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叔宋太宗

作者:吴老狼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四章 自作自受(上)

书名:我叔宋太宗 作者:吴老狼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50

时间稍微回转,回到赵德昭在杀猪巷闹事的这天清晨。

那个时候的赵德昭依然还在鼾声大睡,然而在宫城之中的金銮殿上,大宋的文武百官却已经穿戴整齐,恭恭敬敬的向赵德昭目前的便宜老爸赵匡胤拱手行礼,举行朝会。

开宝元年的赵光义同样没有受封王爵,所以在朝会之上,大宋百官仍然是以宰相赵普为首,然而在今天的早朝上,身为百官之首的赵普却是灰头土脸,颜面扫地,还十分难得的被迫下拜,当众向赵匡胤请罪。

今天让赵普出了大丑的人,是大宋目前的三司总计使赵玭赵大人,在事前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赵玭突然发难,拿出了真凭实据弹劾赵普纵容家人违反朝廷法令,从陕甘一带运送木材到开封贩卖,从中牟取暴利。(史实)

被五代十国的战乱摧残得满目疮痍的中原大地百废待兴,不管在那里都严重缺乏能够建房用的合格木材,陕甘一带又存在土地开发严重过度的问题,能够产出的建筑用木材少得可怜,为了让大宋朝廷不至于连木材都不敷使用,赵匡胤早早就颁布了法令,严格禁止私人砍伐和贩卖陕甘木材,触犯禁令者一律严惩不贷!

也正是如此,身上还带着武将作风的赵匡胤自然勃然大怒,当众把赵普骂了一个狗血淋头,如果不是赵普的死党王溥等人苦苦哀求,赵匡胤差点就要把赵普驱逐出京,发配到地方任职。

然而即便如此,赵普还是被赵匡胤罚了半年俸禄,同时赵匡胤还亲口下令将涉及此案的赵普家人全部捕拿下狱,从重议处,半点面子都没给这个追随自己多年的从龙老臣。

看到这样的景象,赵普目前最大的政敌赵光义当然是要多开心有多开心,无比得意自己的背刺成功——不消受说,站出来与赵普为难的赵玭,自然是出自赵光义的暗中指使。

知根知底,看到赵光义容光焕发的回到开封府衙门,不用什么人开口,赵光义的铁杆亲信幕僚陈从信、属官姚恕和石熙载等人,就马上猜出了赵光义的偷袭已经得手,曾经和赵普结过仇的开封府判官姚恕更是迫不及待,张口就问道:“王爷,怎么样了?官家免了赵普的宰相没有?”

“那有那么容易?”赵光义笑笑,轻描淡写的说道:“百足之虫,死而未僵,有王齐物那帮人拼命给他求情,皇兄怎么可能轻易下定罢相决心?”

姚恕顿时大失所望了,赵光义的心腹智囊陈从信则问道:“王爷,那有没有什么其他收获?”

“让我们开封府接受此案,严办涉及此事的赵相公家人。”赵光义微笑答道。

“好!”开封府推官石熙载一听大喜,赶紧自告奋勇道:“王爷,请把这個案子交给下官,下官保管让他赵则平身败名裂,威风扫地!”

“王爷,乘着这个机会,应该试一试能不能把御史中丞刘永龄(刘温叟)拉下水。”陈从信也立即提出建议,说道:“他主管的御史台有监察百官之权,如果能乘着这个机会把刘永龄拉过来,我们再想铲除赵相公的朝中羽翼就可以容易许多。”

政治优秀,赵光义立即点头,说道:“交给你去办,把我们掌握的赵普罪证告诉一些给刘永龄,明白告诉他,如果他能带着御史台上表弹劾,那么赵普罢相之后,本王就举荐他接任中书省腾出来的位置!”

陈从信沉声答应,石熙载则是急不可耐,又问道:“王爷,那下官呢?这事能不能交给下官主办?”

“你去办吧。”赵光义又笑了笑,说道:“赵相公爱钱,尽量让他多出点血,这样他才会气急败坏,更加容易露出破绽!”

石熙载一听大喜,赶紧拍着胸口保证一定会把这件事干得漂漂亮亮,赵光义也十分满意点头,表示自己对石熙载才干能力的信任,然而……

然而赵光义却做梦都没有想的是,就在石熙载忙于安排人手去捕拿赵普家人时,之前被派去查办彭老头侄子遇害一案的开封府军巡使,也把初步的查案结果送到石熙载面前,忙于大事的石熙载也没多想,马上就采纳了部下的分析,认定彭老头是因为和侄媳妇有矛盾旧怨才故意诬告,下令将彭老头枷号示众。

这也是彭老头拦路告状一案,能够结束得如此迅速的真正原因。

做为开封府衙门的主官,彭老头的案子对赵光义来说,当然也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所以赵光义也根本没有搭理此事,一门心思全都放在与政敌赵普的明争暗斗,下定决心要利用这个机会好生敲打一下赵普。

手下也没有让赵光义失望,下午的申时才刚过半,开封府的差役就抓来了十几个私自贩卖木材的赵普家中下人,同时去隔壁御史台活动的陈从信也回来禀报,说是御史中丞刘温叟看了他们暗中收集的赵普黑材料后,虽然没有当场表态会采取行动,却也没有断然拒绝,态度和往常一样模棱两可。

“老滑头,果然象涂了油的泥鳅一样,又奸又滑,没有十足的把握绝不站队!”

赵光义不屑的冷哼,对刘温叟的暧昧态度十分不满,可是没等赵光义继续盘算,一名开封府的衙役突然快步进屋,向赵光义禀报道:“禀王爷,本朝大王在开封府门前击鼓鸣冤,请王爷为他主持公道!”

“这种小事还用得着禀报给本王,随便安排一个书办出面……。”

端着茶说到这里,赵光义突然一口茶水喷出,惊叫道:“谁?谁在外面击鼓鸣冤?”

“本朝大王。”差役如实回报,又补充道:“就是王爷你的亲侄子,当今官家的大皇子。”

难以置信的表情出现在了赵光义脸上,下意识看了一眼同样瞠目结舌的陈从信后,赵光义忍不住惊叫道:“本王不是在做梦吧?德昭那个傻小子跑来开封府击鼓冤,他吃错药了?”

“王爷,需防有诈。”陈从信赶紧提醒道:“王爷你今天在早朝上才刚对赵相公动了手,大王今天下午就来开封府门前闹事,这未免有些太巧了。”

考虑到赵德昭是自己继承皇位的强力竞争者,素来多疑的赵光义不由点了点头,略一盘算就吩咐道:“让姚恕出面应对,本王在后堂看他葫芦里到底卖什么药。顺便告诉姚恕,如果本王那个侄子真是冲着我们来的,千万不能有任何退让,不要给了赵普那帮人的可乘之机。”

陈从信答应,赶紧去把赵光义的吩咐传达给开封府判官姚恕,素来与赵普一党不共戴天的姚恕一听立即点头,冷笑说道:“没问题,包在我身上,对付别人或许我还不敢打包票,但是对付咱们乳臭未干的赵大王,易如反掌!”

就这样,在赵光义的吩咐下,姚恕很快就来到了开封府大堂,坐到了右首侧位升堂审案,赵光义则坐在了后堂,暗中偷听审案过错。而与此同时,数量众多的吃瓜群众早已把开封府大堂的门前包围得水泄不通,其中也自然包括一些另有目的的有心人不提。

升堂后,平民打扮的赵德昭第一个走上大堂,看到赵光义并没有出现在正中主位上,打算来乘机试探一下便宜叔叔的赵德昭难免有些意外,便直接问道:“你是谁?我皇叔呢?他怎么没在?”

“下官开封府判官姚恕,拜见大王。”姚恕起身行礼,微笑说道:“大王见谅,王爷他有重要公务正在处理,所以就让下官暂时代为署理此事,不知大王今日大驾光临开封府,有何见教?”

这个问题在赵德昭返回开封府的路上就已经仔细考虑过,赵德昭很清楚自己虽然稳操胜算,然而指望一桩民事案子就想动摇到便宜叔叔根基那是异想天开,所以赵德昭也早早就目标锁定了主办彭老头一案的开封府推官石熙载一个人,决定用他来投石问路,试探自己便宜二叔的反应,同时也留有余地,不至于把事情彻底做绝。

也正因为如此,赵德昭很直接的就说道:“姚大人,你们开封府不是有一个叫石熙载的推官吗?请把他叫来,本王有一个问题要向他请教。”

“果然没安好心,石熙载正在审理赵普的家人,他就点名道姓来找石熙载的麻烦!”姚恕心中一凛,嘴上则答道:“大王恕罪,石推官正在审问一些重要的犯人,暂时不能前来给大王见礼,大王如果有什么吩咐,直接告诉下官就行了。”

“也好。”赵德昭也没有强求,只是坦率的说道:“请姚大人告诉石推官,就说本王今天是来告他草菅人命,冤枉无辜,让他赶紧出来重审冤案!否则的话,本王就会把情况向父皇如实上报,请父皇亲自处置!”

姚恕和后堂的赵光义脸色同时变了,一起心道:“错不了!绝对是赵普的手笔!用大皇子来当枪使,故意把事情闹大,先下手为强给石熙载扣上一个罪名,警告我们开封府不要在陕甘木材的事情上继续做文章!”

猜到了赵德昭的用意目的,事前得过叮嘱的姚恕也没犹豫,马上就变了些脸色,语气不善的道:“大王,此言太过了吧?不知大王有什么凭据,要状告下官的同僚草菅人命,冤枉无辜?”

“当然有证据。”赵德昭语气依然平静,先是命令王智发领着铺兵把彭老头侄子的尸体抬上大堂,又把事情的经过大概说了,最后才谴责道:“本王实在弄不明白,石推官他身为开封府负责诉讼的推官,为何如此草率就断定死者是否蒙冤?他难道连最起码的仵作验尸都没有派人去验?”

不知道石熙载的具体办案过程,姚恕当然无法回答赵德昭的问题,结果这个时候,堂下的彭张氏和屠团头也展开了垂死挣扎,争着抢着喊道:“青天大老爷,冤枉啊!冤枉啊!大王是在仗势欺人,陷害无辜啊!”

不止如此,屠团头还又满头大汗的大喊道:“青天大老爷,彭大郎的尸首被人做过手脚!小人亲眼所见,彭大郎他的尸首被人做过手脚,是有人在故意诬陷栽赃啊!”

正在绞尽脑汁的盘算如何给同党脱罪,听到这话,姚恕当然是眼睛一亮,立即就下令将彭张氏和屠团头带上堂来问话,结果屠团头为了活命,干脆一口咬定道:“青天大老爷!草民亲眼所见,这位大王他扳开了彭大郎的嘴巴后,悄悄往彭大郎的嘴巴里放了一些不知道什么东西!”

姚恕大喜,忙又转向赵德昭问道:“大王,可有此事?”

“清者自清,本王没放。”赵德昭语气依然十分平静。

“对对,我家大王没放什么狗屁东西!”王智发开口嚷嚷道:“当时有很多人在场,他们都亲眼看到了的!”

“好!”姚恕果断的打蛇随棍上,喝道:“来人,立即去事发现场,把当时亲眼目睹的百姓尽量多带一些过来。”

“不必那么麻烦。”赵德昭打断姚恕的吩咐,指指堂下说道:“刚才给彭大郎抬尸的几个火家,还有一些看热闹的邻居,他们都跟来了,姚大人伱直接问他们就行了。”

担心这是赵普的圈套,姚恕当然是果断拒绝,说道:“不行,证人必须由我们开封府自己去找,自己站出来做证的不算。”

“开封府还有这规矩?”赵德昭终于来了一些火气,怒道:“证人必须由开封府自己找,这其中如果有人故意安排,串通做假,大宋百姓还如何讨还公道?洗清冤屈?”

“多谢大王指点,但是下官知道怎么办案。”姚恕板着脸冷哼,说道:“来人,把涉案之人暂且拘押,尸首抬到殡房好生看管,待人证传到,本官再继续审案!”

“慢着!这具尸首谁都不能动!”赵德昭当然也怕彭大郎的尸体被人做了手脚,赶紧大声说道:“这名死者是先被人杀死,然后才故意纵火焚尸毁灭证据,这一点只要派一个经验丰富的仵作一查便知!请姚大人立即传仵作来,当众验尸!”

“有猫腻!千万不能上当!”在心里提醒了自己一句,姚恕果断拒绝道:“验尸之事不必着急,先把尸首抬去殡房,待本官问了其他证人的口供之后再验!”

事情到了这一步,赵德昭就算涵养再好也忍不住火冒三丈了,怒道:“你们这些开封府的官员,就是这么给我父皇治理百姓的?案子明明已经牵涉到了你们开封府的在职官员,还要故意暂时扣押证据?你们这是干什么?徇私舞弊还是官官相护?”

姚恕默然,但还是没有改口收回命令,赵德昭见了更是火大,干脆咆哮道:“好,既然你们开封府的人不讲理,那本王就换一个讲理的地方!来人,把彭大郎的尸首抬上,跟我去隔壁的御史台!御史台如果也不讲理,就跟本王去皇宫!”

事情到了这步,在后堂听审的赵光义也没有了其他选择,为了避免事态扩大到难以收拾的地步,赵光义只是能是大声咳嗽了一下,然后抬步走出后堂,微笑说道:“贤侄,稍安勿躁,有什么话直接对叔叔我说,不要那么冲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183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