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深空之下

作者:最终永恒 | 分类:悬疑 | 字数:0

第三十四章 新环境

书名:深空之下 作者:最终永恒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7:08

为了保险起见,于易峰还是下令,尽快制造一枚十亿吨级别的氦3核弹,以及相应的“脸盆式”引擎。

这种东西成功了一次后,可以按部就班地仿造,技术难度就不高了。虽然火星的引力比月球大了那么点,但是,十亿吨级别的氦3核弹依旧管用。

万一火星有什么危机爆发,人类完全可以第一时间引爆核弹,搭乘诺亚号飞船跑路只要不是病毒之类的生化危机,逃出火星应该就没事了吧

这是于易峰自己的想法,和许云进他们讨论了一下,就立马下达了这个指令,他瞬间感觉轻松了很多

工业革命还在继续,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里,一个个利好消息接踵而至,人们的新发明、新思想如同泉水一般喷涌了出来

机器开动,马达轰转,这真的是一个智慧与汗水并存的时代

如果一名地球上的普通白领来到诺亚号上,会发现以他的知识水平,很难找到工作

大量的职业都需要很高的技术以及经验,这里的每个人,至少硕士毕业,许多人还是博士,但依旧会感到自己知识上的不足

像最顶尖的重工业基地基诺夫工业工厂,单单一名普通工人,就得会研究,会编程,会设计,会测试,会传感,还得会人工智能

这个要求真的很高很高啊人们不得不一边工作,一边学习。

而其他的职业,如同医生、记者之类的工作,也聚集了大量的人才,无一不是顶尖水平,他们的岗位需求也已经爆满了。

所以,一名地球上的普通人,如果思想比较端正,最好的选择就是当兵了。

当兵不用什么水平,只是比较累安全部缺人啊,士兵太少,许云进心里苦,他认为至少要500名士兵才能满足需要,但于易峰绝对不会给他安排这么多人手的。

时间过得很快,在人们的忙碌中,又一个月过去了

在获得大量的资源投入后,基诺夫工业工厂中的流水线越来越多,工业能力也将越来越强,第一期的工程圆满完成,正在建设第二期,第三期

而且,这个建设时间上的需求,将会快速缩短。

最重要的是,这些流水线是完全自动化的,运转起来后就基本不需要人力了。

也就是说,一条流水线可以加工出不同的零件,帮助复制出另外的流水线,这样一来,流水线的增长速度将会大大加快。

这样的工业,才是强悍的、令人向往的工业

各式各样的试验型机器人终于尝试着走上工作岗位,它们不会疲惫、不会抱怨、不会出错。一旦确认它们好用,就会大批量地生产出来。

人类只需要负责设计、监控以及最终的保养工作。

于易峰正在尝试更彻底的改革,原先的塑料企业、服装企业、化工企业也将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整体、大型的轻工业工厂。

按照科学家们的设计,这个轻工业工厂可以批量生产大量不同的物资。

无数的原材料将从一个大端口处进入,通过传输带,分发到各个不同的流水线。而这些流水线之间又有复杂的交互设计,可以相互运输、相互补给。

这样的工厂,只要一个,就能实现大量商品的生产

当然,具体图纸还在设计当中如果真的能完成,人们的轻工业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什么毛巾、衣服、塑料,这些基本的生活用品,一个工厂就解决了。

“脸盆式”的引擎也在一个月内完成了,采用了大量的废钢以及废品材料。

这是许多科学家们共同设计的,他们认为,无论什么材料,无论精钢还是废钢,在核爆炸面前都差不多,引擎只要能在一定时间内束缚住下边的冲击波,就算功德圆满了。

这样一来,诺亚号随时可以跑路,于易峰也就彻底放下了心

这一天,他正在参观诺亚号的新环境建设,里边可以说大变模样

因为时间的关系,现在只开辟了40平方公里的生存空间,只有原计划的五分之一。但40平方公里也不小了,相当于一个小镇的面积,比起以前可就好得多了。

五万人住在里边,可以说非常舒服,一点都不拥挤。

此时已经临近新年,街头的装扮都有了新年的气象。

新人类历,是按照地球爆炸的那一天算起的,一年365天,现在临近年末,许多人都按照自己的民族习俗来过。

亚洲人喜欢过春节,欧美人喜欢过圣诞、元旦,这种节日的气氛还是有一些的。政府已经批准了人们自发的一些活动,到时候,还会给大家放一个五天的假期。

大家目前的居住环境已经好许多,人们还买不起房子,但也基本告别了铁皮屋,住在政府提供的出租房里,房租根据房间的大小来决定。

不过这种“租”和“买”,除了心理因素,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差别。政府不会回收人们的出租房,完全可以长久的住下去,和自己家没两样。

“你看,天空最上方是最新的节能灯泡,能有效地模仿太阳光。绿色植物在这种灯光下,够正常进行光合作用。”

带领他参观的是老熟人罗曼博士,也是最热衷于建设生态环境的一位,他一边走路,一边为于易峰介绍最新的设施设备。

“这种灯能随着时间的变化而调节亮度,只有白天开着,晚上六点之后会逐渐灭掉,方便人们休息。”

“还有这边,是新希望种植园,人们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走到种植园里边,迎面而来一大片绿色。于易峰满意地点了点头,新希望种植园主要采用的还是无水栽培,只有一些大型果树因为技术还不成熟的关系,不得不用土壤栽培的方式。

只不过,这些果树种植时间不久,还都是小树苗。

大量的培养设备都是上次农业改造计划生产好的,可以直接拿来用,这就省去了不少事。

一眼望上去,水稻、小麦、玉米等等一应俱全,还有大量的蔬菜、瓜果也在培养中,虽然还没成熟,但看上去非常健康。

新希望,这个名字取得真不错

因为在种植园里温度、光照均可以控制,所有的蔬菜瓜果都开始不分季节,一年到头供应这对于吃货来说是非常爽的一件事。

“现在看来,粮食危机是肯定不会发生了啊”于易峰感叹道。

他已经非常满意了,这么点功夫能搞成这样,工作人员肯定下了不少功夫。

“那是一定的按照预期,种植园一年可以出产二十万到三十万人的食物。”

其中的一名负责人介绍道。他得到于易峰的夸奖,心中喜滋滋的。

对于他们这些专家来说,都这种条件了还发生粮食危机,不如一头撞死

那位负责人想了想,继续说道:“如果开辟更多的种植区域,我们当然可以种更多粮食,不过目前来看,暂时不需要,否则就浪费了。”

“目前来看,诺亚号的氧气气产出与消耗,暂时达到了平衡。”

“人类吃不完的粮食,可以喂养鸡、鸭、鱼、猪、牛等动物,为人类提供肉食来源。这部分工作是由新希望牧场负责的。”

原来如此,于易峰点点头明白了,难怪需要生产这么多粮食多出来的粮食都被其他动物消耗掉了。

这种吃草的一级消费者,最长肉的就是猪了,其料比在25左右,也就是说,一头猪长到120公斤,它要吃掉近300公斤左右的饲料。

羊和牛不长肉一些,料比比较大,大概在5左右,也就是吃5斤饲料能长一斤肉。

一只能产蛋的母鸡不是肉鸡,一般也就三四斤重,一年却要吃百五十个蛋

这里面的饲养工作都是有门道的。专业的事请就由专业人士负责,这是于易峰一贯以来的用人习惯。

他相信,这些专家肯定能将粮食产量以及消耗量保持一个平衡,不让太多的粮食腐烂发霉,也不会产生粮食危机。

“你们要保证我们的粮仓里,得有两年以上的粮食储备。”于易峰叮嘱道。

“这个自然。”负责人连忙答道。

于易峰想了想,又问道:“人们什么时候能吃到猪肉、牛肉”

“估计还要一两年吧,这些生物都是由生物实验室提供的,数量少,繁衍慢,至少等种群比较大了才能考虑。不过,鸡、鸭、鱼都已经可以食用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4059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