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皇子的我还不能享受享受?

作者:南瓜变成菜鸟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98章 早朝

书名:大明:皇子的我还不能享受享受? 作者:南瓜变成菜鸟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6

第二天天色依旧昏暗,黎明尚未破晓之际。

朱樉一边揉着困倦的眼睛,一边打着哈欠,缓缓地走到了奉天殿外广场。

此时,官员们早已守候在此,见到朱樉到来,纷纷拱手施礼,表示问候之意。

朱樉也礼貌地一一回礼,但他的目光却被一个人吸引住了——常遇春。

只见常遇春大步走来,毫不客气地一把搂住了朱樉的脖子,豪爽地笑道:"好小子!我那不成器的儿子没在你那儿闯出什么祸来吧?"

朱樉先是一愣,随即露出欣喜的笑容,回应道:"哟,常叔啊,真是好久不见啦!至于常茂嘛,听说是干得挺不错的,不过具体情况您还是得问问你那位贤婿才行。"

这时,傅有德、王弼、李文忠等一众武将也纷纷凑了过来。朱樉一眼就看到了李文忠,连忙开口问道:"表哥,九江最近怎么样?怎么一直没见他回杭州府呢?"

李文忠有些尴尬地挠了挠头,苦笑着回答说:"唉,那小崽子前些日子爬上树,结果不小心摔了下来,不仅把腿给摔断了,还磕到了脑袋,这两天才刚刚醒过来。"

听到这个消息,朱樉好奇的问:“九江没事爬树干啥?”

“那啥,那小崽子被我追的。”李文忠含糊的说道。

朱樉张了张嘴,正欲开口说话之际,只听得“嘎吱”一声响,奉天殿那厚重的宫门缓缓开启,紧接着,从门内传出一阵尖细悠长的嗓音:“时辰到!百官上朝!”

话音未落,原本有些嘈杂的殿前广场瞬间变得鸦雀无声,众大臣们纷纷行动起来,文臣武将们迅速地排成整齐的两列队伍,如游鱼般依次有序地迈入奉天殿。

一踏入殿内,众人便瞧见朱标早已稳稳当当地立于大殿之中。朱樉快步走到队列前方,停在朱标侧后方。

朱标侧过头对朱樉笑了笑,朱樉看到他的笑容说道:“大哥,我可是你亲弟弟,别坑我啊。”

“二弟啊,你怎么能这么想大哥呢?”朱标回道。

待群臣尽数进殿之后,他们纷纷向朱标躬身抱拳施礼,齐声道:“臣等见过太子殿下!”

朱标微微转过身来,面带微笑,和声说道:“诸位免礼。”其声音温润清朗,令人如沐春风。

“谢太子殿下。”百官回应。

话音刚落,王德声音传来:“陛下驾到!百官,迎!”

所有人弯腰行礼道:“臣等恭迎陛下!”

朱元璋身穿龙袍,头戴冠冕龙行虎步的坐上龙椅,开口道:“平身吧。”

“谢陛下。”

“中山侯汤和,山东河南旱灾一案查的如何了?”朱元璋平淡的问道。

自从汤和与李善长走的很近以后,朱元璋为了削弱汤和的兵权,就将汤和从军中调到了御史台,做左御史大夫,明升暗降,而御史台右御史大夫是卫国公邓愈。

邓愈刚从云南回来不久,因身上多处暗疾,朱元璋特令他返回应天疗养,特进他为荣禄大夫,右柱国。平日在家休养也不上朝,但朱元璋并没有拿掉他右御史大夫的官职。

御史台落在汤和一个人身上,他一个武夫也不懂那些弯弯绕,他在御史台就像一个摆设一样,每日饮酒作乐。

山东河南大灾时,朱元璋就让他们御史台去查明原因,当地官员为何不上报等问题,汤和只是对下面人吩咐了一下,在就没管。

哪知道今日朱元璋早朝就问他,他哪里知道。

朱元璋见汤和在哪里支支吾吾说不出来,有些恼怒,继涂节之后新的御史中丞郭庸此时出列道:“启禀陛下,前往两省调查回来的御史上报,山东是当地知县知情不报,导致灾民涌入应天。而河南布政使是上报不及时。”

朱元璋一听气笑了,这么大的事就退出几个知县来?那河南布政使就是一个失察延误上报?

这里面要是没有那些龌龊事根本不可能,这些人是将咱当傻子呢!

朱元璋压下心中的火气,平静的说道:“中山侯汤和罚俸半年。”

汤和苦涩的行礼道:“臣汤和谢陛下开恩。”

“早朝继续。”朱元璋说道。

礼部尚书宋勉恭敬地走出队列,向皇帝禀告道:“陛下,近日周边各国的使臣纷纷呈上奏折,表示他们即将在年关来临之际前来朝拜并献上贡品。关于此次接待事宜,臣等不知是否应当依旧遵循先前的规章制度办理,亦或做出某些调整。”

朱樉听闻各国使臣将要进贡,心中不禁暗自盘算起来。

他深知这些小国家并非真心实意前来进献宝物,而是企图从大明朝身上谋取利益。

往昔每逢进贡之时,这些国家往往只拿出一些稍显珍稀的物品,却对其大肆吹嘘渲染,夸大其价值。

而作为宗主国的大明,则必须给予相应的回礼。最终,大明所回馈的礼物价值竟然高达贡品的十倍!

如此一来,这些使臣便可满载而归、赚得盆满钵满也能让各国国主赏赐一番。

想到此处,朱樉的脸色变得阴沉起来,他暗暗下定决心,绝不能再让这些小国轻易得逞。

他要想个办法,既能维护大国尊严,又能避免被他国占便宜。

龙椅之上的朱元璋沉声道:“众爱卿对此有何看法?。”

一时间,朝堂上议论纷纷,大臣们各抒己见,但始终未能提出一个令朱元璋满意的方案。

朱元璋正准备开口按照惯例处理此事时,朱樉轻轻地推了一下朱标。朱标转过头去,与朱樉对视一眼后,立刻明白了他的意图。

于是,朱标迅速出列,打断了朱元璋的话:“父皇,关于这次朝贡之事,儿臣认为不妨交由二弟负责更为妥当。”

听到这话,一旁的朱樉简直惊呆了——自己可不是这个意思啊!原本是想让大哥接手这个任务,怎么反倒变成自己要去做了呢?他心急如焚,趁着朱元璋尚未回应,连忙站出来说道:“父皇,此事理应由太子殿下去操办,如此方能在各国使臣面前展现我大明储君的威仪和风采。”

朱元璋听了,觉得甚有道理,点头表示赞同,并说道:“嗯,那就将此事交予太子办理吧。”

眼见事情已成定局,朱标无奈之下只得回答道:“儿臣领旨谢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405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