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深空之下

作者:最终永恒 | 分类:悬疑 | 字数:0

第四章 变废为宝

书名:深空之下 作者:最终永恒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7:08

无论怎么样,将大型侦查仪器探出高速运动的诺亚号,都是非常危险的

嚷外必先安内,现在诺亚号内部都是刀山火海,根本没办法进行这样的大型工程。必须要先修复内部,才能探测外部。

首先摆在人们面前的依旧是内部温度过高的问题,高温问题不解决,任何工程都没办法做。

“灾后的重建工作很有难度啊。”于易峰看着分析报告喃喃自语道。特别是下方高重力区的一大堆岩浆,温度至少有几万度,数量又多、温度又高,很是麻烦。

“这些都是资源啊可惜没法使用”

如果任由它们自然冷却,上百年或者上千年都不一定够,人们不可能等待这么久的时间

为了应对这一次的灾后重建工作,于易峰还特地召开了一次灾后重建大会

这个重建大会同样也是动员大会,面相新人类文明的全体成员。毕竟全人类在这么大的灾难下存活下来,有必要庆贺一番,鼓舞大家的士气。

新的工作马上就要开始了。

一些大科学家、企业高层、政府议员也会参加这次会议,讨论灾后重建的相关问题。

在这种场合,于易峰是必须要出面并且讲话的

这天下午,他站在大会的最前方,大声说道:“女士们,先生们,很高兴能够站在这个讲台上。我们还活着,我们所有人都活着”

“感谢诺亚号感谢这艘神奇而又伟大的飞船让我代表全体新人类,向这一艘飞船致敬”

于易峰对着前方,深深地鞠了一躬。这一鞠躬,他是发自内心的感谢。

然后他起身说道:“也感谢新人类文明的所有成员,因为团结,因为拼搏,我们活下来了”

“我们活下来了”

下面的人纷纷鼓掌,个个面带着笑意,能活着,谁会想死

诺亚号内部的金属有些受损,但表面的船壳竟然什么事都没有。这也意味着,诺亚文明与创造了明很可能是同一级别的。

人类能活下来,真的要感谢这艘神奇的飞船。它一次又一次地带领人类逃离灾难。没有它,就没有新人类文明

当然,也感谢人类自己的努力,这些辐射墙到底是人类自己建造的。

“是的,我们成功地在这一次巨大的灾难中活了下来”

于易峰提高声音,有些激动地说道:“我们的文明一定会在灾难中浴火重生,变得更加强大、更加昌盛让我们共同努力”

虽然目前还面临这样那样的困难,能活着,总归是好事。

活着,就有希望,就有未来

在动员大会结束后,接下来的重建大会就不对外直播了。重建大会探讨的内容会由记者筛选一些,然后对外报道。

于易峰顿了顿,又简单说了几句,随即话锋一转,“下面我们开始说正事,关于飞船的重建以及改造工作外边火山一样的环境,大家也已经看到了。”

“灾后重建工作务必尽快进行,我们的储备食物还在一年左右。必须尽快将高温问题解决,然后开辟种植园、养殖场等等,相信大家也不希望出现第二次粮食危机吧”

“其次,我们水资源丢了一半,还有无机盐、有机矿物也丢失了不少,这也是一大问题。它们都变成了下边的水蒸气或者岩浆有部分甚至散逸掉了。”

“这些都是大问题”

在座这些都是人类精英,他们早就知道了这个困难,他们开始小声议论,出谋划策。

火热的岩浆想要打捞上来极度困难,人类根本没有材料能耐受几万度的高温。

“那么就干脆堵住算了,只要稍微留下一道口子,给它宣泄热辐射就行。”

“可以将热辐射引向诺亚号部分无用地区,那样也不会影响我们生活。还可以从蒸汽中提取少量物资”

这堆岩浆虽然数目庞大,但实际上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用大量的抗热材料将热辐射口堵住,倒是不错的选择。

只是几个小时,一个大致的方案初具雏形。于易峰简单看了看,这份方案的可行性还是比较高的。

“不这部分热量不应该直接丢掉,而可以用来发电”

突然间,一位胡须有些花白的电力专家大叫道。他的眼睛发亮,好像看到了一种新能源的崛起

“是的,发电”他又重新喊了一句。

火力发电,这种快被遗忘的发电模式又被提了出来。

岩浆的超高热量,用来发电是非常合适的。诺亚号上用的大都是核能,人们一时没有往这个方面想。如今火力发电被谈起后,所有人都从中看到了可行性,一个个好像愣住了。

“发电”

“发电”

更多的专家从一开始的疑惑,到后边的兴致勃勃,从愁眉苦脸变得眉飞色舞。这个设想一旦提出,就把原先的方案推翻了。

这堆岩浆很快成为了人类的宝贝,只要好好利用,人们可利用能源将大幅增加

它们的数量实在太多了,保守估计在一万亿吨以上火星物质倒灌,再加上大量矿渣、防辐射墙以及金属融化后的残留物,这个数量可不是盖的。

围绕着这一点,科学家们很快制定了一个囊括了两万工作岗位的飞船重建计划这个计划能最大限度地将这部分岩浆利用起来,包括但不限于发电、供暖等等。

按照这个计划,这样的火力发电甚至能占据整个诺亚号总发电量的80以上,而且能稳定五十年以上的时间,剩下的可以用核能补足。

“这样的废物利用真是不错。”

于易峰看到方案新鲜出炉,不禁心情大好,能源这种东西,当然多多益善。而且,人类终于可以从中回收少量的资源,包括水分

“如果我们用发电站堵上了岩浆洞,外边的高温会在几个月内散掉,而且我们可以用已有的冰块对外界加速散热,估计一个月内就能完成”

“还有,一些新的对外热辐射装置也要重新制造。”一条条计划有条不紊地制定着,甚至连整个诺亚号也得大改一番

这时候,一个新的生态方案被非常隆重地提了出来在生物学家的眼里,蜂巢结构的破坏甚至还是一件好事

“借助这些被伽马射线击穿的大空洞,我们可以让飞船内的整个空气更加自由地流通,扩大生态圈的体积。这样的大型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可靠,甚至能产生降雨等现象”

以罗曼为首的生物学家,呼声越来越高,他们甚至看到了创建一个拟地球生态系统的可能

原先的这些紫色金属实在太难破坏了,以至于人们的生态环境只能局限在一个个小小的蜂巢中,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按照设想,如果人类在上方的低重力区创造一个低温环境,水蒸气上升到这个区域后,就能自动凝结,形成水珠落下,这样的自然降雨可比原来的除湿机好用多了。

当然所有的一切都需要精心设计,需要漫长而又严谨的讨论。

大会结束,这一部分生态设计工作仍在继续。

于易峰又开始了与专家漫长的扯皮工作,飞船应该怎么怎么改,需要用多少多少资源,既要保证安全性,又要保证生态稳定

于是在熬红了眼之后,他感觉自己似乎又开始掉头发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2107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