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宰执大宋

作者:会元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十二章 云门书斋

书名:宰执大宋 作者:会元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3

中秋之后,南阳诗会上那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以极快的速度在青州城,在京东路,以及更远的地方疯传。

随之而来的是有更多的人知道了,青州城内出了一个淡泊名利、大隐隐于市,颇具魏晋遗风的大才子。

传言中什么样的形容都有,仿佛不把钟浩说成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不足以显示出其才气。

钟浩每每听到传言,也不由苦笑:哥不是淡薄名利,哥也真的想出名,哥也很像跳出来承认是自己写得那首词,可是哥没那个胆子啊。自己这点文学功底,要真打肿脸充才子,估计用不了几天就会被抽回原形。

中秋佳节过后,钟浩的生活又归于平静。

依然每天早起锻炼身体,在家读读书、习习字,有空去天然居视察一番,过过二股东的瘾。

钟浩每天跑到长亭时,依旧会停下来跟崔老对弈几局。当然崔老也免不了问及钟浩,那首词是否是他做的。崔老的问题被钟浩用模棱两可的回答敷衍过去了,崔老也不追问。

当然,他也自会有办法知道是不是钟浩所作。

……

南阳城云门坊内的芙蓉街上有一座很大的庭院。

庭院很大,是一处足足有六进深。院内佳木茏葱,奇花烂漫,碧水环绕,几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泻于石隙之下。亭台楼阁,飞檐斗拱,雕梁画栋,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雅致异常,一看便知必是豪门府邸。

院落内一处精舍,精舍外修竹环绕,清风吹来,沙沙作响。

精舍内有两个人,一坐一站,正在说话。

“打听清楚了!”说话的是坐在太师椅上的是一个身穿绛紫色织缎直裰的青年公子哥。这公子哥正是那晚六船连坊上,那个听到钟浩名字目光透着阴冷的人。

“回二少爷,打听清楚了,这个做《明月几时有》的钟浩,就是那个教‘天然居’炒菜和烧酒的那个钟浩。”那个穿着青衫、站在旁边的管家答道。

“哼,不是抬举的东西,竟然敢屡次坏我好事!”这个公子哥姓唐名威,是青州望族唐氏族长的次子。唐家也是青州有名的豪门望族。唐威的大哥也是两榜进士,如今在京城任户部度支左曹。

本来柳飘飘正是唐家捧起来的,唐家是准备用柳飘飘做为维系与青州官员关系的纽带。一个有名的优妓,其能量在有些时候是巨大的。

那晚柳飘飘的‘白紵舞’,正是唐家商队从西域龟兹国一个瓜洲人组成的歌舞团学会,并带回来的。本来唐威觉得柳飘飘拿到花魁是十拿九稳的,没想到被钟浩的那一首词,打乱了其计划,自是对他甚是恼恨。

自从中秋节后,就一直派人在打听钟浩的情况。今日听说,这个钟浩就是前一阵那个不肯卖给他家“太白楼”秘技的钟浩,不由得更加恨之入骨。

“找人收拾一下他!”

“这个……二少爷要把他收拾到什么程度?”

唐威咬牙切齿道:“最少要整他个充军流放……不然难消我心头之恨。不过你也要注意分寸,不要让人知道他就是那首《明月几时有》的作者钟浩,这小子的名字如今很有名,若是被人知道了,这事而不好弄!”

“明白了,小人这就去办!”

……

秋日的清晨,微凉。淡云,清风,几缕柔和的日光,落在身上,暖暖的,恍然不觉,已是凉秋天气。

钟浩和崔老正在长亭中对弈。

如今崔老渐渐摸清了钟浩的棋路,钟浩的各种野路子奇招如今效果已经不如之前威力大了,崔老胜率已是大为提高。如若不是崔老每次自重身份,让钟浩执黑先行,占个先手的话,钟浩的胜率还要低些。

“小子,大气点,赶快投子认输吧,不要做无谓挣扎了!哈哈!”今日头两局崔老和钟浩各胜一场,这第三局眼见钟浩大龙已被自己困住,胜局已定,崔老不由的笑得很爽朗。

“胜负还未可知呢,您老别高兴的太早!”

钟浩当下努力反扑,连使几招断尾求生的把戏,但崔老就是不上当,最后还是崔老赢了。

钟浩把黑子捡到棋盒里,便要跟崔老告辞。

“哎,你小子先别走。你那三本书稿,给你印出来了,有空你去州学前街的云门书斋签一下契约。”青州城南有云门山,是佛教名山,很是有名,是以青州的坊名、大街、店铺,多有以云门为名的。而且能以云门为名的各类店铺一般实力都不小。

“啊,真的!”钟浩还真有些小激动。前世今生两辈子,这还是第一次出书呢!

“估计你小子很快就会更有名了!”

“啊,小子前几天不是跟老爷子您说过,要用‘金生水’的笔名吗?”

“老夫忘了跟家里管事说了!”崔老促狭的笑道。

“好在没人知道我就是钟浩!”

“等你考上松林书院,便人人都认识你了!”

“小子没打算考啊,再说我也考不上!”

“必须去考,一定能考得上。名震青州的大才子,要是考不上松林书院,那不成笑话了。”

“哎……小子真不是那个钟浩!”钟浩苦着脸道。

崔老笑骂道:“是不是我心里有数”,说着挥挥手,道:“快滚吧!”

……

钟浩没有回家,而是打算去云门书斋。

州学前街就是州学前面的大街,因州学得名。州学和州衙挨得并不远,都在南阳城。

钟浩跨过万年桥,往州学前街走去,他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自己出版刊印的新书。

州学前街因为紧挨着州学学宫,所以街上的商铺大都以经营文房用品的生意为主,很有文化气息的一条街。

钟浩漫步街上,感受着书香墨韵的气息。

云门书斋的位置很好,位于州学学宫的斜对面。

店铺内很宽敞,三开间的宽敞厅堂,进门左手边摆放着各种文房用品,笔墨、纸砚、裁刀、镇纸、笔洗,一应俱全。右手边主要摆放着一些书籍,十三经经书、唐传奇、宋话本、诗词集选、时文集子,琳琅满目。

一个小伙计见钟浩三人进来,忙上前招呼:“这位客官是想挑一些文房用品,还是买几本书看看?”

钟浩微笑道:“在下钟浩,不买东西,有事找你家掌柜!”

“啊,你就是钟公子,你稍等!”小伙计转头跑进里间去请店掌柜。

云门书斋的掌柜姓鲁,是一个面容清矍的中年文士,很快便从后堂出来。

“钟公子先看一下敝号刊印的贵作还满意不?”鲁掌柜将三本线装书递给钟浩。

钟浩接过来,见这三册书封面装帧非常精美,翻开封面见扉页有一篇简洁精悍的序言,落款印鉴是“阳溪散人”,想来应该是崔老的雅号。

一页页翻看着带着淡淡墨香的书页,钟浩不由的有些小兴奋,想不到咱也出书了。

“钟公子大才,年纪轻轻就能编写出如此精妙实用的读物,在下实在是佩服之至!”鲁掌柜由衷得赞道。

“鲁掌柜过奖了!”

“钟公子看一下契约,要是没什么意见,烦你签个字画个押!”

钟浩看了一遍契约,见没什么问题,便在两份契约签字画押。

这种不牵涉过户的签约是不需要去官府备案的,钟浩把自己那一份契约折好,装进“怀揣”里。

鲁掌柜的道:“每月的分成,到时在下会让伙计连同售卖书册的账本送到公子家里。”

“不用什么账本,在下信得过崔老和鲁掌柜你!”

鲁掌柜笑道:“这个公子还是要看一下的,那样你放心,我也心安!”

钟浩只得道:“那就听鲁掌柜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202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