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宰执大宋

作者:会元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九十五章 富公亭饮宴

书名:宰执大宋 作者:会元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3

谢谢三少爷的天堂大大万币打赏,会元受之有愧,实在是汗颜,在此拜谢了!!!

++++++++++++++++++++++++++++++++++++++++++++++++++++++++++++++++++++++++

酒席在富公亭的石桌很快布好,杯盏碗碟也一一摆好,范仲淹范仲淹招呼钟浩一同入座,钟浩只是推辞不就。“能为两位相公执壶侍饮,已是三生有幸,学生何敢与两位相公同席!”

范仲淹笑道:“让你坐,你就坐,老夫最不喜繁文缛节了。再说,哪有你这请客作东的站着,我们这些客人却大刺刺的坐着的?”

钟浩推辞不过,只得打横坐在两人中间。钟浩拿过银酒壶,给范仲淹和富弼都满上酒杯。

富弼端起那精致的酒杯,对范仲淹道:“今日小弟便以此薄酒为希文兄接风洗尘,愿希文兄在青州为政事事顺心如意!”

“哈哈,为兄既然只能破例一次,那为兄也借着这酒为彦国你送行,祝你在河东一展宏图!来,饮胜”范仲淹端起酒杯,一饮而进。

钟浩也端着酒杯,随着二人同饮。

“好酒,这酒不但清澈如琼浆,而且口感爽冽,比孙羊正店那‘梨花白’还够味!真是配得上‘玉液清’这名字。”范仲淹饮完一杯,品咂酒味,不禁赞不绝口。

富弼笑道:“这酒是文轩造的,还有一种‘玉液烧’和‘二锅头’,那酒也是和这酒一样清澈,但比这度数高很多,劲头很足。据文轩说,那酒用来清洗伤口能够减少感染,这次去河东,小弟打算要带上些,说不定能用到!”富弼现在对钟浩的话还是比较信任的,特别是钟浩说得土豆高产的话,等以验证之后。

范仲淹看着钟浩道:“此次两浙灾事,老夫还得谢过文轩啊,要不是你说得那三个对策,老夫还真不一定能把这次大灾处理好。文轩不但文采无双,这智谋也是绝顶,未来前途不可限量啊!”

钟浩忙自谦道:“范公实在谬赞了,学生哪当得此赞?!”不过,钟浩心里还是有些暗暗得意的。怕是时间没几个少年能被范相公如此夸赞吧?

范仲淹和老友重逢,兴致颇高,一连饮了几杯,几乎是杯杯一饮而尽,有些苍白的脸上泛起一些红晕。此时端着酒杯大声吟道:

“凿开奇胜翠微间,车骑笙歌暮未还。

彦国才如谢安石,他时即此是东山。”

富弼一听范仲淹把他比作谢安,不由的道:“希文兄太抬举小弟了,小弟何敢和谢公相提并论!”

范仲淹笑道:“呵呵,彦国不必自谦,你之才能未必便不如谢公!”

富弼长于政事,文采方面也自不凡,但是不如范仲淹这样对诗词信手拈来,想要作首应和范仲淹的诗,顺便夸赞一下范仲淹,却一时做不出来。

忽然想起钟浩最有急才,当下对钟浩道:“今日如此良辰美景,又得见范公这士林楷模,文轩可有诗词做得?”这是暗示钟浩的诗词要替他夸赞一下范仲淹了,富弼相信钟浩一定能明白自己的意思!

钟浩听了富弼的话,说道:“学生一直对范公无比敬仰,今日得见,足慰平生,学生便也作首小诗吧。钟浩对范仲淹的人品和本领都是无比佩服的,倒是真有一首赞美范仲淹的诗。

当下钟浩朗声道:

“天下为先悲黎庶,报国忠诚精文武。

忧思深沉峥嵘岁,坦荡无私世人服。”

富弼听完不禁拍手道:“好,文轩这词虽然文采一般,但这正是希文兄一生的写照,恰如其分,说得太好了!”

范仲淹对着钟浩笑骂道:“可别把这诗传出去,这么赤~裸~裸的夸赞,老夫要是坦然接受,岂不被人笑死!”

钟浩坦然道:“这是学生说出了学生这样一个小小士子对范公敬仰的的拳拳之心,范公当之无愧!”

……

又是酒过几巡,范仲淹问富弼道:“彦国何时启程?”

富弼道:“这几日和希文兄交接一下州衙事务,便要启程了!”

大宋朝廷不但对武将防范异常严密,而且对文官也不是那么放心。知州一般三年一任,但实际上很少有人能在一地待满三年,一般都是一两年一调换。调动之频繁,历朝无出其右者。

富弼从庆历七年来到青州,到如今三年多了,算是少有得能待满一届任期的。

富弼在青州广赈灾民,政绩卓著,朝廷当今官家有意将富弼调回朝廷。但富弼觉得如今朝廷守旧派把持朝政,回朝廷也难以施展,反不如在外任事,做些实事。当下请求掉到西北任事,他自从知道钟浩那里有高产的土豆和地瓜这两种作物,他觉得去西北大有可为。

不过最终朝廷以富弼对西夏不太熟悉,而几度出使契丹,对契丹更为了解为由,让他以观文殿学士、宣徽南院使,出知并州兼任河东经略安抚使。

富弼对这个职务倒是也满意,河东虽然大部分与契丹接壤,但河东路西北的丰府麟三州却也和西夏接壤,也挨着横山地区,倒是也可以实施钟浩的平夏策略。而且契丹对大宋的压力由河北路承受,河东路因为地势之利,易守难攻,又有雁门关天险,契丹压力较小,正好可以专心在西北的丰府麟推进收拢横山的策略。

范仲淹曾在陕西多年,后来还曾陕西、河东宣抚使和陕西四路缘边安抚使等西北军政的最高级别的职务,对西北之事也了如执掌,对富弼少不了一番指点,对钟浩的那有些简单粗糙的平夏策略加以丰满完善。

“麟州知州杨文广,府州知州折继闵都是不错的将才,为兄经略西北之时,对他们不错,这你在河东的这攻略横山的举措,少不了他们的配合,若是有冲锋陷阵的事情,还要靠他们两家来打。等你启程时,为兄给他们写封信,你让人给他们带去,他们必定对你全力配合。杨折两家世代居麟府,对那边熟悉无比,而且那是他们的根基,若是这策略对它们有利,他们必定也会欢迎!”

范仲淹又道:“为兄把一些对夏策略和练兵、筑城的一些事项,都写成了一个册子,回头让人给你送去,或许会对你有所助益!”

富弼俯首受教道:“小弟谨受教!”

“为兄望你此去河东如谢安石一样,能大败异族,哈哈,希望真得有朝一日踏破贺兰山阙!”(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640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