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定河山

作者:风雪云中路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一百六十七章 中宫薨了

书名:定河山 作者:风雪云中路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4

只是皇帝这番话之中,告诉黄琼要学会忍耐的时候,他却没有发现自己也暴露了一些小小的情绪。对自己年幼时遭遇,明显依旧记忆很深刻的皇帝。在教育黄琼的时候,对于自己苦难深重,从来没有享一天福的母亲,一口一个皇祖母。

反倒是从来没有称呼为他的亲生父亲,他幼时阴影制造者的世宗皇帝为父皇。即便是对于自己儿子,当年世宗皇帝的亲孙子,也没有称呼过哪怕一声皇祖父。恐怕那位世宗皇帝,在皇帝的心中,与刚出宫时黄琼对自己这位亲生父亲的感觉一样的。

表面上看似恭敬的很,张口闭口的世宗皇帝。但实则内心中从来,恐怕就没有把他当成自己的父亲。一句世宗皇帝,无形之中便将父子两人的关系,直接给拉开得远远的。虽说继任皇帝,称呼自己父皇庙号,以示尊重这一般来说很正常。

可放在眼下谈话的这二人之间,可就有些不正常了。以庙号称呼自己的前任,如果在君臣之间是正常的。可在父子之间的对话中,即不称呼先帝也不用皇考,更没有用你皇祖父,这样在子侄面前称呼前辈,显得亲昵一些敬语。只是用很官方的惯用称呼,这就很不正常了。

这其中固然不会没有,对自己那位整日里只花天酒地。违反太宗皇帝当年迁都时,规定的后世子孙,只能以现有宫殿为皇宫,不得另行修建宫殿的祖制。于大旱之年大势修建新宫,又所托辅政非人的世宗皇帝,差一点把江山丢了的怨言。

但其中更多的恐怕还是,对当年的那些陈年旧账,挥之不去的怨恨。而在谈及当年的烈宗皇帝,也就是那位一直在欺凌他的那位太子,言语之中也不是很舒服。很明显,这位皇帝并未忘记当年的旧事。

也许在他的心中,他的那位亲生父亲世宗皇帝,反倒没有扶持他登上皇位的,黄琼那位外公更值得尊敬一些。毕竟若是没有黄琼那位外公,废一帝立一帝。又将世宗皇帝的子孙,几乎杀戮了一个一干二净,这个皇位说什么也是轮不到他坐的。

只是对于自己这位皇帝老子,语气之中多少暴露出来的一些怨气,以黄琼的反应能力当然听出来。只是虽说听出来了,可又那里敢说出来。再说皇帝从古至今,在自我宣传上被弄的和神一样。上天之子,君权神授自古便有之。

但黄琼也知道,其实皇帝也一样是人,一样也有感情,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和七情六欲。更何况,童年的阴影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难以忘记的。而且自己这位皇帝老子,又偏偏是那种记忆力非常好的人。有怨气正常,没有怨气就不正常。

此时的皇帝,与往日高高在上相比,反倒是更多了一丝普通人的烟火气。当然心中腹议归腹议,但对于皇帝这番话,黄琼还是惯例的不接话、不表态。尽管皇帝话中的意思,黄琼早就明白了。但他知道,这个时候还不到自己接话的时候。

见到黄琼听到自己提及淮阳郡王,脸上没有任何的表情,就好像说的与自己无关的人一样,皇帝却是不着痕迹的微微皱了皱眉。尽管他知道,自己这个儿子现在肯定听明白自己话中的意思了。但他却摸不准,自己这个儿子对自己话中的意思,究竟是什么样的想法。

皇帝猜的没有错,他这番话中蕴含的真正意思。黄琼虽说一时没有摸清楚他的真实意图,但有一件事情黄琼却是听明白了。皇帝这番转了很大圈子的话,从侧面告诉黄琼。遇刺的事情虽然不能说不了了之,但现在没有到揭盖子的时候,而自己现在要做的是忍耐。

在这番话之中,皇帝近乎直白的告诉黄琼,他当年经历的事情,远比黄琼现在经历的这些要艰难的多。他当年都能忍下来,你又如何不能忍耐下来老爷子这是在告诉黄琼,不要在这个时候在与太子发生冲突了。有时候该退让的时候,还是要退让一步的。

而自己将此事暂时压下来,不是袒护谁,而是有原因的。皇帝这番话,让黄琼感觉到皇帝认为,自己遇刺一事与太子的几次冲突有关系。只是这些话,是皇帝的真心话,还是在安抚自己,黄琼却是有些摸不清楚。

看着沉默不说话的黄琼,虽说一时没有摸清楚黄琼真实的想法。但皇帝却明白,自己这番话这个儿子,至少部分是听进去了。对于黄琼的这个表现,有些欣慰的皇帝,今儿反倒是有些放开了。

“你的品行很好,人也很聪慧,但却是有两个很明显,容易被你对手所趁的弱点。一个是你的性格有时候偏激一些,遇事好钻牛角尖。你鼻癌面上看似很圆滑,实则原则性极强,骨子里面颇有一些宁折不弯的性子。这是你的优点,可也是你最大的弱点。”

“你还年轻,今后的路还长着。今后无论遇到任何事,朕都希望你首先要冷静,不能为自身的情绪所左右。朕希望你学会能在越是强大的对手面前,越要懂得隐藏自己情绪。绝不能因为一时的痛快,而将自己陷入危险之中。”

“二,就是你太过于儿女情长了。当然,朕不是说你完全不对,朕当年像你这般年纪的时候,也是这个样子。可这在普通人家算不上什么缺点,但作为一个皇子,处处感情用事就要不得了。朕以后不想在听到或是看到,你因为男女之事而自甘颓废的事情了。”

“朕今儿与你说这些,是不想你今后因为一时的冲动,做出什么不可挽回的事情,也不可太沉溺于儿女情长之中。你是皇子,不是那些动不动无病,风花雪月的文人骚客。身为皇子,不仅要有皇子的体面,更要有天家的担当。”

“你今儿回去之后,好好的品味一下朕的话,对你今后行事会大有益处。这段时日朝中发生的变化,朕不说你也知道。朕现在需要是得力的帮手,不是受了一些打击便一蹶不振的儿子。”皇帝这番话看似在训斥黄琼,但语气之中却有掩盖不住的赞赏。

“至于朕的安全,这一点还用不到你操心,朕心中有数。朕就不信某个人,就真的能够翻天。我大齐朝不是南朝,朕更不是宋文帝。若是连这点能力都没有,朕又如何执掌这天下十数年”

“朕听说,当初救你的那几个人,现在都在你的府上。这样,你把他们的身份报上来,如果愿意留下的话,朕让人在给他们补一个侍卫的身份。这些人救了朕的儿子,朕自然不吝重赏。连普通百姓都知道,受人之恩当以涌泉相报。难道这点道理,天家却不知道”

对于黄琼对他安全的担忧,皇帝虽说倍感欣慰,但却并没有太当回事。虽说眼下的形势,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但这位一国之君,对自己还是相当有信心的。认为出乎自己意料,并不代表着局势真的发展到了失控的地步,至少大局仍然在自己掌握之中。

“儿臣谨记父皇的教导,今后行事一定三思而行。遇事一定会多冷静,绝对不会在冲动。但儿臣还是希望父皇,能顾加强身边防范。您的是一国之君,您的安危关系到天下臣民的民心所向。更关系到,这天下的安危。”

“父皇,您以自己的亲生经历,要求儿臣凡事三思而后行。可您在这件事情上,也同样该为儿臣,以及其他兄弟做出表率。眼下诸兄弟连遭意外,谁又能保证那人不杀红了眼胆大包天,敢公然弑君”

“”父皇,儿臣只有两大夙愿。一盼望天下永享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二便是期盼父母健康长寿。父皇对儿臣来说,是君但更是父。您的安危,不仅关系到天下安危与否,更系儿臣之平生所愿。儿臣恳请父皇,一定要加强防范。”

对于皇帝的教训,黄琼听进去了。他听明白这是一位父亲,对已经成年儿子的叮咛。尽管这位皇帝父亲在与自己相认之后,一直在努力扮演严父的角色。但对于已经成人的黄琼来说,他这位严父出现的太迟了。

对他以往的敲打,黄琼向来都是不以为然的。但今儿这番话,无论黄琼赞同与否,心中却都有一丝感动。而这种感动,也正是来自今天这种几乎是开诚布公的谈话。自己这位皇帝父亲,做到今儿这个份上,哪怕他还有另外一种私心,可对于一个儿子来说已经是足够了。

之前,哪怕是知道皇帝在自己遇刺之后,在自己府邸整整守护了一夜,黄琼也没有像今天这样的感觉。从今天皇帝这一番几乎是推心置腹的谈话之后,黄琼才真正的从感情之上,接纳了自己这位皇帝父亲。

对于皇帝今儿的这番教诲,黄琼是第一次真心实意的接纳。而见到黄琼一副孺子可教的样子,很是满意的皇帝正想再说些什么的时候。他的谈性,却被一个跌跌撞撞跑来的太监给打断了。跑过来的这个太监,黄琼在皇帝那里见过,知道是皇后寝宫的管事太监。

见到这个太监一副慌张样子跑过来,交待过来下面的侍卫与太监不得打搅的皇帝多少有些不悦。但想起这个太监的身份,在看看这个太监脸上一副慌张的表情,皇帝与黄琼心中都不由的一惊,都感觉到恐怕要出事了。

果然,这个太监见到皇帝,顾不得看皇帝有些铁青的脸色,二话没说直接跪倒,哭道:“皇上,皇后娘娘刚刚薨了。”连日来几遭打击,连丧三子之痛还没有过去的皇帝,听到这个消息。

若不是在身边的黄琼一把扶住,几乎一屁股坐倒在地。 被这个不幸的消息,再一次打击不轻的皇帝,死死的攥住黄琼的手,良久都没有撒开。黄琼几乎可以听到,皇帝将自己的手攥的卡卡作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3038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