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窃清

作者:顾方友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十章见知县

书名:窃清 作者:顾方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4

戴何深吸了口气,将之前的阴霾散去,片刻后就恢复了之前的样子,问李平:

“倒是想不到永清居然还有你这等人,也难怪郑一休要盯住你,的确不好对付,按理说,以你目前的年纪,是不可能知道这些事的……”

李平一笑置之,不打算回答这个问题。

在现代文化的熏陶下,了解清朝的绿营军制,以及汛地规则不是件难事,当然,戴何言下之意,也是在怀疑他李平,背后有高人指点,否则不可能知道这些。

“戴把总,提起你伤心往事并非我故意,只是好言相劝,我也不是虚声恫吓,这件大事你我能兜得住,望你趁早和郑一休划清界限。”

戴何眼神闪烁了两下,看似楞头的少年方才一眼便看出自己的底细,可不只是读过几本书那般简单,从李平的话,他也掂量出来,这事当真不是他能掺合的。

李平行礼,迈步走去,听到背后的戴何声音:“我既没见过你,你也没见过戴把总”

言下之意,是要求他不把戴何的身份公之于众,李平会意,朝身后摆摆手:“放心!”

“把总……”

他们之前便想过放关,见把总出面阻拦,本以为把总不会放过李平,却见着李平和戴何谈了好一阵子,就幽幽拽着袖子大步走去。

胖矮两汛兵靠了过来,询问戴何其中的深意,语气和态度很是恭敬,以他外额外委的身份把手下笼络到这个程度,的确是个不简单的人物。

“你们去戚府一趟,找郑一休,简单说明一下情况,就说李平想去县城,但是在我们千般阻拦下给挡回去了,但是他要从其他地方绕道,那咱们也没办法。”

戴何接着说道:“毕竟咱们是拿了银子办事,总该给他们个交代,李平并非是个愣呆子,他与郑一休的事,不是咱们能掺合。”

两汛兵点了点头。

“还是把总有谋,咱跟着你,日子可算过得滋润一些,听把总的,准没错。”

过了大半个时辰,甘渡汛外,又有一人登门伴随着一道沉稳的嗓音。

“戴何!”

这直呼其名,让人气煞,走出一看却是个得罪不起的人,正是那县里头有名的才人,老秀才张镇孙,连魏知县都要给三分薄面,真惹毛这老头,呼呼一掌,他戴何也不敢怎么。

“永清镇,李平,你见过?”

似察觉到戴何不对劲,张镇孙蹙起眉。

“你没为难他?这话我可不信,我知道你们和戚家国郑一休关系匪浅。”

戴何苦涩一笑。

我倒是想为难,结果被李平扒得底裤都不剩,反被教育一通。

张镇孙笑道:“连你也被他喝住了。”

戴何老脸一红,可不是嘛,回神过来,略显迟疑问道:“张秀才此番……李平和先生你……”

张镇孙斩钉截铁道:“不错,李平正是我门生,那小子可是用了我的名头,你才将他放走?”

戴何倒吸一口凉气,暗骂李平这混小子不厚道,早说是这老先生的门生,自己何必费那么多事。

瞧着戴何的神色,张镇孙脸上颇有些得意:“没用我的名头来过关?啧啧啧,这小子当真不赖啊!”

张镇孙袖袍一甩,临走前留下一句话:

“这事如李平所说的一样,大事,趁早划清界限别被郑一休拉下水,还有,这事你们不但不能掺和,还得烧高香,祈求自己不要受到牵连吧。”

听这话,戴何脸色煞白,赶忙吆喝那位要前去戚府禀报的汛兵,之前所交代的事,看来都可以免了,连老秀才张镇孙都这般说,此番郑一休不死也得脱层皮。

县衙后厅,刚下了堂的魏忠,得会空闲品着茶水,他穿着青蓝色官服,颇有几分贵气,点缀素金顶帽置于桌案,素金正是七品文官。

身侧端坐的汪师爷,正说今儿的事。

师爷,是明清时代地方官署中的主管官吏(主官)聘请的帮助自己处理刑名、钱谷、文牍等事务的无官职的佐理人员。

“哎,今年这劫,还不知能不能迈得过去,只盼着杨继进那疯狗,别到处乱跑咬人就大吉大利了,今年县城这收益,愁,喝口茶都塞牙。”

精瘦的汪师爷坐在案边,抽着烟枪,明知魏忠有意指问,每年他都能拿六七百两银,多次有意要扣掉他的俸禄钱,嘴角不由一扯。

“去年灾蠲恩蠲,所剩的银子……”

魏忠不动声色笑笑,他多次谈到收成话题,借此为由扣汪师爷高昂的薪水,可来来回回都被他一句“灾蠲恩蠲剩的银子”把皮球给踹回来。

“也可压一压李总兵挤点银钱。”

魏忠欲开口断言,房门有人急促推开。

“老爷,永清镇,李平投名求见。”

魏忠眉头紧蹙,将茶盏重重置在桌案。

“身无半官职亦无功名,也敢……嗯?”魏忠招呼着门房把名帖拿上来,忽略那跟鸡爪似的字迹,见帖上,写着一个大大的“消灾”二字,这个词可谓是一下子触及了他的病痛。

“那就见一见罢!”

李平此次当然不是为了替县老爷解决心中的烦恼,这样的做法无非是能把他引出来,他无功名无官职,拿着名帖求见,这魏忠定会打发他走。

“永清镇人李平,拜见县老爷!”

李平进到县衙后厅,准备跪下拜一拜这位县老爷,繁文缛节这块,他最烦跪下拜见,虽然很不想跪,但不跪这一下,这事还真难办。

就跟给门房的小子塞银钱一样,凡事都得按规矩来,否则他连这位知县的面都见不着。

“免礼!”

魏忠虚手一抬,正好李平膝盖刚着地,果断挺直腰杆,顺势就站起,心想既然如此,也就不多礼,这一拜可就没了啊,后面最多一揖,甭想让我跪。

不过李平这一顺势,却让魏忠眉头陡然一蹙,当官这么多年,却没见过这样的,顺着杆子往上爬的,真就把自己的客套话当真了。

能当上知县自然有涵养,将之前的不快掩盖下去,转而换上春意盎然的脸面。

“永清镇地处山水环绕,村民质朴勤劳,近年来天灾频发,收成大不如前,村民生活平淡无奇,但对天命多有忧虑。”

“……”

李平嘴角一扯,可算领教了什么叫做官老爷做事交际的派头,话里话外闲扯什么,风土人情,收成。丝毫不问李平此番来意。

“龙门县在魏大人引领下,定会日渐完善,草民今日前来,是一件大事。”

李平抓住了魏忠的空隙,见缝插了个针。

“姑且说来看看。”

魏忠心想这李平果然是个草民,咱们前戏还没做完呢,他就斩钉截铁。

“大人请看!”

李平从怀中取出单子,将其呈递上去。

魏忠面色铁青,暗啐了一口,这不就是滚单?神神秘秘,他之前故意扯到永清镇的乡土人情,收成话题,就是以为李平是真替他来消灾的。

当即准备开口让人把这厮给我扔出去,目光突然看向滚单上面的日期。

“康熙五十年……纳粮单?”

魏忠似是察觉到了什么,紧皱眉看向台下的李平,仿佛在询问。

看到李平重重点头后。

脸色愈发苍白,整个人瘫坐在椅子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