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剑阁闻铃

作者:时镜 | 分类:军事 | 字数:0

83 血祭(新)

书名:剑阁闻铃 作者:时镜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9

“可是不忍,又能怎样呢?”

面对着那名妇人的愤怒,金不换并没有当面回应。他只是沉默着矗立了良久,然后垂下眼,在所有人注视的目光里走远。一直等走到泥盘街尽头那一座二层的小楼,才停下脚步,带着几分苦意,向身后跟来的周满开了口。

周满只能看见他在细雨里的侧脸。

金不换的声音无比清醒,但也无比残酷:“宋氏之大,非蚍蜉所能撼。凶猛的野兽,才有搏斗的本钱;孱弱的鸡犬,若是不忍,除了白白葬送自己,又能得到什么?”

周满想回应一二,然而张口时,又忍住了。

大水将整条街淹没,面前这座小楼自然也不能幸免。且这里是整条街地势最低之处,即便一命先生已施展术法将大水引走,可它们在退去之前,依旧在这里留下了狼藉的痕迹。此刻正有一些人在里面收拾。

金不换说完,已抬步向里走去。

周满立在外面,看着他的背影,却只是想:不忍的确会死,可忍了,便一定能活吗?

云来街的街口,雨势虽已变小,可隔街对峙的双方,似乎谁也没有要退的意思。

两边人马都按住了兵刃,随时准备听令动手。

陈仲平自是恼恨韦玄半点道理不讲,偏要在这节骨眼上与自己为难,一张枯树皮似的老脸阴晴不定,不断变幻。

然而过得一阵后,竟忽然笑了起来。

韦玄几乎立刻感觉不舒服,皱起了眉头。

陈仲平身上那原本紧绷的气势,却是一下放松了:“韦长老化神后期的修为,凭我陈某人的本事,又是在小剑故城之中,的确不敢斗狠。我等虽认为金灯阁十数名修士之死乃是那金不换胆大妄为,但韦长老既一力称是你王氏周满所为,那陈某也只好依韦长老之言,将此事上呈少主、小姐了。”

韦玄冷笑:“那两个小辈,你以为我放在眼中不成?”

陈仲平回以一笑,只朝着泥盘街那边看了一眼:“韦长老乃是道陵真君旧部,自然谁也不放在眼中。你要因那周满与金灯阁作对,我等看在王氏面上,自也不好为难她。只不过这天底下迫人就范的法子,岂独打打杀杀这一种呢?”

对于庞大的世家而言,要碾死一只蝼蚁,何须亲自动手?只需淡淡一个眼神扫过,稍稍流露出一点好恶,便会有无数趋炎附势之人顺其好而好、顺其恶而恶,恨不能摇尾为其马前之卒。

陈仲平说完,便一挥手,竟真就带着一干人等返回金灯阁。

若愚堂这边的人站在原地,不免有几分错愕。

孔无禄先是一愣,不太相信陈仲平就这般退了,然而紧接着便想起他方才最末一句,心头猛地跳出几分不祥的预感:“那陈仲平的目的是金不换,以此城为中心的附近几城,都有这位金郎君的盘口和生意!长老,此人也是公子的朋友,我们是否……”

他自是想问是否要出手相帮。

岂料韦玄眼神闪烁,只盯着那帮早已走远的金灯阁修士,道:“他们要真敢下狠手,那才好呢!”

三日后,雨完全停了,天也早已放晴。然而泥盘街尽头的这座二层小楼,却笼罩了厚厚的阴云,仿佛有一场

更大的风雨正在酝酿。

二楼那不大的厅中,已坐满了人,还有不少挤在边上站着。

正中一张长桌,左边为首坐着的,是一蓄须的中年人,看着其貌不扬,像个账房先生;右边为首坐着的,是一身材魁梧的粗豪壮汉,一身短褐,脚踩草鞋,倒像是街上搬货的脚夫。

金不换则坐在中间,旁边立着余善。

整座厅里数十人,竟找不出一个脸上带笑的,人人面容冷肃,如临大敌。

周满就抱了剑,站在角落里看着。

这几天她自是没回学宫,一是泥盘街大水刚过,她留下来能帮点忙就帮点忙,二也是怕自己走了,金不换的安危便没保障。

只是这三天来的消息,实在算不上好。

坐在右边的那名壮汉,已压不住心中火气,声音越见暴躁:“学宫那杨执事见风使舵、卸磨杀驴也就罢了,本来我们同他就是与虎谋皮,没了这点生意伤不了筋、动不了骨。可昨日五城九个盘口,尤其是放在明面上的六个,不是被人砸了就是被人抢了!驻守的兄弟们哪个不是好手?全被打得头破血流!可见那些寻衅之人,身份绝非寻常!”

左边那账房先生模样的人眉头也是紧锁:“最难的是药材那边。原本我们上个月谈定要给我们供货的商人,今天大都变了卦。不是避而不见,就是推三阻四。只有少数几家还信守承诺。可整个蜀中,已找不出几家医馆丹堂还愿意进我们的药材……”

有人不解:“我们的药材不说蜀中,至少在这片地界价钱算得上公道。他们不买我们,难道愿意高价去买宋氏?”

那账房先生苦笑:“宋氏以阵法传家,掌握着天下过半的传送阵,所有买进卖出的生意哪个没他们掺和一脚?药材这行,更是早早握在人家手中。无论哪家医馆丹堂,都是指望长久开下去,为了图我们一时的便宜,得罪金灯阁,谁又愿意?趋利避害,人之常情罢了。”

此言一出,厅中越发压抑。

不少人忍不住骂出了声。

周满却抬眸看向坐在正中的金不换:自进了厅以来,他便没说过一句话,坐在长桌尽头,像是什么也没听见一般,只是盯着手中那一块已干的泥。

此时厅中众人已是义愤填膺,尤其是那壮汉:“这些事情必是那狗屁宋氏金灯阁在背后授意使绊子!我们倒也罢了,饿不死,可下面有多少人指着生意转起来过日子。这狗屁世家如此嚣张,我们就这样坐以待毙吗?”

那账房先生叹气不说话。

有人见了便问:“蔡先生足智多谋,难道也没有半点办法?”

蔡先生,也就是账房先生蔡源,闻言只是摇头:“别人不买,我们难道还能强买强卖吗?宋氏势大,恐怕就算有哪家斗胆买了,最后也不免落得与我们那些盘口一般的下场……”

那壮汉气道:“医馆丹堂不买,我们难道不能自己卖吗?”

蔡源问:“自己卖?”

那壮汉道:“药材的生意是大头,总归还有几家信守承诺愿意供货给我们。医馆丹堂也不过就是给人看病开药卖丹药,我们在鬼市的几个暗堂口上也不是没有自己的炼丹师,何不将那些药材都炼成丹药,自己卖?”

众人都觉得这是个破局的法子。

然而蔡源听后,脸上苦意更甚,只道:“生老病死,自是最来钱的生意。你以为郎君不曾想过吗?此事若真那么容易,郎君早就做了。且不说炼丹卖药回钱的速度如何,单说丹药,我们的人顶多会炼制一些常见的普通丹药罢了。既是普通丹药,大医馆大丹堂哪家没有,旁人何必来我们这儿买?但若要卖些珍奇丹药,天底下最好的炼丹师和珍贵丹方,都攥在世家手中,尤其是陆氏济安堂。我们拿什么和人比?”

这话等同于封死了众人所能想到的最后一丝破局的可能,让所有的讨论都陷入了僵局。

整座厅内,忽然没有了声音。

这便是世家的可怕之处——

它们庞大的根系深入六州一国每个角落,一旦开始绞杀,甚至不会给人留下任何喘息的余地。

周满已听了许久,此时却不免想起前世的遭遇来:当年换骨之后,王氏派人追杀自己,不也是这般恨不能斩尽杀绝吗?原来宋氏也不遑多让。

依稀记得,前世金不换携拜帖到玉皇顶求见她时,正在同三大世家争夺位于凉州的灵石矿脉……

想到这里,她忍不住笑了一声。

放在平时,这一声大约也没人在意;可这时众人都在压抑中沉默,这一声就变得格外明显,尤其是在这种谁也笑不出来的情况下。

众人齐齐回头看向她。

那账房先生蔡源与右边坐的那壮汉,更是同时皱起眉头。

这些天来,周满都在。大家都知道她乃是郎君同窗好友,又兼亲眼见她当街斩杀金灯阁诸多修士,见她皆是怀着几分敬重,不敢慢待。只是她寡言少语,一般只在旁边看着众人忙碌,众人即便心里想,也不好同她搭话。

蔡源这时略一思索,竟起身请教:“周姑娘发笑,可是想到了什么破局之法?若有,可否指点一二?”

周满微微一怔:“我只是想起一些旧事。不过……”

她想了想,一念忽然冒出:“蔡先生刚才说,生老病死,是这世间最赚的生意。那为人改变天命呢?”

蔡源一愣:“改变天命?”

他显然没明白,但一直坐在长桌尽头看着手中泥块的金不换,却忽然抬起头来,将目光投向周满!

周满只在自己指间清光戒上一抹,便取出了一只扁平的玉匣,放到桌上:“诸位商讨的是破局之法,缺的是能与大医馆、

大丹堂一争高下的珍贵丹方。我这儿正有一匣丹药,不知可否找人研究研究,拆出丹方?或恐派得上用场。”

她随手将玉匣打开,露出其中八枚玉色的丹丸,顿时丹香四溢。

众人闻见,精神几乎齐齐一震。

蔡源一看,更是不太敢相信:“丹皮若玉,香如春草,这,这难道是——”

然而尚不等他将这丹药的名字道出,那头的金不换已经骤然起身,面容微冷,竟是直接走向周满,握住她胳膊,将她整个人往外面拉:“你跟我出来。”

众人全都错愕,心中生出几分不安。

周满自己也没想到,先是皱了眉头,但随后一看金不换那冷凝的眉峰一眼,想到什么,便没再推拒,只随他一道走到外面。

站在二楼栏杆前,放眼便能看见前面的泥盘街。

虽则被那妇人责斥不稀罕他的“臭钱”,可金不换自知泥盘街的祸患由自己而起,仍是点算了账目,给街上受灾之人都发了钱。

此时街上已有不少人在重修屋舍。

远远还能看见泥菩萨带着小药童孔最携了医箱出诊的身影。

周满先开口道:“此事也是因我而起,我帮你是理所应当;这这一匣春雨丹乃是王氏白送,于我更无大用,原本就打算给你和泥菩萨吃了试试。今日若能派上别的用场,自然更好不过,你不必有什么歉疚负担。”

谁料金不换竟道:“周满,我不是怕欠你。”

他向来是张扬的、恣睢的,然而连日来的坏消息,已如阴霾压在他身,显得沉闷而冷肃。

周满忽然意识到,他叫她出来的原因,或许并非如自己所想。

金不换轻声道:“我只是怕连累更多的人。”

要自己开丹堂卖药,绝非一件简单的事,尤其是当他们要卖的丹药叫“春雨丹”的时候——

这种价值连城的丹药,有提升根骨、增强天赋之用,向来为世家严格把持,只在豪族之中流动,绝少往下发放。毕竟若已高居明堂,巩固自身还来不及,怎会轻易将改命的机会施舍给下面的人?

别说他们拿这八枚丹药倒拆丹方能不能成,即便是成了,哪怕能仿出三分药效,传出去都是祸事一桩!

“春雨丹固然有价无市,这六州一国多的是人挥舞着大把灵石求遍了人脉也买不到,我们若能仿制必定能一举翻身,可这些世家,怎会容许?这件事,只怕比我们杀了陈寺,更令他们难以忍受。”金不换太知道那些人的忌讳了,“届时我们要对抗的,就不是一个宋氏、一个陈仲平那么简单了。”

世家利益被触犯时是什么嘴脸,谁能比周满更清楚呢?只是或恐正因有前世的仇怨在,今生她更加不愿忍耐。

她看向金不换:“可你要知道,陈仲平这个疯子不择手段,是不会轻易放过你的。经此一役,谁都知道泥盘街是你软肋。即便你不反抗,他也有一万种牵连无辜的法子,慢慢逼迫你就范。你要等死吗?”

金不换垂在身侧的手指终于慢慢攥紧。

只是,他到底难以下这个狠心:“可我是在这里长大的……”

不过是往昔泥坑里的一名弃婴,被街上一个无人问津的老乞丐救了起来。那时他气若游丝,老乞丐发现,便赶紧抱了,大半夜挨家挨户去敲门讨吃的。

可年幼的婴孩吃不了饭,能帮上忙的不多。

最后是屠户家的郑娘子生了恻隐,想起家里养的母羊刚生过小羊,几番犹豫,才瞒着自己生性暴躁的丈夫,去挤了一碗羊奶,帮忙喂了,将人救活。

后来,他就这么有惊无险地长大了,成了跟在老叫花子后面的小叫花子,连名字都是从叫花子们唱的莲花落里取出来的,是老叫花子喜欢的《劝人方》里的一句。

“忍一时,风浪静;退一步,处处宽。浪子回头金不换,有钱难买一生安……”

金不换的声音,仿佛浮在水面一般,飘忽不定。

只可惜,有钱尚难买一生安,没钱的叫花子又怎么可能好过?

在他刚开始记事的那一年冬天,突来的大雪压垮了他们栖身的窝棚,老乞丐身体孱弱,一场风寒便要了他的性命,撒手人寰。

他无枝可依,无处可去。

大半夜里,饥寒交迫,只好瑟缩在沿街米铺的屋檐下,听着里面的年轻的瘦老板和妻子吵架摔了碗,大声嚷嚷着:“走就走,老子以后不回来了。”

接着竟把门一拉,结果一低头就看见了外面的金不换。

瘦老板当即就道了一声:“晦气!”

然后直接把门关上。

金不换也不知道他怎么一下就不离家出走了,只是想,瘦老板脾气不好,老叫花子从不去他那儿要饭,自己虽然饿,但还能忍忍。再说,大晚上去哪家要饭,都是会挨骂的。

可没想到,过了一会儿,门又开了。

那瘦老板扔出来一碗白米饭,隔着门缝一脸嫌恶地看着他,只给他指斜对面那已经收了的馄饨摊:“小叫花子赶紧滚,去那边!这大晚上,别一不小心死我门口!”

“那时候,我捧着那碗饭,不知所措。等他把门关上了,过了好久,才想起道谢,然后跑去对面。”说到这里时,金不换的声音,竟带了几分滞重,两眼微微润湿地望着周满,“那是馄饨摊,棚下面就是火灶。卖馄饨的老板戌时收摊,可烧过火的灶膛却能热很久。那里比别的地方暖和。周满,他是怕我冻死……”

他慢慢道:“我是小叫花子,可我几乎没有真正讨过饭,都是别人给我的。我是凭着这里一人一点的恻隐之心,才活了下来。他们是普通人,甚至未必个个都是好人。可我不能舍弃他们,也无法用他们去冒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901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