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唐奇谭

作者:猫疲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迷梦

书名:唐奇谭 作者:猫疲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09

不知道过了多久,当杨肃在座椅上醒来的时候,只觉得做了一场极其蒙昧的梦,却又什么都想不起来,反而是头颅像是受了风一般;隐隐的发胀、发痛。然后他就看见贵德郡主,担心的望着自己。

她已换上了一身天青纱罩、月白褙子的藕花罗裙,鬓发也重新梳理成了简便的,娇颜还残留着一抹红晕,看起来少了几分女冠的清冷,多了一些居家生活的柔美意味。也让杨肃顿时看了目不转睛,

贵德郡主却是有些羞赫的微微侧首,避开他浑然不觉、有些灼热的目光,轻声道:“秘书郎,有些失礼了。”此刻她的声音是如此婉转悠然,让杨肃觉得前所未有动听,恨不得把真心捧出给她看;

又恨不得伸手揽在怀中,好好的温存与抚慰;乃至只要能够领她欢喜,自己可以付出一切?但他好歹是国舅家的门第,强自按捺住源自内心的憧憬和冲动,努力维持一个最是温雅和煦的笑容道:

“却是我失礼了,等候之际,居然就打起盹来了,真叫贵主笑话了。”他口中虽然这么说着,眼角瞥到了侧边的熏香炉子,发现居然已燃尽大半;心中似乎感到有什么要紧事物,却被自己遗忘了。

“这又是什么熏香,闻起来令人如此的舒坦,却又轻快而不腻烦。”随即,杨肃藉此继续寻找话题道:贵德郡主微微一笑道:“不过是妾身闲暇无事,调配的良枝香,在颂文读经时,佐以凝神。”

随后,杨肃藉此与之谈论起了,符箓、道典、祭乐;就像是已经相交了多年的旧识,一扫之前的生分与疏离,客套与拘束;甚至当他说起台阁的琐事、逸闻;也能顺势搭上一两句,或是附之宛笑。

更让杨肃觉得无话不谈的愈发亲切,只恨时光过的飞快异常。当新换上的甘凉香燃尽,观内也响起了清脆的击磐声。一贯以谦谦君子示之的杨肃,也不得不起身告辞,在对方的倚门目送下消失去。

然而下一刻,贵德郡主却是叮咛了一声,几乎要从门边上滑落下来;却落在屏扇背后闪现出的一人怀抱中。与此同时,她用一种充满痴恋和讨好的语气道:“妾身……妾身……姑且演做的如何?”

“还算合适,至少这位杨七郎,对你是深信不疑了。”那人亦是吃吃笑到,同时用一种男女莫辨的低沉媚声道:“他的心防已经被破开,接下来需要多次的巩固,我更期待你在新婚之夜的表现。”

就在她们情动的投怀送抱间,木质的地面上也多了一些水渍;同时有事物悄然自裙下滑落,在地面上发出啪嗒一声……。与此同时,满心怀喜的杨肃招呼伴当,策马飞驰出一条街巷后还在回味着;

却冷不防见到,从房顶上踊跃而过的成片身影;不由勒马停下来,却发现街道正在被逐渐清空;更多黑色公服的镇城队,成群结队穿过街道,又消失在巷子当中。对于这一幕,杨肃其实并不陌生。

因为前些天,才刚发生过不久类似的事情。而镇城队的作用,也只是约束左近城坊的居民,或是街市中顾客留在远处,不要随意出门,以免受了意外殃及;这些日子下来,他们对此早已轻车熟路。

因此,真正负责动手的,是其他衙门的人。他也因此作为某种程度上的信使,奔走于省台和枢密院之间;还要私下里抽空给本家大宅传话。然而,这次他却大为忧虑起来,因为那正是玄真观方向。

片刻之后,杨肃仗着自己的官凭,轻易的调头穿过了暗中警戒线;却绕道了城坊的另一边,避开门庭若市、声乐不绝的大前门高台;从清冷空寂的曲折巷道,绕到玄真观后园小门处,却扣门无应。

心中火急火燎的他,颇为不耐的当即踩着墙边,用力翻入了内里;又轻车熟路的深入其中,沿着小径找到了之前的台阁。然而下一刻,他再度呆滞在了原地;脑中像是骤然砸下一个铜钟嗡嗡震响。

因为,襦裙半解的贵德郡主,正依偎在某人怀中,满脸娇羞无限的作势索取着什么。而对方同样是一名颇为美貌,又清丽脱俗的玉冠道姑;刹那间,他突然像是有什么蒙在心头东西,被当场撕开。

然而,对方也十分敏锐的察觉到他,只见美貌清丽的道姑,那双顾盼流光、神采奕奕的眸子,再度与他对望的那一刻;杨肃突然就呆住了,头脑中就像是突然蒙上一层尘埃,忘了自己想要做什么。

与此同时,怀抱着贵德郡主不放的清丽道姑,却是皱眉喃喃自语道:“那些童子可真是懈怠,怎就把他又放进来,看来要换一种挟制的手段了,要不让他就此失神乱性,戕害某位女冠作为把柄?”

然而下一刻,远处的庭院中,隐隐响起一声刺耳的金石打击声;也让沿途遭遇到的女冠和道童们,突然就浑身僵直的停在原地;再也没发四散奔逃开来;随即就被涌入的士兵控制,戴上拘束器械。

片刻之后,“贱人!”在浑浑噩噩中,被惊醒过来的杨肃,瞠目欲裂的发出一声低吼;就见清丽道姑怀抱着,花容失色的贵德郡主,已然窜上了台阁的顶端,又矫健飞身越入,浓密成荫的树梢间。

然而不多久,她就不得有些狼狈的,从成丛树稍的另一端现身;同时,手中揽抱的贵德郡主,以及不见了踪影。而她也有些狼狈的奔向,依旧僵直在地面上的杨肃;似乎要将他挟制做某种凭仗……

但下一刻,密集如炒豆的火铳排击声响起,凌空而至的道姑;也像是被什么无形之力,重重推了一把;顿时就在身上冒出几团血花,偏过杨肃的身体,折翅一般的栽倒在地,又灰头土脸爬起喊道:

“住手!”“救我!”这一刻,浑身僵直的杨肃突然动起来,毫无来由的生出一种怜爱和痛惜,想要上前将她保护起来。但下一刻,有人的动作比他更快,从天而降对她迎面喷出一大篷白色浆液。

又在空中迅速凝结成,大片粘稠的飞扬丝缕,瞬间就将灰头土脸的道姑,兜头盖脑的缠绕了大半身;也糊了她一个满脸,遮住那双闪烁诡异流光的眸子。这时候,隐藏在树木后的士兵才纷纷涌出。

同时一个身穿虫窍护胸的魁伟将校,腾空落在了道姑身边,眼疾脚快的将,不断翻滚挣扎的她踹飞而起,又顺势扭断了她的手腕和脚踝,这时才开声道:“太阴第六相玄兔,可算是逮到你了。”

下一刻,他提起花容失色、惨叫不已的道姑,手如灼热铁钳一般的,继续寸寸捏碎,她的小臂到肩膀的骨骼,同时口中:“不才里行院的王郭大,代为刘计相、公孙大娘等人,先行问候您啦……”

——我是剧情的分割线——

就在长安再度横生波澜,将一些掩藏在暗流涌动之下事物,重新炸出在光天化日之下的同时。慢慢收回隔空神念的江畋,正在一艘鼓足风帆的两层舱室大船上。沿着阿姆河/药杀水的流域向北行驶着;

当然了,在转回之前,他已然得到确切消息。政事堂为了奖赏他一路以来,恢复传统丝路通畅,再加上破获酌金被劫泼天大案,以及督促外藩补全历代亏欠贡赋的功劳。相应加封和赏赐已在路上,

只是转达道安西都护府的治所,再正式送达岭西的河中之地,还需要一段路途周转的时日。不过他的注意力,已经不在这方面上。而是落在意念降临长安时,通过阿姐解读的近期省台邸闻和简报。

由于一些灾异事件的频发,导致边远山区的人口,逃入城邑中。再加上当地官府处置不当,造成了百姓流离失所;已经引发了多处地方的骚乱;还有延边地区的部族,出现不同程度的抗税和逃亡现象。

与此同时,是大唐国内财计逐渐的入不敷出;各种额外支出不断增长;但国内产出和赋税却几无增长;作为国计用度最大补充的外藩诸侯,同样也受到了不同程度影响,例行解入的贡赋普遍延迟耽误。

因此,才逼得堂堂一代计相/三司使刘瞻,要靠翻查陈年旧账,来填补国计的亏空。至于盯上酌金的亏空和欠帐,也是同样的道理。因此,按照他之前的说词。江畋去查了一遍卢龙府/安东都护府之后。

朝廷当下的财计紧张局面,都因此缓解了不少,更是解决了当地外藩诸侯,多年延续下来的积欠问题。常年变相支给/回易塞北诸藩,督促其例行进行扫北和包销当地物产的花销;也因此及时拨付到位了。

此外同样是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政事堂终于颁下牓子,逐步放开对机关工场的管制;在此之前,天下大部分的机关工厂,都是归属于少府/司农寺、军器监、将做大匠、五金局的名下。

除了南海公室等少数,得到特许的诸侯藩家之外;历代都限制民间的技术扩散和经营推广。因此,虽然在一些地方的民间印染织造、陶瓷、制器,或是民采矿山的过程有所应用,但是都相对水平粗浅。

当然了,其中真正利好的还是,江畋假托裴氏的名下,在关内道北部的产煤区,所逐步推行的原始蒸汽机的应用。要知道,作为梁公留下的遗产之一;各地的水力机关工厂,已形成一个庞大产业规模。

因此,任何新事物和换代技术的应用,无疑是在损害这些既成利益阶层和群体的基本盘。这次也只是撬开一个小小的缺口而已;或者说,以天下之大,也只有西京里行院及江畋的背书,才能引领潮流。

而所谓的坏消息,就让人心平气和的多了;枢密院和总纲参事府,在一番论证和讨教之后;还是拒绝了将火器的应用,扩大到天下军队中的提案。当然了,相对明面上的国之重器,不便随意扩散之故。

背后则是更多源自其他因素;比如裴氏就受人所托,暗中隐晦的提示过;国朝现有的火器部队和相关的军工产能,配套的诸多下游行业;都是与扶政三家,乃至无地藩主一门,存在着密切相关的干系。

同时,也是身为中土大唐的朝廷和宗藩之长,镇压各方诸侯臣邦的武力优势和凭仗之一。因此,他们可以容忍新编成的特殊衙门及所属人马,拥有使用火器的资格;但却不愿冒全军普及后的扩散风险。

这一点,就算是江畋也有些无可奈何了,或者说,没有足够大的触动和剧变,就很难再推进下去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087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