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宰执大宋

作者:会元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八十七章 满江红(求首订)

书名:宰执大宋 作者:会元 字数:2.2千字 更新时间:01-06 21:23

今日一定要抓住机会打动富弼。【】

钟浩觉得自己要想被举荐为官和得娶自己的梦中情人,怕是都要指望这接下来的词作和今日自己的答对表现了。

钟浩想到这一点,当下也不再推辞,站起身来朝富弼和吴通判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道:“学生最近倒是偶得一首词作,颇为满意,这便吟出来,还请两位大人不吝赐教,评点一番!”

富弼听了钟浩的话,抚须微笑道:“文轩的词作定是不错了,且赶紧吟来,让我们听听!”

当下钟浩朗声将岳武穆的那首气壮山河、光照日月的传世名作《满江红》吟诵了出来。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河西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武穆的这首《满江红》大气磅礴,读来令人热血沸腾,是钟浩最喜欢的词作之一。只是原词中提到的靖康之变如今还未发生,自不会有靖康耻,是以钟浩换成了河西。

河西之地本属大宋,可是十二年前,李元昊窃据河西之地,悍然建国称帝。大宋自然绝对不能容忍,自是要发兵讨伐。但大宋在和李元昊的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三次大战中,俱都惨败,河西之耻成了大宋难言之痛,大宋有志之士深以为耻,因此钟浩便把靖康二字改为了河西。

钟浩把这两个字一改,这依旧是一首豪情万丈的佳作,只不过表达的内容和悲愤的内容,由靖康之耻,变成了河西之耻。

钟浩此词吟完,举座皆惊,富弼三人忍不住拍案叫好:这首词作当真是豪情万丈,壮志凌云,而且这首词恰如其分的写出了大宋有志之士的心声。

后世一说起大宋的敌人,大多数人都以为契丹才是大宋最痛恨的敌人。都以为燕云之地未复,九州不全,金瓯有缺,是大宋最大的憾事,但其实西夏才是大宋最痛的伤疤。

其实,燕云十六州在大宋建立前几十年,就已经是契丹国土了。虽然大宋一直认为燕云之地应该属于大宋,但其实大宋从未染指过那里。宋承于周,后周也未曾占据过燕云之地。因此,其实从法理上来讲,大宋并没有收回燕云之地的合理依据,这点大宋的士大夫其实明白。

大宋想要收回燕云之地,归根结底主要是因为其重大的战略意义。夺回这燕云十六州,才能有抵御契丹的屏障。其实从高梁河之战到雍熙北伐,都是大宋主动进攻的。哪怕是澶渊之战,也是大宋欺负契丹那时掌权的是孤儿寡母,想要再次北伐,收复燕云而引起的。其实大宋和契丹契丹自从澶渊之盟之后的邦交,堪为大国相交的典范。逢年过节、皇帝诞辰、新皇登基、册立皇太子、册立皇后等等等等,都会互相遣使送礼问候,礼数从不缺。虽然大小摩擦还是免不了的,但是至少面子上都会维持和气。

大宋士大夫对契丹,与西夏比起来,其实并那么深的恨意。因为西夏是从大宋身上硬生生剜下来的肉,是抢走了自己的东西,因此大宋对于西夏的恨意,要远远高于契丹。可是和李元昊的几次大战都已大宋失败告终,最终承认大夏国的存在。虽然李元昊最终同意取消帝号,但其实只是在给大宋的国书上取消了,李元昊在国内依旧是僭越以皇帝自称。大宋士大夫其实也都知道李元昊僭越依旧以皇帝自称的事儿,但是除了悲愤,却也无能为力。大宋去年改元皇佑,官方说法是因为河朔大灾而改,但民间流传说法却是,大宋高层为了庆祝祸害大宋十几年的李元昊终于死了而改的。

富弼听到钟浩以这首壮志豪情的词作,表达不能收复河西的耻辱和对收复河西的决心,不禁深深的认同,立时对钟浩刮目相看。

钟浩观富弼表情,只见其先是惊叹,后是欣慰,知道自己剽窃的岳武穆的豪情之词,应该是成功得打动了他,不禁心下暗喜。

富弼抚须说道:“文轩这首词,当真是大气磅礴,志向高远。没想到文轩还有如此雄心壮志,当着令人佩服。文轩既对有此志向,想来对河西之事多有关注,不知文轩对西北之事有何见解?”

听了富弼的话,钟浩心道:夏竦、韩琦、范仲淹等等那么多大人物都在西北战事吃了亏,自己能有什么高明的见解。西夏要是那么容易被灭,早被那些大人物灭了。

当下钟浩推辞道:“西北之事自有当今官家和朝廷各位相公共襄筹谋,学生可不敢信口雌黄啊!”

富弼听钟浩的话笑道:“不敢?那就是有见解了。呵呵,文轩若有见解,但说无妨。若是不说,那你可是就光说不练的假把式了。”

钟浩无语,我那句话的意思明明就是没有什么见见解嘛,你从哪看出我是有见解的。

不过钟浩知道,富弼这还是想考校下自己,自己再推辞,怕是要失去获得他赏识的机会了。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说上一说了。

钟浩急急在脑中思索后世了解到的应对西夏的战略,想拼凑一点说辞。

其实宋朝对西夏的战略无非是攻略横山和开拓河湟两个大方向。不过这两个战略也都有很大难度。

横山地区是西夏屏障和重要兵源地,西夏也很重视对横山地区的经营。至于开拓河湟,是十几年后的熙宁年间的王韶提出的,他在《平戎策》详细论述了开拓河湟的利弊。但开拓河湟是基于角厮罗死后,三子分立争权,无法再作为大宋屏障西夏的战略缓冲才提出的。如今角厮罗还在,怕是不好实行。

其实钟浩认为王韶提出的开拓河湟策略倒是很不错,如果能好好执行,说不定能收到大成效。可惜因为新党、旧党的争斗,开拓河湟虽取得一定成效,但几经曲折反复,并未有太大的进展。

至于攻略横山,其实最后算是成功了。经过长期的经营,大宋在政和四年,在童贯、种师道的率领下,发起横山之战中,在古骨龙大败西夏军。到宣和元年,终于得以尽收横山之地,从此西夏失去屏障面临亡国之危。要不是后来的靖康之变,宋室南渡,说不定就能彻底打垮西夏了。

钟浩在那思索时,富弼三人一直在旁喝着茶,静静等待。

(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440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