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剑阁闻铃

作者:时镜 | 分类:军事 | 字数:0

121 剑台春试

书名:剑阁闻铃 作者:时镜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9

从剑阁出来,已经是巳时末,那冷冰冰的太阳悬挂在中天,外头等候已久的首座、长老与夫子们,无不向周满投去或好奇或审视的目光,想必是在思考到底什么事,能让望帝与她谈了这许久。

但周满向他们略一颔首,便走了过去,只对金不换与王恕道:“走吧。”

三人结伴下了剑顶。

那狭窄的鸟道上也早覆满了雪,越发显得险峻。王恕修为粗浅,昨天上来时还勉强可以,如今步履不免艰难。周满与金不换便一人搭了一把手扶他,一道往下走去。

道中只闻积雪在他们脚下发出的轻微咯吱声响,除此之外,竟显得格外安静。

周满搭垂着眼帘,心中并不轻松,走到中段,才问:“你们不问我进去谈了什么吗?”

金不换道:“望帝陛下既只叫你入内说话,就是不想让旁人知道。”

王恕则看她一眼:“我们问,你便会说吗?”

周满心想,她与望帝商议的是接下来如何对付张仪,约定过几日还要细谈,事关机密。

她道:“当然不会。”

但……

周满转头看向王恕,只见此人神容沉静、眼眸清明,忽然生出几分狐疑:“不对啊,喝了一晚上酒,你怎么还如此清醒?”

金不换也陡地反应过来:“是啊,你不从来一杯倒吗?”

王恕先是静默了片刻,考虑了一下后果,然后才如实道:“我先服了半枚醒酒药。”

金不换:“……”

周满:“……”

天底下怎会有如此离谱之人!昨晚上不是他主动说想喝酒的吗?先服醒酒药再喝酒那跟没喝有什么区别!

饶是他们早在分锅社那回就已经见识过他这招,这时也不免气了个倒仰,齐齐无语,下山的一路上自然忍不住骂骂咧咧。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地数落泥菩萨。

金不换说:“喝酒先吃醒酒药,你什么毛病?以我们的人品,难道会趁你醉了,就把你拉出去卖了吗?人和人之间就不能多一点信任?”

周满说:“喝酒就是图一醉。人才活几天?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没了。等躺到棺材里闭上眼睛一想,这辈子竟连痛快的时候都没几回,心里难道不会遗憾吗?”

金不换只是半真半假的抱怨,并无什么责怪之意,王恕并未往心里去;然而周满挑着唇角似笑非笑,言语轻巧,却是正正好打中了他心中某个隐秘的角落——

是啊,已不剩下几天好活,为何还如此隐忍克制?

连死亡他都不再畏惧,天下还有什么事是他不能做、不敢做?

王恕慢慢笑起来,竟是认真对他们道:“谢谢,我知道了。”

周满却深知此人性情是如何刻板谨严,只当他这话是礼貌敷衍,半点没往心上放。

唯有金不换,隐约察觉到什么,若有所思地向他看去。

这时已近中午,大雪虽然早就停了,可一夜之间万山飞白,又兼妙欢喜昨天连夜回去,学宫之中难免人人猜测,各有议论。

几个时辰过去,张仪破凉州的消息早已传开。

周满与金不换、王恕回到东舍时,余秀英、霍追等人正站在院中谈论此事,连本该在西舍的周光、李谱,甚至齐州儒门那作书生打扮的孟述都在。

李谱前面不知听了什么,脸色震骇:“你的意思是,这一场大雪,竟然是因为那张仪与日莲宗宗主交手所致?”

孟述脸色凝重:“若只是蜀中大雪,勉强还能说是物候异常,可这一场大雪不止限于蜀中,而是席卷天下。便连隔着东海的瀛洲与最南面的你们南诏国,都为大雪覆盖。我儒门中各位长老都观过天象,绝非寻常。”

霍追皱紧眉头:“能在如此大的范围内引动天象变化,也就当年武皇逆转天时强令百花冬日盛开堪与一比了。这什么张仪,修为难道也能与封禅证道的帝主比肩?”

余秀英却问:“那凉州剑印岂不已经没了?此人与日莲宗尉迟宗主交手,又是什么情况?”

孟述摇头:“无人得见。只听说,尉迟宗主从主峰下来时,竟痛哭流涕,不能自已。其情状,有些、有些……”

余秀英眼皮一跳:“岂不与当初陆君侯相似?”

孟述无言点头。

众人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

李谱身上鸡皮疙瘩都出来了,嘀咕道:“这人究竟什么来头啊?以前从没听说过有这么一号人。难道是什么隐世闭关多年忽然出世的高手?可我要有这么厉害,何必还选什么圣主辅佐?我自己当不好吗?奇怪,真的太奇怪了。”

孟述冷不丁道:“敝门有一位师叔,说此人或从长生国来。”

众人齐齐一愕:“什么?”

周满这时刚走到廊下,闻言也不由得脚步一停,看向孟述。

孟述见着众人的反应,却不由奇怪:“你们从未听说吗?”

余秀英没明白:“什么长生国?”

孟述道:“相传上古有不死之民,居于长生之国。我辈修士修炼,若能至大乘期圆满境界,经历天人五衰而不死,便有机会得道成仙,长生不死。既已长生不死,便能去往长生之国。有传闻说,海上那些蜃景,都是长生国中的景象。”

周光闻言立刻到:“我小时候也听渔人讲过这个故事!”

蜀中这边众人,顿时齐齐无言。

余秀英道:“我还当是什么呢……你们齐州、瀛洲,一者临海,一者本就海中,乃一岛屿,偶见海市蜃楼,当然都传神仙住在海上。换到我们蜀州,山高林密,都说神仙居于山中洞天福地,可这么多年来哪里有什么发现?修士修行不过增长修为,暂延寿数,千百年来哪位大能修士真得道成仙了?唉,再厉害终究不过一抔黄土……”

话到末尾,已有几分兴叹。

众人也想起古往今来多少大能修士,生前纵然呼风唤雨,死后也只得长埋黄土,再想如今六州剑印已失其五,蜀州竟成为天下最后的屏障,不免心中戚戚。

周满则想,学宫诸位夫子与蜀州各门的首座长老,此刻正该在剑顶上,与望帝商议对策吧?

余秀英说完,却是转头就看见了他们:“你们回来了?”

金不换笑着上前:“剑夫子亲自来信催促,说剑台春试筹备在即,我跟菩萨不回来倒也罢了,要不把周满给他带回来,怕不是要被他扒下一层皮来?”

谁不知道这一届里剑夫子独独对周满青眼有加?

众人闻言,向周满一看,都笑起来。

明月峡一役,在场之人除一个孟述外,都有参与,自然也不问他们为何告假那么久,如常同他们寒暄。

唯独孟述,拧着眉头,陡地问了句:“以如今的形势,剑台春试当真还能如期举行吗?”

先才还浮着几声笑的院中,突然变得安静下来。

众人岂能不明白孟述的担忧?

张仪既夺凉州剑印,必向蜀州而来。这一场飘摇的大雪,便好似他派来的信使,向天下宣告着他的行踪。

举世的目光,已因这一场大雪,悄然聚向蜀州。

学宫中虽然一切如旧,却也不免i流言四起。

诸位夫子上得剑顶议事,直到次日清晨,才从上面下来,随即便发讯通传众人立刻前往参剑堂。

周满与东舍诸人一同赶到时,参剑堂内外已有不少人到了,尤其是那些通过小擂台选出的旁听生,来得最早,几乎都已到齐,只不见赵霓裳。

周满不觉奇怪,正自游目找寻。

这时却忽然见得那些各堂仆役、执事出身的旁听生,向她身后一看,面容齐齐一肃,低下头去。

于是周满转头,就看见了那姗姗来迟的一行人。

宋兰真刚上台阶,正徐步行来,面容比之昔日的淡静和善,似乎多了几分清冷,唇畔也不见什么笑意。显然明月峡一役对她的影响还未消散,整个人看上去竟跟冰雕雪堆似的,有种离人很远的感觉。

宋元夜与陆仰尘自是在她身旁。

赵霓裳随侍在宋元夜身后,是跟着他们一道来的。

周满一眼就看见了她。

但与此同时,宋兰真也看见了周满,脚步顿时一停。

隔着这一段不远不近的距离,二人对视。

参剑堂内外,忽然暗流汹涌,谁也不再说话。

直到岑夫子、剑夫子等人的身影出现在参剑堂前——

谁能想象,明月峡一役屠没世家上百精锐修士的“罪魁”,如今倒有大半在学宫之中,不仅与他们一道站在参剑堂内,甚至还立在参剑堂上!

陆仰尘面容已是一片冷峻。

宋元夜也不禁大皱眉头。

但宋兰真只是面无表情,收回了与周满对视的目光,当先走入堂内。

周满也若无其事一笑。

——至少在这座学宫里,哪怕有血海深仇,将来必要斗个你死我活,今日却依然还是同窗,大家都装得好像从未发生过什么一样。

旁听生立在两侧,其余人则各自落座。如今的剑首还是陆仰尘,次则宋兰真,原本位列第三的妙欢喜尚未从凉州返回,所以位置空着,再往下才是周光、孟述等人。最后挨着门坐的,毫无疑问是周满、金不换,与一个仍只能在门外听剑的泥菩萨。

岑夫子与诸位夫子近来,各立堂上,环顾得一圈,却是半句废话也无,径直道:“今日召集大家所为何事,想必诸位心中已有猜测——明年一月廿二,剑台春试将如期举行!”

众人顿时惊讶,毕竟如今蜀州不比以往,在张仪随时都会到来的阴影下,学宫竟不全心研究防御之策,还要分心筹备春试?

只有周满心道一声,果然如此。

以她前世所知来看,剑台春试必然如期举行,否则那位神都公子何以能在白帝城取得冷艳锯,并在回神都后剔去她的剑骨?

岑夫子并不理会众人各异的反应,只如常续道:“春试为期一共十日。天下所有元婴期以下、骨龄三十年以下修士,皆可参与。齐州稷下学宫、中州岳麓书院,神都伊川书院,将各派弟子前来。我剑门学宫则按惯例,并不点派,凡有意愿者,三日内将名帖投至排云楼皆可。”

堂中于是有私语之声。

岑夫子则一挥手,堂中便忽然挂下一幅古画。

但见画上墨迹晕染,浓淡相宜,一江湍流漂着轻舟一叶,向前淌去,两岸则是奇峰高出,彩云萦绕,一座巍峨古城便在云间隐现。

有人立刻辨认出来:“白帝城!”

岑夫子点头:“不错,这画中所示之境,便是白帝城。此次剑台春试,也是你们的结业考试,不拘使用什么法器,凡在规则以内皆可。排名前十者,各得墨令一枚;最终位列剑首者,能得两枚;凭墨令,便可进入白帝城画境。”

前面几句,早几个月剑夫子已经讲过,并没有什么稀奇。

但在听得“剑首”那句时,周满一扬眉,心中已犯了几分嘀咕。

显然在场有人与她同感。

李谱掰着指头,小声道:“剑首也不过才多得一枚墨令么?”

这话跟自言自语差不多。

岑夫子往下看了一眼,本没有计较,怎奈旁边不远处还立了位剑夫子,脾气本就不好,一听是李谱张嘴,火气噌噌往上冒:“自那王玄难诛杀白帝之后,白帝城画境关闭已久,旁人想进都进不去。普天之下也就望帝陛下手中还剩了这十余枚墨令,你还想要多少?”

李谱吓得一哆嗦,当即噤声,

周满立时庆幸,还好自己只是心里想想,并未说出口。

剑夫子见李谱把嘴闭上了,这才与岑夫子交代了几句,又一道离去。

他们走后,参剑堂才热闹起来。

有熟识的都讨论着要不要去投名帖,又何时去投名帖。

只有周光无门无派,所知不广,还有些细节不太明白:“白帝城不是一座城吗?可画境又是怎么回事?”

李谱在边上,见剑夫子已经走远,才松了口气,这时便诧异道:“你连这也不知道?”

周光茫然。

李谱道:“白帝城是一座城,人们的确居住其中,但这座城从来不曾真正存在于世间,乃是一座虚幻之城、画中之城,只存在于画圣笔下。”

周光诧异:“笔下?这座城是用笔画出来的?”

李谱点头:“自然。”

周光觉得不可思议:“笔怎么能画出一座城来?”

余秀英从旁边经过,笑道:“寻常的笔当然不能,可若是杜草堂的‘神来之笔’,再配以谢叠山臻至化境的丹青之术,自然是想画什么,就有什么。”

说到这里,却是向金不换和常济看了一眼。

两个杜草堂门下,皆垂眸不语。

周光见了不免奇怪:“又与杜草堂有什么关系?”

余秀英却不知该不该继续往下说了。

还是霍追不在乎,随口道:“多少年前的烂账,又不是没人知道,有什么不能说的?”

众人都向他看去。

霍追便一指常济:“当年画圣谢叠山,还只是他们杜草堂一个普通弟子,出身于丹青世家。可此人偏偏天生双眼有疾,不能辨五色,只识得黑白,学不了丹青之术,所以才被送入杜草堂,倒正合学诗书之道。他生性聪颖,无论诗还是书,皆得妙道。没过几年,便被杜草堂前任首座,选为了秉笔人。杜草堂与其他几门不同,首座修为虽也不低,但所辖一般是门中琐事,唯独秉笔人,修为绝高,正所谓‘秉笔直书’,须一颗极正极烈之心,乃是杜草堂第一等的要位。秉笔人所秉之笔,便是传说中的‘神来之笔’。”

旁人自是随着霍追一指,看向了常济。但周满与王恕听到此处,却是都不动声色,看向金不换。

前不久望帝在剑顶上询问他的那句话,他们都还记得。

金不换一手背在身后,捏着那柄折扇,脸上好像并无什么起伏波动。

霍追则续道:“杜圣有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此笔便是杜圣当年微末时写诗所用,后来与那时已负盛名的青莲剑仙会晤于神都,还曾于醉中将此笔借给剑仙暂用赋诗。此笔遂染两位先贤文气,自杜圣以诗封圣后,便拥有莫测之威能,为后世称作‘神来之笔’。只有杜草堂选出的秉笔人,方能使用。只可惜……”

周光下意识问:“后来呢?”

霍追耸肩,似乎也为杜草堂不值:“没想到,谢叠山虽入杜草堂,心内实则一直系着丹青之道,终不肯放弃。一日,竟携了神来笔,不告而别,云游天下,后来才封了画圣,位列于‘四绝’之中。但神来笔,也再未归还。杜草堂从此以后,也就再无秉笔之人。”

常济这时也向金不换看了一眼。

周光终于听明白了:“所以这白帝城之所以被称为画境,便是因为此城乃是画圣以神来之笔画出……”

霍追点头:“当时他与白帝交好,乃是挚友。不过再后来白帝入魔,二十年前被天下正道围剿,谢叠山也与其一般,死在道陵真君王玄难剑下。”

周围顿时起了一片吁叹之声:“一座白帝城,埋葬了当年多少英豪?听说后来就连王玄难自己都未能幸免于难,不知怎的,与巫山神女妙颂一起,殒身于城中……”

李谱则两眼放光地盘算起来:“等等,那这白帝城中,除了天下第一截剑以外,还可能有这支传说中的神来笔?”

众人齐齐翻他一个白眼。

周满其实已经没有听了,早在他们说起“王玄难”三字时,她便想起了那位神都公子:剑台春试,事关白帝城画境,此人总该要露面了吧?

王恕立在边上,却是神情忽寂。

唯有金不换脸色如常,似乎完全没将这些听闻放在心上,只问他们:“你们投名帖去么?”

周满回神,走到外间,却是带了几分思量:“剑台春试,你要参加?”

这可和金不换素日放浪形骸的性情不太符合。

金不换自己也知道,玩笑般道:“参加一下又不吃亏,凑个热闹嘛。”

周满深深看他一眼,没往下问了,只转头向王恕:“菩萨……”

但话音还未落地,已看见后面朝自己走来的那道身影。

宋兰真从参剑堂出来,正好要从他们旁边经过。

只不过刚走到周满面前时,她便停下了脚步。

周满笑笑问:“宋小姐有何见教?”

宋兰真平静得很:“见教不敢当。不过师妹仙人桥上那句话,确实令兰真受益匪浅。是以投桃报李,今日知道个消息,也想告知周师妹。”

周满貌似好奇:“哦?”

宋兰真便道:“张仪破凉州,天下大雪,已惊动了王氏正在终南山玄都坛上闭关的苦海道主。大公子王诰自上次生辰宴收了师妹所献的人头后,便昏迷不醒。听闻道主出关还未半日,已将其救活。”

周满尚未如何反应,边上的王恕已陡地蹙起眉头。

宋兰真淡淡道:“不久后剑台春试,想来周师妹不会太无聊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805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