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唐奇谭

作者:猫疲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别念

书名:唐奇谭 作者:猫疲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09

天亮之后的前朝尚书省内;上值的钟声余响,还在百官署衙之间回荡着,尚书省当值的承正厅,却有人早早召集了晨间的小会。

“你是说,他就算身在域外,也能对京中的某些事情,了若指掌么?”尚书左丞张栩源,皱着眉头反问道:“这也太过荒诞了吧?就算在京中,有不少给他通风报信的眼线,可这来去何止逾月?”

“就算是大小罗网的飞讯,自安西传发到长安,至少要隔天到数日的光景?他如今不是正远在河中,又是怎么做到?”说到这里,他扫视一眼被召来的几名下属,却是一片茫然、无奈或眼神闪烁。

不由无力的扶手称额,为什么前任南怀恭在位的时候,尚书省内都能这么诸事顺遂;也没有这么多的是非纷扰。可一到自己接手之后,就要几次三番状况频出;他想要安生片刻,都未能得以消停。

而这些尚书省的下属日常处事,还算得力勤勉跳不出毛病,但在真正要紧的重大关头或是关键时刻,却无人能成为他的有力支撑和分担了。这就是他上位后的资历尚浅、威望树立不足的弊端之一。

“左丞,既然都是传说中的谪仙人了,就保不准没有,一些万里传音的术法。”沉默了半响之后,才有人缓缓开口道:“或又是那位留在京中,以备万一的传讯手段;或许就暗藏在里行院中……”

“荒唐,真是荒唐!”张栩源毫不犹豫的打断道:“他若有这般的手段,早就应该露出端倪了,难道西京里行院内外,都是毫无察觉的死人?这种捕风捉影的无稽之谈,就不要拿来贻笑大方了。”

当然了,他其实还有一点,隐藏的惶恐和不安;作为长期对接西京里行院的上官,当初他私下里受人所托,尽量在事态反馈之上,避免让这位谪仙过早的回到京师;成为当下这趟浑水的意外变数。

难道现在是那位察觉了什么,籍着这次有人居中阻断飞讯的由头,变相的发出警告和暗示么?按照前任南怀恭的交代,虽然朝廷从未公开承认谪仙身份,但以这位的能耐和手段,须得好生应付他。

若是他一直愿意尊奉,当下朝廷的法度和体制,固然是一件上好的事情;但若有人想要得寸进尺,在他身上做文章;令其变得毫无顾忌,那才是莫大的祸事和灾难。无论倒向那一边都是不可测的。

但同样要避免,真的将其影响屏除在外;给予他人错误的暗示,乃至自以为是可以拉拢的机会。毕竟,政事堂还要指望,这位谪仙的赫赫威名,隐隐镇压天下纷乱的局面,乃至威慑那些野心之辈。

一方面,对内确保西京里行院,不至于脱出朝堂的控制;同时制衡东都本部内,那些形形色色安插的势力;乃至牵制大内背景的清正司、枢密院教导军、健锐五营、京华和新京两社等一系列衙门。

这就需要身为尚书左丞的他,掌握好相应的尺度和分寸;既不能令其过于疏离,以至于产生了隔阂和猜疑;也不能太过干预,以免遭到厌弃和排斥;还要与名义上归属的御史台,争取相应主导权。

但一直以来,都有人对那位谪仙通风报信,这是确认无疑的事情了。有能力在通政司的大罗网之外,让对方迅速得到验证的消息;那也唯有枢密院和总纲参事府,共同掌握和监控之下的小罗网了。

进一步想,这会是出自幕后的扶政三家,哪一个家门的授意,或是出自小国舅家的那位杨内枢密手笔?还只是枢密院中,某些不安于现状的少壮群体,私底下自行其是;偷偷勾搭上了这点渊源呢?

这不由让他有些疑神疑鬼起来,自己私下所受的托请,究竟在哪里泄露了端倪么……与此同时,在皇城大内的深处,随着不断往来报信的小黄门;还有成片跪倒在某处宫室之外,大小内宦和宫人。

而在雕梁画栋、极尽工巧的宫殿内,正隐藏着一场小小的暴风骤雨。身为西京留守的宗王,也是当今天子的幼弟,以文辞弘博、风流富雅著称的虢王,也满脸齿冷和不屑的瞪着,跪在殿中的众人。

为首的殿中少监马宏光、内侍监常侍温博、宫台省左监孙逊;乃至是小儿坊坊主张岱山、知宫市使张长善、武德司知院山新;都头破血流的跪在满地打砸的碎片中;哪怕头上血流入目也不敢擦拭。

而身为禁苑总监的利存雅,更颓然倒在地上,生死不知;而风雅丰姿的虢王,则余气未消的嗤声道:“赎罪,孤怎敢恕你们的罪。你们可都是皇家的大功臣,大内的肱骨啊!孤怎能生你们的气?”

“孤只是一个闲散宗室,来西京只想悠哉度日而已;又怎么担待的起,你们奉上的这份大礼!若不是里行院的缘故,孤还不知道,你们个个都有如此能耐,居然在孤眼皮底下,藏了这么多手段?”

“你们将皇城大内,诸宫禁苑;都当成了什么?还是觉得政事堂的诸位,都是愚钝疏庸之辈?五皇兄至今还在兴云苑待罪,你们就要迫不及待,将孤牵扯进来了?告诉你们,孤可不做这个蜡头!”

“孤自会向圣上请辞,这个西京留守的火坑,谁爱坐尽管坐去,我是不受这个搓磨了!”这话一出,殿中面面向觎的诸位,顿从泥雕木塑状,纷纷泛活过来连声道:“殿下息怒!”“殿下明鉴!”

然而,虢王却不管不顾的离开座位,径直回到后殿去;将他们的呼喊声甩在身后。直到半响之后,一杯恰到好处微烫的五珍茶饮,被虢王喝下肚了大半,才有一名白头内侍,从殿前转回垂手恭立。

“都打发了么?”喝下最后一点茶汤的虢王,才不动声色道:白头内侍随即低头答到:“都已经送出去了,利苑使也处置过了。”虢王这才微微点头道:“却是有些为难他了,这才赴任第几年?”

“能为殿下分忧,这些许皮肉之苦,还是值当的。”白头内侍恭声道:作为王府出身的老人,他怎么会不知;当初这位殿下所要面对的局面,又是如何凶险诡谲,又有多少人等着抓他的把柄弹劾。

但无论是明枪暗箭,还是政争风波,都被他一一化解,最终与政事堂重新达成默契;以牺牲明面上的大量利益,以及个人风评和威望为代价,保住了西京留守的大部分权柄;维持了与外朝的平衡。

“难道,殿下真的要请辞么?”然而,白头内侍又忍不住,小心询问道:就见虢王意味深长道:“自当如此,孤岂有戏言呼?无论圣上准不准,外朝或是政事堂信不信;孤都少不了这一番上表。”

“更何况,这些内臣在西京待的久了,不免失之于懈怠和驰废;不知道在私底下,有多少事情授人以柄;对于天家的侍奉,也不那么得力了。籍顾让他们动一动,挪一挪位置,也是大有好处的。”

“对了,听说五皇兄在兴云苑,又生了一个儿子么?”说到这里,虢王忽然转而他顾道:“顾老伴,你不妨使人去探视一下,顺道替我送些手信去。好歹是天家近支的骨肉;日后总要有个说头。”

然而就在这时,外间紧急通秉的云磬,被人轻轻的敲响;随后,在多彩流光的珠玉帘幕外,响起年轻内宦的尖柔嗓音:“五坊小儿的别官处送来密报,平康里的那一窝女人,昨夜有所大动作了。”

与此同时,长安城内外的一些街区,也在夜里破门而入的喧嚣声中,逐渐演变成为持续到白天,尤自零星散落在城坊之间,追逃、抵抗和拒捕的激斗。但暗中最受关注的,却是西市附近的胡腾社。

作为七秀坊麾下的分支势力之一,胡腾社是由西市周边的众多胡姬番女,或是混血的风尘中人,所自发聚合的自助和互保结社;取义为当初大内梨园、宜春二坊,所传授并流传下来的胡腾舞之故。

历代也出过一些,艳帜高张、名满京华的名花中人;在七秀坊/忆盈楼的七秀十三钗中,也多次占有一席之地。就像当代七秀坊/忆盈楼的第十一钗,人称“木樨”的花鬘罗,就与之有着深厚渊源。

花鬘罗之名,就出自白居易《新乐府·骠国乐》;乃是一名正当风姿卓越,峨眉曼妙,略显五官立体的混血女子。只是她所在的庭院,被来自长安县的镇城/快辑队,及部分金吾子弟给清空封锁。

至于她本人,更是被数名剑卫,变相的困在了寝室之中;只能无奈的听着外间,正在搜查和盘问的杂乱声嚣。对着带队的年长女子道:“奴家实在不明白,大娘这又是何意?妾身自认行事磊落,问心无愧。又怎得当的起,如此大动干戈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263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