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窃清

作者:顾方友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十九章打探真相

书名:窃清 作者:顾方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4

“戴大哥,你这是何必呢?人生在世,何处江山不自由,你这是自我内耗,看开点!”

李平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之前往他心头种了蛊,现在再灌点麻醉,免得一蹶不振。

戴何不是没有这样劝过自己,终究还是拗不过来,这会有人开口,心里纠缠不清的丝线稍稍松动。

“内耗?”

李平见他神色有所缓解,开口道:“就是陷入无穷无尽的纠结,钻各种牛角尖。”

“找我什么事?”

戴何冷静下来,昨天李平透露的消息,让他翻来覆去地去想,对李平这张嘴脸,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

“我就是来问问你,李总兵家里是不是揭不开锅了?他寅吃卯粮还吃不饱?”

李平不忌讳地问道,现在跟戴何不必太过见外。

“我当真以为你会懂军中之事,原来只是个门外汉,寅吃卯粮的事情,就你这见识,跟昏庸之人……”

戴何噗笑出声,接着笑容渐渐僵硬。

“你小子未免太阴险,又套我话?”

他下意识地将李平的话当成钩子,昨天吃尽苦头,也怪不得他反应如此强烈。

“什么话呀?我又不是神仙,总不能样样都懂吧!”李平耸了耸肩,接着把戚老爷造炮的事情叙述了一遍,问:“这事是私自造炮?”

戴何托着腮帮子,听完沉默许久。

“民间私自造炮那是死罪,但这事可不是私自铸造,而是奉命公造,李大人在龙门的一桩生意就是这个,看来我又要跟你扯在一起了。”

戴何不再遮掩,开始跟李平解释起来,要说李大人的生意,那就要从绿营军饷开始谈起,否则理解不了李大人的处境。

听着戴何所说的话,李平渐渐皱眉,这绿营贪污,居然是这样的。

李平清楚绿营一些信息,但军饷这方面没怎么注意过,只知道些皮毛,将军吃空响,所谓的喝人血,其他内幕就没啥了解,可戴何所说的却是另一种景象。

“绿营空粮分三种,第一种,公费开销,绿营士兵的薪水不只是发给士兵个人的,还要用来处理很多公务,比如修缮军装、修理官府、购买办公用纸等。”

“这些费用没有专门的拨款,官员们就从士兵的工资里挪一些出来,算作“公费粮”。比如在一些事务繁忙的地区,这种公费可以占到士兵工资的五分之一,广州这边也差不多三成左右。”

公费粮之外,就是第二种“亲丁粮”。

清朝时,武官的工资非常低。例如,跟知县一个级别的把总一年只有36两银子,还不够养家糊口。为了补贴生活,武官们可以把家人亲随报成士兵,占用士兵的编制,拿他们的薪水。朝廷后来也默认了这种操作,按规定总兵可以有60个人的“亲丁名额”。

“前两种空粮加起来,事比较轻松的地方也就占个一成,第三种空粮那就是贪腐了,这事不能摆在台面上,不然弹劾少不了,这里头的贪腐没外人想的那样离谱。”

“地方直接虚报士兵数量,官员不上报空缺的士兵,自己把那份薪水留下。这种情况已经算是贪污腐败了,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主要是一些小规模的挪用。”

说了这么多,戴何总结道:“寅吃卯粮的事可养不活大人们,这点小钱还是太少。”

李平点点头表赞同,算起来李总兵一年也才六七千两,里面还有包括办公费,就这二品大员,还不如知县魏忠。

现在还是康熙年,绿营还没突破底线,武官捞钱那只能动别的心思了。

地位较低,没什么背景实力的军官,就只能在军费上动手脚吃回扣,贪心的,有本事的人,则将目光看向自己所处的环境。

“广州府水路通各地,总兵衙门用军船做了不少的生意,可以免过商税,有时候借给商人运输商品,可以捞不少钱。”

“在运河钞关里头,有不少是绿营兵,几任总兵和管理钞关的头,彼此心照不宣,形成了一个默契。钞关不需要支付全额薪水给这些绿营兵,只发给他们一半的工资,省下了不少钱。而这些绿营兵平时的工作是上船检查货物,所以商人们为了方便,就会给总兵送礼,这样检查货物时就会顺利一些。”

李平暗暗赞叹,这就是利用官职,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了。

“还不止,李大人在龙门和戚老爷开了好几处矿场,其实这些都是历任总兵的事业,既可以给兵丁们找份活,还能分银子,知县也有一份,所以只能睁一只闭一只。”

李同泽的谋生之道背景说得差不多,戴何这才拐到之前李平提问的问题上。

“每年军队都会定期更换一些武器装备,只要花费不超过限额,而且与往年的花费差别不大,总督、兵部和户部都会批准这个开支。”

“李总兵通常报上去的军械更新名单里,实际上是让戚佳国用很便宜的材料制作出来的武器,这样就可以应付检查。前几年这种方式一直有效,可今年的检查有些特殊,因为明年是皇上的六十大寿,兵部特别提醒这次检查要格外严格,还说可能会派钦差来亲自查看。”

“雇佣士兵倒是容易,随便找些无业游民就可以顶数,但问题是武器,尤其是大炮,难以应付检查。”

说到这,李平这才恍然,不知道是丢了还是质量太差炸毁了,总之李总兵的炮没了,所以才会迫不及待找戚佳国造炮。

“让民间私自铸炮,这没问题吧?”

李平问到了最关心的事。

“那肯定没事,咱们是绿营,通常军械,鸟枪,大炮啥的,都是在当地造,只需要注册报备核查过后就没事了。”

听到没啥问题,李平松了口气。

“不过……你们永清镇要接这差事,也不是没有风险,毕竟还需要检查,这万一赵总督,施提督挑选到你们造的大炮,结果出了岔子……”

“不过你们要是接下的话,李大人还是会感激的,至少在炮没铸好之前,绝不会让戚佳国找你们永清镇麻烦。”

有了戴何的保证,李平也彻底放心了,也开始盘算自己的小心思。

告别戴何,就是去见那位“帝王术”的老师了,张老秀才此刻正在私塾里教着塾生。

等了一炷香后,张老秀才这才请他进屋去,本以为学生来汇报这几天读《资治通鉴》的心得,可李平把事情说出来的时候,险些让张镇孙喷了茶。

“这事……老师可帮不上忙!”

张镇孙赶忙拒绝。

“弟子知道!此次前来并不是找您去帮忙铸炮,更何况您也不懂。”

李平这话让张老秀一脸拧巴,真是个没上没下的家伙,怎么说话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