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宰执大宋

作者:会元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章 溯流千年

书名:宰执大宋 作者:会元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3

清晨,钟浩被几只灰喜鹊的叫声吵醒。

早起的鸟儿才有虫吃,看来这几只灰喜鹊还是勤快的鸟儿。

身上沾满了湿漉漉的露水,这一夜钟浩过得相当煎熬,幸好未曾着凉感冒。

解开树皮绳子,从高大的杨树上下来。

到小溪边洗了把脸,精神清爽了许多。

想起昨晚做夜宵的“叫花鸟”还有吃剩几只,便拿出来当作了简单的早餐吃了。

吃完早餐的钟浩决定尽快赶路,争取今天走出这鬼地方,实在不想在这里再过一夜了。

……

小溪顺着山势,一路在蜿蜒向南穿行。

钟浩沿着小溪一直向南前行——

不过沿着小溪前行,并不比翻山越岭轻松多少。因为有些地方,小溪是从嶙峋的山石间穿过;有些地方,小溪两边长满了荆棘丛,这些地方走起来都是异常难行。

钟浩沿着小溪顺流前行,一路不断披荆斩棘,衣服上到处是被树枝和荆棘划破的口子,好几处已经露出渗血的肌肤,脸上也被树枝划出多道血痕。

好不容易走到一处地面稍微平整、小溪流淌较缓的地方,钟浩抬头见日头已过正南,便决定在这里休息一下。

把一路上顺手打到的鸟雀洗剥拔毛,生火做饭。

所谓的饭,依然是“叫花鸟”。虽然背包里还有几块地瓜和土豆,但钟浩没舍得吃。钟浩觉得自己要是真的穿越到北宋或者以前的年代,这两样东西或许会有大用,或许会成为自己改变命运的宝贝,因为钟浩印象中这个年代还没有这两样东西。

吃过了东西,将剩余的“叫花鸟”装在背包里,继续沿着小溪跋涉。

一路前行,钟浩陆续见到有好几条小溪汇入这条溪水,但小溪两岸并无平坦宽敞适合耕种和建造村落的地方,所以钟浩一直也未看到人影。

钟浩不知道走了多久,只知道夕阳已渐渐西下,他知道今天是走不出清凉山了,今晚还得在这清凉山里过夜。

后世习惯了出门有各种交通工具的钟浩,经过两天的徒步跋涉,身体和心理上已经达到了极限。

今天晚上钟浩没有没有胡思乱想,因为刚爬上一个高大杨树,用树皮绳子把自己捆结实不久,他便沉沉入睡。

……

又一个早上,依旧是被鸟雀的叫声吵醒,钟浩早早开始新的一天的跋涉。

沿着小溪走了不久,钟浩竟然很郁闷的发现:小溪竟然拐向了东方。

一番权衡之后,钟浩决定还是往南。

毕竟往东走未必能见到人家,但往南走应该能到王坟镇,当然前提是现在有这个镇子。但不管怎样,钟浩觉得往南走碰到人的概率更大。

钟浩心中默默期待:自己千万不要穿越到蛮荒年代。

靠着坚韧的意志,钟浩麻木的走着,翻过了一座又一座小山峰。

钟浩从来不知道十几公里的山路是如此的难行。钟浩觉得自己快崩溃了,只是靠着求生的意志支撑着他麻木的前行。

不过,当钟浩靠着最后的毅力爬到一座小山峰时,却忽然精神一振。因为站在小山峰的顶端,他发现对面的一座小山峰上,满山遍野的桃花林,从山坡一直延伸到山脚下,此时花开正艳,满树芳菲。

这绝对是人工种植的,钟浩非常确定。因为天然生长的话,绝对不可能长得满山遍野都是桃树,而没有其他杂树。

那座小山的山脚下,还有一条小溪,从西向东缓缓流淌。

这里离有人居住的地方一定不远了,看到希望的钟浩精神大振,似乎在那一瞬间觉得自己脚不疼了,腿不酸了,身体充满了力量,当下他快速的向小溪奔去。

来到小溪边,掏出腰间的竹筒,舀了满满一筒水,喝了痛快。

这竹筒是在离开小溪边之前,用找到的粗大的青竹做的。瑞士军刀上的小锯子实在太短,钟浩只做了两个,便累得手疼。

本以为带上两竹筒水应该就能支撑到走出清凉山或是找到小溪的,没想到两竹筒水对艰难跋涉的行人来说根本不禁喝,钟浩早已干得厉害。

既然看到了希望,钟浩心情便好了起来。

他准备好好休息一下,吃饱喝足,一气儿走出这清凉山。

从背包里倒出一路上打到的鸟雀,洗剥拔毛,今天钟浩决定换个口味,烤着吃。

找几根树枝,用树皮捆了,做个两个支架,将三只洗剥干净的鸟雀穿了,横担在两个支架之间,将枯枝点燃。

河流两岸到处都是密密的青草,钟浩席地坐在草地上,点上一只玉溪,一边美美的抽着,一边慢慢转动树枝上的鸟雀。

用明火烤,需要不停转动,不然很容易烤糊。

一支烟抽完,树枝上的鸟肉便开始散发出阵阵的香味。

“娘亲,我想吃肉!”一个清脆的女孩声音传来。

钟浩听到这个声音,不禁心头大震,如闻天籁,这可是三天来第一次听到人的说话声啊。

钟浩忙循着声音望去,只见离自己不远处,站着一个穿着粗布长衫,簪着荆钗的妇人,背后趴着一个梳着双丫髻的小女孩,肩膀上还挂着一个旧包袱。两人穿的都是右衽斜襟的长衫,显然是古代打扮。那妇人见钟浩看过来,神色有些为难,显然小女孩的突兀的要求让她有些让她束手无策。

钟浩见到这对母女的装扮,确定自己确实穿越了,只是暂时还没法从这队母女的装扮中确定这是什么年代。

小女孩长得颇为清秀,脸上带着病容,不过一双大眼睛颇有神采。她眼睛此时紧紧盯着钟浩手中的鸟肉,满是渴望之色。

钟浩举起手中的鸟肉,微笑着招呼道:“小妹妹快来,哥哥请你吃鸟肉!”

小姑娘满眼期待的望向自己娘亲,显然小姑娘很听母亲的话,需要母亲同意,才会接受别人的东西。那妇人神色微微有些尴尬,觉得素昧平生便要钟浩的东西有些过意不去。

钟浩看出那妇人的为难,忙笑道:“没事,几只鸟肉算不得什么,再说,我这里还有很多鸟,再烤就是!”

那妇人这才背着小姑娘走到火堆旁,让她下来。

小姑娘满怀欣喜的伸手接过钟浩手中的鸟肉,说声“谢谢哥哥”,便忙不迭吃起来,显然是馋坏了。

那妇人对钟浩谦声道:“谢谢这位小哥儿了!”那个妇人的声音很是柔和,能看出那个妇人的性格很是温婉。

“别客气,我这还有很多鸟,我再烤就是,烤好了阿姨你也吃点!”钟浩对这位妇人称呼起阿姨来多少有些别扭,那妇人看起来也就三十来岁的模样,比钟浩的实际年龄大不了几岁。不过现在的钟浩身体小了十几岁,只能认命的去适应。

好在那妇人并未觉察到钟浩语气的波动,只是对钟浩阿姨的称呼有些微微奇怪,不过稍微思索便理解这个称呼的含意了,忙温言推辞道:“不用了,姨吃过干粮了,不饿!”

那妇人说完,又对小女孩说道:“婉儿你慢些吃!”目光中满是宠溺和怜惜。

钟浩一边烤鸟雀,一边跟那妇人闲聊。将烤好的鸟雀硬塞给那妇人几只,那妇人推辞不得,只得吃起来。

钟浩又将一只粗大的竹筒剖两半当作锅子,各自盛上溪水,放上几只鸟雀,又将自己路上挖到的春笋削进去,做了两锅鸟肉春笋汤,自己留下一锅,另一锅给了小女孩母女。

三人边吃边聊,钟浩了解到:如今是大宋皇佑元年,小女孩名叫徐婉,那妇人是徐冯氏,她们母女两人来自河北大名府。

原来去年,也就是庆历八年夏天,黄河澶州商胡埽大堤决堤,向北大改道,造成沿岸澶州、博州、沧州、大名府这三州一府无数良田房舍被淹,灾民遍野。大涝之后便是随之而来的瘟疫,小女孩徐婉的父兄便都是死于瘟疫。

到了今年春种时节,河北路却是大旱,却滴雨未下,河北路百姓更是难以生存下去。

天灾人祸不断,造成了河北路灾民无数,很多灾民涌向临近的京东路逃荒。

母女二人听逃荒京东路的灾民说坐镇的青州的富相公开仓广赈灾民,便随着逃荒的人流一路向东往青州走来。

没想到刚走到青州地界,徐婉儿便得了风寒,没钱给徐婉看病,但她倒是识得一些草药,便想进山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找治疗风寒的草药,没想到在山中转了半天,也未找到一种合用的草药。

皇佑元年,那如今的官家应该是宋仁宗赵祯了,想不到自己竟然真的穿越到了千年以前!

庆历八年的黄河大改道,在历史上很出名,钟浩倒是有些了解。据记载正是因为黄河决堤造成河北无数的百姓受难,宋仁宗才决定改元皇佑的,以祈求皇天后土护佑大宋子民。但显然河北百姓并没有得到上天的护佑,今年春天依旧发生大旱。

听到徐冯氏说婉儿得了风寒,钟浩看了看婉儿的症状,又问了问病因,觉得应该是着凉感冒了。

想起自己背包中有治疗感冒的康泰克和消炎用的头孢氨苄,钟浩忙拿出来。

又去溪边,用竹筒装了些溪水,又抠出几粒胶囊递给徐氏。

“冯姨,我这里正好有治疗风寒的药物,快给婉儿喝了吧!”

冯氏见了钟浩手中花花绿绿的胶囊有些迟疑,这真的是治疗风寒的药物?不过一想风寒拖久了可是会要人命的,自己又没钱抓药,又找不到草药,还真没别的选择。再说,无缘无故的钟浩也不会害自己母女。当下接过来,有些忐忑的给婉儿喂服下去。

等了一会儿,见婉儿毫无异常,依旧在笑呵呵跟钟浩说话,才放下心来。

“冯姨,咱们既然都是逃荒而来,又在此地相遇,也算缘分,不如结伴而行吧!”钟浩刚才在和冯氏闲谈中,说自己也是从河北澶州逃荒来的。钟浩身上衣衫褴褛,比徐氏母女还凄惨很多,说自己是逃荒来的,徐氏自然信之不移。

婉儿似乎和钟浩很是合得来,不长时间已经被钟浩逗乐了好几次。冯氏孤儿寡母的,独自远行也不安全,对和钟浩结伴而行也很是乐意。钟浩虽然穿着古怪,又衣衫褴褛,但眉清目秀,谈吐文雅,不似恶人。当然,主要是钟浩年纪太小,就算是恶人,冯氏也不怕他。

这里离清风镇已经不远了,冯氏便是从清风镇进山的,自然知道出山的路。有了冯氏的领路,三人很快来到清风镇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397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