷音者,或澍雨者,或放电光,或复兴风,或出烟焰身如火聚,或复示现七宝诸山,池泉河水山林树木种种神异。

李启讲法,深入浅出,四品亲自演说,其中微妙精深不可言喻,是一桩难得的大机缘。

甚至旁边的石头,清风,在李启讲法第三天,都已苏醒灵智,对李启叩拜,口称弟子,执弟子礼。

但是,云鲸的眼神却依旧茫然。

旁边听讲的石头都已经被李启的讲法化妖,但云鲸却依然没有感觉,他好像是听不懂一样。

李启无奈,只得继续讲法。

终于,在第七天,云鲸才终于学会了一点点,连忙感谢李启,说道:“我……我好像听明白了!”

李启于是停下讲法:“既已入门,其他的,便只能靠你自己走了。”

李启再度消失,留下云鲸在下方。

云鲸于是拜别李启,然后对着周围的石头,莲花,清风打招呼。

石头,莲花,清风也都纷纷和云鲸交流,四妖作为李启讲法的前列,一见如故,约定团结一心,互相帮助,一起修行。

于是,清风自告奋勇,去将云鲸其他的身体扛回来,莲花表示自己可以将他的身体缝起来,石头留在这里和云鲸一起等待他们。

于是,云鲸对他们感激无比。

其他三个却说,自己的机缘来自云鲸,互相也能以师兄弟相称,这都是应该的。

四妖感情建立,而在云鲸心里,似乎也觉得这三人要和自己亲近一些。

要知道,在今天之前,云鲸的眼里,从没有‘亲近’一说。

他那个时候,对万物众生都一视同仁,没有亲疏之别。

但现在,他却觉得,石头,清风,莲花,比其他的众生,要更加亲近一些,其他众生他都不认识,这三个师兄弟却愿意和他一起。

好像,他们确实比其他众生更值得友善。

或者换个说法……

众生平等,但是这三个师兄弟,在云鲸的心里更加平等。

这个念头出现的时候,云鲸染尘的明镜,似乎更加灰暗了。

原本的佛性,也在逐渐消失。

为众生故,种种分别。

分别诸入有无量相悉,是诸苦,知诸界者名之为分。亦名为性亦名为苦。

当有了区分,便有了分别心,有了分别心,众生便不再平等。

云鲸不知道这些,他只是,从原本高高在上的佛性,逐渐变的有了人性。

是好是坏?

李启不知道,他只是默默的看着一切。

他只能猜测……如果是舍利弗的话,那这一切肯定没问题吧?

但出乎李启预料的是……

四个聆听佛法的妖怪,云鲸,石头,清风,莲花,他们将云鲸的身体拼好,然后便开始遨游四周,进行修行。

四妖立志要传播佛法,不过很快遭遇了挫折。

他们遇到的第一支盗匪,不愿意遵循佛法,还要杀了他们。

他们千说百说,怎么都说不听。

于是,在面对刀斧加身的时候,他们只能反抗,却不慎杀了盗匪。

其他盗匪见状,纷纷骇然,然后下跪,表示自己愿意遵从佛法。

四妖恍然大悟,他们互相商量,这样的办法,是不是算是让人听信佛法了?

云鲸和莲花觉得不妥,石头和清风却觉得可行。

之前说了半天都不信,可现在就全都愿意了,说明这样的办法是有用的。

那之后,四妖各自用自己的办法开始传播佛法,他们虽然有分歧,但感情依然很好,都互相信赖。

接下来,传播佛法的过程中,经过了许许多多的故事。

每个故事都是四妖和其他妖怪斗智斗勇的过程,想让别人相信佛法,建立一个美好的,没有分别的世界。

但是,十年之后,他们都遇到了不同的挫折。

想要以杀来传播的石头和清风,遇到了杀不过的对手。

至于莲花和云鲸,他们口笨嘴拙,演说佛法更是无人听取,只能依靠布施供奉来感化信徒。

于是,四妖再度聚首,商谈办法。

商谈的结果是,他们觉得,可能是自己的修行不够,修为太低,如果修为高了,这一切就都能解决了。

于是他们不再传法,而是开始修行。

这一修行,就又是二十年过去。

四妖都是天资非凡的,迅速抵达了八品,在这片地方算得上是高手了。

于是他们再度出门传法。

然而这次,他们遭遇到了更加艰难的遭遇。

他们发现,之前针对的‘坏人’,其实也不一定都是坏人。

两个善良的势力可能彼此战争,两个善良的人彼此也可能成为不共戴天的死敌。

甚至于,就连他们四个内部,也曾经出现过一样的矛盾。

他们的目的一致,互相也知道对方是多么好的人,可在实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矛盾,石头和莲花就常常因此争吵。

不过,比较幸运的是,云鲸总是可以调停他们。

但久而久之,云鲸也开始疑惑了。

选择沿着佛法的指引前行,意味着必须在诸多复杂的道德难题与痛苦的两难境地之间艰难跋涉。

这些疑惑,不断困扰着他,不断纠缠着他的心。

为什么?为什么大家都是好人,却偏偏要互相仇视呢?

明明做的都是好事,但怎么两边的做法和态度却会完全相反呢?

云鲸开始思考。

李启满怀期待。

但又过了几年,李启发现,云鲸没能想明白。

他不知道,而且,他的修为境界也开始放缓下来了。

他能因为慈悲而忍受痛苦,但是,对于修行上的事情,他没有那么多恒心和毅力去坚持,很多事情并不是伱咬咬牙撑下去就可以的。

痛苦可以忍受,因为痛苦是清晰的,但修行本身,是在黑暗的大地上寻找可能的前路,这远比忍受痛苦要难得多。

境界上无法提升,他于是决定提升修为。

这也是云鲸的优势,毕竟云鲸的身躯大,内天地自然也大,相同境界下,能够容纳的修为也更多。

有了更多的修为,自然战力也会增强不少。

于是,境界没有突破,他开始想办法提升修为和战力,有了足够的战力保障,才有可能保证传法。

不知不觉,他的行动已经越来越‘有目的性’,有规划,云鲸越来越成熟,不再像当初那么单纯了。

大光明镜愈发蒙尘,想得越多,就越不光明。

李启看着,却觉得怎么越来越不对味儿呢……

但他没有出手,依然就这么看着,过去了六十年,四妖依然初心不改,他们都升到了八品,联手之下,甚至能胜七品。

他们确实靠着武力,以及传法,还有各种各样的手段,在这附近建立起了小小的佛国。

这佛国之中,人民感恩佛法的普照与仁心爱民的四妖。

由于佛的教化,大众学到了唯有互相帮助、彼此体谅,化解心中彼此的分别、嫉妒与仇恨,才能使这个共同生活的地方免于灾难。

国度之中,所有民众都更加恭敬三宝、深信佛法,真正做到信受奉行,于是一直以来,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每次四妖路过的时候,百姓们都欢喜的匍匐于地,恭敬的顶礼膜拜,大众似乎能够感受到他们的慈祥与光明。

他们相信自己的国度是佛法中所描述的一样,光明,慈悲,善良。

一直到,有一个虔信的小沙弥,无意间,发现了四妖建立和维持这个国度所做的一切。

这个小沙弥惊恐的发现。

原来四妖造的杀孽,比魔王还多。

而与此同时,四妖也察觉到了小沙弥的存在。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