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皇子的我还不能享受享受?

作者:南瓜变成菜鸟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64章 吕本的心思

书名:大明:皇子的我还不能享受享受? 作者:南瓜变成菜鸟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6

朱樉的话音落下,朱标并未急于表态,他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任由朝堂上文武大臣们热烈地讨论着。

此时,他注意到徐达和常遇春两位年迈的将领,身体状况不佳,似乎难以长久站立。于是,示意身边的黄狗儿搬来两把凳子,让徐达和常遇春能够坐下休息。而在文官队列中,只有茹太素一人年事已高,朱标同样也吩咐给他搬来一把凳子。

看着众人仍在激烈地争论不休,朱标却显得悠然自得。他慢慢地品了一口茶,然后若有所思地观察着殿内的动静。

这时,朱樉向他使了个眼色,并指了指自己的喉咙。朱标心领神会,立刻让黄狗儿把自己的茶杯端走。朱樉见状,迅速拿起茶杯,将里面的茶水一饮而尽,然后长长地舒了口气,对着黄狗儿摇了摇头,表示自己已经解渴。

在文官阵营里,众人各自形成了两派。一派赞同朱樉的观点,而另一派则持有不同意见。双方各执一词,争论得十分激烈。

然而,与文官们的热烈讨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武官们在经过一番简短的交流后便不再发言。他们静静地等待着朱标的最终决定,无论朱标做出何种决策,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给予支持。毕竟,对于武官来说,执行朱元璋与朱标的命令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然而有人问,朱元璋与朱标发生争执,武将会偏向谁?有些自作聪明的站在朱元璋这里,虽然当时没说什么,但不出意外,这个人不久后就会问罪下狱,下场极为凄惨。小事争执保持沉默,大事一定要站在朱标这里。不然朱元璋会质问你,为何不站在储君这里,难道自己死后,你要造朱标的反?

虽然朱标之前与武将相交不深,但满朝武将无一不是太子坚定的簇拥,那些摇摆不定的人,坟头草都有两尺高了。

此时两派的文臣已经吵出真火了,时不时的传来一句:“彼其娘之!”之类的话,朱标见这些人就要动手了,冷喝一声道:“够了!”

大殿上立马安静了起来,落针可闻。

见状朱标对着文官问道:“谁对吴王的建议持反对意见?”

文官面面相觑,其中吕本走了出来,拱手说道:“启禀太子殿下,臣吕本不同意吴王的建议。”

自从吕氏嫁给了吴王,就没了消息,吕本自己也不敢去吴王府问,原因吕氏是被朱樉“买”了回去,自此跟自己就没了关系。

而且礼部尚书宋勉不久后就要告老,自己这个侍郎是正三品,按照朱樉所说,如今四十八岁的自己再得不到升迁一年后就要告老,这让他这个官迷如何甘心,无论如何都要阻止朱樉的建议顺利实施。

朱标眉头一皱,没想到竟然是吕本站了出来,问道:“吕本,吴王可算你女婿,自己人都要反对吗?”

吕本一听正色道:“国家大事怎能徇私?”

而朱樉却冷声说道:“这吕本可算不得本王岳父,他还不配,他女儿只是个夫人,而且本王是给钱做了“交割”的。”

话音落下,吕本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他恭敬地拱手说道:“启禀太子殿下,吴王提出的这个建议简直就是祸国殃民之言论啊!我们大明的官员们大多凭借着卓越的才学而崭露头角,怎么能仅仅因为年龄大了就要辞官归隐呢?我辈读书之人应当为大明留有残身,报效大明!”

吕本说得义正言辞,许多文臣纷纷点头表示赞同。然而,朱标却似乎陷入了沉思,他突然问道:“吕侍郎,不知您今年贵庚几何呀?”

吕本听到朱标的询问,不禁一愣,脸上露出一丝尴尬之色,但还是硬着头皮答道:“回殿下,微臣今年已经四十八岁了。”

实际上,刚才朱标早已留意到,那些持反对意见的大臣们基本上都是年事已高或者即将到达退休年龄的人。他们之所以如此强烈地反对,无非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官职地位罢了。

而茹太素此时站了出来,虽说他入朝做官不久,但也是老来中举,之前被元朝压迫不得其志。

原御史中丞汤和由于此前周德兴之事而辞官归乡,于是御史台的中丞之位便落到了茹太素身上。如今他已年过六十一岁,按照朱樉的提议,身为正二品官员的他今年理应告老还乡。

然而,茹太素对这个决定却深表认同。毕竟随着年岁增长,人往往会失去那份冲劲;朝堂之上,更需要那些充满干劲的年轻才俊。只见茹太素跪地抱拳,向太子殿下禀告道:“启禀太子殿下,臣茹太素要弹劾吕本。此人为谋一己私利,竟公然阻挠吴王为大明百年发展提出的大计!像吕本这样反对吴王的官员们,大多年事渐高,只顾自身利益而全然不顾朝廷的未来发展。恳请殿下严惩不贷!”

话音刚落,茹太素便俯身跪地。

吕本见状,急忙拱手解释道:“太子殿下明鉴啊!茹中丞这是信口胡诌、污蔑微臣啊!臣怎会是那种自私自利之人?臣一心只为我大明啊!”言罢,他亦屈膝跪地。

朱樉冷笑道:“本王刚才说这个年龄计划立刻就实施了吗?最快也得四年以后,吕侍郎这么着急的跳出来,还不是为了自己的官欲?”

吕本一惊:“这,这,这...”

朱樉轻笑接着说:“怎么,吕侍郎这是反应过来了?你不觉得有些晚了嘛?”

上面的朱标冷哼道:“吕本,你还可有话说?”

此时吕本真想抽自己一个大嘴巴,为什么要跳出来当着出头鸟,这下好了,给自己玩砸了,现在看样子丢官不说,命能不能留下还两说呢,在朝堂上公然说吴王祸国殃民,自己真是蠢!!!

见吕本跪在地上低着头不说话,朱标冷声说道:“来人,免去吕本一切官职,即刻逐出应天城!”

吕本大惊失色的说道:“殿下饶命啊!臣真的是一心为了大明,此志绝无掺假!殿下明鉴!!!殿下!!”

几个禁卫冲入大殿将吕本给拖走了。那些反对的大臣此时也都不吭声了,朱标扫视一番说道:“既然在没有反对意见了,那就按吴王所说,礼部,兵部,工部,户部,吏部,五军都督府,各部配合,尽快成立大明皇家军事学院以及大明皇家大学,吴王写一份详细的奏折上来。”

“汉王此次出征,晋王朱棡,燕王朱棣,汉王世子朱守谦,常茂,徐辉祖,李景隆,傅忠,王德庆(王弼的长子),汤鼎(汤和长子)几人随军。汉王,本宫将这些人交给你,无论是亲王还是武将之子,一视同仁,可随意驱使,如有反抗,本宫给你生杀大权!”朱标说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349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