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穿成纨绔后,我靠躺平捡了个皇位

作者:蜀中有嘉鱼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36章 苏琦

书名:穿成纨绔后,我靠躺平捡了个皇位 作者:蜀中有嘉鱼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8:47

琴声已停,余音似乎仍在空气中徘徊,缭绕在耳畔。

吴楚洵主动行了个拱手礼,道:“在下丞相府吴楚洵,方才被琴声吸引而来,倒是打扰了世兄雅兴。”

既然穿成了丞相儿子,自然要在美人面前显摆。

毕竟,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

对面之人缓缓站起身来,笑容温和,嗓音低沉醇厚:“原是吴公子,幸会。这曲子只是随心之作,能得君子赏识,幸甚。”

吴楚洵的耳朵似乎被一阵微风轻轻挠了痒,随之而来的是一股微妙的电流感,仿佛穿透了他的耳膜。

这是一个跟自己以往交往过的,完全不同类型的人,犹如天空的白云,看似近在咫尺,却远在天边。

他眨了眨眼,随即恭维道:“如此佳作,竟是随心之曲,世兄大才。”

对方抬起双眼,忽而一笑,让吴楚洵陡然生起一丝心虚,就像内心的小九九全然被对方看穿了一般。

他一时不知说什么,只能摸摸鼻尖,咳了一声,笑道:“不知世兄如何称呼?”

“苏琦。”

“原来是苏世兄。”

……

“苏琦?苏院长?”

吴若眼睛都亮了起来。

马车正在回吴府的路上缓缓行驶,两兄妹依旧同坐一车,不过氛围较之来时融洽许多。

吴若的怀里抱着一个套着青色布袋小桶,一只雪白的小毛球蜷缩在桶里,惹人怜爱。

是被她刚聘回来的小狸奴。

成功接回了小猫,吴若心情大好,倒愿意施舍给这不靠谱的大哥一点耐心,与他闲聊几句关于苏琦的事。

苏琦,翰林院编修苏向同母异父的哥哥,同时也是韵天书院的院长。

他出身于吴郡四大家族的顾家,刚出生就丧父,后随母改嫁洛阳苏氏。

十八岁进士及第,从应苍县令一路升至洛州知州,大启三年,因上疏请谏太后还政,被革职还乡,后受聘为韵天书院的首席院长。

当然,能让吴若这样的小姑娘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有次跟着她娘去看她二哥,偶遇了苏院长。

惊为天人!

所以说,女人不管是多大的年龄,爱美好的事物,都是天性。

吴楚洵回忆起那双深邃的墨眸,心里像猫抓似的舒痒。

可惜在竹林里,两人还未深聊几句,苏琦便让下人请走,让他颇有些遗憾。

吴楚洵问:“你怎会对苏琦如此了解?”

吴若像看傻子一样看着自己的亲哥,哂笑道:“二哥就在韵天书院进学,大哥你不会连这个都忘了吧!”

吴楚洵一时哑然,他还真把吴家老二给忘记了。

子安的清单上曾提过,吴夫人有两儿一女,两人中间还有一个吴二郎吴芮,比原身小五岁,两年前去了韵天书院读书。

韵天书院在洛州,离京都有两三天的路程,吴楚洵穿过来以后,还从未见过这二弟。

见吴若不满地看着他,吴楚洵赶紧找补道:“我当然记得,只是一时没把苏琦和苏院长联系起来,不过,他为何这时会出现在江府?”

“这个我知道。”吴若道。

马车外多了起嘈杂的声音,夹杂着小贩的叫卖声,吴若掀开纱帘的一角,朝外探出头。

“咦,到明露坊了呀,我要吃刘记的桂花糕,”吴若神气地吩咐道:“你给我买回来,我就告诉你。”

小姑娘得意洋洋,笑得古灵精怪。

吴楚洵哈哈大笑:“成交。”

让马夫靠路边停好车,吴楚洵跳下车,一眼就看见街对面的招牌【刘记点心铺】。

这一条街不算繁华,但刘记铺子外面仍排起了长队。

吴楚洵正准备走过去,子安从后车上跟了过来,说:“少爷,你要买点心吗?我去买吧。”

吴楚洵才想起来,他身上可一个铜钱都没有,钱全在子安身上。

“那行,一起去吧。”

两人过了街道,子安抢着去排队,吴楚洵则是懒洋洋地四处打量。

“请问,是吴大公子吗?”

吴楚洵侧身一看,一个身着粗布短袍的年轻人,大约二十多岁,站在距离他两步之遥的地方,语气中带着些不太确定。

他微微颔首,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微笑。

见吴楚洵有回应,这人连忙躬身作揖:“鄙人丁勤书,是府上丁姨娘的兄长,几年前有幸造访吴府,曾与公子有过一面之缘。”

吴楚洵暗自松了口气,身体也随之放松,寒暄道:“那今天真是好巧,能在这遇见。”

如今的吴楚洵,气质与以往大不相同,以至于丁勤书不敢确定。

丁勤书一直盯着吴楚洵的嘴唇,确定是恩人后,双腿一弯,对着吴楚洵行了一个大礼:“公子救命之恩,丁某铭记于心,感激不尽。今后若有差遣,必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吴楚洵想起那娇媚的丁姨娘,为救家人,不惜放下身段与原身斡旋。

看来,这兄妹俩的感情一定很好。

这条街道上人来人往,已经有路人好奇地打量着两人。

吴楚洵注意到周围的目光,赶紧扶起还跪在地上的丁勤书,笑着说:“你是泽弟的亲舅舅,一点小忙,何需如此客气。”

这一千两银子,绝非小事一桩。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几乎是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巨款,即便是丁勤书多年经营生意,也难以轻易挣得。

相府高门显贵,妹妹在那里一直活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家人也从未敢轻易上门打扰。

然而,这次因为自己的事情,爹娘竟然硬着头皮上门求助。

妹剥去能够借来那些钱将他救出,定是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想到此处,丁勤书心中不禁愧疚万分。

吴楚洵见这人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样,感慨看来无论哪个时空,普通人生活都不易。

他更加坚定了心中的想法,一定要设法让便宜爹保住相位,至少不能真让皇帝把吴家给一锅端了。

“那你现在,是在做什么生意呢?”吴楚洵问。

此人看上去心性还不错,说不定可以为他所用。

丁勤书目光集中在吴楚洵的唇上,见吴楚洵未再开口,才应道:“不满吴公子,在下暂时还未找到适合的营生。”

他用手指了指旁边一家只开了一个小门的店面,颇有些遗憾道:“原本想租个店铺做点小生意,但这附近的租金都太高了,这间最便宜,也要五两银子一个月。”

吴楚洵顺着丁勤书指的方向看过去,那只是一间较大的店铺,关着门,看不出里面的格局。

他想了想,对丁勤书道:“你还是想做药材生意?”

那店铺大概有两丈多宽,坐北朝南,一排木质的大门,中间挂着铜制的门环,里面黑漆漆的,看不出样子。

“是的,”丁勤书的目光从吴楚洵的唇上移开,苦笑道:“我没什么本事,也就这些年还有点药材的路子,我朋友卷跑了财物,但典药令还在我手上,可以再开一间售药铺。”

大启民间售卖药材需有典药令,不是人人都能卖药。

丁勤书以前主要从北方进一些稀有的草药和动物药材,再转手卖给各大药行,赚取差价。

锁定在自己唇上的目光过于频繁,吴楚洵不禁好奇地问:“你一直盯着我嘴看,可是我嘴上有什么东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461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