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窃清

作者:顾方友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十二章改革

书名:窃清 作者:顾方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4

礼节秩序搞定,徐北宏让学生们翻开《三字经》结果又被李平喊了一嗓子:“等等!”

指了指徐北宏身后的一块小黑板,李平问道:“你真不打算用这东西?”

徐北宏苦涩一笑,这李平对这东西怎么这么在意,先生蒙学自己还不知道怎么教?根本用不到这玩意,而且弄得一身灰,简直不像样,内心是抗拒的。

李平知道蒙学时期先生们的教学方式,所以才逼着徐北宏用“现代化教育”来教导学生。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增广贤文》这几本蒙书读完要两年半,这进展可太慢了。”

蒙学大部分学制,都是要求学生会背诵会默写,对字句有初步了解,不要求这个阶段的学生掌握书中的理论以及核心思想。

他开这个蒙学,并不少要培养他们成为儒家文学巨坛,而是尽快认字写字。

“我要的是,在两个月内至少能把三字经学会。”

徐北宏紧皱着眉头,两個月?

“我要他们在半年内学会三字经、百家姓、千文字。”

接着李平又放了一句让徐北宏两眼昏黑的话,半年学会这三本蒙书?

“半年内……这不可能!这屋里,个个岂是燕雀?上不了天。”

徐北宏性子再软,听到这目标也不得不抗议起来,言下之意是说:你以为这草棚屋里这窝野鸭个个都是燕雀,能一飞冲天吗?

“我知道!”

李平很坦诚地回答。

“但是,这些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不指望能一飞冲天,只需要会认字写字就足够了。”

徐北宏脸色渐渐沉了下来,原本以为把自己当成蒙学老师,结果人家只是让你当一个教会读书认字的街边读书人,而且这份工作还只是半年期。

“有了基础,教起来不是更方便?”

见徐北宏脸色不对,李平加了这么一句,示意他这蒙学可不止是开这半年。

徐北宏这会儿才回了一些血色。

“半年内教会他们三字经百家姓千文字,我额外给十两银钱,之后的束脩再加三倍。”

束脩也就是,送给教师的报酬。

古代学生与教师初见面时,必先奉赠礼物,表示敬意,被称为“束脩”。

李平扔出一张大饼,一個月三两银子,对一个秀才来说实在太绵薄了,可他一个犯了大罪的人,只能跑到这穷乡僻壤教书,能有这些银子,饭食,住处都不要钱,这待遇也很不错了。

如今李平给出的条件,几乎接近正常的私塾教师水准,为了半年后那十两银钱,还有束脩,说什么他徐北宏也要拼一把。

心中刚刚燃起的斗志,转眼看到堂内的五十号学生,一下子又冷了下去,半年内教五十号学生学会三字经、百家姓、千文字,这……

“所以我才需要让你学会用这粉笔,否则以目前的蒙学制度,要想在半年内学会这三本书,无疑痴人说梦。”

徐北宏的心思李平略能猜出一二,简单说明这黑板加粉笔的效果。

“我给你演示一遍。”

李平将徐北宏请出讲台。

粉笔在黑板上哒哒滑动,写下“李平”两个大字,在字下画了条横线。

“李平!我的名字。”

恍惚间,李平回想到前世的学生时代,微风吹拂着窗帘,同桌妹子的铅笔尖,还有老师扔过来的粉笔头,都很痛……

看着黑板上“李平”两个大字,强忍着笑意,李平这字……实在惨不忍睹,跟鸡爪差不多。

这粉笔,下笔硬邦邦,书写时横撇捺也是难以掌握,真要用了这玩意,自己练了这么多年的书法岂不是白练了。

李平干咳一声,知道自己的字有点……不雅观,如果能写出一手漂亮的粉笔字,说不定徐北宏会改变心中的想法。

“李字,春秋时期老子李氏,其名李耳的李字,老子正是写《道德经》的那位,道教的太上老君,就是他,李耳。”

讲到这,下面五十号的学生们哦了一声老子,道德经,春秋什么的,他们都不知道。

可说到道教,太上老君,不少人知道,加上李平的讲解,虽然一时还不会写,但潜意识下已经把这字认会了。

徐北宏微微抽了口凉气,怎么说呢!这样拿老子出来讲解,感觉有点……大不敬?

“平字,平安,公正公平,表没有高低凹凸的地势,很平坦,也有公正的含义。”

接着李平又在黑板一撇一捺写下新字。

“人,简单的两笔,一撇一捺,咱们做人就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人至纯则无敌。”

五十个小脑袋瓜点动,这个字,很形象也很简单,他们马上就学会了,至于李平后面的解释和隐喻,他们自然还领会不到。

看到五十号学生的反应,徐北宏也有了琢磨,寻常私塾里学生少,课程比较松,先生可以手把手教,所以这粉笔全然没有用处。

可眼下有五十位学生,手把手教是不可能的,而且还要在半年内学会三字经、百家姓、千文字,现有的私塾体系手把手教,可就用不到了,因为根本来不及。

有了这粉笔黑板,将所教的知识,公开透明,展示给学生。

在古时,教育系统都缺乏一个重要环节,没有一个公开透明的平台形式,能够把老师的讲解、课本和问答融汇在一起展现给学生们。

到了工业革命阶段,黑板粉笔才陆续登上大学课堂,所以这黑板粉笔看似简单,李平将其用在蒙学上,算得上是颠覆传统的改革。

李平就这样展示,就算徐北宏没头脑,也一下子想明白了,这黑板和粉笔的好处。

按照这样的方法,把教学内容和老师们的讲解融为一体呈现出来,传递给同学们。

徐北宏在此刻有些心动,两個月学会三字经,半年学会三本蒙书,貌似也不是一件难事嘛。

再想到这粉笔会毁掉自己的书法,徐北宏顿时犯了纠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