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皇子的我还不能享受享受?

作者:南瓜变成菜鸟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36章 妥协

书名:大明:皇子的我还不能享受享受? 作者:南瓜变成菜鸟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6

朱樉收起带着笑意的脸,坐正身体往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面前凑了凑说道:“你确定不说?”

“哼!”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冷哼一声扭过头去。

既然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不给自己面子,那朱樉索性就直接说了:“听说你有个小儿子叫孛儿只斤·雪山?”

听到雪山的名字,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身体不由的一抖,转过头眼神有些惊恐的看着朱樉,朱樉冷冷的笑了笑说道:“本王还知道,元大都被攻破前十几天,你将孛儿只斤·雪山送到了和林,交给铁木真的守墓人秘密保护了起来。”朱樉看到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的反应就知道他是在乎雪山这唯一血脉的,他开始害怕了。

不等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说什么,朱樉再次继续说:“你说传国玉玺是不是在雪山身上?也不怕告诉你,本王不日就要率军进入草原,有没有什么话要我带给雪山的?咱们都是老朋友了,你放心,你的话本王必定带到!”

此话一出,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彻底坐不住了,看到朱樉一切了然的模样,想站起身却发现浑身无力从椅子上滑下,跌跪在朱樉面前。

朱樉见状身子向后一靠,又翘起了二郎腿。

这个消息其实朱樉攻破北元逼问元顺帝的贴身太监其下落时,太监无意说出来的,但是后面抓住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后太过高兴,将这事给忘了。昨晚仔细回想了当初攻打北元细节时才想起来这事。

等了一炷香的时间,朱樉站起身来说道:“既然没什么话要带,那本王就先告辞了。”话音未落,朱樉就转身出了正厅。

此时院子中的女人衣衫不整的躺了一地,第二次生扑护卫时,被护卫一顿毒打都昏了过去,朱樉摇摇头就往府外走,心中默念:“三~二~~一~~!”

发一张清朝的妃子,让大家冷静冷静~嘿嘿

念道一时,身后传来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的叫声:“我说!我说!求求您了!饶过他一命吧!”

朱樉停住脚步,转过身说道:“你只有一次机会,如果我找到了,你这儿子我给你带回来父子团聚;找不到?回来的就是他的头颅!”

从昏德公府出来后,朱樉径直入了宫。到了御书房得知朱元璋与朱标都在武英殿,朱樉这又掉头往武英殿走去。

武英殿中,朱元璋与朱标都在,还有常遇春,徐达,朱文正,李文忠等大将,他们站在一块巨大的沙盘前说着什么。

殿门打开,看到朱樉走了进来,众人只是转头看了一眼就继续看着沙盘讨论着。

朱樉慢慢地走到了沙盘前面,他的目光落在了那个巨大的沙盘之上。这个沙盘详细地描绘了当今大明帝国的每一个城池、山川和河流,以及周边国家的位置。在南方,刚刚纳入几年的交趾宣慰司显得尤为突出;而北方草原则更加详尽细致。

朱樉静静地聆听着,耳边传来各位武将们激烈的争论声。他们争论着应该朝哪个方向进军,每个方向需要投入多少兵力,以及粮草和后勤该如何合理分配等等问题。无论是向北、向南还是向西,都有各自的支持者,众人各执一词,谁也无法说服谁。

朱元璋和朱标站在一旁,始终保持沉默,任由这些将领们互相争辩。然而,没有人能够真正能够说服对方,场面一度陷入僵局。

最后,所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集中到了朱樉身上,似乎期待着他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感受到众人的注视,朱樉深吸一口气,然后沉稳地开口问道:“太子殿下,目前我大明的钱粮状况如何?军备和人员数量又有多少?”

听到朱樉问自己,朱标想都没想就将熟记于心的情况说了出来:“如今大明军队改革后, 除去守备军和九边三十万边军外,常备大军一共七十万,都分散在靠近边疆的几个宣慰司中训练,其中靠北有三十万,靠西还有南面各二十万。京营有常备军五十万拱卫应天。国库钱粮充足。”

看到众人还不明白自己的意思,朱樉只好拿起指挥棒,在沙盘上比划说:“除去向西攻打察合台要经过大片的沙漠容易迷失方向外,我们可以同时从交趾宣慰司,辽东宣慰司,长城沿线城门打出去啊,如今大明钱粮充足,完全可以支持三线作战,而且打出去以战养战,减轻后勤压力。”

朱樉提出的三线作战让所有大将眼前一亮,纷纷将目光投向朱标,朱标看着沙盘思考后勤是否真的可以满足三线作战。

武英殿内安安静静,都等待着朱标的“一锤定音”。

良久后。

朱标接过指挥棒,他的目光落在沙盘之上,然后指着其中一个地方,语气坚定地说道:“大明建国至今,从未面临过如此庞大规模的多线后勤补给任务。本宫认为,在此种情况下,稳妥行事方为上策。我们必须对出征的将士们负责,确保他们无后顾之忧。因此,我建议只从辽东出发向北打进草原。原因有三——第一,我们便能充分利用先海路,后陆路,实现快速双重补给。第二,如果选择从长城出发,那么后勤将会面临巨大挑战。随着军队深入草原,我们需要投入至少十万将士来守护漫长的后勤粮道。第三,如果南北两边开展,后勤运送粮草人员根本不够,马上就要春耕了。”

朱元璋坐在一旁,专注地聆听着朱标的发言。当他看到朱标手持指挥棒,自信满满、侃侃而谈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欣慰之情。他意识到,自己在政治方面已经无法再传授给朱标更多的知识,但现在却惊喜地发现,朱标在军事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朱元璋暗自想道:“看来用不了多久,我就可以放心地将皇位交给他了。”想到这里,朱元璋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并频频点头表示赞同。

听到朱标的话,所有武将也认同的点头,此时朱樉说道:“调给我五万轻骑带双马,我可以带着龙骑卫只带五日口粮从宁夏卫出发,越过贺兰山直插和林与忽兰忽失温,然后转头向西一路扫荡。辽东方面可以将大军分两路,一路往北,一路向西,如今已是春天,草原上的河水也开始解冻,大军沿着水源将草原鞑子一路扫荡干净,彻底将草原划入我大明的统治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358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