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深空之下

作者:最终永恒 | 分类:悬疑 | 字数:0

第四十一章 飞船整合

书名:深空之下 作者:最终永恒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7:08

这一天,在家园号的指挥室内,于易峰正在和几个教授探讨暗物质偏向盾的问题。

于易峰迫切地想要知道,这个东西到底可不可靠,能不能逆推。

“不行啊,舰长,我们真的已经尽力了。理论部分欠缺太多,不可能立马就能破译出来的”

一位专家翻看起电脑中的资料,苦着脸说道:“舰长,我们对空间的认知太过有限,连人工重力以及反重力都没有实现,怎么可能一步登天这项折合了多种理论的暗物质偏向盾技术,已经不仅仅是2的范畴了,是空间科技全方位的运用”

“我认为,得先实现人工重力以及反重力,然后才能考虑后边的更高层次”

于易峰皱着眉头,翻看目前解析出来的各种资料,也是叹了口气。

这种事情他也理解,就相当于差分机与图灵机之间的关系,就算没有直接的因果,也有相互的联系。

而且科学技术,也不会因为他的意志而加快,催促也没有办法,智慧适得其反。

“人工重力与反重力么终于面临这个难题了啊。”

诺亚号中有天然的重力,人们根本就不需要太过担心。而其他旗舰的“重力”,可以用离心力代替模拟。

但无论怎么样,离心力依旧不是真正重力,两者还是有所区别的。

就这么思索间,他忽然想到,在火星的时候,似乎通过诺亚号的“漂浮”,欺骗过绿光文明,让对方误以为是反重力技术。

没想到,人们发展到现在,依旧没有实现反重力。可见,这一项技术确实相当有难度。

“人工重力与反重力有可能实现吗”他不禁问道。

“当然有可能”这位专家想了想,认真地解释:“离心力实际上就是一种重力的替代措施。”

“完全创造真正的引力实在太难了,它可能涉及到额外维。按照我们目前的理论,引力本来可能并没有探测到的这么弱,它只是从高维空间穿透了多个维度后,才被层层削弱,变成现在这样”

“但我们又不能直接干涉真正的额外维,很难创造引力就目前而言,还没有彻底搞清楚引力的真相。”

额外维,也就是更加高维度的空间,目前的高能实验,已经观测到质量为等差数列排列的大质量粒子,间接证明了额外维的存在。

“这个世界远比想象中的更加复杂。或许它本来就是复杂的,而不是简洁的”

这位教授看到于易峰思考的表情,再次说道:“其实人工重力,与反重力是两种不同的技术。每一种,都有好几个不同的发展路线。”

“譬如说人造重力吧第一种方法,可以利用某些奇异物质,扭曲一个稳态的空间,等相模拟出质量引发的空间扭曲。”

“第二,当然是操纵引力子,如果引力的本质确实是引力子的话,我们可以仿照凝聚态中的超流现象,构建出一个引力子的超流体。如果将此超流体环绕我们想屏蔽的一个有限区域,那么可以使正常情况下流经此区域的引力子流短路掉,从而实现局域性的屏蔽这相当于实现反重力。”

“第三,建立四大基本作用力相互转化的统一方程,用电磁力强行制造出引力。但我们认为这种方式太过困难,就算找到了,可能相互之间的转换也需要在特定的范围内。譬如说,高到夸张的能量级”

“好吧”听完这番话,于易峰又沉默了一阵。

他心中想了想,发现无论哪种方式都困难无比。

现在的科技,难度直线提升,已经越来越难以爬升了。仿佛三维空间能够发展的科技,也就只有这么点,其余的,包括引力以及快子之类,全都涉及到传说中的“额外维度”。

“第一种利用暗物质干涉空间的方式,听起来似乎稍微简单一点,但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这位专家笑着说道:“舰长,如果您实在着急着飞到交易市场。我们认为这八个偏向盾的安全性还是比较高的,加载在我们的家园号上,完全可以实行一百倍的光速航行。”

于易峰并没有表态。

他有他自己的想法。

一百倍和五倍,确实是不同的量级。如果使用一百倍的光速航行,两千光年的路程,只要二十年就能够达到,这是可以接受的范畴。

五倍的话,得靠冬眠仓,才能慢悠悠地飞过去。

过了一阵子,他问道:“可是这种装置只有八个,也不能拆分出来使用。我们的其他旗舰不可能做到百倍的光速,难道抛在后边不要了”

站在一旁的丁一东教授说道:“当然不是,这些大飞船怎么可能不要所以我们规划着,将四艘旗舰直接组合起来。”

“这个暗物质偏向盾的范围极限,是两百二十公里,完全能够将四艘旗舰包围进去。这样一来,大家能够一起飞。”

于易峰看着视频上的模拟图像,皱了皱眉头。

四艘飞船就像积木一样拼接在了一起,想要分开的时候又可以分开。

但这个模型的样子,实在是有点古怪。它完全比不上“变形金刚”那样炫酷巧妙,反而有点像用几根钢筋,强行将飞船箍在了一起,简直粗暴。

这肯定是丁一东教授的杰作了。

他呼了口气,心知这是为了减少工程量,人们不可能在这颗白矮星待很久的时间,也不可能造一艘更大的旗舰。

“好吧,看来所有飞船又要改造一番了。不过工程量还可以接受,就是整个拼接看起来有点丑”

“暗物质偏向盾的安全性测试还要继续,辛苦你们了。”

所以这一次的停靠,主要的工程还是几艘飞船的拼接改造,问题并不是非常大,也不需要大幅休整,大概一年的时间就能够完成了。

再接下来,于易峰终于听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消息。

“舰长,我们破解了商业飞船中的某些信息”

那艘商业飞船,几乎所有的电子设备都被锁定,只有少量的部分,锁定之前就已经被破坏,反倒变成了有用的东西。

人们在搜寻飞船的几年中,翻来覆去找了个遍,这些数据反倒成了最值得期待的。

昆顿理论上也不可能无聊到来修改这些东西。

但这批军用设备的信息编码非常古怪,依旧不好破解,长达一年的时间,数个科学小组进行了紧急攻关,直到今天,才被一位数学家成功拿下。

于易峰得到这个消息后,立马通知诺亚号的所有高层,再加上大量的科学家,开始梳理这部分的信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028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