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窃清

作者:顾方友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十三章枷锁

书名:窃清 作者:顾方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4

“人”字没有抹除,接着李平又有了动作,在人字上加一横一点,变成了。

“犬!”

接着他取过一块长板凳扛在肩上,李平侧对着学生们,微趴下去。

“现在像不像狗?犬,就是狗。”

滑稽的动作惹得同学们哄堂大笑,异口同声说“像!”调皮的学生还去扯同桌的后脑勺的辫子,大伙都互相揪了起来,嬉笑着说:“狗。”

眼见课堂秩序混乱,张虎子将柳条啪的一声拍在桌子上,将这场闹剧给平息下来。

徐北宏看了看李平,憋着笑意,再看看黑板上的字,猛然觉得,后脑勺那根再熟悉不过的辫子,变得无比刺眼,肩上的木凳好似枷锁压得把人变成犬。

察觉思绪触碰到了红线边缘,徐北宏摇摇头,再看黑板上的“犬”字,这个字是李平在“人”字的基础上改进的。

徐北宏这会幡然醒悟,教写字认字的话,用这粉笔和黑板,就能将每一个字的结构给刨析清楚地展现给同学们,同时还能举一反三,这就好比学一个字,就能学会更多的字,而不像以前蒙学阶段时,需要先生手把手教每一个字。

他要靠这粉笔和黑板,在两月之内教会学生们读写三字经,确实不是件很难完成的事。

李平给他开出的俸禄……十两,还有束脩。

这白花花的银子从心底流过,徐北宏犹豫片刻,咬牙一狠,书法什么的,不要也罢。

徐北宏下定了决心,又见到李平在黑板上开始写下“人之初,性本善”三字经的句子。

徐秀才蹙着眉头,之前看到李平写自己的名字的时候,他就觉得有些不对劲,现在可算明白了问题出在哪里。

“李小哥,这六字你怎么反着写?”

徐北宏压着嗓子问道,古人书写的方式自上而下,自右向左,都隐含着尊卑的思想。

而李平这句“人之初,性本善”六字不仅左右反了,还从上下变成横向排列方式,看起来很是别扭。

华夏古时的书写阅读习惯都源自竹编,即便后世有了纸张,可这多年传下来的习惯不是很容易更正。

这和后世纪时代相比,不能说是落后,只是不能满足快速阅读的需求。

古代古书一页大概两三百字,字数到了三百字,读起来更累人,很费劲。

现代呢,一页少说也有个六七百字。

古书籍阅读起来需要眼球频繁上下活动,还需要一心专注每一竖的字,排除左右相邻的字体带来的干扰,这当然不科学。

现代书籍,采用由上往下的排版,字体也改变为从左到右排列,阅读起来更舒适轻松。

这颠覆古书制度,先要把书和阅读习惯给更正过来,往后从这蒙学出来的学生书写习惯和这个时代相比“别具一格”。

他之所以强行地要求徐北宏用黑板粉笔,也是抱有这两个目的,舍弃笔墨纸砚的心思也在这里头。

只是眼下他还顾不上生产一批手写笔,所以只能让学生们每人一块小黑板,舍弃了笔墨纸砚,练粉笔和手拿硬笔也差不多,到时候让他们用硬笔写字也能更容易接纳。

“我知道,这也不是没办法吗?按照原先的方法,写到后面,前面就抹花了。”

李平两手一摊,表示自己并非故意。

徐北宏打量起这块黑板,也不得不承认李平所说的是对的,按照以前书写方法,他白净净的袖子写着写着估计成了黑板擦了。

李平接着说道:“我这样书写,另一方面是为了学生们考虑,他们手中的小黑板可不像这块那么大,不这样写的话,他们根本学不了字。”

千年的书写习惯,还是让他很是抗拒这样现代的书写模式,徐北宏摇头道:

“学生们每人捧着小黑板拿粉笔,如此写法,成何体统,又为何不买笔墨纸砚呢?如果缺银子,可从我束脩上扣。”

李平知道徐秀才会这样说,早就准备好了如何反驳这句话。

“就算是最便宜的纸张笔墨,每人每月至少怎么也得花三四十文钱,五十号学生……”

徐北宏顿时语塞,五十号学生这样算下来,光是束脩也不够,他的收入至少要扣半。

等等,李平答应以后涨薪,之后的银子,他从哪里拿?

李平看出了徐秀才满腹狐疑,拍了拍他的肩膀,将疑惑拍散。

“你放心,我有一桩生意目前在起步,你教这些小子,也是为村里帮衬生意,只需要会写字会认字即可,至于挥笔弄墨,真有好苗子,秀才你可以继续教着,到那时再用毫狼书写,自然会按照以前的方式来书写。”

这粉笔和毛笔自然不同,但大部分学生没必要去练习毛笔,练习书法,徐北宏释然了。

见他被忽悠住,李平心中暗自狂笑,书写和阅读习惯可不是能轻易改正的,学了我这套现代阅读书写方式,在按照原先的古板风格来书写,做梦!

“我已经教他们学了十几个字了,以你徐秀才的才学,每天十余个字不成问题吧。”

李平拍了一记马屁,徐北宏苦涩笑着,咬着牙,颤颤巍巍地取出一支粉笔。

“性相近,习相远……”

李平迈步走出教室,正要松口气,却听到粉笔折断的声响。

看来徐北宏要成为这蒙学的先生,也需要适应新的教育理念,不过能把一个腐朽生锈的满清秀才拐正到他现代化磁悬浮轨道,也是个不错的开始。

“平哥才是真正的先生,那徐秀才……”

一下课之后,张虎子和钟田海立马就到李平的草屋汇报今天一天的状况。

他们俩都是李平的耳目,无论是学生还是徐秀才的教学动向,每天都要向李平汇报。

说起今天的汇报,钟田海一脸不服气。

“不管怎么样,徐秀才是你们的先生,你们就必须要尊敬他。”

李平很满意他们的心态,也提醒了一句。

“晚饭过后,把矿场的伙伴都叫上,我再给你们讲课。”

在规划里,蒙学只是开篇起步阶段,只需要他们认字写字即可,而晚上时间段,就是他教真正的“家伙”事了。

钟田海和张虎子面露喜色,虎子随口问道:“那盼盼呢?她也来?”

李平点头笑道:“当然!”

说曹操,曹操就到,屋外响起银铃般脆嫩响声:“平哥哥!华郎中来了。”

华郎中?

大脑搜索了一番,这才想起,自己穿越前,脑袋摔伤,就是这华郎中给医治的。

这一趟估摸着是来检查伤势的。

“郭炉工说痊愈了,老朽还不相信呢,今日一看也就放心了,从那么高地上摔下来,你这身子骨也是够硬。”

华郎中四十余岁,面相淳朴,他一边检查着李平的脑袋,一边感慨说着。

华郎中是永清镇本地人,在方圆百里还是有些名气,治疗伤病大家伙都会想到他。

“全仰仗华郎中,这才得以痊愈。”

李平恭维一句,接着从怀里掏出一串银钱,之前治疗脑袋的钱,还没给呢。

“都是在山上摘的草药,用不上银钱。”

华郎中推脱着。

“那也不行,再说这也不是药钱,还有诊断治疗的银钱呢,就是不知道华郎中如何收费,现在囊中羞涩,如果少了等日后在补。”

李平坚持给他银钱,小便宜可不能随便占,这是他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

“李小哥,你可给我戴高帽,俺就是乡下一个治跌打损伤的老汉,这医诊钱,就免了。”

华郎中自嘲着拒绝,但这话李平可不认同:“此言差矣,这医诊钱,你拿着。”

李平扯过华郎中的手,将十多文钱塞到他手中,虽然有些心疼,一旁的郭盼盼等人也出声劝着。

华郎中这才将他钱子握着。

“我是相信,郑一休那事,是李小哥你牵的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