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深空之下

作者:最终永恒 | 分类:悬疑 | 字数:0

第四十六章 捉摸不透的盖亚

书名:深空之下 作者:最终永恒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7:08

从目前已有的结果看,原始的智慧生命,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产生了宗教

宗教,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吗

样本数据太少,人们还很难得出最终结论。但目前已知的智慧文明看,人类、土著蜥蜴、尼克斯人、迪格人,都产生了宗教

“文明的发展,牵一发而动全身啊,本质上是一个混沌问题。漫长的时光长河,只要有略微的变量,就能产生大规模的蝴蝶效应。”

“相应的,文明的思维模式就会产生巨大差异”

迪格人的宗教心理根深蒂固,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盖亚生物”这个变量的存在。

“想一想,一名现代人面对一个强大的盖亚生物,他会好奇,会感叹,会想要研究”

“如果是一名原始人呢”

“他看到自己难以理解的东西,自然会认为是神灵所为而且这个神灵,从虚无缥缈变得真实存在,宗教思维就变得更加根深蒂固了。”

屏幕上开始播放一个画面,是一群土著人做着各种宗教仪式,“从我们的角度看,他们的思维方式相当奇怪。几乎每个人都是狂信徒,一谈到他们的海神,就变得相当狂热”

“许多古代战争甚至现代战争,就是因为宗教引起的,原因是信仰的海神不同”

“有人将它称为乌摩鲁,有人称为乌摩罗,每个国家的信仰不同,就引发了战争”

于易峰点头:“其实不难理解,这种战争,在我们的发展历史中也出现过。”

每个地区的人,都喜欢将神灵描述成自己的样子。欧洲人觉得,上帝是“白人”,印度人觉得释迦摩尼就是“印度人”。反正,神灵都是自己方的。

当白人看不惯“黑人模样的神”,黑人看不惯“白人模样的神”。黑白之间势必要为自己的“真神”,为自己的“信仰”,为自己的“集体”,展开一场殊死搏斗。

当然了,这种宗教战争,不仅仅是为了宗教信仰,还有掠夺财富,掠夺人口等原因或许后者才是主要因素

这位女主持人笑了笑,继续说道:“我们挑选出的这些宗教故事,从原始时代开始,也不知道哪些是真实的,还是凭空杜撰出来的需要辩证地看待”

屏幕上开始播放第一个宗教故事:

当时,整个文明还处于最原始的部落时期,海岸边居住着一名叫“图拉丁”的渔夫。

渔夫对于整个部落而言,是非常高尚、非常重要的职业,是一种“尊称”。

图拉丁是一位捕鱼好手,凭借敏锐的直觉,矫捷的身手,经常可以找到比普通人更多的海洋食物。再加上他是酋长的儿子,在部落中地位甚高。

不过,当时的自然环境是恶劣的,食物永远是原始部落的第一要义

因为许多海洋生物会发生季节性迁徙,部落想要吃饱,也不得不随之迁徙。

迁移带来了动乱,一山不容二虎,如果不同部落之间离得太近,就会发生战争。

为了争夺肥美的渔场、争夺陆地资源,或者为了抢奴隶等等战争总是有这么多的理由。

“光通过采集或者捕猎,获得的生存资源非常有限,也相当不稳定,所以当时迪格人的平均寿命也就二十岁

“血腥以及杀戮是那个时代的常态。这也是绝大多数原始文明的相似点在温饱还没有大规模解决的时候,道德这种东西,是很难孕育出来的。”

“很遗憾,图拉丁所在的部落,在一次战争中被打败,他本人也变成一个奴隶。”

从酋长的儿子,到变成一个奴隶,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奴隶们早出晚归地劳动,获得的食物却只能存留一小半,能不能吃饱,只能靠主人的恩赐。

“神啊,难道您抛弃我们了吗”许多奴隶抱怨。

但图拉丁却不这么想,他是一位狂热的海神信徒,听到这些抱怨的话,心中非常不屑。他认为,所有的一切只是神灵在考验自己罢了

为了表示自己的虔诚,每当获得食物时,他都会偷偷在固定的地区,献祭三分之一,以献给心目中的“海神”。

每隔几天,他会在沙滩上挖一个坑,然后将食物放入坑中。每当潮水上涨后,食物就会消失,沙坑也会被填回去。

他认为是“海神”将这部分东西收走了,海神接受了他的礼物

有一天,他再次来到沙滩上,忽然发现,这个小沙坑变成了一个大沙坑里面竟然放了几条活蹦乱跳的鱼

神从来不会抛弃任何人,只是人抛弃了神

这个故事最后,还以这段话结尾。告诉大家要当一个虔诚的信徒

好吧,非常典型地宗教式写作,相当的无厘头,让人看了一头雾水。

于易峰也是跟着皱了皱眉头,如果这个故事出现在地球上,他会认为是在鬼扯,或者是熊孩子的捣乱。

但放在迪格114行星,而且是那种原始时代那就有了一定的可能性。因为这颗星球毕竟不一样,还有一个藻类群体意识

盖亚生物是否真的这样做了,为什么同情怜悯

“我想问一下,盖亚生物从古到今,与土著的交流多么”于易峰站起来问道。

主持人回答:“实际上极其稀少,一直以来都极其稀少图拉丁的故事,是文字记载的第一例,被称作神迹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神灵在他们心目中,由虚转实,变得真正的存在”

“难道它具有自我意识,真的想当神灵它具有很大的同情心”有位生物学家揣测道,“也说不定这个故事只是杜撰出来的一个胡编乱造的故事而已。”

既然没有讨论出结果,紧接着,屏幕上播放第二个故事:

自从图拉丁开始,愈来愈多的人开始效仿着祭祀。而图拉丁本人,也成为了“海神之子”,摆脱了奴隶的命运。

但海神“乌摩鲁”性情难以捉摸,很少回应这种祭祀,也从来没有人见过海神的真正样子。

他们只知道,海神会馈赠

海神的性格难以捉摸,出手却非常慷慨,往往只需要一点点食物的代价,就能换回许多鱼

有时候只有几条,有时候却是一个池塘一池塘的鱼这简直就是天大的恩赐啊

虽然这种“神迹”,几年甚至几十年才会出现一次,但迪格人还是孜孜不倦地祈祷着,乞求神灵的帮助。

失败的次数,只能说是自己不够虔诚,偶尔万中无一成功一次,立马就会成为人上人谁也不敢与“海神之子”作对

于是,这片沙滩成为了“神灵”的恩泽之地

越来越多的部落听闻这个传言,搬迁到这里,尝试着祭祀。

他们大打出手,战争也越来越频繁,每个部落都想独占这个地盘,把其他部落打出去,以证明自己才是“海神真正的儿子”

这就是最初关于国家的思想,经过常年的征战后,一个不大的国家就这么形成了。

“非常奇特啊,国家的形成,竟然和神灵有关。不得不说,这个盖亚生物一定程度推动了原始人的发展。”

好在,因为国家的形成,各个分工职能变得更加具体,这么多人口竟然被神奇地养活了

但是在图拉丁逝去的第三十次巨大的海啸,将周边的众多的村落全部淹没,海边的迪格人损伤惨重。

在这本宗教典籍中如此写道:

人们的祭祀,只是想从神灵那里获得馈赠,获得地位,而不是关于虔诚由于人们的贪婪,神发怒了,此后万年,再也没有人能获得神的馈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3893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