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叔宋太宗

作者:吴老狼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四十七章 攻城之策

书名:我叔宋太宗 作者:吴老狼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50

距离已经不远,北汉军队又还没有彻底封锁城池,所以刘继元和郭无为联手发动政变干掉了刘继恩后,潜伏在晋阳城中的宋军细作,还是想尽了一切办法把这个重要情报送出了城,辗转报告到了宋军主帅李继勋面前。

也是凑巧,就在同一天,丁德裕所率领的宋军援军也已经抵达了团柏谷,与李继勋率领的主力会师一处,结果听到敌人在这个时候了还敢发动政变制造内乱,李继勋和丁德裕等宋军决策层当然是大喜过望,当即决定尽快进兵到晋阳城下发起攻城,全力争取在辽国援军抵达之前拿下晋阳城。

历史稀烂,不知道历史上的刘继恩之死其实并没有对战事造成任何影响,赵德昭当然也是欢喜万分,一度认为是自己穿越之后造成的蝴蝶效应,为宋军获得了如此破敌良机,所以赵德昭也是高举双手赞同调整战术策略,支持李继勋等人尽快发起强攻。

这件事还差点导致了赵德昭放弃之前的一个重要安排,结束了在中军大帐里举行的会议后,赵德昭才刚回到自己的住处,等候已久的虞锦盛就马上迎了上来,欢天喜地的向赵德昭禀报道:“大王,你要的那种病牛,末将已经在潞州境内找到了,还一口气找到了两头。”

“有没有单独押送,不让那两头牛和其他拉车的牛接触?”赵德昭赶紧问道。

“大王放心,末将一直记着你的叮嘱的。”虞锦盛立即答道:“末将找到了那两头病牛后,就安排大批人手专门看管和押送,不让它们碰到任何其他的牛。”

担心影响到宋军的后勤运输,还是在得到了这個肯定答案后,赵德昭才略略松了口气,然后还在心里这么盘算道:“要不要继续按计划行事?如果我们抢先一步拿下晋阳城,契丹骑兵被迫放弃了援救计划,我的这些安排不就白白辛苦了?”

一度有些动摇,然而考虑到机会难得,即便不能按照原订计划行事,起码也能做一个实验,赵德昭还是拿出了一些夹断了针鼻的铁针,交给虞锦盛吩咐道:“你去挑一些身体强壮的士卒,用这断针刺破病牛身上的脓包,蘸上浓浆,然后再扎进我们的士卒皮肤里……。”

交给了虞锦盛如何给人种植牛痘之后,赵德昭先是命令虞锦盛下去依令而行,然后才把目光转向北面的晋阳方向,喃喃自语道:“这一招只能对契丹人用,不管晋阳城多难打,都不能对同胞用这种招数。”

一天多时间后,兵力已经达到了六万之众的宋军队伍终于还是抵达了晋阳城下,开始建立营地准备发起攻城战事,第一次来到晋阳城下的丁德裕更是迫不及待,马上就带着一队轻骑上前去亲自勘探敌情,研究攻城计划。

可是丁德裕却很快就傻了眼睛,因为还是到了实地查看之后,丁德裕才发现晋阳城的坚固程度远在自己的想象之上,夯土建成的城墙高度达到了五丈以上,宽度直接可以和目前天下第一城汴梁城媲美,城下的护城河最狭窄的河段也有三丈多宽,而且引入的还是活水,河宽水深,难以逾越。

不止如此,晋阳城的各种城防设施也十分完善和繁多,城墙上随处可见长满尖刺的夜叉擂,大部分的城墙顶端都搭建了可以抵挡箭矢的芦蓬,角楼、箭楼、女墙和瓮城等工事无一或缺,城墙下方还用鹿角、拒马、壕沟和土垒修筑了大量的羊马墙,宛如一个巨大的刺猬一样,让人望而却步。

也正因为如此,重新回到了李继勋和赵德昭等人的面前后,丁德裕的表情明显多了许多凝重,然而丁德裕依然不肯死心,依然还是坚持笑道:“难怪这座晋阳城曾经让我们的官家都束手无策,城池坚固果然名不虚传,不过没关系,城里刚刚才经历过巨大的内乱,正是我们一举拿下这座天下坚城的大好机会,只要动作迅速,我们就一定能在契丹援军抵达之前,攻破这座城池!”

同样认定北汉的内乱是宋军破城的大好机会,李继勋当然赞同了丁德裕的意见,赵德昭则一是严重缺乏经验,二是也觉得这是一个趁火打劫的大好机会,自然也没有提出任何反对,当下李继勋立即调兵遣将,一边大力建立坚固营地,以做长久之计,一边分派人手砍伐木材,赶造各种攻城器械,还有挑石运土,填塞河道,开辟攻城道路。

连年战乱,晋阳周边的合格木材自然少得可怜,逼得宋军将士不得不深入太行山脉和吕梁山脉才能砍伐到合用的木材,山路崎岖加上道路遥远,所以不管李继勋和丁德裕如何催促,依然还是到了赵德昭亲手给自己的新身体种下了牛痘之后,宋军将士才勉强赶造出了一批攻城武器。

时间已经是开宝元年的九月中旬,虽然辽国可能派来的援军至今不见踪影,但是推算时间,辽国只要答应了北汉的求援,就一定已经开始采取行动,也随时可能经由雁门关进入北汉国土,所以李继勋也不敢怠慢,赶紧就在九月十六的这一天,亲自指挥宋军将士向晋阳城发起了正面强攻。

也还是到了这个时候,李继勋和丁德裕等宋军高层才大为失望的发现,他们的战前预判实在是过于乐观,不仅晋阳城的防守严密程度在他们的估计之上,北汉军队的士气斗志也和他们的预估完全不同。

震耳欲聋的战鼓声中,目前正处于颠峰状态的宋军将士奋勇向前,呐喊着向晋阳城墙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猛烈攻势,熟练运用各种攻城武器向晋阳守军发起最为沉重的打击,人人争先,个个悍勇,从飞梯上跌落后,带着满身的伤痕,一声不吭的再次发起蚁附进攻者,更是处处可见,战斗力之强大,战斗意志之坚定,远非中后期的弱宋可比。

很可惜,宋军攻得猛,北汉军队却守得更顽强,在北汉权臣郭无为的亲自指挥下,刚刚才经历了两次帝位更迭的北汉守军不仅没有任何的士气低落,相反还打得极其顽强,利用事前准备的各种守城武器和物资给予了宋军以迎头痛击,不管宋军将士如何的疯狂进攻,就是拿不下晋阳的城头阵地。

血肉横飞的战场上,一名北汉守军倒下,另一名北汉士卒立即补上,一名北汉勇士刚刚抱着宋军将士滚下城墙同归于尽,他的同伴就立即大步向前,红着眼睛与随后上城的宋军将士以命相拼,犹如一道钢铁长城,不管宋军队伍撞得何等样的头破血流,就是始终屹立在宋军将士面前巍然不动。

呼延赞两次中箭,三次从飞梯滚落,又三次带伤再次踏梯蚁附,与他同样勇猛无畏的宋军将领士卒也数不胜数,然而杨业和冯进珂等将率领的晋阳守军却表现得同样突出,不止一次出现陷阵勇士赤膊上阵英勇杀敌的悲壮画面,所以宋军即便倾尽了全力,却还是没能在晋阳城上站稳脚跟。

天色接近傍晚时,随着攻城武器的逐渐耗尽,身经百战的李继勋也不得下令鸣金收兵,结果宋军队伍撤回营地后,李继勋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多派人手,继续进山砍伐木材,给我赶造更多的攻城武器,为今天牺牲的将士报仇!”

李继勋的命令立即得到了坚定执行,在六万宋军将士的共同努力之下,更多的攻城武器很快建成,已经被填塞出了三条道路的晋阳护城河,也被新填塞出了两条道路,让宋军有了更多的进攻选择,李继勋这才一声令下,率领宋军将士向晋阳城池再次发起正面强攻。

这一战比上一次攻城战打得更加残酷激烈,为了鼓舞士气,宋军的正副主帅李继勋和丁德裕轮流出门,亲自到第一线指挥督战,激励士卒奋勇向前,在五代十国中千锤百炼出来的宋军将士也是气势如虹,攻势高过一浪一浪,冲锋势头也一次比一次坚定。

然并卵,同样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百战老兵,在拥有绝对的地利优势情况下,北汉军队依然还是以少再多,再一次挫败了宋军的猛烈进攻,让宋军将士的一切努力都化为了乌有,也再次逼得李继勋被迫选择鸣金,主动放弃始终徒劳无功的强攻。

这一战结束后,宋军上下垂头丧气的回到营地时,天色已然全黑,赵德昭也不顾自己已经颇为疲惫,按照自己给自己定的规矩,先去探望了正在接受抢救的伤兵,假惺惺的嘘寒问暖了一通之后,这才返回中军营地准备消息。

返回自己寝帐的路上,远远看到中军大帐里仍然灯火通明,赵德昭便猜到李继勋肯定还在帅帐里,结果进到中军大帐一看果然,年龄比赵匡胤大着十岁的李继勋果然还独自一人坐在帅椅上,仰头看着帐顶发呆,脸上神情还颇为颓然,很明显是在担忧目前的战事情况。

知道李继勋的心情不好受,赵德昭便上前安慰道:“伯父,胜败乃兵家常事,我们今天虽然攻城受挫,但是不用放在心上,来日我们重整兵马,再去找刘贼军队报仇!”

李继勋微微点头,表示自己已经听到了赵德昭的劝说,脸上的颓然之情却依然不见缓解,赵德昭察言观色,忙又劝说道:“伯父勿忧,正如小侄此前对你说过的一样,父皇他们其实对这次北伐大战并没有做好充足准备,我们就算拿不下晋阳城,只要能够围城打援,重创契丹援军,就同样是大功一件。”

李继勋露出了一些苦涩的笑容,说道:“大王好意,臣下心领了,但是这件事上,大王还是缺了一些经验,契丹辽兵不是傻子,看到我们久攻晋阳不克,又怎么会急着南下救援?隔岸观火,等我们和北汉贼军打得两败俱伤,然后再跑出来坐收渔人之利,这才是契丹辽军的最好选择。”

顿了一顿后,李继勋又补充道:“这也是我不惜代价强攻晋阳的原因,晋阳城如果不告急,我们别说是灭掉北汉刘贼了,就是想围城打援重创契丹辽军都毫无希望。”

仔细一想,发现的确是这个道理,赵德昭只能是改口说道:“就算是这样,伯父你也不要太过操劳了,今天你已经累了整整一天了,快回去休息吧,我们大宋将士还等着伱的号令指挥。”

好说歹说,费了不少的口舌,赵德昭这才劝得李继勋回帐休息,然后赵德昭也这才回到自己的寝帐准备休息,而在这个期间,赵德昭的脑海里也一直都在盘算一个问题——如何打破目前的僵持局面?逼迫契丹辽军尽快来到晋阳战场与宋军决战?

穿越前灌了不少的某夫山泉,绞尽脑汁的盘算间,赵德昭自然想到了在历史上颇有名气的水攻太原之计,也一度有些动心,可是仔细一想之后,赵德昭却又发现这个计划,并没有多少的成功希望。

原因有二,第一,当年老智家就已经引水淹过一次太原,当时的太原守军依靠城墙抵御洪水,就已经挺过一次难关,北汉军队不可能效仿这个办法。第二,宋军的补给是个巨大问题,北线的粮草最多只够坚持到年底,宋军即便引水围城,也未必能够耗得过晋阳城里的北汉军队。

“能不能再想一个办法,把北汉军队骗出城来收拾?”

脑海里再度出现了新的思路,然而只是略一盘算,赵德昭就无奈的摇了摇头,因为赵德昭非常清楚,北汉军队已经在自己手里连续两次吃亏,只要敌人不是傻子,就一定不会第三次栽在自己手里。

这时,王智发捧着一碗茶汤来到了赵德昭的面前,语气关切的说道:“大王,你也累了一天了,先喝一碗香薷饮再洗漱吧,这样晚上可以睡得更好一些。”

香薷饮是宋代流行的一种茶汤,有发汗、消食和助眠等多种作用,赵德昭来到了这个时代后入乡随俗,对这种饮料也颇为喜爱,便顺手接过了香薷饮喝了半碗,然而茶汤入口之后,赵德昭却又发现味道有些不对,便问道:“今天香薷饮怎么了?怎么有一股怪味?味道还这么甜?”

“回禀大王,小的替你加了红糖。”王智发解释道:“大王你这段时间操劳军务,人都累瘦了一圈,小的看了心疼,就替你加了一些红糖,给你补一补气血和元气。”

“让你费心了。”

赵德昭温和一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之前在汴梁城中,与王智发联手用红糖加工成白糖坑蒙拐骗的往事,接着又回忆起了自己在二十一世纪司空见惯的白糖时,赵德昭又突然想起了一帮哥们……

一帮生活在沙漠里,被肥皂人欺负得忍无可忍,用白糖创造出许多奇迹的哥们!

再接着,狂喜的神情顿时就出现在了赵德昭的脸上,然后赵德昭也没有任何的迟疑,马上就起身出帐,还直接冲到了李继勋的寝帐门前,毫不客气的推开上来行礼的亲兵,强行冲入帐中,冲着在床上辗转难眠的李继勋大声说道:“伯父,我有办法了!有办法了!”

“什么办法?”

李继勋彻底晕菜,可是赵德昭的回答,却让李继勋激动得直接跳了起来,说道:“我有办法逼迫契丹辽军尽快来救晋阳了!运气稍微好点的话,我们直接拿下晋阳都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顺便说一句,赵德昭之前的连续两次引蛇出洞,已经让李继勋见识到了赵德昭在坑蒙拐骗方面是何等的天赋出众,所以赵德昭这次突然又宣布说自己有办法拿下晋阳城,尝过了两次甜头的李继勋,当然是马上大喜过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617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