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宰执大宋

作者:会元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十六章 晨练

书名:宰执大宋 作者:会元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3

最近,离新月街十字街口不远处的仓南街,新进开了一间小食铺子。小食铺子主要经营豆浆、油条和香饮子的生意。

这间临街的铺子是钟浩用高得利给他的分红盘下的。这间铺子是前店后院样式,铺面一栋两层的小楼,后面带着一个小院子,有单独的院门。院子正房、东西厢房都有,至于南屋,自然就是是店铺了。

院中满院绿色,甚是养眼。北屋正房前种着几丛青竹,郁郁苍苍,亭亭玉立,甚是好看。东厢房前有一个小月台,摆放着几盆盆栽,大部分是流苏老桩嫁接的各种桂花,也有几盆盘根虬枝的迎春,西厢房前种着一株石榴树,青绿色的石榴已经有小儿拳头那么大了。院中跟以前那个小院一样,也有一个石桌,几个石凳,旁边也是一棵金桂,很是雅致的一个小院。

钟浩第一次见了这店铺和院子就是很是中意,当即便掏钱买了下来。当然,这院子价钱也不便宜,足足花费了钟浩一百三十贯制钱。

冯氏和婉儿很是高兴,很快把院子收拾的焕然一新,原先租住的小院旁边的邻居也都来恭贺乔迁之喜,这里离原先他们租住的院子不远,串门倒也方便。

钟浩原先租住的小院,因为种着他的宝贝土豆和地瓜,并没有往外转租,因此闲着。钟浩当时交了半年房租,正好可以在房租到期之前收地瓜。

关坊长也过来贺喜过,还顺道带来了钟浩一家三口的附籍文书,如今钟浩算是真正的青州人了。

++++++++++++++++++++++++++++++++++++++++++++++++++++++++++++++++++++++++

天然居如今走上正轨,冯氏新开的小食铺子有她自己和婉儿也能忙得过来。钟浩每日便被冯氏监督着在家读书。如今铺子和院子紧挨着,倒是便利了冯氏对钟浩的看管监督。

如今钟浩的东厢房内的书架上已经基本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这都是冯氏赚了钱后,去给他买的,只要考进士能用到的书籍,冯氏都去书斋搜寻购买来。

一开始钟浩在家看书是被逼无奈,后来慢慢便来了兴趣,静下心来,各种各样的书籍也都能看得下去了。

钟浩发觉每日读读书、习习字,跟婉儿聊聊天,这样的生活其实真得也挺好的,平静而幸福,温馨而心安。

夏末的时候,钟浩突然得了一场热伤风,好在钟浩的有身边还有些消炎和治疗感冒的药物,那场热伤风倒没有让他难受太久。但这件事却让钟浩意识到,这年代拥有一副好身体的重要性。以大宋的医疗条件,可能随便一场感冒、发烧之类的小病小灾,就能让人送了命。

钟浩来到大宋三个多月了,身体长高了许多,不过依旧有些瘦弱,他觉得自己很有必要锻炼下身体,有一副健壮的身体,才能抵御各种疾病的威胁。

钟浩打算每天早上去跑步锻炼身体,正好还可以顺便出去放放风,不然一天到晚闷到家里也是难受。

钟浩跟冯氏说了以后,冯氏自然没有意见,很痛快的同意每天早上让钟浩出去一个时辰跑步。

+++++++++++++++++++++++++++++++++++++++++++++++++++++++++++++++++++++++++

说锻炼就锻炼,今天钟浩早上起来,扎束停当。

从仓南街跑几步拐到新月街上,沿着新月街又往南跑了大约六七百步,便到了南阳河畔。

初秋七月的早上,凉风习习,令人舒爽。

旭曰初升,金黄色的阳光洒落在绿波荡漾的南阳河面上,两种鲜亮的色调相互映衬,美不胜收。

南阳河中不时有调皮的鱼儿跃起又落下,让平静的河面上形成一个个涟漪,涟漪中的河畔绿柳的倒影不禁有些波动,虚虚实实的让人看不真切。

南阳河畔的风景让人心旷神怡,心情舒畅。

看着南阳河畔的秀丽的景色,呼吸着清晨新鲜的空气,钟浩忍不住停下了脚步。

呃……其实钟浩倒不是因为美景停下的,而是实在跑不动了,自己这副身体实在虚弱了些。

钟浩干脆停下来喘口气,顺便欣赏一下这秀丽的景色。

碧波荡漾的南阳河如同一条绿莹莹的玉带,自西向东横穿青州城,将青州城一分为二。南阳河北为东阳城,南为南阳城。

东晋义熙六年,刘裕攻克定都青州的南燕国都城广固,夷青州旧城广固城,建东阳城。北魏孝明帝熙平二年,增建南阳城。南阳城“倚山俯涧,基址壮阔,雉谍排密。积谷屯兵,可容十万”。

青州城内州县同城,青州州衙位于南阳城,而其附郭县益都县衙位于东阳城。

青州城内连接南阳河两岸的桥梁主要有海岱大街上的万年桥、云驼大街上的南阳桥和青城大街上的荷花桥三座。

新月街最南边的尽头便是南阳河畔,新月街上并没有跨河的桥,是以钟浩便沿着南阳河畔的滨河大街往东行去。

南阳河畔风景秀丽,青州城内最高档青|楼酒肆基本上都集中在这里。这里是青州达官贵人、风|流士子、豪绅富商的最爱。

南阳河畔两岸一座座精致的楼阁林立,无不飞檐斗拱,雕梁画柱,美轮美奂。

宋时的建筑已经渐渐屏弃了唐时追求外在的大气辉煌的风格,而是注重精巧雅致的细部刻画,不仅一梁一柱都要进行艺术加工,而且对于装修和装饰更要着力细致处理,无一不体现着此时独有的追求细节的生活享受。

这里的每一座楼阁似乎都是一个华美的艺术品,钟浩走在南阳河畔的滨河大街上,还真有些目不暇接的感觉。

清晨也是秦楼楚馆里留宿的恩客陆陆续续的离开的时候。

钟浩一边散步,一边瞅着陆陆续续从各个青|楼出来的人。他们有的衣冠楚楚,有的衣衫不整;有的容光焕发,有的萎靡不振。或许衣冠楚楚的是官员,或许衣衫不整的是纨绔;或许那个从青|楼出来眼圈发黑,却给买上一些包子、米粥往家走的,在妻儿眼中还是个好丈夫、好父亲;或许那个风|流倜傥,满嘴仁义的潇洒文士,背后却是是一个伪君子。真是众生百态,缤纷杂呈。

钟浩沿着滨河大街走了大约四五百步的距离,便看到如飞虹般横跨南阳河两岸的万年桥。万年桥因为正对旧时南阳城的北门,故而又称北大桥。这座虹桥是大宋如今的宰相、英国公夏竦,在景佑年间任青州知州时,主持修建的。万年桥是一座结构独特的无柱单拱木桥,状如彩虹,故曰“虹桥”,这座万年桥也是大宋第一座木结构虹桥。大宋有名的汴河飞桥,据说就是学习了这座桥的技术。

钟浩走到这儿感觉有点累了,估算了一下距离,这里离家大概有一千多步了,相当于后世的一公里半还要多了,来回就要三公里多了。钟浩觉得以后每天跑到这里,再跑回去就行,三千米的距离不短了。不过这要循序渐进,自己现在的身体状态,单程都跑不下来。

钟浩见离万年桥不远处的河畔有一个长亭,便想过去坐一会休息一下。走到近前时才发现长亭中有人在对弈,还有几人围观。

钟浩对围棋也很喜爱,便也凑上上前看了一阵。

对弈的是两个老者,其中一个气度雍容华贵,身着一袭暗紫色织缎对襟直缀,身旁站着两个家仆模样的汉子,旁边还有一个小僮,在一个红泥小炉上煮着茶。

那个气度雍容的老者棋力甚高,钟浩只不过看了一会儿,便见与之对弈的黑衣老者已经连遇好几次险情,不过好在最后黑衣老者都化险为夷。

但黑衣老者终是棋力略逊一筹,虽然几番死里逃生,但最终还是被那个气度雍容的老者用一个双关把黑衣老者大龙绞杀。

钟浩见胜负已分,又觉腹中饥饿,便决定往回走,回家吃早餐。

阳光明媚,暖暖的照在身上让人舒服,钟浩的心情也不由得开朗起来。

走在路上的钟浩忽然听到几声古筝传来,古筝声吸引了刘旭的注意。钟浩侧耳倾听,古筝声的来自前面不远的一座小楼。

钟浩被古雅的琴音吸引,不知不觉走到了小楼窗下倾听。

钟浩后世喜欢听古筝,流传下来的古筝名曲,倒也识得一些。凝神倾听,发现小楼里弹奏的是一首古筝名曲《春江花月夜》,这首曲子他倒是听过。

悠扬婉转的琴音,使人不禁走入到那淡雅的水墨画卷中,春、江、花、月、夜,都一一清晰的展现在眼前,春夜、流水、落花、残月,使人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那唯美的意境。

正当钟浩陶醉于隽永的江南春夜时,楼上的琴音一转,哀婉忧伤的琴音,袅袅传来,似是一曲哀怨的《凤求凰》。

琴音阵阵,古筝主人似是在诉说良人难见的相思之情,又似倾诉知音难觅无奈之心,哀婉的琴音把钟浩深深的感染。

钟浩脑中不禁慢慢勾勒出一个温婉的古典仕女,目光带着些许哀婉,眉宇藏着些许忧愁,心中郁郁无处排遣,只能用古筝自怜身世的情形。

忽然钟浩想到一句词,跟自己想像中的女子有些应景,不由的开口低声吟道:“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正当钟浩陶醉在琴音之中时,横祸从天而降。

+++++++++++++++++++++++++++++++++++++++++++++++++++++++++++++++++++++++

Ps:张择端所绘《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据说就是以青州南阳河上的万年桥虹桥为蓝本画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853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