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叔宋太宗

作者:吴老狼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十章 这个大王实在是太谨慎了(上)

书名:我叔宋太宗 作者:吴老狼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50

同一天并不止是梁周翰应邀前来加入赵德昭的幕府,赵德昭领着梁周翰到御史台转悠了一圈后,才刚回到自己的家里,与赵德昭同龄的赵普长子赵承宗,也突然来到了赵德昭的家中拜访——顺便说一句,这也是赵承宗第一次主动来与赵德昭见面。

与赵承宗算是同辈,又深知赵承宗肯定不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赵德昭当然是十分礼貌的亲自出门迎接,无比客气的把赵承宗请到了自家好生款待,可惜赵德昭却并不知道的是,赵承宗进到他的家中没过多久,这个消息就已经被送到了他的亲叔叔赵光义面前。

“赵相公果然还是沉不住气,抢在我们前面动手了。”

这是赵光义心腹智囊陈从信得出的判断,赵光义则是面色平静,缓缓说道:“意料中事,不足为奇。反倒是梁周翰这件事让本王十分意外,想不到本王这个大侄子如此能够钻山打洞,竟然把早就万劫不复的梁周翰给拉了出来,帮他参谋政事,其志不小啊。”

“王爷所言极是,这一点确实值得警惕。”

开封府的另一个判官窦偁开口附和,说道:“梁元褒虽然屡屡触犯官家逆鳞,不得官家喜爱,但他毕竟身负真才实学,而且他的叔伯辈都是曾经的朝廷重臣,即便那些人基本上都已经功成身退,但是他们的门生旧部与子侄亲眷,在朝廷里仍然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势力,大王如果能够争取他们的支持,只怕很快就能自立门户,与我们和赵相公的派系分庭抗礼。”

赵光义重重叹了一口气,不无懊悔的说道:“都怪本王行事过于谨慎,担心皇兄猜忌我拉拢他的结义兄弟,没有抢先一步把梁周翰争取过来,留下了这個隐患。”

“王爷勿忧。”陈从信安慰道:“正所谓福兮祸所依,大王他虽然另辟蹊径,征召到了有着真才实学的梁周翰,还有了与义社兄弟建立间接联系的机会,但是义社兄弟却一直都是官家的心病之一,大王和他们走得过于近了,照样只会自取其祸。”

赵光义勉强点了点头,承认确实也有这个可能,然后问倒:“有没有办法知道赵衙内去见本王那大侄子,说了什么和做了些什么?”

“王爷恕罪,卑职没能始终没能在赵衙内的贴身随从中安插眼线。”陈从信语气惭愧的回答道:“至于大王府里,因为此前大王一直不显山不露水,对王爷你毫无威胁,所以卑职也没有抢先往他的家里安插我们的人,实在无法知道赵衙内今天和大王说了些什么紧要话。”

言罢,陈从信又赶紧补充了一句,说道:“原本卑职还想亡羊补牢,赶紧往大王身边派人,谁知道卑职让闾丘舜卿出面给大王举荐幕僚,竟然遭到了大王的断然拒绝,所以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卑职还真没有什么办法往大王身边安插人手。”

“不怪你,就连本王此前都小看了这个大侄子,更何况你?”赵光义还算通情达理,并没有计较陈从信的情报工作仍然不够完善,只是吩咐道:“不过要汲取教训,尽快把我们的人安插到本王那个侄子家里,有可能的话,最好是争取一两个本王那个大侄子的亲信随从。”

“王爷放心,卑职一定尽快办到。”陈从信自信满满的回答。

这时,另一旁的窦偁又开口了,说道:“虽然没办法知道赵衙内去拜会大王的具体原因,但如果不出所料的话,赵衙内很可能就是代表赵相公去拉拢大王,争取与大王结为同盟,联手找我们的麻烦。”

陈从信、刘嶅和目前正在戴罪立功的姚恕等人纷纷点头,全都认为这个可能最大,而赵光义虽不觉得这样的同盟能对自己形成致命威胁,然而出于避免养虎遗患的考虑,赵光义还是问倒:“可有办法应对?”

刘嶅和窦偁等人略略有些皱眉,擅长理财和计谋的陈从信则是运思极快,眨了几下眼睛后,陈从信就想出了一个办法,说道:“王爷,不妨驱虎吞狼,让大王和赵相公自相残杀,如此一来,他们别说还未必已经联手,就算真的联手,也定然生出隔阂。”

“具体如何驱虎吞狼?”赵光义追问道。

“目前监管大盈仓的右赞善大夫王昭坐,是赵相公一手提拔的亲信,在赵相公面前的地位虽然不及李可度、甄潜和王洞那么的高,却也算得上一名得力干将,也是赵相公的众多钱袋子之一。”

陈从信阴阴的说道:“王大夫有个宝贝儿子叫王朝文,凭借他爹的权势,没少勾结大盈仓的胥吏盗卖国库存粮,牟取暴利中饱私囊,卑职也在前段时间拿到了真凭实据,只是打算放长线钓大鱼,没有急着声张。”

“你的意思是说,让本王的大侄子去查办这个案子?”赵光义马上猜出了陈从信的用意。

“王爷高明。”陈从信微笑点头,狞笑说道:“我们可以想办法让大王知道这件事,拿到王衙内盗卖国库存粮的证据,然后再另外想一个办法,让王大夫知道大王已经拿到了他宝贝儿子的犯罪铁证,然后就可以攻守自如,占尽主动了。”

“妙计!”窦偁和姚恕等人纷纷鼓掌,纷纷奸笑道:“一边让大王拿到王大夫的铁证,一边让王大夫也知道这事,那么王大夫为了他的宝贝,肯定会低头向大王求情,说不定还会拉着赵相公的亲信一起向大王求情。大王如果不给这个面子,那就是和赵相公做对,再也难以齐心协力……。”

赵光义也开了口,微笑着替几个心腹补充道:“如果本王那个大侄子给了赵相公这个面子,包庇了王大夫,本王自然就皇兄如实上奏,让皇兄知道他的儿子与赵相公沆瀣一气,狼狈为奸了。”

众人一起大笑,都说就是这个道理,赵光义则是笑容轻松,吩咐道:“果然是一条妙计,赶紧去安排吧,本王也想借着这个机会看一看,我那个大侄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与此同时,位于景明坊的赵德昭家中,在赵德昭款待赵承宗的酒宴上,赵承宗也终于向赵德昭亮出了他的底牌,就是随便找了一个公报私仇的家口,希望赵德昭能够监察御史的身份出面,追查一下职方员外郎李岳贪污公款的案子,争取除掉这条盘踞在兵部职方司的朝廷蠹虫。

让赵承宗十分满意,听他终于说出了来意后,赵德昭连眼皮都没有眨一下,马上就拍着胸口说道:“小事一桩,小王刚到御史台上任,正愁找不到立威祭旗的机会,既然德祖兄看这个李岳不顺眼,他的事就包在我身上了。”

“多谢大王。”赵承宗赶紧道谢,又还算老实的主动说道:“不过有一点必须提醒大王,这个李岳是符彦卿符太师的门人,符太师又是大王你亲二叔二王爷的岳父……。”

“那又怎么样?”赵德昭果断打断赵承宗,冷笑道:“王子犯法,别说只是小小的职方员外郎了,就是本王的亲叔叔触犯了国法,本王也一定不会徇私舞弊,只会大义灭亲!”

见赵德昭的态度如此坚决,赵承宗当然是无比欢喜,忙向赵德昭再三道谢,又以自己的名誉邀请了赵德昭家中做客,然后才与赵德昭尽兴而散,开开心心的返回家中复命。

亲自把赵承宗送出了大门,还是在回到了自己新近打扫干净的书房中,赵德昭才向刚刚投入自己麾下的梁周翰问道:“元褒兄,这事你这么看?”

“赵衙内是来让大王伱纳投名状的。”梁周翰微笑着回答道:“赵相公与二王爷不和,这在朝廷里早就已经是公开的秘密,赵衙内今天来点名道姓的恳请大王你查办李岳,又故意说明李岳的后台是谁,其目的不外乎就是希望大王公开站队,看你是愿意帮赵相公对付二王爷,还是愿意帮着二王爷对付赵相公。”

赵德昭点头,表示自己也是这个看法,梁周翰则奇怪的问道:“不过大王,下官有一事不解,刚才你怎么答应得如此爽快,不留半点闪转腾挪的余地?难道大王你早已拿定主意,决心与赵相公结盟联手了?”

“我答应了吗?”赵德昭很是奇怪的反问,说道:“我刚才只是包在我身上,可我没答应说一定要扳倒那个李岳啊?”

梁周翰一笑,这才发现赵德昭其实回答得十分油滑,便又问道:“大王,那你打算如何办?”

“先全力查案。”赵德昭不动声色的回答道:“先查清楚那个李岳到底有没有侵吞钱粮,一是练手,练习一下如何查办犯罪官员,二是弄清楚他是不是被冤枉的,然后再见机行事。至于现在嘛,李岳到底是清是浊我们并不清楚,不能妄下结论,先入为主的自缚手脚。”

“大王,那我们应该明天就去职方司直接查帐。”梁周翰建议道:“现在才刚到初夏,距离年底核对帐目还有很长时间,那个李岳如果真有问题,也很可能来不及提前做好假帐应对检查,我们明天突然出手查对帐本,找到证据应该有很大希望。”

赵德昭一口答应,然后到了第二天清晨时,赵德昭连去御史台应卯的过场都没有走,带着梁周翰、王智发和马来福等几个随从就直奔兵部职方司,亮出身份要求查对帐目。

毕竟曾经在朝堂上脱颖而出过,梁周翰原先的经验果然没错,以为赵德昭一行人动手太过突然,事前没有走漏半点风声,没给职方司的官吏任何提前准备的机会,经过了大半天时间的核查下来,赵德昭和梁周翰等人果然还是在帐目上发现了有大量公款去向不明,第一责任人也正是赵承宗点名的职方司副主官李岳(史实)。

拿到了李岳贪污公款的证据,赵德昭也基本确定了赵普一党的目的用意,那就是让自己先站队表明态度,拿出与他们携手合作的诚意,然后再商议具体如何联手缔盟,齐心协力对付自己的便宜二叔。

官场经验丰富,梁周翰当然也十分明白赵普的意思,便向赵德昭问道:“大王,怎么办?是否弹劾这个李岳?”

赵德昭没有任何犹豫,马上就说道:“回御史台,上表弹劾!”

“大王不想留点余地?”梁周翰试探着问道。

“元褒兄,我与任何人商量是否留下余地,然而就是与我这位二叔,我们之间没有任何余地可言。”赵德昭难得露出冷笑,回答道:“我和二叔之间谁都不能谦让,谁要是谦让了,不仅是犯傻,还是找死!”

想想历史上那些为了皇位展开的血腥斗争,已经把赌注下到了赵德昭身上的梁周翰果断点头,不再劝阻,当下赵德昭等人马上带着帐本出门,直接返回御史台准备当天就上书弹劾李岳——当然,鉴于赵德昭肚子里那点少得可怜的墨水,这道奏章必须得由梁周翰执笔。

事有意外,刚到御史台门前,赵德昭才刚在王智发的搀扶下坐下马车,一个百姓打扮的中年男子就快步冲到了赵德昭面前,举起一张状纸嚷嚷道:“青天大老爷,冤枉啊!请青天大老爷替草民主持公道啊!”

事发突然,赵德昭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然后才敢确定这名中年男子是找自己告状,接着问道:“你找错人了吧?百姓告状,应该去旁边的开封府才对,怎么跑到了这御史台来告状?”

“官人,草民这次告的是官,不是百姓。”那中年男子赶紧解释,说道:“而且草民这次告的,还是一个很大很大的官,怕开封府的人不敢接这个案子,所以才能专门监督官员的御史台告状。”

考虑到监察百官确实是自己的分内之事,赵德昭还是接过那道状纸展开细看,却见状纸是一个叫做管云的大盈仓差役所写,状告主管大盈仓的右赞善大夫王昭坐纵容儿子胡作非为,勾结胥吏贪污国库存粮,将国库粮食卖给民间赚取暴利,又拿发霉和羼杂砂石稻壳的劣米以次充好,瞒骗朝廷。

看完了这张状纸,赵德昭并不急于表态,而是仔细盘算了片刻,然后才招手把梁周翰叫到了面前,在他耳边低声交代了几句,然后又提高声音催促道:“快去办,一会不用回御史台了,直接在家里见。”

梁周翰点头答应,又问道:“大王,那职方司的案子怎么办?”

“不急。”赵德昭微笑说道:“证据已经拿到了手里,不怕他们玩花样,职方司的案子,可以改天早上奏。”

梁周翰唱诺,这才领着他自己的两个家丁先行离开,赵德昭则是吩咐王智发和马来福把那个告状的管云带上,把他领进了御史台,到自己的签押方中亲自审问案情。

还别说,虽然那个告状的管云长得是贼眉鼠眼猥琐不堪,为人却相当的正直,虽说王昭坐的儿子和他的上司盗卖官粮也给他分了一点好处,然而这个管云却仍然刚直不阿,冒险前来御史台拦车告状,揭发上司的不法行为。

见管云如此正直清廉,将来有希望继承大位的赵德昭当然是十分欢喜,当场把管云狠狠的夸赞了一番,除了承诺一定会保护他的安全外,还答应必然会有重赏,升官发财绝对不在话下。

也是凑巧,正当赵德昭一再称赞管云这个难得的廉吏时,之前就主动表示过愿意追随赵德昭的另一个监察御史闾丘舜卿,突然来到了赵德昭的签押房中拜访,还十分好奇的打听起了这个案子的具体情况。

都是御史台的同僚,赵德昭对闾丘舜卿当然没有什么隐瞒,结果在听完了大概的案情后,闾丘舜卿还顿时面露狂喜,忙向赵德昭说道:“大王,这是大功一件啊,之前我们大宋军队西征后蜀时,就已经发出现了有人拿劣质粮草供给军队的情况,但是到现在没有查出谁是罪魁祸首,这个案子如果深查下去,说不定连之前的陈年旧案也能一并查出啊。”

“真的?”赵德昭一听乐了,忙问道:“闾丘兄,那依你之见,本王应该如何彻查这个案子?”

“马上去查大鸿米号的仓库!”闾丘舜卿确实办案经验丰富,指着状纸说道:“大王看到没有,告状的人说过,大盈仓的那些贪官污吏前天才把一大批官粮盗卖给了大鸿米号,这么短的时间,大鸿米号的人未必来得及把所有盖着官府印章的米袋全部掉包!我们只要拿到了这个铁证,然后顺藤摸瓜,查清楚这个案子易如反掌!”

赵德昭一听更是欢喜,赶紧说道:“闾丘兄,那请你帮忙,赶紧帮我找一些熟悉办案的差役来,然后我们一起去大鸿米号搜查仓库,这个案子如果真的查实,功劳我们一人一半!”

“下官谨遵大王号令。”闾丘舜一口答应,心里却轻蔑笑道:“果然还是太嫩了。”

与此同时,赵德昭也在心里嘀咕道:“记得谨慎勇者里有这么一个情节,那就是魔王大BOSS早早就埋伏在了新手村门口,只等勇者一出村就发起偷袭,我该不会也碰上了这样的事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398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