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皇子的我还不能享受享受?

作者:南瓜变成菜鸟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54章 朝贡(四)

书名:大明:皇子的我还不能享受享受? 作者:南瓜变成菜鸟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6

pS:不卡文了吧,送送免费礼物催更啊,刚写完还热乎的。

乌斯藏诸部此次觐见进来三个人,是诸部推选出来的代表,三人等其他人说完后,跪着向前走了几步,一头磕在地上,一人用着蹩脚的汉语大声说道:“我乌斯藏诸部,骑兵二十万,牧民百姓一百七十万人恳请皇帝陛下接纳我等归附大明!”

“什么!”所有大臣听到此话一惊,就连上面的朱元璋也有些错愕,这是要举族归附啊。就连其他使臣也是一愣。

乌斯藏是高原上多个部落联合形成的联盟,高原上物资匮乏,缺少青菜,粮食,茶叶等必要物资。

就在他们进入大明后,见到丰盛的青菜以及回甘的茶叶,立即就爱上了这里,这三个使臣就是乌斯藏诸部的最高领导人,他们做的决定乌斯藏无人敢反抗,见识到龙骑卫的勇猛,还有大明的物资丰富,三人一商量,索性归附大明,自己就能离开那该死的高原,住进汉人的房子,就连那汉人女子也是比他们那的不知美了多少倍。

朱元璋与朱标对视一眼,随即朱标开口道:“乌斯藏使臣,兹事体大,容我们群臣商量一番后再给出决定。”

“谢大明皇帝陛下,我乌斯藏诸部愿为大明披荆斩棘,讨伐一切不臣!”乌斯藏使臣大声说道,当然这话是请教鸿胪寺官员学来的。

朱元璋也高兴的说道:“你等先去歇息,钱壬,好好招待乌斯藏的使臣。”

“臣遵旨!”钱壬恭敬的应道。

其余使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原本准备丰厚的贡品全然无用,这乌斯藏将自己都送给大明了,这能比得了?

这次大朝会直到中午时分才结束,朱元璋心情不错,设宴招待群臣以及使臣,朱标偷偷对身边的朱樉问道:“二弟,你说这给各国的回礼给多少合适?我刚想着给个价值五万两的特产以及白银五万两作为回礼,如何?”

朱樉一挑眉头,不满的说道:“你怎么不把国库打开让他们搬呢?谁家地头还有余粮啊,这大明的钱不用在百姓身上,却用来打肿脸充胖子,刚有点钱就这么挥霍?回礼的事我来办,你好好学着点。”说完朱樉就起身,来到宴会中央。

朱樉轻咳两声,大殿中立马安静了下来,朱樉笑了笑开口道:“各位使臣远道而来实在辛苦,我大明作为宗主国,收了你们的贡品,自然是要回礼的。”

说到这,各国使臣眼睛一亮,等了这么久终于要来了。他们为何要不辞辛苦的来大明上贡,就因为大明“人傻钱多”,往往回礼都是在正贡以及附带贡品上十倍甚至几十倍的回礼,使团人人有赏,自己国家还能挣一笔,要不是大明规定一年一贡,两年一贡的话,他们巴不得月月来呢,这种发财的机会可是不多啊。

朱樉顿了顿继续说道:“当然,我大明地大物博,无奇不有,自然不会亏待了各国,所以,本王决定将我大明最值钱的东西赐给各国,人人有份!”

使臣们一听立马都激动了起来,纷纷道谢。朱标却是被朱樉这一下整的有些迷糊,那点钱都舍不得,这会又将最值钱的送人?

朱樉目光缓缓扫过屋内众人,最终落在了那个安静地坐在角落里的身影——高启身上。他暗自思忖着,以高启的才智定能领会自己话中的深意吧。于是,他轻声唤道:“高启,高大人……”

原本沉浸在思绪中的高启听到有人呼喊自己的名字,猛地回过神来。他抬头望去,发现竟是朱樉正在召唤自己,心中不禁一紧,赶忙起身,毕恭毕敬地应道:“臣在!”

朱樉微微颔首示意,接着说道:“高大人,请往前几步。”高启闻言略感疑惑,但还是遵命走向前方。待到高启站定后,朱樉脸上露出一抹笑容,语气和善地问道:“高大人博学多才,通晓古今典籍,可谓诗、词、歌、赋无一不通。那么本王想请教一下,在我们大明,最为珍贵、价值连城之物究竟为何呢?”

面对朱樉突如其来的问题,高启不禁愣住了。他实在摸不透这位王爷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一时间竟有些不知所措。然而,在短暂的沉默之后,高启将朱樉的问题在心中反复思考,突然高启明白了朱樉的意思,小心翼翼地回答道:“回禀吴王殿下,微臣认为,我大明最珍贵,价值连城之物为——四书五经,圣人学说!”

朱樉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他看着高启,心想此人果然聪明,随即对礼部尚书宋勉说道:“礼部尚书宋勉宋大人,不知礼部书库中的四书五经可还多啊?”

宋勉一听同样明白朱樉的意思,立即站起身拱手说道:“回禀吴王殿下,这四书五经乃是国学之根本,大明之根基,自然是存有不少。”

朱樉对着所有使臣说道:“诸位听到了,本王做主,每个国家回去后各带一百套回去,其中一套由我大明未来储君,太子殿下亲自题词送给各国国主,以示嘉奖。还望各国能好好学习这四书五经,领悟其中道理,可以派遣学子前来学习,一人一年两万两白银作为学费,每个国家不得低于二十人,如果哪些国家不愿意,那本王只好学先贤孔圣人带一万龙骑卫周游列国了。”

虽然朱樉一直在笑着说,而这些使臣却觉得背后直冒凉风,看样子这吴王不是在开玩笑,一年四十万两啊!可如今大明帝国威压海内,谁敢拒绝?

使臣们只好挤出一丝苦笑感谢吴王殿下的慷慨,我等回去就将学子以及学费送来。

朱元璋看着这一幕一直都没说话,而朱标却是对朱樉的操作惊为天人,几本书一年就能换来上百万两,而且还是站着把钱挣了,这种操作朱标自认为真的学到了。

朱樉见各国同意了对着那些龙骑卫带回来的使臣说道:“你们也多学学,希望你们下次来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不然我就让龙骑卫再去你们那里亲自教。”

以蒙脱为首的诸使臣在鸿胪寺的翻译下连连点头答应,刚恭恭敬敬的送走龙骑卫,再让他们回来转一圈,自己等人哪还有活路可走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183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