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宰执大宋

作者:会元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四章 束发

书名:宰执大宋 作者:会元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3

清晨,睡得正香的钟浩被一阵拍门声吵醒。

“浩哥哥起床了,吃饭了!”婉儿在门外拍着门大声叫道。

“知道了!”

钟浩很不情愿的从床上爬起来,费了很大劲儿才把那件襕衫穿好,又将长发简单的系了一个马尾,便来到隔壁徐氏母女的房间。

“姨母早,婉儿早!”

“浩哥哥早!”

冯氏正坐在床沿绣一副“百鸟朝凤”的刺绣,听见钟浩问候,便将针绣放下,跟钟浩打招呼道:“大郎早,快坐下吃饭吧!”

自从钟浩和冯氏认亲后,为示亲切,冯氏便不再叫钟浩为浩哥儿,改称大郎。钟浩曾跟冯氏说过自己在家中是老大,还有一个妹妹,逃荒路上失散了。

本来冯氏是让婉儿叫钟浩表哥的,不过婉儿还是喜欢称呼钟浩为浩哥哥。

婉儿蹦蹦跳跳的来到桌前坐下,看着钟浩脆声道:“浩哥哥今天好俊啊!”

钟浩看着洗过澡、换上新衣、粉粉嫩嫩的婉儿,也笑道:“婉儿今天也很漂亮哦!”

婉儿虽然年岁还小,身量还未张开,但明眸皓齿、瑶鼻莓唇,再加上一张精巧的瓜子脸,还真是一个小美人胚子。

“你病好了没?身上不难受了吧?”其实不用问,只是看到婉儿活蹦乱跳的样子,钟浩就知道她的风寒应该好得差不多了,这年代的人身上对西药没有耐药性,看来自己给她的药见效很快。

“好了,一点都不难受,浩哥哥给我喝得药很管用,谢谢浩哥哥!”

冯氏这时也来到桌旁坐下,仔细一看钟浩,也是微微一怔:昨日那个衣衫褴褛、头发蓬乱的半大小子,在洗漱干净、换上一件青布襕衫之后,竟然变成一个唇红齿白、眉清目秀的俊俏少年。只是一个随意的马尾,稍微有些不太协调。

桌上的早餐很简单,一盘包子,一碟小咸菜,三碗二米粥,应该是冯氏早起去早点摊买的。

早餐虽然简单,但却让透着温馨,让钟浩感觉到有人关心的快乐。

从小失怙的钟浩,印象中除了自己那妹妹,好像还没人为自己准备过早餐。而自己那粗枝大叶的妹妹,也是偶尔兴起才会为自己准备次早餐,好像大部分时间是自己给她准备早餐。

想起自己妹妹,钟浩不禁有些失神,也不知道现在那丫头怎么样了?肯定会为自己的失踪伤心不已吧,唉,但愿她能尽早走出失去自己的阴影。以后那丫头就没有一个亲人了,但愿她能尽快找个好老公,不然整天一个人孤孤单单的,唉,想想就让人担心。

冯氏见钟浩在忽然有些失神,眼圈也变得红红的,知道他又再思念自己的妹妹了,在旁轻声安慰道:“放心吧,晴儿一定会吉人天相,生活得很好的!”冯氏听钟浩说过自己小妹叫钟晴。

“嗯”,钟浩回过神来,看着冯氏关切的目光,不由的心中一暖,伤感的情绪减少了许多。“哎,咱们快吃饭!”

吃完早饭,冯氏去还早餐摊子的碗碟,临走时从包袱中拿出一副刚绣好的刺绣揣在袖袋里。

半个时辰后,冯氏回来时手中多了一块折上巾。

“大郎如今十五岁了,到了束发的年龄了,以后就是成人了,姨母没什么送你的,就送你一块头巾吧!来,姨母帮你束上!”刚才,冯氏看到钟浩脑后随意捆扎的那个马尾,想起在山中遇到时,问起钟浩的年龄,钟浩说过他刚过了十五岁的生日三天。

古人十五而束发,就算是成人了。钟浩来到大宋后自然不愿意被人看作是未成年,于是跟冯氏母女说时,便把来到大宋的那一天当成了自己十五岁的生日。没想到冯氏上了心,刚才她怕是拿着刚绣好的刺绣去卖了,才给自己买的这方头巾,钟浩不由心下有些感动。

后世留惯了清爽寸头的钟浩,还真不知道怎么对付这满头的长发。既然把冯氏当作了自己姨母,钟浩也不客气,当下便坐下让冯氏教自己梳头束发。

很快冯氏便帮钟浩梳好一个直髻,又把那块折上巾给钟浩束上。折上巾又叫书生方巾、逍遥巾,后边垂着两条飘带,束在发髻上很是飘逸。

钟浩看着铜镜中自己身穿青布襕衫,头戴逍遥巾的英俊模样很是满意,竟然觉得自己很有玉树临风之感。看来老天对自己也不错嘛,不但让自己年轻十几岁,还给自己一副好皮囊!

嗯,看在老天自己变帅了的份上,钟浩决定不生它的气了,重新在这里再活一次,似乎也不错嘛。想到这里,钟浩这几天一阵阴郁的心情,竟然忽然好了很多,整个人也变的开朗起来。

钟浩忍不住对婉儿臭屁道:“浩哥哥帅不帅?”

婉儿拍手笑道:“浩哥哥好帅啊!”

冯氏看到钟浩变得活泼起来,也满怀欣慰的抿嘴微笑。

心情好起来的钟浩,一下变得斗志昂扬起来,既然来到这里,那就好好生活下去,活出一片精彩。

“走,收拾东西,我们进城!”

“走喽,进城喽!”

三人其实没什么东西可收拾,钟浩一个背包,冯氏一个包袱,这便是三人全部家当了。

……

花了六十文钱在镇上的车马行雇了一辆大车,又花了十文钱买了几张蒸饼和一些腌菜,钟浩三人便坐上大车往青州城而去。清风镇离青州城大概有五十里,但大部分是穿行于群山中的山路,所以要走大半天的时间,中午饭要在路上解决。

大车载着钟浩三人,走在淄青古道上,此时正值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桃红柳绿,鸟语花香,古道两侧山坡上景色很是秀丽,令人流连。

大宋缺马,钟浩他们乘坐的这辆大车,是由一头健壮的马骡拉的。车把式小哥的驾车技术很好,不时用长长的车鞭甩起一个鞭花,修正大车前行的方向。鞭花紧挨着马骡身边炸响,却又丝毫打不到马骡的身上。

按照后世的标准,其实大车走得并不快,但钟浩依旧觉得自己屁股都快颠碎了。这年代的普通大车没多少减震措施,轮子又是包铁的实心木轮,跑起来其颠簸程度可想而知。

好在车把式小哥爱惜马骡的脚力,走上一个时辰便会停下来让马骡歇歇脚,顺便喝些水、吃些豆料,钟浩他们也可以趁机下车喘口气,休息一下。

车把式小哥很是健谈,跟后世的出租车司机如出一辙,青州地界上的大事小情都知道一些。一路上,钟浩很是恭维的同小哥攀谈着,努力的去多了解一些这个年代的信息。

由于钟浩他们今天从清风镇出发时已经不早,等看到青州城时已是斜阳西下。

青州城西门外的大路两侧,宽敞的平地上密密搭建着着无数的窝棚。据车把式小哥说,这些窝棚里居住的便都是从河北逃荒而来的灾民。车把式小哥还道,这只是很少的一部分灾民,大部分灾民被富相公分散安置到青州境内的各县各镇了!

穿过那一大片的棚户区,钟浩他们从青州城的西门海岱门进入城内!

车把式小哥给钟浩三人介绍了一家价格还算便宜的客栈,征得钟浩同意后将他们送了过去。

钟浩结了车钱,车把式小哥便自去了青州城内自家的车马行落脚点。

明天他需要再拉上一车客人回清风镇,这趟活才算有赚头。不然明天空车回去的话,他赚不到什么钱。这时节,一个力工一天也能赚个二三十文,他连人带车两天赚八十文实在不算多,要知道马骡出了力,也是要多吃豆料的。

一路车马劳顿,三人累得狠了,开好了客房,随便吃了点吃食,便早早的休息。

++++++++++++++++++++++++++++++++++++++++++++++++++++++++++++++++++++++++

ps:新书求收藏啊,大家帮忙加下书架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018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