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剑阁闻铃

作者:时镜 | 分类:军事 | 字数:0

104 熠熠生辉

书名:剑阁闻铃 作者:时镜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9

只这一瞬,周满便知道,恐怕是自己那封信终于有了结果。只是这结果,未免有些出乎意料。

蜀中四门,全数现身于此,意味着什么?

她只往深了稍稍一想,竟觉心惊。

那四位首座掌门只在远处看着,暂不走近,他们门下与秀英、霍追等得意弟子,却是都率了门众,穿过人群,到得近前。

蜀中四门放眼天下或许算不得最顶尖最显赫的大宗门,可在蜀州这片地界上,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原本堵在前方的人群,全都下意识退到两旁,让出一条宽阔大道。

一时间,只见得那些年轻弟子,各着本门道衣,如云行风,皆是一身昂然意气。

众人无不感到心中震撼。

原本决定要走的那些人,这时都站在眼底,不知所措;先前轻蔑将金不换手中泥钱拂落的那人,更是脸色惨白,抖如筛糠。

唯有冯其,惊诧过后,很快注意到散花楼众人抬在后面的箱子。

一股隐隐熟悉的药香被他闻见。

他眼底忽然浮出几分泪光,竟喃喃道:“明艾子,明艾子,是药!有药了……”

那几口大箱被散花楼众人抬着,放到前方地面上。

唐慕白唐颂白两兄弟并肩而立,一个向他道:“上回你发帖我俩可不是不来,只不过是酒喝多,不慎睡过了时辰。”

另一个则指着那几口箱子道:“你要的药。我们依你信上所言,去找了西蜀那些药农,报了你名号,他们也没多收钱,给我们凑出这三箱一共百斤,想来该够用了。”

立刻有人上前将箱子打开,请了蔡先生来收。

所有人万万没料到,苦苦等候的救命药竟就这么有了,一怔之后,都忍不住欣喜若狂。

“太好了,有药了!”

“哈哈,我就知道,他金不换并不是真躲起来,还算有担当的。”

“哼,现在你们又知道了。先才闹事的时候,怎么没见你们想起他往日的好呢?”

“有救了,有救了……”

……

此时金不换立在阶上,脚边固然落满狼藉的泥钱,然而当他放眼驰目,泥盘街上自大水后便一直笼罩的阴霾竟忽然一扫,人人精神振奋。

余秀英、霍追、唐慕白、唐颂白、妙欢喜,还有他同门师兄常济,皆已在近前站定,带着笑意,向他看来。

甚至角落里还有个缩头缩脑的李谱,也不知到底是怕事还是不怕事,人都有胆来了,却偏偏不知打哪儿捡来只瓜瓢,挡在脸边上,生怕被人生出来似的。然而当对上他目光时,又从人群里极力地举高了手向他挥舞,露出他雪白的牙齿……

这一刻,心底热意便陡地上涌。

纵使经历过重重险阻,已看过人心无数的幽暗,可没当有辉光从缝隙里照落,谁又能忍住无动于衷?

平日里八面玲珑长袖善舞的金郎君,这时喉间如噎,竟说不出更多的话来。

周满立在不远处,将这一幕收入眼底,也是怔了一怔,随后气笑:“我当他是真颓丧三日不出呢,原来也不是什么都没做……”

想必是那日蔡先生向他报过了情况,他便修书给散花楼那两人了,如此方能在短短三日内从西蜀药农手中凑齐所需之药,今日送到泥盘街来。

王恕闻言,也禁不住微微笑起来。

只是当他将目光转向人群,看得一会儿,心中却忽然生出无限复杂:“或许,人心也没有我们想的那样易变……”

周满眉梢一挑,顺他目光看去。

原来是一早就从人群里站出来决意要走的那些人,终于没脸立在原地,在其他人欢呼雀跃之时,灰溜溜夹着尾巴离去。从始至终,没有带走一枚泥钱。毕竟他们也不认为金不换对抗世家能有什么好下场,自不愿再与他扯上任何关系。

反倒是留下来的人里,有不少人义愤填膺,将地上泥钱拾起,散给其他人,只道:“郎君一片好意,这帮人狼心狗肺,呸!没看见人家大门派都抢着要吗?他们不要,咱们要!”

就好像是一场湍流冲过泥沙,有的人被冲走了,有的人却留下了。

直到这时候,人们才发现,离开的是少数,留下的是多数;离开的是声音大的,留下的是沉默久的。

冯其立在原地人还没走,然而此时左右看看,竟觉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茫然。

为什么大多数人的选择和他以为的并不一样?

王恕轻声道:“声音大的未必人便多,可他们声音大,把别人的声音盖住了。不说话的人未必没有衡量,只是心中害怕,不敢说……”

周满却想:尽然如此吗?倘若今日蜀中四门不来,救命之药不到,这些沉默不敢言的人们又会怎样选呢?

只是她想完了一笑,并未说出口。

她眼底看人总难免先看出恶处,菩萨眼底看人却往往先看出善处,算不上什么好事,但也没有那么坏。

原本被人打落在地的泥钱,这时早被众人拾起,重新分发出去,一人一枚虽然不够,一家一枚却总是有的。

有人就笑着问:“这泥钱,我们拿了也一定凡有所求、必有所应吗?那要以后大难不死,岂不是多了个护身符?”

旁边有人插话:“人家修士们拿这泥钱无异于跟金郎君订立盟约,要势力有势力要人有人,你有什么?咱们打铁种地的凑凑热闹得了,哈哈,你难道还真当天下有这样白来的好事啊?”

众人也跟着哄笑:“就是,别瞎想了……”

那人摸摸脑袋,有些脸红。

可谁也没想到,就在这时,一道声音忽然插了进来,:“不是的,不是如此。”

众人顿时一愣,转头看去,竟是金不换。

夕阳已经沉落,四面点燃火把,他的身影映照在跳跃的火光中,衣襟上墨染的痕迹并未减损他的风骨,反而添了三分,人站在阶上,一双眼却是看向下方所有人。

金不换道:“无关贵贱,无关贫富,也无关修士或者凡人,哪怕只是寻常巷陌无名小卒,甚至街边无处栖身一介寒微乞丐,凡持泥钱,也一样有求必应!这并非是什么白来的好事——”

这一刻,周满忽然觉得,金不换是在哭。

但他脸上没有泪,仅仅声音里有那么片刻的破绽:“泥盘街从今日起,再无宁日,绝非虚言。诸位若明知如此,还要留下,便是以身家性命相托!可是金不换本就出身寒微,更非世家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大人物,不可能护得住所有人。诚请诸位,再三思量!”

人群莫名安静下来,只听得见火把燃烧的哔啵声响。

王恕这才明白:他与周满,怕留下来的人不够多,寒了金不换的心;可金不换怕的却是留下来的人太多,他承担不起——

他在劝他们走。

然而静寂的人群中,久久没有声音,更没有人离开。

直到有人骂了一声:“平日里最恨云来街那帮修士狗眼看人低,郎君一枚泥钱却肯将我等一视同仁,光这份气性,老子就非留不可!脑袋掉了碗大个疤,世家有什么了不起!早晚也叫这帮王八犊子知道知道柴米油盐来之不易!”

这一声,就好似开启了洪水的闸门。

“泥盘街十多年来,就出了你这么一个凭自己本事拜入杜草堂的,出身寒微又怎样?偏要活出个人样,给他们看看!”

“往日你替世家做事,老子颇瞧你不惯,没想到现在倒对了气性!哈哈……”

“就凭郎君今日一番话,以后有事尽管吩咐!”

……

人们不仅没走,反而坚定了留下的心,不少人甚至红了眼圈,攥紧拳头。

金不换立在阶上,一一看去。

风拂面来,终觉眼眶发热。

这一刻,泥盘街不再是大水冲过后的散沙,而是一道固若金汤的城墙。

离开的黯淡了,留下的却熠熠生辉。

不管是近处的周满王恕、蜀中四门,还是另一侧看着的妙欢喜、李谱,此时无不为这一幕动容!

远处那名作女冠打扮的年长女修,此时瞧着那边,也不由叹了一声:“以前于你门中见了此人,总觉聪明有余失之轻浮,就是去散花楼都还差一口气性,倒不料如今……不愧是你们杜草堂门下!”

那笑嘻嘻的老头儿不知何时已收了笑,同旁边立着的那怒面道士一块儿,点了点头。

三别先生却想起多年前,那个手中无笔、只攥了一根已经写秃的银杏木枝的小乞丐……

寒冬腊月的天,身上仅有一件缝补过的破衣。

可他站在台阶下,站在那一群衣着光鲜的少年人之中,对着立在他面前的常济,眼神坚定,一字一句地说:“我要进杜草堂。”

考校的时候,几个富家子弟偷偷毁去了他的答卷。

常济发现后,把那几个心性坏的揪出来,狠狠打了一顿,撕了他们答卷,连人一块儿扔出门外。

那小乞丐没了答卷,便拿着他的银杏木枝,一言不发地在外面积雪的泥地上写字。

雪一片片落了,把泥地上的字盖住,只留下模糊的痕迹,便好似飞鸿留下的一点爪印。但只要拂开那雪,一切却是又深刻又清晰。

三别先生觉得,那是他有生以来看过写得最好的字。

论根骨,论悟性,在这偌大修界、无数宗门,甚至就是在蜀中、在杜草堂,区区一个金不换,实算不得高。若与真正的天才相比,说一句“平庸”也并没有什么不妥。

可是……

三别先生微微笑起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我们或许有看走眼的时候,但依着杜圣遗训,总不会选错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666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