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唐奇谭

作者:猫疲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后手

书名:唐奇谭 作者:猫疲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09

而后,在回味悠长的余韵温存中,江畋也慢慢知晓了,这段时间发生的后续事情。首先是之前留守的副监于琮,奉命带队进入枢密院的‘小罗网’(联讯处),通政司的‘大罗网’(承发楼)处。

快刀斩乱麻控制了现场,并封存数日以内,来自安西北庭的传讯及备案之后;自然也惊动了皇城周边的通政司,尚书省,御史台三院,枢密院、总纲参事府等一系列关连衙门;几乎齐聚到了现场。

在如此众多相关衙门的围观下,当值的几位主事和郎官,几乎当场吓得屁滚尿流。一贯被诟病拖沓、迟钝的他们,以令人惊叹的速度和效率,进行倒查自证;赶在第二天天亮前,就拿出初步结果。

通过启用备用线路的冗余,进行节点反馈和确认;从安西都护府的疏勒镇开始,历经西州、沙州、凉州、兰州房等,七八个地域中转节点之后,最后的消息被停在了,紧邻京畿道的岐州扶风城内。

而后下令抓捕的飞隼和快马,几乎伴随着察院的御史里行,同步连夜发出;仅仅在天亮之后,就通过岐州扶风房的线路,得到了抓捕成功的消息;扶风房的官吏及数十名属员,一个不漏尽数落网。

并且在分头审讯之下,就供认出一堆受人托请,而泄露消息,延迟传讯,乃至挪用备用线路,以为有偿私用牟利的旧日弊情;其中更涉及到京中,一些豪门权宦、勋贵外戚、富商大贾等干系人等。

但暗中拦截来自安西的讯报,却是由勾管扶风房的经事余兆伦,亲自负责做的手脚;而他也痛快供认出,这是受到了提携他的族兄,也是通政司内的潜在靠山,官拜司迅员外郎之一余垂纶的指示。

当然,就在当天夜里追查到,正当轮休的余垂纶时,却发现他早在城外别庄中,不为人知的失踪了好几天了。但是,随即就有余垂纶身边的亲从供认,他与赴京待罪的前北庭副都护霍山私交甚密。

而在他的家宅中,也抄出了霍山送来的珍宝财货,以及几封不具名的亲笔书信;虽然没有明确说明,但却在请托他做一些帮衬之事。因此事情到了这一步,似乎就基本水落石出,可以交代过去了。

接下来,只要派人前往洛都,提审正在羁押中的霍山本人,取得对应收买拦截罪证的口供,就可以为这件事情划上一个句号了。但是!通政司的承发楼内在管理不善,暗中拦截西京里行院的飞讯。

这件事情的影响和后果极其恶劣,毫不意外的引起多方问责。毕竟,这是飞讯网络建立以来,十分罕有的事情;也是某种莫大的忌讳。按照于琮义正言辞的说法,今天固然可以拦截里行院的飞讯。

那明天呢,是不是可以私下拦截,枢密院和政事堂,乃至是皇城大内的传讯?因此,当值的尚书右仆射南怀恭,当场借题发挥大光其火;而通政司右参议连公直,为此焦头烂额,连夜赶往政事堂。

因此,当他好容易结束,政事堂临时召开的聆询;自皇城大内出来之后,就对通政司下辖的飞讯本部/承发楼,进行了一番追责清算和人事大整顿;作为名义上的主官,通政司右参议薛凉就此引退。

麾下一系列飞讯网络相关的,主事,郎官和员外郎,被问责后罢免、贬斥和外放了一小半;尤其是作为罪魁祸首的扶风房,经事余兆伦直接被抄家赐死,其余下属数十人,被判处流放海外九千里。

算是现任天子在位以来,为数不多的严厉处置了。因此,作为兴师动众纠举出,这番事态的副监于琮;同样也接到了官面上的褒奖,以及私下里见好就收的劝告,不宜再大动干戈引起朝争的暗示,

而作为相应的补偿和代价;从今往后,效仿枢机五房、武德司之故,御史台将在飞讯本部/承发楼,长期派驻数名事员;以为第一时间监督和接收,相应的飞电传讯;西京里行院将占有一席之地。

但这件拦截飞讯的事情,也就在表面上平息下去而已;因为后续涉及更高层面的处置方案,还要等到洛都方面的进一步确认,才能在朝堂上推动下去。但与此同时,洛都却爆发了另一件重大是非。

作为中原水路交汇的通衢之地,也是朝廷众多仓储汇集的重点区域;汴州州城附近的祥符仓,发生了火灾;焚毁了仓集、库房十数处;也牵扯出了,军器北监、卫尉寺囤积在当地的武库亏空大案。

至少数万件的兵器甲杖,因此化作了灰烬之下的破铜烂铁;作为管库的大使、佐理以下官吏,更是蹊跷的烧死在库房里,一个都没能逃出来。然后,在查点其他没过火的仓房时,发现了严重短缺。

还有相当部分,在账面上属于新造的军器,被发现只有最外围的一层是真的,内里其他都是本该回炉的老旧、锈蚀兵器。这一来一去,就是高达十多万件的账面差额,当即引发洛都朝堂的大震动。

被称为大国舅家的夏氏一门当主,现任的卫尉卿夏东海,主动上表引咎辞职并被获准;但是现任的兵部右侍郎,还有武库司郎中、主事以下的一系列官吏,就没有这么好过了,几乎陷入弹劾入狱。

毕竟,这不是在某种默许的潜规则下,私底下偷偷倒卖,几百上千件老旧淘汰兵器,给诸侯外藩的细水长流生意;而是多达十几万件军器的去向不明。放在任何一个地方,都足以武装数万叛军了。

因此,不要说洛都各方面大动干戈,就算是东都的暗行御史本部,也被明旨要求抽调精干人手;参与到这一轮的追查当中,甚至还有西京里行院在当地,协助掌院岑夫人整顿内部的人手也被征用。

这很难说不是某种顺水推舟?但受到这件事情影响最大的,却是正在推动清查,历年外藩贡赋和酌金缺失的,三司使/计相刘瞻;政事堂已顺水推舟的收回,他所征调的关联衙门人手和协理资源。

只剩下三司使院,本身的盐铁巡院和稽核房,在继续推动后续的调查。而这本身就是一种态度,代表着政事堂内的相当部分意见,不再赞成和支持他,将这些陈年旧账,在当下关头继续揭开下去。

受到这个暂时的挫折之后,计相刘瞻虽没有气绥或是放弃,但也不得不在明面上,暂时放松了督促和施压,转为私底下的低调追查。同时,就在不久之前,他专程派人送了好几大箱书籍到清奇园。

指名道信让江畋亲自查收,似乎也是预感到了什么,为了以防万一的某种姿态。事实上,在西京里行院专门派出人手,进行变相的布控后;与私底下监视/保护这位计相的好几批人手,屡有冲突。

而除了当下这两件大事之外,与江畋当下职责相关的;就是近些年的各地官府,对于天下名山大川中,那些自古以来的洞天福地,陆陆续续进行的摸底和排查工作,也取得了相当部分进度和成果。

在这一轮的全国性的大普查中,一部分在萌生苗头的初期,就被朝廷出兵成功镇压;或是完成外围的清剿,及时用墙垒封锁起来;但还有两处洞天福地,因为处理不当,变成肆虐开来的灾祸根源。

造成了周边成千上万的百姓伤亡,以及波及好几个县的流离失所;因此,西京里行院和东都本部,都已经各自组成数只特遣队,伴随朝廷征调的讨伐部队,前往前西南的黔中道和峡江道收拾局面。

除此之外,前段时间的西京里行院,终于接到了来自,岭南南海公室的指名求助。据说,在南海持续发生的海难与船舶迷失、失踪事件;已经直接影响到了,广州府的市舶司,蕃务司的正常运作。

更有许多民间的目击者证明,在个别海岛上出现的异常区域和畸变生物;以及少数海难幸存人员口中,所遭遇的奇形怪状大型海兽。因此,当地中小型船只的短途近海航运,已经相继停滞半年多。

不过,江畋对此还是不可置否;至少从现实的邸闻和飞报上看,从广府出发的大型远洋船团,还是基本不受影响的;这也意味着与海外诸侯藩家的通行往来,还可以保持正常的,没必要趟这浑水。

另一方面,则是一些日常的家计事宜,比如早年寄托在可达鸭/裴构名下,代为投资和经营的钢铁冶炼和制品锻造产业,在泾州、坊州等地,越发壮大起来。还雇佣/吸纳了一大批附近的府兵子弟。

另外这些年,朝廷重点管控和扶持的,土木建材行业大为兴盛,尤其是用以修筑城墙和堡垒的化石膏/水泥,几乎是供不应求中;连带着采石、伐木、挖沙、烧灰等配套的行当,也再度大兴一时。

“对了,江郎,忆盈楼递了话过来。”说到最后,再度变得眼眸如水的阿姐/蕙香,突然想到了什么,从汤池的漩涡中挣扎起来道:“说是当初请您追查的那位,太阴主人/望舒,疑似现身京畿。”

听到这话的江畋,不由眼神变得锐利起来;他已经知道了,之前计相刘瞻遇身边人刺杀的意外,似乎就与这位被七秀坊追杀多年,祸害过许多人,号称能够惑乱人心神的幕后黑手,脱不开关系的。

这种毒蛇一般的存在藏在暗处,那可太让人寝食不安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447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