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1566胜天半子

作者:作家LE5mLZ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1张 沈一石的投效

书名:大明1566胜天半子 作者:作家LE5mLZ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9

沈一石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喝了一口杯中酒,又继续说:

“沈某自己也清楚自己上不得台面,像小阁老这样的人不应该关注到沈某,但小阁老知道沈某的事,甚至比沈某自己都了解的多;

别说芸娘,连沈某的两份账册都知道的清清楚楚,这两份账册,恐怕公公也只知其一。”

沈一石这话就是在为自己开脱,他停下来看杨金水会不会接他的话。

“明账暗账这一套把戏,我怎么会不清楚,只是以前不想跟你点出来罢了,倒是芸娘的事,严世蕃他不是通过你知道的?”

“实不敢瞒公公,绝非沈某。”

沈一石知道杨金水接话,自己就有机会甩锅芸娘的事,缓一缓两者的态度,这后边的分成上自己才能好好跟杨金水谈。

他是个聪明人,他已经站在小阁老这边了,先不提芸娘的事,他就不可能再寻二心回去,回去跟杨金水也不是那个味道了。

如果不是要跟杨公公谈这份分成,杨金水回来他也不会来见他了,有些事不必要再解释。

他见杨金水一定要开脱自己对杨公公的背叛,要不然今日就是杨公公压着自己谈,他沈一石没办法跟小阁老交差,所以他必须要说这番话。

杨金水没在这个话题上纠结,但是心中已经起了疑。

这事老祖宗也说过,是严世蕃找的沈一石,今日听了沈一石这边的信息,两者一合,便怀疑沈一石应该早被严党给盯住了。

那芸娘的事肯定严世蕃清楚,这事最大的干系应该就是郑泌昌和何茂才,这两个眼下是严党最大的狗腿子,严世蕃来浙江就提拔了这两个人,那必然是这两个人背后做了什么事。

“你继续说正事。”

杨金水压下心中的疑虑,但现在对沈一石的语气比开始时好了很多,沈一石说的没错,若是小阁老盯上了他,那么沈一石根本没办法,这种事情他卷进去,就是个草,由不得他自己。

沈一石知道自己的借口有了些效果,又抬起了头:

“公公心中明了,依市面行情,丰收之年一亩良田的价值应介于四十至五十石稻谷之间,即便是灾荒频仍之地,亦不应低于三十石稻谷一亩。”

“然而,若依照往昔的改稻为桑之策,我等大户亦难以承担如此高昂的田地购置成本。”

“缘由在于,购得的田地所产出的丝绸,大半需用于填补国库之空虚,而余下的微薄利润,还需与郑大人、何大人等共分之。”

“因此,我们顶多以十石稻谷一亩的价格购田,方能勉强维持收支平衡,不致亏损。”

“如此棘手之事,竟要我们承担,且还需对外界守口如瓶,实在为难。“

“但假若真能以十石稻谷一亩的价格购田改植桑树,我们虽劳心劳力,若能因此年增三十万匹丝绸之产出,亦算有所慰藉,甘愿承受这份辛劳。“

“可欲王和清流明显不让浙江的改稻为桑如此进行下去,他们派了个谭纶说动了胡宗宪……”

杨金水听着沈一石慢慢讲起之前的改稻为桑为什么不能成功,心中也渐渐明白了,又想到改稻为桑真按之前的那样办下去,必然被清流搅黄,那沈一石也必然成为朝廷的目标,到时候肯定会抄了沈一石的家。

要抄沈一石的家,则必然连累到负责织造局的自己。

沈一石这几年早被宫里和严党掏的不剩多少东西,到时候抄家抄不出东西,这四两的事上了秤,就是千金的罪。

若不是小阁老把沈一石拉过去,重新做这改稻为桑,恐怕别说分一份好处,自己这颗脑袋都不好保住。

明白了这点,杨金水也收起了那架子,端起酒壶,亲自给沈一石倒了一杯酒。

“老沈啊,我没交错你这个朋友,我就知道,你这时离了我一定是有天大的苦衷。”

杨金水这话说的是真心,但是也是掺了三分表演,都是成了精的狐狸,谁还真掏心窝子。

沈一石自然看的出来,但是现在这气氛两人已经不再是一方亏欠一方,双方桌面上又恢复了几分交情,后边的买卖便更好谈了,喝了杨金水倒的酒,眼角竟然也有了泪光。

论演技,他沈一石也不是盖的。

两人真真假假,又相互体谅了一番,最后谈妥了这次浙江改稻为桑的好处,杨金水亲自送了沈一石出门。

回到房间,杨金水又把沈一石的话仔细思量了一番,心中冷汗不断,差一点,就差一点自己就被沈一石这个雷给炸到了。

按照沈一石的分析,之前的改稻为桑确实办不下去,清流会盯死浙江,先拦着浙江贱买民田,拦住了,改稻为桑必然办不成,那补国库就只能像大户开刀,沈一石这个雷就得炸。

若拦不住郑泌昌和何茂才贱买农田,清流就可能拱火把浙江的民逼反,到时候改稻为桑自然还是办不下去,还是要另寻他处补国库,那沈一石这雷还是得炸!

这时候沈一石离开他,反倒对他是好事,把他从浙江改稻为桑的事情上摘了出去。

所以杨金水根本没心情在跟沈一石谈什么这新的改稻为桑的好处,在他看来,这个改稻为桑,无论新旧,自己躲的远远地最好。

小阁老要跟清流在浙江开战,那就让他们打去,自己要是被卷了进去,恐怕老祖宗都保不了自己。

而沈一石也早已算明白了杨金水的心理,通过今日这番话,顺利的达到这次跟杨金水谈好处的满意效果,杨金水要的少了,他便在这事情里多了一份功绩。

沈一石心里已经认定自己要跟小阁老了,眼下这事小阁老能用到自己,就要尽量的给小阁老展示自己的价值,体谅小阁老的难处。

使沈一石下定决心跟定小阁老的原因不仅是小阁老跟自己许诺的,与芸娘京中团聚,为自己谋户部小吏官的差事。

他看重的是小阁老的眼光和才智,小阁老的气魄,以及对自己的态度。

当然还有小阁老在朝的权势,只是这事情沈一石尽量不跟自己提。

虽然之前多听外人聊过很多小阁老的传言,甚至小阁老的败笔毁堤淹田自己也知道。

但是那日见了小阁老,与小阁老谈的那番话后,沈一石就知道,恐怕外人都被小阁老骗了。

这根本不是一个只顾自己敛财,敛权,纵欲,靠自己老爹横行朝野的鼠目寸光之人。

小阁老本来可以直接抄了自己家,拿走芸娘和血经,灭了自己的口,但是小阁老都没有。

小阁老那日后来跟他交心的谈了一番,又把浙江改稻为桑的事情都交给自己,还给了自己所谓‘儿子陪葬的珠宝银票’让自己去干这事。

于言于行,都是一种对自己真心的赞许,是真心要用他。

沈一石是个商人,他觉得自己配不上知遇之恩来形容小阁老对自己的恩情,也不相信这种好事会发生在他身上。

自小阁老走后,他更加惴惴不安。

他不知道除了改稻为桑,还能有哪些事自己去做,能让小阁老觉得自己有用,而不是突然反悔又给他一刀。

直到高翰文来了,一个仆人把血经送回给了他,一个下人又递了一封信给他。

那一刻他感动的快哭了,不是因为重获血经,而是小阁老如此体贴,连上严家的船,绑死自己的考验都准备好了。

他不怪小阁老是否是怀疑自己有害他的心,只庆幸自己终于有机会跟小阁老一条心。

小阁老要献血经,完全可以等改稻为桑结束灭了自己的口,现在把血经送回来,就是告诉自己,我有这个胆量和魄力用你,展示给我看。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