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剑阁闻铃

作者:时镜 | 分类:军事 | 字数:0

41 霓裳羽衣曲

书名:剑阁闻铃 作者:时镜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9

周满尚不知门外发生了怎样离谱的误会,她只是收起了那枚铜钱和扳指,看向刚走进来的赵霓裳。

因与金不换打过一架,屋内陈设略显凌乱。

赵霓裳看见,却绝不多问,只是轻轻屏住一口气,上前来行礼:“听绮罗堂的人说过,师姐今早来过,只是不巧,那时霓裳不在。”

周满淡淡道:“无妨,那时也不是找你去的。”

她直接起身走到桌案旁,将那花了一早上写成的几页纸拿起来,不过一回头看见赵霓裳手里还捧着一只不大的瓷罐,神情似有忐忑,心念一转,便问:“给我的?”

赵霓裳正愁不知如何开口,听她主动问起,竟松了一口气,连忙道:“这两日闲来无事,到山上采了一点雪芽,正好炒制出来,来时便想着给师姐也带上一点。”

周满接过来一看,果然是一只精致的小茶罐。

里面装着的茶不算多,正好是适合访友时随手带上一些的那种小礼,不会显得太重太刻意,反而满满都是心意。

她搭着眼帘,只笑一声:“有心了。”

赵霓裳心下似乎稍安。

周满则将茶罐搁回桌案上,又重新仔细把手里那几页纸理了一遍,确认过顺序和书写都无错漏,才将其递给赵霓裳,神情竟有几分郑重:“这是我为你挑选的功法。”

赵霓裳双手接过,看向最上面那一页:“霓裳,羽衣曲?”

周满的字,算不上特别好,只因她右手小指有残缺,而握笔却需要以小指保持平衡,因而除却练剑要受影响外,连日常写字都会差旁人几分,显得拙而不工,但偏偏笔力极劲,看上去倒有一种让人一眼便忘不掉的钝厚气势。

头前两页写的不是什么功法,而是曲谱。

后面一页甚至写了“霓裳羽衣”的制法。

周满道:“这一门功法,便叫做《霓裳羽衣曲》,是我所知的功法中,也许最适合你修炼的一门。”

这是武皇十二道金简上所载的道法之一。

前世与这十二道金简相关的遭遇,随之浮现在眼前,周满眼底难免藏了几分变幻之色,慢慢道:“你虽没怎么修炼,但久在剑门学宫,想必曾有过听闻,三百年前女帝武皇在岱岳封禅证道,成为了天下最强大的修士,于岱岳玉皇顶开辟了道场,座下有舞、乐、衣,三大侍者。舞侍是巫山神女妙颂,乐侍是誉满天下的琴奴王襄,衣侍则是妙手能织云霞的天孙娘娘……”

赵霓裳听得“妙手能织云霞”几个字,已不由得抬起头来,心驰神往。

周满便续道:“这《霓裳羽衣》的功法,便是天孙娘娘所创。最初只是一支曲,乃琴奴王襄为武皇所作,后来由神女妙颂根据此曲编了一支舞,天孙娘娘则根据其舞制了传说中的‘霓裳羽衣’,并由此悟出了自己的道法。只不过我对此法所知并不十分完全,仅能算有一部分残篇,所以给你的这上卷功法里,有一部分是我根据道法推衍填补的,并不能保证它还具有原功法的威力。”

前世她修为虽高,可看十二道金简时却未想过要全部记忆。

毕竟对修士而言,看太多道法并非好事。不能理解的,很快便会忘记;若能理解,记得太多太杂,却不免侵扰道心,心志不坚者很容易混乱。

连武皇自己都只是将万千道法录在十二道金简中罢了。

这《霓裳羽衣曲》周满记得不全,但毕竟前世道法造诣颇高,并不下于武皇座下那位天孙娘娘,所以根据残篇推衍并非难事,且自忖未必就比原本的差。

只是话却不能对赵霓裳讲实,怕她期望过高。

周满只道:“这门功法,将曲谱拆开,便是修炼的法门,我都给你写在了后面几页。最能匹配此法的武器,也有三样……”

赵霓裳翻到后面几页,便看见了:“是针、线和梭!”

周满点头:“这三样若能用好,皆是利器,只看你如何去修炼了。”

天孙娘娘因善织而闻名,后世制衣者大多将其供奉。绮罗堂正堂中便供奉着她的塑像。

赵霓裳甚至知道,父亲之所以为她取这个名字,也是因为传闻中天孙娘娘用云霞指织出过最美的“霓裳羽衣”……

她本以为,自己此前从未修炼,以微末之身,求得周满教授自己,能学一些寻常的道法就已足够。可谁想到,周满放到她手中的,竟是昔日天孙娘娘所创的功法!

这一刻,赵霓裳都以为自己在做梦。

捧着那薄薄几页纸,她抬起头来,竟有几分惶恐:“我,这,这真的是给我的吗……”

周满道:“你为我制了衣,这当然是写给你的。”

赵霓裳岂能不知,自己所制的那一件法袍,远远不能与这一部功法的价值相比。一时间,却是想起那夜满怀忐忑来找周满,整座东舍静寂幽暗,只有周满的屋子,为她亮着一盏灯……

眼泪险些又要滚落。

她微有哽咽,平复了片刻,才望向周满:“霓裳只怕天赋低微,修炼缓慢,会辜负这一门道法,也辜负师姐一番苦心。”

周满挑眉:“天赋低微,辜负?你难道以为剑门学宫里这些人,就是天赋绝佳之人吗?”

赵霓裳不解:“无论是蜀州四大宗门,还是三大世家、六州一国,所能选上来的,都是佼佼者,岂会天赋不佳?”

周满摇头:“不,他们的天赋未必见得比你好,他们只是比你幸运,机会比你多。”

赵霓裳更迷惑了。

周满便笑了一声,只带着几分懒散的靠坐在桌案边缘,声音浅淡,笑意却未达眼底:“寻常人十六岁才去测天赋,结果一旦不佳,便会放弃修炼。可若出身世家,身份尊贵,刚生下来便有自己的手段能测天赋,即便结果不佳,也能以灵药供养,又兼身在大族见多识广,无数前辈师长倾囊相授,到其十六岁自然‘天赋’绝佳,一鸣惊人。就算他们没有学刀剑方面的天赋,世家大族也会将其余三千大道呈于他们眼前,让他们一一尝试,或是丹药,或是音律,或是书画,甚至符箓……总能找出一道是他们能学的,会学的,比旁人强的。”

赵霓裳忽地一震。周满则淡淡地望着她:“你若不清楚这些根由,还要贸然与那些出身远胜于你的人比较,自然觉得自己天赋微末、平庸无能。赵霓裳,人若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能成,那就算是武皇陛下亲来追着你传道,你也什么都修不成!”

一字一句,声音虽轻,落下却仿若一记重锤。

赵霓裳听后,脸色都白了几分,瞬间出了一身冷汗。

她当即醒悟,拜倒在地,竟向周满叩首:“多谢师姐一言点醒,是霓裳糊涂,险些误入魔障!”

周满坦然受之,只道:“人人都有自己的天赋,只是有的人不够幸运,终其一生也未能发现,或者不知那是自己的天赋,发现了却并未能为其付出足够的心血,以至擦肩而过,浑噩终生。我知道你出身不佳,只跟你说让你付出足够的心血去擦亮自己的天赋,或许并不公平。可这天下也从来没有公平之事。你除却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心血,弥补这些差距以外,别无他法。”

赵霓裳容色郑重:“师姐教诲,霓裳谨记于心,既得师姐传道,必当竭尽全力,但能学得师姐、追得一二,便是霓裳造化。”

周满忽然道:“我?”

她静得片刻,没忍住笑了一声,难得有少许自嘲的意味,竟道:“不要跟我比。”

赵霓裳一怔:“可师姐在参剑堂……”

参剑堂试剑那一回,周满断指却执意学剑,十三日后连挑十名剑童子的事,不知让学宫中多少没有机会修炼的仆役侍从心怀激荡。

若要说“人定胜天”四字,自然首推周满。

不向她看、和她比,又当和谁?

周满自然能猜知赵霓裳未尽之语,可她深知自己身怀剑骨,绝不是一个可以被推而广之的范例,心中难免有几分复杂,只低缓道:“我也是幸运的,至少是比旁人幸运的。”

与那些天之骄子相比,周满不敢说自己不是凡夫俗子。

可若与市井间那些真正的凡夫俗子比,她却又要比他们幸运得多……

只是这话落在赵霓裳耳中,却更使她困惑了,完全无法理解。

因为她只轻轻垂眸,便能看见周满的右手——

即便被黑布裹缠,也仍看得出小指处的残缺。

就因为这短短的一截断指,她被剑夫子拦在参剑堂前,受尽刁难,或许这一路走来还有许多异样的、嘲笑的目光,无数旁人想不到的艰辛……

这怎能说是“幸运”?

周满注意到她目光,抬起了自己的小指:“这吗?”

赵霓裳不敢轻易回答。

然而周满垂眸,看向那截断指,却仿佛回忆起了什么旧事一般,露出了少许伤怀的神情,寂然许久。

末了,竟笑了一声。

她轻轻道:“这不过是我的‘幸运,所附带的一点代价罢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549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