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深空之下

作者:最终永恒 | 分类:悬疑 | 字数:0

第一百二十三章 气态巨行星开发

书名:深空之下 作者:最终永恒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7:08

1克反物质湮灭后,产生的能量相当于43万吨tnt,这样的威力,已经比得上普通的原子弹,能够轻易轰平一座小城市。

是的,只有1克。

而且这玩意可比核弹危险的多,只要失去了磁约束,立马就会接触到外边的正物质,产生巨量爆炸。

说不定某一天,装载了大量反物质的某个存储装置,老化失灵后,整个诺亚号里边瞬间炸了个稀烂,新人类就莫名其妙这样亡了。

“好吧,地球可能就是这样毁灭的我们不得不小心啊”于易峰苦笑道。

丁一东教授摇头说道:“不用太过担心,一开始我们没有经验,也造不出太多的反物质。而且,我们可以采用多层磁约束策略,就算某一个装置坏掉了,还有备用的我们的诺亚号上方是无重力的,非常适合这种物质的存储”

“新的存储设备也在开发当中”

无论怎么样,人类不可能因噎废食,反物质生产还是要搞起来的。

就在谈话中,试验型收集飞船已经渐渐靠近气态行星。前方的副离子引擎启动,喷射出强大的蓝色离子射流,进行反向减速。

“船体运行状态一切正常,正在减速,目前的速度为143ks,检测到空间中少量的氢元素,辐射量明显增大,已经接近这颗星球的大气顶层。”

不断地有信息传递过来,控制室也不断地发出各种反馈指令。

“十分钟后,飞船将被御夫5的引力正式捕获,正在降低轨道

“六十秒倒计时开始,六十、五十九、五十八八”

“到达预定轨道。”

“气压为00053个标准大气压,气体收集工作开始”

从屏幕中可以看到,飞船上下左右四个面展开了四个大型的帆状结构,正在往里边吸收空气。

这些都是气体收集帆,飞船内部的空气压缩装置启动,吸收大量的氢气以及氦气。在这个稀薄的空气下,大概需要七天的时间,能完成一次收集。

这里是非常安全的界限,空气稀薄、平稳,没有乱流,也没有闪电。

通常情况下,采集飞船只会在这个高度下收集燃料,只不过花费的时间稍微长了点。收集完燃料后,稍微加速就能挣脱星球引力,非常简单,而且没有太多的危险。

不过,本次实验是为了测算飞船具体性能,肯定还要具体往下走,至少要靠近御夫5的表面基层。

人们以10倍的地球大气压,作为“御夫5”的大气层基础,也就是气态星球与宇宙空间明显的分界线。

从飞船的这个角度观测,气体巨行星上的气旋风暴,如同油画一样清晰。它们在星球表面运动着、咆哮着,彼此吞噬、分离,如同一个个狰狞而又巨大的怪兽。

这些气旋风暴,大的比地球还要大,小的也堪比月球,人们丝毫不怀疑它们的巨大威力。如果真的将飞船扔进大气层中,估计飞不出来了。

十倍的大气压、超高速风暴、巨型闪电,再加上高重力,这些不利因素一下子就能将飞船给卷进去。

看到这伟岸的一幕幕,于易峰也是按捺住心中的激动,发令道:“继续下降轨道高度”

飞船继续减速、下降,周边的气流也越来越强。

一个大气压

两个大气压

三个大气压

随着气流的增强,飞船表面的温度开始升高,整个屏幕已经出现了剧烈的抖动。四个气体收集帆不得不回收,这些东西对飞船的飞行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唔如果是科考船,应该增加一些流线型机翼,现在这个形状的飞船,空气阻力实在有点大了。不过一般情况下也不会降到这种地方。”丁一东教授喃喃自语道。

人们可以清楚看到,长长的闪电在底下云层中肆虐着,它们划破长空,任何一道的粗壮程度都是地球上的百倍以上,释放出无与伦比的能量

自然的无穷伟力,只可以利用,不可能花费大量力气去对抗,否则是傻子行为。

一群疯狂科学家甚至兴奋地讨论起来,他们在研究,是否可以直接丢一根超导电线到闪电的集中区,直接吸收里边的电能。

“为什么不行呢这可是现成的电能啊,超高电压,用来当做反物质的能源再好不过了,还用得着什么核聚变我认为可行”一位专家满脸的激动,显然对自己的奇思妙想非常满意。

还有一群科学家正在讨论,是否可以发射探测器进入到气态巨行星的内部,窥测其内核到底是怎么样的。

“探测器要穿越五万度以上的高温,比恒星表面还热,有点困难啊。还有超高的压强”

“里边应该有一个岩浆组成的内核,表面可能会看到一望无际的液态金属氢、液态氦,类似于海洋一样。但是这个海洋的温度是几万度”

于易峰暗地里擦了把冷汗,但他也有点儿好奇。

随他们搞吧一点物资而已,到时候真的拍到了什么照片,还可以开开眼界。

或许,正因为这样宽松大方的科研环境,新人类文明的科学技术才会爆破式的发展,人们不会被固有思想约束,做自己想知道的科研项目

这时候,飞船已经降到了四个大气压的区域,某些裸露在外边的装置已经微微有些形变,内部的人工智能发出大量警报,已经不敢再往下降了。

一位工作人员正在询问于易峰,是否还要强制命令,继续下降。

“舰长,极限应该在六个大气压左右,再下去,飞船动力系统可能就不够了,遇到高速气旋可能会被卷进去,难以挣脱。”

于易峰想了想,摇了摇头。

还是算了吧,新人类文明虽然家大业大,也不想白白丢失一艘飞船。

而且这种飞船的体积比较大,现在又装了些货物,爆发出的动力肯定不强。

毕竟它只是一个气体收集装置,并不是那种皮糙肉厚的专业科考飞船,这一次的行动,已经充分证明了自己的稳定性,可以胜任燃料收集任务。

深入到大气中,收集燃料的速度的确快了许多。等飞船再次引擎爆发,从气旋中挣脱出来的时候,又用了两个多小时,里边已经装载了将近三万吨的核燃料。

看到飞船挣脱,稳当当地再次进入平静区域,在坐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发出了一阵小小的欢呼声。

连于易峰也是长松一口气:“就在这个高度收集燃料吧。回来后检测一下本次实验的具体参数,看看是否有可以调整的地方然后将具体数据汇报给工业部。如果没什么问题的话,可以批量生产了。”

就这样,有了收集飞船之后,整个气态行星的开发工程得以顺利实施。

整个开发工程估计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才能顺利完成,其中还有大量的配套设施要做。

“基本上,所有的计划都在持续进行势头非常好。”

这项事情解决,于易峰顿时心里满心欢喜,因为它意味着又有资源可以进账了,而且是大量的能源

无论氢气还是氦,都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氦就不用多说,氢气可以用来还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生成有机物。

这种守财奴般的感觉,真的不错。

“无论工业、军事,还是其他发面,都在蓬勃发展”他一边走路,一边细细思索着,还有什么东西是可以补充的。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后,他发现一份报告出现在了自己的电脑桌上。

“民众之中,出现了想要异星旅游的呼声他们正在学习土著人的语言。”

“有这么一颗美丽的星球,想体验一下异星风光,很正常”

“这倒是要关心一下开荒小队的进展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139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