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皇子的我还不能享受享受?

作者:南瓜变成菜鸟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55章 朝贡(五)

书名:大明:皇子的我还不能享受享受? 作者:南瓜变成菜鸟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6

在朱樉话音落下之后,气氛陡然一变,迅速变得沉闷压抑起来。

那些来自异国他乡的使臣们面面相觑,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他们手中的筷子也停了下来,原本美味可口的食物此刻也变得索然无味。而桌上的美酒佳酿,更是无人敢于轻易品尝一口。

这些使臣们原本满心欢喜地期待着能从强大富饶的大明帝国身上谋取一些好处。然而,当他们得知大明的回礼竟然只是几本书籍时,心中顿时凉了半截。原本怀揣着发财梦想而来的他们,如今希望破灭,茫然失措,不知道该如何向自己的国君交代。一时间,整个奉天殿各国使臣这边陷入了一片死寂,只有偶尔传来的轻微叹息声打破这诡异的宁静。

与使臣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明朝的朝廷大臣们表现得十分淡定从容。他们依旧自顾自地享受着美食佳肴,该吃的吃,该喝的喝。不过,这些大臣们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无言的默契——饮酒适量即可。

毕竟,上午的大朝会上还有许多未处理完的事情等待商议,所有人都对朱樉之前说的占城国一年三熟的稻子感兴趣,至于占城国使臣承不承认,那些都不叫事。

朱樉心满意足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他今早出门后一直没有吃过东西,此刻早已饿得前胸贴后背,于是迫不及待地抓起筷子,狼吞虎咽起来。

而坐在上方的朱元璋则慢慢举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小口,显得十分惬意自在。今天老二办成的事情实在令人愉快。

在朱樉风卷残云般的进食速度下,满桌的美味佳肴很快便被一扫而空。他满足地拍着鼓鼓的肚皮,长长地舒了口气:“吃得可真是太饱了!”

这时,朱标给自己斟满了一杯酒,并端起酒杯对朱樉说道:“二弟呀,咱们兄弟俩干一杯!你今天处理的这些事情,大哥我由衷地感到钦佩不已,来吧~。”

朱樉随即也端起酒杯,与朱标轻轻一碰,然后仰头一饮而尽。

喝完酒后,朱樉砸吧砸嘴,接着说道:“无论是恩赐还是责罚,皆出自上天之意。我们大明乃堂堂天朝上国,无需逞强好胜、死要面子。要知道,父皇和皇兄您只需一言一语,甚至一个眼神,便能左右他国的生死存亡。自大明朝建立以来,驱除鞑虏,复我汉人江山,上至天子,下至黎民百姓,都应该拥有来自民族与国家的自信!我们要让那些异国之人明白,他们所得罪的任何一个大明百姓的身后屹立着一个拥有数百万雄师的强大帝国作为坚实后盾。”

朱标听完后如醍醐灌顶一般,他激动地说道:“二弟啊,你这番话真是令我恍然大悟!就好比咱家老三受了伤,无论他犯下怎样的过错,那都是咱自家孩子的事。可若是有旁人胆敢对咱家孩子动手,那我们绝对不能轻饶了他们!同样的道理,如果将之应用到国家层面上,也是如此吧??”

“正是如此!”朱樉用力地点点头,表示赞同,接着说道,“国家强盛之时,周边那些小国自然会对我们毕恭毕敬;然而一旦国力衰弱,它们便会化身凶狠贪婪的恶狼,毫不留情地向我们扑来撕咬一口。一个国家的强大并非依赖于他国的奉承阿谀,而是需要自身持续不断的发展与进步,更重要的是要有坚定的民族自信心!”

朱标一边聆听着朱樉的话语,一边陷入沉思,心中越发觉得自己先前对于回礼之事的决策实在惭愧难当。

他深深吸了口气,然后郑重其事地说道:“我打算亲自动笔撰写一篇有关民族自信的文章,并发表在报纸之上。正好可以借助此次孔家事件所引发的余波,唤起我们大明百姓的铮铮铁骨和不屈精神。”

朱樉微微颔首,正欲回话时,耳畔忽然传来王德尖锐而洪亮的嗓音:"诸位,今日盛宴至此圆满结束,请各国使节移步驿馆歇息。"

话音未落,在场众使臣纷纷起身,鱼贯而行至大殿中央,双膝跪地,齐声高呼:“外臣告退!”语罢,他们旋即转身离去,步履稳健地踏出奉天殿,紧随其后的是一群鸿胪寺官员,引导着这些异国来客缓缓走出宫门。

此刻,高踞龙椅之上的朱元璋终于打破沉默,他的目光如炬,扫视着殿下众人,然后沉声道:"既然如此,余下政事便且坐下商议罢。老二啊,方才听你提及占城之地竟有一年三熟之稻,此事可属实?"

闻得此言,朱樉不敢怠慢,连忙离座而起,声音洪亮地回应道:“父皇明鉴,此乃千真万确之事!几个月之前,我大明水师奉命打造舰船,前往占城采购木材。岂料途中偶然间得此惊世奇闻,经多方查证核实无误后,方敢回杭州向儿臣禀报。而且占城国气候环境都适合种粮,实为一大粮仓。”

朱元璋听罢眼前一亮,心中暗自思忖着竟然真有这三熟之稻,正欲开口再度详询时,却见茹太素匆忙奔至殿中,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高声奏道:“陛下啊!这一年能有三次收成的稻米,实乃上苍恩赐给我大明的祥瑞之兆啊!老臣恳请陛下出兵征讨占城国,如此神物怎可落入区区弹丸小国之手?正所谓‘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眼见茹太素摇头晃脑地又要开始他那冗长的陈词滥调,朱元璋不禁眉头微皱,碍于对方岁数大而且为人公正无私,其所说又是为了大明考虑,朱元璋也不好打断他。

可在一边的朱樉就不行了,出言打断茹太素说道:“老大人,时间有限,还请将剩下想说的以文字形式写成奏折给陛下看吧。”

茹太素一愣,立马就明白了,时间仓促刚才有几句话中的例子不太恰当,当回去好好构思一番,随即就笑着对朱樉拱手道:“老臣多谢吴王殿下提醒。”说完就回到了座位上开始想上奏的开头该如何写。

朱元璋环顾四周开口道:“众位爱卿为何一言不发?对此有何看法都说出来听听。”

百官一愣,啥?这还有什么好说的,就如茹太素那句“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出兵啊,剿灭那帮蛮夷猴子啊,拿回属于我们自己的祥瑞。

此时朱标站出来,对着朱元璋拱手说道:“启禀父皇,儿臣认为茹大人所说不错,那占城何德何能坐拥如此宝地,反而我大明百姓却大部分吃不饱呢?将占城国拿下后,可为我大明之粮仓,大大缓解些许地方粮食不足的情况,而且占城靠海,粮食运送极为便利。”

话音落下,百官全部起身躬身拜道:“太子殿下大才,臣等复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211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