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深空之下

作者:最终永恒 | 分类:悬疑 | 字数:0

第七十八章 科技井喷

书名:深空之下 作者:最终永恒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7:08

夏普山,又名伊奥利亚山,高度大约为5000米,沉积层可能超过10亿年。这里的矿物众多,资源丰饶,短短几天内,硫酸钙、硫酸镁、氟、铁等矿脉都被人类依次发现。

在距离飞船三百公里开外的地方,还发现了几个小型铀矿,当然,产量上肯定比不上北极的大铀矿。不过人类并不挑食,能源这种东西,当然是越多越好。火星上没有化石能源,主要还是核能以及太阳能。核能还是可以打包带走的,人类当然希望铀资源越多越好。

铁路开始快速铺设,自动挖掘机的挖掘工作陆续开启,对飞碟造物的研究工作开始分配。一切的后续工作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与此同时,人们也在密集监控外星飞碟,并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时间过得很快,自地球爆炸开始算起,已经过了两年零三个月的时间。从于易峰他们探险归来开始算,也已经有半年了。现在是新人类历0002年3月,在三个月前,人们在诺亚号上度过了第二个新年。

不过第二个年倒是平淡了很多,也没有大规模的组织活动,因为许多科学家都在疯狂地研究外星科技

他们一个个和打了鸡血一般,满脑子都是科技、科技、科技,这种探索未知的奇妙快感,就感觉吸du一样要他们停止研究

不行,绝对不行

他们一个个的拒绝放假,甚至连年也不想过,他们只是想工作,还和前去劝说的政府工作人员吵了起来总之一句话,要他们停止工作是绝对不行的正因为如此,第二个年也就只能草草地过去了。

在众多科学家的努力下,这半年的时间里,新人类文明的科技实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不过于易峰心中清楚,截止目前,科学技术没有产生巨大的质变,距离星际文明还有一大段距离。

科学研究这需要大量的时间,短短半年还远远不够不过他并不着急,人类也不着急,他们有大量的时间来研究学习,只要每天都在进步,总会到达质变的那一步。

于易峰忽然有这样的感叹:现在的人类,就好比大清朝末期的工匠,忽然获得了一架来自21世纪的波音737飞机让他们研究一番倒是没有问题,但要让他们仿制一台,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完全是理论、经验以及工业实力上的不足。前置条件不足,就算看到了,也不一定能模仿出来,这也是人类非常遗憾的一点。

就好比一架波音737飞机,无论是发动机还是各种操作系统,大清朝的工匠们都没办法一模一样地做出来,甚至连其中的一个零部件都做不出,因为这可是跨越了好几个时代的东西

不过,虽然没法复制,科学家们却可以从中受到启发,不要求造出另一个波音737,做一个莱特兄弟那样的“木头飞机”,应该没有问题吧

诺亚号上的科学家也正处于这种摸索状态。他们没办法直接达到外星文明这种程度,却可以从外星造物中获得启发,获得新思路他们着手各种各样的实验,然后将分析出来的数据,转化为人类自己的东西。

人们并不好高骛远,只有属于自己的科技,才是真正拥有的只有这样一点一滴的进步,科学的道路才能走得更踏实。

每天都有一大堆研究报告汇集在于易峰的电脑上,他每天都得聚精会神地分析、浏览。

“基诺夫工业工厂已经完全竣工,目前工业产量只动用了12,大量生产线依旧处于闲置状态。”

“挖掘机以及火车已经生产完毕,短期内不需要扩大产量”

“配套的炼钢高炉大都也停止生产,只留下了两个。诺亚号整体用电量降低到2000万瓦”

于易峰点了点头,这种情况是预料之中的。

工厂停止生产并不意外着工业产能的下降,到了需要的时候,这些生产线又会重新启动,瞬间爆发出海量的产能。

这个面积接近300平方公里的超级大工厂,放在地球上也是数一数二的了。

总工程师伊万诺维奇以及他手底下的团队,用天才般的设想,将工厂划分成了十五个区域块,每个区域块之间铺设了大量的传送纽带,可以相互联动,其过程十分复杂。

总共有六千名科学家、工程师在这个工厂工作。在体力劳动几乎被消灭的情况下,他们主要还是负责设计、监控以及机器保养工作。

因为这个超级工厂的存在,诺亚号的工业能力比当初上升了20倍以上

打个具体的比方,如果想生产二十万台切割机器人,以当初月球基地的工业能力,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但现在,只要不到半个月就能轻松完成

这就是实力上的大跃进,是全体人类智慧与汗水的成果

有了这样的工业能力,也为各种科学实验大开绿灯。科学家们可以尽情发挥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完全不用担心工业产能的问题。

资源有了,能源有了,产能也有了,现在是科学的天堂

虽然这个工厂可以铺设地更大,但是再铺设下去,人口可能就不够用了。人口一直是非常大的桎梏,诺亚号只有五万多人,不能再分配人口给这个大工厂。

于易峰一边思考,一边继续往下浏览呈递上来的方案,他每天都有大量的报告需要审核批复。

“新型超导材料的研究批准”

“新型太空梭的研究批准”

“大型强子对撞机的制造批准”

一系列的方案批准下来,他真的是看的头昏眼花。

说实在的,现在飞船里不存在“骗经费”这种说法,许多报告也被各大科学家审核了很多遍,他只要不停地批准就可以了。

但秉着负责任的态度,于易峰还是一份份坚持看了下去。他必须要知道整个新人类文明的科技进度,才能从容地把控全局。否则,连文明发展到了哪一步都不知道,他还当个屁的领导

最头痛与快乐的莫过于各大实验室的新闻发布会了,在这个科技井喷的年代,有时候一天就有两三场,还总是邀请他参加。但是不参加又不行,他分身乏术啊

就在这天下午。

“这种新型的铝空气电池,能量密度是普通锂电池的40倍,大大填补了材料界的空白。从此以后,我们不再为电池容量不够而发愁”

这是一个新能源电池的发布会,高能电池一直是许多科学家研究的方向。电池,无论是武器还是日常生活都有很大的用处。

“大家都知道,以往锂电池的密度是200hkg,如果安放在车上,车载续驶距离大概480公里,而且寿命很短,三四年需要更换。”

“但这种新型铝空气电池的能量密度为00hkg,续航里程可以达到19200公里使用寿命在十年以上,更可以长久使用”

在台上的是物理学家菲利克斯,他在此刻正满面红光地对下面的众多科学家说道:“所以,一旦实现新型铝空气电池的量产,传统的锂电池就可以淘汰了”

这位来自英国的绅士很少有这种表情,显然正处于极端激动的状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721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