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皇子的我还不能享受享受?

作者:南瓜变成菜鸟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62章 横推即可

书名:大明:皇子的我还不能享受享受? 作者:南瓜变成菜鸟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6

洪武六年除夕过后,奉天殿第一个早朝。

在朱标的改革下,除开那些关键部门需要留人值班以外,官员们迎来为期三天的休假。

所有官员对朱标感激涕零,因为在此之前,朱元璋坐朝的时候,他们每年只有三天的休息时间,即除夕、冬至和朱元璋的生日仅仅三天。

无论是京城还是地方官员,都按照这个规定执行。这样的情况让百官苦不堪言。

要知道,汉朝时每五天就有一天休沐;唐朝则是九天一休沐,每逢佳节还有假期,节日繁多,甚至连佛祖诞辰都能休息三天。

相比之下,元朝的假期更为宽松,不仅节假日放假,光是病假,只要不超过一百天就能每天带薪休沐。此外,丁忧也不短,长辈去世有三十天假期,迁坟修缮还有二十天等等。所以在元朝为官,基本上靠着病假加上丁忧假,半年都无需办公,但仍有俸禄领取。朱元璋在读史时发现了这些,他认为元朝之所以腐败、官员怠政,就是由此而来。

官员们难得的休息了三天,今日上朝都是精神奕奕,朱元璋坐在龙椅上开始了早朝,今日朱樉也是无奈的参加。

早朝刚开始,朱标率先出列,对着文武官员说道:“今日本宫有个好消息告诉诸位,大堂哥,进来吧。”

话音刚落,只见朱文正穿着亲王才能穿的团龙服走上了大殿,文官认识朱文正的不多,可武将这边却炸开了锅。

“大都督!”

“将军!”

一声声惊讶的声音回荡在大殿之上,常遇春,徐达等老将则是睁大了眼睛不可置信,朱文正只是对着武将们微微点头,径直走上前大礼参拜道:“臣朱文正,参见陛下,太子殿下。”

“平身吧。”朱元璋的声音传来,朱文正谢过后站了起来。

朱标见武将们的惊讶,出声解释道:“朱文正本是疾病缠身,命不久矣,没想到经过多年的救治,如今身体已是大好,诸位不必过于惊讶。”

而龙椅之上的朱元璋对王德说道:“宣旨吧。”

王德上前打开圣旨朗声说道:“圣上有旨,朱文正接旨!”

朱文正再次双膝跪地,高声说道:“臣朱文正接旨!”

王德才继续说道:“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朕之侄,文正也,昔年为我大明立功无数,后重疾缠身,今大病痊愈,朕心甚慰,兹册封朱文正为汉王,一品亲王爵,东宫六率统领,太子太傅。其子朱守谦改为汉王世子,其妻谢氏为汉王妃,应天王府一座。钦此!”

跪在地上的朱文正磕了三个头,抱拳说道:“臣朱文正谢陛下圣恩!”

此时,朱元璋坐在那金碧辉煌且雕刻着金龙的龙椅之上,偷偷地打了一个哈欠,他心中暗自嘀咕:“这时间一久不上朝啊,早上起来还真是有些困难!”想着想着,朱元璋便清了清嗓子,然后大声说道:“平身吧,今日早朝就交由太子来继续主持。”话音刚落,朱元璋便站起身来,缓缓地离开了朝堂。

“臣等恭送陛下!”众大臣齐声高呼道。

对于朱文正的再次出现,朝堂上并没有太大的波澜,如今朝堂上大部分都是刚提拔不久上来的官员,那些认识朱文正的武将更不用说,对其人也是佩服不已,当时的事情也都是耳闻,如今也没人敢追究以前的事情,难不成跟朱元璋作对?

待朱元璋走后,朱标稳步踏上了高台,坐在龙椅之上,扫视了下方的百官,然后开口说道:“早朝继续吧。户部来说说各部对于征伐倭国和占城国的粮草储备情况如何。”

户部尚书陈颜应声而出,他恭敬地向朱标行了一礼,然后禀告道:“启禀太子殿下,如今我户部的粮草储备十分充足,可以满足三十万人整整一年的需求。而且,粮草的运输绝对不会出现任何问题。”陈颜的声音洪亮而清晰,让在场的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朱标点点头对朱樉问道:“吴王,对讨伐倭国可有计划?”

朱樉闭着眼睛小恬,听到朱标问他,出列抱拳说道:“启禀太子殿下,讨伐倭国的计划无他,横推即可,亡其国,灭其种,绝其苗裔。”说这话的时候,武将分明感到朱樉所散发出的杀气接近实质。

身后的文官都觉得大殿中的气温都下降了许多,不由的打了一个寒颤。

有些御史言官听到朱樉这话,按照以往的官吏,都会出列说道:“不可如此啊!差不多就可以了,我们堂堂天朝上国,自然是应该有着宽宏大量的气度,教训一番也就罢了……”

然而,根据他们对朱樉之前所做的种种事迹来看,深知此刻若是胆敢站出来劝解,恐怕自己绝对无法活着踏出这座大殿。于是乎,这些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沉默,决定保留有用之躯,以期将来能够更好地报效大明帝国。

至于武将们,则更是无需多言。对他们而言,只要有战争可打,其他一切都无关紧要。毕竟,他们都是从乱世中摸爬滚打出来的,什么样的场面没有见识过?且不说其他人,单是常遇春这位,他所杀的战俘便不在少数。每每攻下一座城池,只要有人拿起武器反抗,他从来不会留下任何活口,甚至屠城之事也并非未曾做过。

不过,必须承认的是,这些文官们唯有在朱樉面前才会表现得如此恭顺老实。倘若换作他们自己说出亡国、灭族、断根之类的话语,恐怕早就跳出人群,对其进行严厉指责和抨击了。哪像现在这样,一个个都安静得如同鹌鹑一般,不敢发出一丝声响。

朱标听到朱樉的话反倒是笑了笑,说道:“吴王这计划倒是直接,大明水师如今十艘宝船全部下海,不过想要运送二十万人渡海还是有些困难,如此吴王有何想法?”

听到此话,朱樉思考了一下,想要将二十万人送过去所需的大量船只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而且马匹,武器,粮草等也是一个天文数字,以目前大明所拥有能入海的船只根本办不到,朱樉也有些为难了。

一炷香后,其他武将也都交头接耳似乎也没想到什么好办法,地上打他们一个个都精通,可是这跨海作战,这就到他们的知识盲区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880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