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窃清

作者:顾方友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九章额外外委

书名:窃清 作者:顾方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4

翌日。

永清镇地处龙门县西南部,有永清河流,行十多里地,在甘渡登岸,再向西行二十里路,便到了龙门县。

在这个通往县城的必经之路,绿兵营也在甘渡设置了汛兵,汛兵便是那个戴河戴把总。

“通行证?”

刚从舨板下来,李平就被一高一矮的汛兵给拦下去路,听他们索要“通行证”一时有些诧异,他认出这两汛兵就是矿场上的护卫兵,与郑一休的关系十分要好。

在明朝年间,凡人员远离所居地百里之外,都需由当地政府部门发给一种类似介绍信、通行证之类的公文,若无路引或与之不符者,是要依法治罪的。

如今到了康熙年间,通行证制度已成为虚制,即便是县级,来往也得有成千上万,逐一检查通行证导致商货难以流通,不然都要去开通行证,即便能开得出来,可一路关卡汛兵也难以查得过来。

虽然该制度尚未被废除,但大家都渐渐摒弃传统,眼下他们向李平索要通行证,显然是在故意刁难。

“龙门县近日匪徒猖獗,没有通行证,来路不明,需要查明身份。”

其中矮壮一点的汛兵语气严厉。

“什么匪徒猖獗!”李平眉头一皱:“难道你们要陪着郑一休一起死么?”

这话果然把两个汛兵给镇住了。

这两汛兵在矿场经常能够碰面,可这会他们却装出一副不识得的面孔,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把他李平给拦下。

若真被他们拉到那小屋检查,耽搁了时间,等郑一休上门,那郭家可就完蛋了。

“你们好好想想,现在不趁早跟郑一休扯清,不然倒霉的就是自己,甚至还会牵连到你们的大人,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堂哥表弟啥的,都因为你的举动而受累。”

李平脸色冷峻道。

矮胖汛兵面色黯淡互相对视了一眼,目光中都带着丁点惊疑,原本拉着李平的手也悄然放下。

他说的不错,他们和郑一休关系并非那样紧密,不过是互相利用索取利益罢了,如果被郑一休拉下水,他们可没一起跳的觉悟。

“一派胡言,一个草民能懂什么,甭理他,抓起来。”

思忖片刻,胖汛兵率先回过神来,他认为李平危言耸听,怒哼一声,随后向矮汛兵同伴使了一个眼色。

矮汛兵在同伴的怒喝下陡然清醒,原本泄掉的胆气再一次涨了回来,便朝着李平抓去。

“执迷不悟!我要进县城找魏知县为的就是这件大事,你们能拦得住我,但永清一整个村子人你们拦得住么?”

听到这话,矮汛兵伸出来的手又缩了回去,胖汛兵暗暗深吸了口气,在绿营当差多年怎会听不出李平的弦外之音。

更让他们害怕的是李平要去见魏知县,看来郑一休是真摊上什么大事了,或者是跟永清庄那帮矿工彻底撕破脸面了。

没办好郑一休交代的事,最多落下点薄面,可真要搅和郑一休这档事,他们汛兵又何苦呢?两汛兵对视一眼,立马会意,默默让出道。

他连两个汛兵都镇不住的话,那么在这鞑子朝廷也混不长了。

他朝两汛兵点点头,表示他俩很识时务,李平挺直腰杆,刚要迈步走,便听到背后一阵嘈杂,一个人喊道:“站住!“

随着便又是一道冷厉的嗓音:“李平,召集村民闹事,这罪怕是你担当不起,你能有什么大事要闹到魏知县那去。”

李平闻言脚步顿住,扭头望去,只见三位身穿甲胄的汛兵正朝这边过来,领头是个精瘦,面色黯淡的男子。

“把总!”

矮胖汛兵恭恭敬敬地行了礼,李平顿时恍然,这应该就是甘渡汛的把总戴何。

他挥了挥手把下属打发走,盯着李平:“我戴何可不是那些个没见过世面,会被你几句话给吓跑的老实人。”

他伸了个懒腰,抱起胳膊,脚步踱回,上下打量李平:“实话说,是郑一休托我专门盯住你,他的确惹上了大麻烦,可他是戚老爷的妻弟,又是县里头的衙役,就算是整个永清镇得来,郑一休狠下心,加上有戚老爷撑腰,饶是多大的事也能压得下去,所以我不担心郑一休会被你给拉下。”

戴何叹了口气,语重心长道:

“我也只是带着底下人混口饭吃,整个龙门县的人我都尽量不得罪,可像郑一休这样有背景的……我也不能得罪,所以,李平你吃点哑巴亏,委屈一下,在这住个三天。”

李平皱了皱眉,这戴何还真不像印象里只会压榨村民的兵头,这人不可忽视,看样子经历不少,做事很有分寸,不认真是不行了。

戴何招招手,想要让汛兵把李平扣押下,却听到一句让他斐然的话:

“有句话你听过没有,一个人在不该属于他的位置上,听多了谄言,还以为自己本该有那样的能力,看似把总,实则你只是个外委。”

李平笑笑,决定再加了把火:“准确来说是额外外委。”

绿营是清朝入关后建立的兵制。清统治者每占据一地,便将当地军队改建为一种由汉兵组成的绿营的军队。绿营以绿旗为标志,并以营为建制单位,所以叫做绿营。

绿营制,分标、协、营三大系统,各级长官主要有提督、总兵、副将、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千总、把总、外委等。

把总秩比正七品,位次于千总,那可是正规军官,不是一个额外外委能够相媲美的。

额外外委总体来说就是比普通兵等级稍微高一点的兵。

原本慵懒的戴何看住李平的目光多了一丝阴霾,语气也不再温和:“你一傻小子,哪来的胆子,也敢妄言军中之事?”

此刻的戴何心中埋藏的惊恐隐隐显露,脸肉微微颤动着,似乎是极力抑制着怒意,心中也暗暗赞叹这李平眼光狠毒。

他倒不是惊恐李平如何发现他的身份,而是怕他知道些什么事,按照清代军制,驻守汛的的官需要经过千总把总审批,一些重要的地方,更是上升到守备来审核,而他并非经过千总把总,却能掌管甘渡汛地,背后自然有些见不得光的东西。

“戴把总不必担心,你我无冤无仇,我犯不着和你作对,当然,你的事和我要做的事,根本不值得一提。”

这话说出来,戴何安心了许多。

“你身上有许多鸟铳兵遗留下的印记,手上拉火绳的伤疤,颈脖疑似枪炮炸膛的伤痕,所以猜到你,不是正规把总也不件难事。”

戴何一脸难以置信。

要知道,清朝入关以后,无论是八旗还是绿营部队里火器使用的规模都越来越大,满洲贵族们也深知火器的威力,害怕绿营汉兵对火器越来越熟悉后会对自己的统治造成威胁。

但打仗还是得靠鸟铳大炮,又不可能让绿营兵还是都拿着弓箭长枪去送。所以他们想了个非常阴险的办法,不许绿营中的火器兵当军官。

绿营规定所以军官都是从骑兵中挑选,而骑兵只从弓箭兵里挑选。也就是说想当军官就必须从弓箭兵当起,否则免谈。

在绿营里但凡有点上进心的,都争着去当弓箭兵,而那些混日子的都去当鸟铳兵。

当然,一方面也是弓箭难学,只要拉开一百磅的弓就是个技术活,而火枪操作相对简单,所以大批人学火枪,弓箭没人学,才提拔拉弓做军官。

按照清军制度来说,军官都是从弓箭兵上提拔的,而鸟铳兵除了特殊情况外,一般不会做到军官地位。

而戴何明眼可见先前是鸟铳兵,却能驻守甘渡汛地,成为额外外委军官,可见其中是动用了关系。

“不错,我戴何的确做了三年的鸟铳兵把总,之后被降,攀上了老上司,这才讨来一份额外外委,如今人人都喊戴把总,听着听着,我自己又以为还是把总。”

戴何苦涩一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