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定河山

作者:风雪云中路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六百五十三章 善后(二)

书名:定河山 作者:风雪云中路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4

其实,黄琼并非是什么都不管,只不过是抓大放小罢了。张迁正式到任之后,雷厉风行的推行各种善后事宜,表现的确有些出乎黄琼的意料。剔除以往的旧怨来说,此人种种手段虽说是在自己支持之下,但却在最短时日之内稳定了大乱之后的人心,的确是一名能员干吏。

能让十几万党项人,在最短的时日之内人心稳定下来,解决了宁夏府再一次发生叛乱的可能,这首先便是大功一件。既然张迁的表现,让他如此的满意,他也就没有必要事无巨细,事事插手了。自己只是抓总便可以了,一些日常事务完全可以放手,让张迁去落实便可。

相对于张迁,贺元锋那里在黄琼亲自督促之下,动作力度倒也很大。在进入大小盐池的刘杰配合之下,采取四面合围、分区清剿的办法,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彻底将整个宁夏府,四处流散的叛军彻底肃清。顺手,还将准备向西北方向逃窜的野利部,也彻底的收拾了。

到上秋的时候,贺元锋俘虏流散叛匪四千多人,其中原本的党项部族头人三十八名,身上有朝廷授予的世职的蕃官十七人。待这些人被押运到灵州城之后,看着跪满了一地的,头上剃成党项人发型,身上却穿着汉服的这些人,黄琼转过头对贺元锋道:“一共俘获了多少人”

知道黄琼问什么的贺元锋,倒也没有犹豫的干脆道:“回王爷,我军自从进入宁夏府平叛以来。共计俘获党项诸部头人、族长,身上有朝廷授予世职的蕃官,共计一百零七人。也就是说,宁夏府所有党项部族的头人、族长,除了战死的那部分,现在都已经被我军俘获。”

“此外,还有与拓跋继迁勾结的,在其造反之后第一时间,便依附的汉人豪强十余人。这些人,现在都关在军营里面,长期以往也不是一个事情。如今宁夏叛乱,已经大致平定,估计大军班师的圣旨就快要下了。所以,还请英王尽快拿出一个妥善的处置办法来。”

对于贺元锋的话,黄琼却是淡淡一笑:“既然人都已经到齐了,有些早就该做的事情,也到了做的时候了。宁夏府既然是大齐朝的天下,自然要按照朝廷律法行事。过去流官与蕃官并存,党项人表面上归流官治理,暗中实权却是操控这些族长与头人手中的情况,必须改变。”

“党项人必须彻底的汉化,这样才能彻底的剪除,他们今后再一次发动叛乱的根源。此次叛乱,一个族长,几句话便能带着一个部族加入叛军。这足以说明开国百余年来,朝廷虽说一再打破党项人部族制,甚至剥夺了他们治民权,但依旧未能改变其千百年来保留下的习俗。”

“只要那些族长与头人在,他们就算是表面上归附朝廷,可暗中还是听从他们族长与头人的。这些族长和头人留下来,将来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拓跋继迁。而陇右,看起来贫瘠,可实际上盛产战马的陇右,却是朝廷的命根子所在。陇右绝对不能再一次乱,这一条是铁律。”

黄琼抬起头看了看面前的贺元锋、杜涉、冯舟山这些武将,还有张迁这个宁夏知府,斩钉截铁的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既然他们改变不了,这个千百年传承下来习惯,那么本王就来替他们改变。传令下去,明儿在灵州南门外,处决那些被俘蕃官、族长、头人。”

“其所在家族所有男丁,只要超过十四岁的,也一并全部斩首。未满十四岁的男丁,与蕃官、族长、头人的女眷,一律官没为奴,分赐给陇右各地边军。当然,如果各位有相中的,本王也可以优先赏给你们。其所有家产,也一并的全部抄没,赏赐给此次平叛有功将士。”

当黄琼拿出最终的决定,在场的几个人都愣住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没有敢说话。良久,贺元锋才开口道:“王爷,若是按照您的这个方法,这可是小五六百号人那,都杀了,是不是有些株连太广了末将以为,只杀那些参与者便是了,至于其他人罚做苦役便是了。”

对于贺元锋这个态度,黄琼微微皱了皱眉头,明显有些不满。不过他也没有怪罪贺元锋的意思。这些武官战场上杀戮,是司空见惯了。可这种情况,恐怕还是第一次遇到。毕竟不是治理地方的文官,有些东西他们看不到那么长远。斩草除根的道理,恐怕他们还是有些不懂。

而在贺元锋的话音落下,其他几个武官也都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表示对贺元锋意见的支持。反倒是相对于几个武官来说,反倒是作为在场唯一文官的张迁,听到自己的这个做法之后,虽说也没有发表意见,但却是微微点了点头。很明显,张迁明白自己为何如此做。

尽管有些不满意,但黄琼还是打点起精神,与其说解释给贺元锋,还不如说解释给在场的所有武官听:“非是本王愿意做这个恶人,更不是本王想要如此株连。而是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这些族长、头人哪怕已经没有实权,但在党项诸部之中影响力已经相当的巨大。”

“他们一句话,便可以让整个部族跟着他们造反。留下他们,想要真正的去除他们在党项人心中的地位很难。包括他们的家族也是一样,我们杀了他们的父兄,现在也许没有什么。但谁又能保证几十年后,会不会有第二个、第三个拓跋继迁出现也打着同样的旗号寻仇”

“若是想要党项人彻底汉化,首先必须要去除他们心里上的依靠。所以,这些族长与头人都不能留。更何况,整个陇右的党项人不仅仅就宁夏府有。几乎这陇右的各地州府,都有大量的党项部族存在。甚至包括陕北的绥德府、延安府,所属州县也都有党项人的存在。”

“这些党项诸部,千百年以联姻为纽带,相互靠近抱团。这次不通过雷厉风行,杀宁夏府的党项人这只鸡,给陇右、陕北的党项诸部那群猴子看,今后这些党项人指不定会搞出什么更大乱子来。对付这群党项人,我们应该一手拿着羊腿、一手拿着大棒,更应该杀一儆百。”

“即要改变百余年来,朝廷对党项人的歧视。采取一些怀柔政策,鼓励他们汉化。也要通过宁夏党项诸部的结局,让他们知道与朝廷作对的结果。乱世当用重典,不给予那些参与造反的党项人最严厉惩罚,又何以警示其他党项诸部族这个时候,杀一人便是挽救上百人。”

说到这里,黄琼转过头对张迁道:“张知府,你在宁夏府只要做好党项人汉化,将黄河两岸沃野千里,改造为塞上江南,你就是大功一件。本王给你三年的时间,做好了三年后,这个陇右安抚使就是你的。但丑话说到前面,若是做不好,你就做好在宁夏做一辈子知府准备。”

听到黄琼点将到自己头上,张迁急忙站起身来,语气极其恭敬道:“请英王放心,臣会全力以赴,绝不会让英王失望。如果三年之内,臣做不到王爷要求这两件事,迁自愿留在辞官,留在宁夏府一辈子教书。只是不知道王爷处置了那些族长与头人,对平夏部又如何处置”

张迁的话,黄琼没有半分迟疑的道:“平夏部的那些青壮年,既然都你修河渠的免费劳工。那么那些妇孺,自然也该由朝廷处置。本王知道,西京大营还有陇右边军、卫军,还有很多将士未娶妻。本王决定,将平夏部的所有三十五岁以下的女人,都赏赐给这些将士为妻。”

“至于那些还未长大的孩子,一律随母亲改嫁,并改为继父姓氏。告诉各级武官,凡是已经成亲的一律不许接受。这些党项女人,只允许许配给未成亲的将士。诸位费一些心思,尽可能的安排年龄相当的。若是有些人,想要靠着手中的权势,将年轻貌美先挑出来给自己。”

“那就要试试,本王的刀子快不快。还有,野利部不是宁夏府党项诸部之中,第一个站出来支持拓跋继迁的吗也一并处置就是了。本王以后不希望,再听到有平夏、野利部存在。贺元锋你是主将,怎么分配你要拿出一个方案来,诸军要公平对待,要一口水端平。”

见到黄琼的决心已下,诸将也知道多说无益,便不在言语。看着诸将听罢自己的决定之后,神色不一的表情,黄琼摇了摇头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在返回后堂之后,看着等待自己几个党项女人,心中微微叹息一声。这些日子,几个女人全心全意的服侍自己,原因他还是清楚的。

这些女人不外是盼望着,自己能够放过拓跋继冲与拓跋德昭。只是黄琼自认那种放虎归山,在养虎为患的事情,自己是断然做不出来的。哪怕这几个女人的服侍,真的让自己很享受。虽说野利氏与罔氏年纪大了一些,可那种成熟的风韵,却远不是那些年轻女子可以相比的。

但公是公、私是私,自己若是在这件事心软了,那才是对此次平叛的数万大军,以及阵亡将士的一种亵渎。自己就连平夏部普通的部众,都没有想放过。更何况作为元凶拓跋继迁的弟弟与儿子哪怕自己明知道,几女每夜卖力服侍的原因,不外就是想用自己换两人一条命。

拓跋继迁已死,并传首整个陇右。从北辽求援返回的拓跋继冲,在怀远州被边军捕获的事情,她们已经知晓。作为拓跋继迁的原配妻子,罔氏以及野利氏二女,想要保住拓跋德昭这个拓跋继迁唯一剩下的儿子。卫幕氏想要保下自己的丈夫拓跋继冲,可谓都各怀心思。

看着罔氏还有野利幕兰几女,对自己投来的期待目光,黄琼摇了摇头道:“明儿,拓跋继冲与拓跋德昭,这叔侄两个明儿便要明刑正典了。今儿本王破个例,你们可以去看看他们,为他们送行。至于今后,你们若是想要留在本王身边也好,想要改嫁也罢,你们自己决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034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