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叔宋太宗

作者:吴老狼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十一章 李代桃僵

书名:我叔宋太宗 作者:吴老狼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50

后世的学者根据各种史料分析推测,认为宋太祖赵匡胤很可能患有间歇性的躁郁症,因此导致脾气有的时候会突然失控,做出一些不顾后果的事情。

赵德昭也总算是发现一些专家教授并不是一直都在胡说八道了,但是还好,赵匡胤这一次病情发作的宣泄对象不是赵德昭,倒霉的人是赵德昭的便宜二叔,未来的宋太宗赵光义。

在文德殿里,才刚听赵德昭禀报完考题泄露的经过,赵匡胤就象一头雄狮一样的一跃而起,抓起书案的上砚台就砸到了赵光义的头上,墨汁溅满赵光义半身不算,石质砚台的一角还直接砸破了赵光义的额头,鲜血流淌,又染红了赵光义的小半张脸庞。

“你这个知贡举,是干什么吃的?你亲自出的考题,为什么早早就被人卖了出去?自隋朝首创科举以来,那一朝闹出过这样的笑话?朕的颜面,大宋朝廷的颜面,都被你给丢光了!”

赵匡胤铁青着脸怒吼咆哮,赵光义的身体微微颤抖摇晃,面如死灰,垂着头一言不发,任由兄长咆哮怒骂,连大气都不敢出上一口,心中则是五味杂陈,悔恨得几欲发狂。

最后,还是副主考之一的礼部尚书杨昭俭壮着胆子开口,小心翼翼的劝道:“官家请息怒,这一科的省试考题虽然提前泄露,但好在大王他处理得当,找借口及时阻止了省试举行,这才没有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还请官家暂歇雷霆之怒,设法亡羊补牢,避免闹出更大的笑话。”

外人都开了口,做为孝顺儿子的赵德昭当然也得说点什么,拱了拱手后,赵德昭同样非常小心的说道:“父皇息怒,这件事也怪儿臣过于谨慎,没有提前把无意中买到的考题禀报给二叔,这才导致了目前的局面,儿臣在这件事上也是难辞其责。”

假惺惺的主动请罪后,赵德昭又赶紧补充道:“不过这件事也的确是大大出乎了儿臣所料,当时那个道士卖考题给儿臣时,儿臣还以为他是在招摇撞骗,只不过出于好奇才顺手买了一份,事后儿臣还无比后悔,觉得以二叔的精明细致,绝无可能把他亲自出的考题提前泄露,害怕被父皇和二叔呵斥儿臣荒唐,所以就没敢提前禀报你和二叔。”

听到在话,赵光义当然是把这个便宜侄子亲手掐死的心都有,赵匡胤则勉强还算冷静,喘了几口粗气就说道:“这件事你功大于过,不用如此自责。”

“谢父皇。”赵德昭赶紧道谢,又假惺惺的说道:“父皇,以儿臣愚见,今天考场出的这件事,不妨就委屈一下钦天监,让他们担一下这個责任,然后我们一边追查考题泄露的元凶,一边请叔父重新命题,另择吉时举行省试。”

“还要让他重新命题,你嫌朝廷和朕的脸还没被他丢光?”赵匡胤怒火重燃,咆哮说道:“传旨下去,就说赵光义疏忽大意,监督不力,导致钦天监算错吉时,钦天监众官有功无过,不予处罚,给予嘉奖!赵光义罚俸一年,即刻免去开封府尹一职,仍留原职戴罪立功,以观后效!”

万万没想到赵匡胤会在震怒中免去自己的开封府尹官职,在这个位置上已经苦心经营了八年之久的赵光义顿时脸色就有些苍白,然而赵匡胤却余怒未消,又指着赵光义的鼻子咆哮道:“还有,尽快给朕查清楚泄露考题的罪魁祸首,这件事伱不给朕一个交代!朕就拿你给天下士子一个交代!”

“臣弟谨遵皇兄旨意,一定尽快查出泄露考题的元凶首恶!”赵光义连连作揖,心里却飞快盘算,暗道:“麻烦了,皇兄发这么大的火,如果不赶紧想办法拍一拍他的马屁,被他驱逐出京都不是没有可能啊!如果真是那样的话,那我就彻底完了。”

难得看到赵光义灰头土脸到这个地步,赵普一党的副主考王贻孙当然是心中窃喜,继而还生出了贪念,躬身说道:“官家,既然二王爷涉案,不便继续担任本科省试的主考,那微臣斗胆,想举荐当朝首辅赵普接任本科知贡举。赵相公他之前曾经都次出任主考,经验丰富,也从来没有出过任何差错,这一次的省试又闹出了这样的事,应当请赵相公再度出山,抚慰本科考生。”

考虑到赵普在这一方面的确经验丰富,赵匡胤难免有些动摇,然而让在场众人全都大吃一惊的是,就在这个时候,赵光义突然开口说道:“皇兄,臣弟斗胆,想举荐德昭贤侄出任这一科的知贡举,接替臣弟担任本科主考!”

万没想到赵光义会举荐自己接任主考,赵德昭大吃一惊之下,很难得的脱口说道:“皇叔,你在开玩笑?我才十七岁啊,那来的资格出任省试主考?”

仿佛突然化身成了一名铁骨铮铮的诤臣,赵光义脸不红气不喘,表情坚毅的说道:“贤侄不必如此过谦,你虽然年轻,但是才华过人,勇于任事,并且为人仔细,精明强干,能够担当大任!所以我这个当叔父的才想请你接任本科主考,弥补我的过失!”

赵德昭彻底傻眼,看着自己的便宜二叔瞠目结舌,杨昭俭和王怙等其他几个副主考面面相觑,同样没有想到赵光义会来这么一手,赵匡胤当然也无比意外,不过看向赵光义的目光中,明显带上了一些温和——毕竟,亲弟弟是在夸奖自己的亲儿子。

赵光义在这件事上的态度也十分坚决,又向赵匡胤躬身说道:“皇兄,臣弟绝非说笑,臣弟愿意以仕途前程担保,德昭贤侄他一定能做好本科的主考,弥补臣弟此前的过失!还请皇兄恩准,给德昭贤侄这么一个历练的机会,以便将来更进一步大用!”

虽然这件事明显过于匪夷所思,但这个时候开口反对不仅是在得罪赵光义,还是在得罪赵匡胤的大儿子赵德昭,王怙和王贻孙等人当然三缄其口,不敢发表任何意见。好在赵德昭已经回过了神来,忙开口说道:“父皇,儿臣无能,实在不敢承担如此重任,还请父皇另寻重臣出任主考,让儿臣担任他的副手,帮助朝廷选拔贤才。”

历史上赵匡胤曾经干过这么一件神奇的事,那就是在一次殿试中,那就是有两个考生同时交卷,答卷也同样让赵匡胤十分满意,无法决定状元人选,赵匡胤就一拍脑袋,做出了一个无数人跌破眼镜的决定——让这两个考生在金銮殿上举行相扑,靠打架决定谁是状元谁是榜眼,

也正是因为如此,赵匡胤在沉吟了片刻后,居然做出了一个让赵德昭和赵光义同样傻眼的决定,说道:“这一科的省试,由朕亲自担任主考,不过朕只管出题,看试卷和决定名次的事情,其他的具体事务,由你们负责!”

言罢,赵匡胤还又一指赵光义,说道:“你也担任权同知贡举,不过你和杨昭俭、王怙,王贻孙都只是副手,负责协助德昭主持这次的省试,这次省试的大小事务,全部由德昭决定和负责!”

“糟了!皇兄真的是想看看他这个不孝逆子究竟能不能大用了?”赵光义首先猜到了兄长的真正用意,心中顿时开始叫苦,可是又不敢流露半分,只能是硬着头皮强笑道:“皇兄圣明,是时候给德昭一个历练的机会了,请皇兄放心,臣弟一定全力辅佐德昭主持好这次的省试,弥补臣弟之前的过失。”

都清楚赵匡胤这是在考验儿子的实干能力,王贻孙等人当然也是乖乖答应,承诺一定全力辅佐赵德昭主持好这次的省试,赵匡胤满意点头,向赵德昭吩咐道:“快去准备吧,三天后重新举行省试,你如果有什么需要,尽管向朝廷各部开口,朕会让他们全力协助你的。”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赵德昭也无法推辞,只能是多少紧张的行礼说道:“谨遵父皇旨意,儿臣一定竭尽全力,争取不让父皇失望。”

“不是争取,是一定不要让朕失望。”赵匡胤回答得很轻松,语气和表情却十分值得让人玩味。

身为人子,便宜老爸的真实用意赵德昭当然能够猜到七八分,可是用眼角余光看了一眼赵光义后,赵德昭的心里却是疑窦丛生,暗道:“我这个车神今天是吃错药了,今天怎么会突发奇想,举荐我出任这一科的省试主考?”

最后,还是在出宫回到自己的住处后,帮凶梁周翰上来询问宫中情况时,赵德昭才重重一拍大腿,突然明白了自己车神二叔的真正用意,脱口说道:“好一招李代桃僵,不愧是本王的亲二叔,就那么一点点时间,竟然能够想出这样的法子来反客为主,不但转移了我父皇的注意力,让我当了出头鸟,还顺手捞了一把便宜!”

“大王,你这话什么意思?能否说仔细一些,下官听不懂啊?”

梁周翰苦笑着问,赵德昭也这才回过神来,忙一边与梁周翰并肩返回自己的书房,一边把自己见到赵匡胤的前后经过仔细说了一遍,结果梁周翰听了一度有些糊涂,疑惑问道:“大王,二大王举荐你出任本科知贡举,如何的李代桃僵了?又如何的反客为主了?下官怎么还是听不明白?”

“元褒兄,当时你不在场,没有看到,我二叔提出了这个建议后,我父皇就没有再对着他发脾气了。”

赵德昭叹了口气,这才指出道:“当时的情况,是我父皇已经龙颜大怒,随时可能再次火气爆发,但是我二叔突然提出举荐我出任知贡举后,我父皇就不再关心他泄露考题的过失,开始盘算是否给我这个历练机会,该不该破格任命我出任这个主考了?”

“明白了!”梁周翰也是一点就透,吃惊说道:“二王爷这一手确实高明,李代桃僵,用大王你来转移官家的注意力,这样他就成功的置身了事外,不必担心官家随时可能拿他当出气筒了。”

“不止如此。”赵德昭又苦笑说道:“我二叔这么做,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把我也拖下这趟浑水,让我担任了首席权同知贡举后,这次的省试如果办砸了,我首当其冲,自然得负首责,可这次的省试如果办漂亮了……。”

“那二王爷就举荐有功,可以分上一笔功劳抵消他泄露试题的过错。”梁周翰替赵德昭说完了接下来的话,然后也由衷的赞叹道:“二王爷确实高明,如此仓促的一点时间,竟然能够想出这么一个法子化解危局,的确让人佩服!”

陪着梁周翰嗟叹了几句后,赵德昭又苦笑说道:“没办法,就算明知道是坑也得跳,父皇让我实际负责主持这次省试,我如果不做出一点成绩来,肯定会让父皇大失所望,所以就算明知道这次要被我二叔占便宜,也必须得给他占了。”

既然已经上了赵德昭的贼船,梁周翰当然也得希望赵德昭能在赵匡胤的面前有杰出的表现,所以附和了一句后,梁周翰马上就说道:“大王,如果要想让官家对本科的省试满意,下官认为我们应该优先注意三点,第一当然是困扰科举多年的冒名顶替问题,第二是考生与外界联络交通时的夹带问题,至于第三嘛,就是如何守卫好考场秩序的问题。”

“守卫好考场的秩序?”赵德昭有些不解,问道:“在这一点上需要如何注意?又会出什么纰漏?”

“大王,你不用参加州试和省试,不知道这方面的弊端不奇怪。”梁周翰微笑说道:“事实上,几乎每一次的州试和省试,都会出现有人买通守卫,悄悄进出考场的情况,有很多的孔子可钻。”(非虚构,南宋时期秦桧的儿子秦熺参加科举时,就有马屁精派人翻墙进入贡院,给他送去答案。)

“还有这事?有人敢悄悄进出考场?”

野鸡大学毕业,赵德昭也确实是第一次知道宋朝科举还有这么一个弊端,见曾经参加过科举的梁周翰点头,赵德昭只是略一思索,很快就说道:“这么说来,我们首先得挑选一个绝对信得过禁军将领,让他率领负责禁军守卫考场,不然的话,我们别说是防范作弊的人悄悄进出考场了,就是想防范那些胥吏被人买通夹带答案都是难如登天!”

“大王所言极是,统领禁军守卫考场这名将领确实至关重要。”梁周翰附和,说道:“他不仅能够经受得住那些考生的收买,还得抵抗得了朝廷重臣的威逼利诱,否则的话,此人一旦倒戈,我们必然彻底落入被动。”

梁周翰虽然没有明说那名朝廷重臣可能会威逼利诱守卫考场的禁军将领,然而赵德昭却心知肚明,还笑道:“还好,禁军的将领之中,恰好有一个人可以让我绝对放心,不管任何人收买他,出什么样的价格,他都绝无可能出卖我。”

“敢问大王,此人是谁?能让你如此放心?”

梁周翰大感好奇了,结果赵德昭微笑着回答出这个人的名字时,梁周翰顿时拍掌叫绝,称赞道:“大王高明,请他出山率领禁军守卫考场,的确不管是谁,都毫无可能买得动他对你不利。”

赵德昭笑笑,说道:“考场的守卫问题不用担心了,赶紧商量一下如何解决冒名顶替和夹带作弊的问题吧,还有,在这次省试的公正和公平方面,我还想给父皇一个惊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481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