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定河山

作者:风雪云中路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二百九十四章 皇上老了

书名:定河山 作者:风雪云中路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4

想起了那一天,在温德殿与皇帝的那番对话,黄琼站起身来。习惯性的走到门口,看着阴霾重重的天色。脑海里面,不断的在琢磨着简雍这番话。良久,他才发出一声叹息:“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王爷,雍以为对景王府的财产,包括土地在内该如何的处置,您最好还是等待皇上的圣旨。以皇上的英明,此事究竟该如何的处置。想来皇上虽说会有一定的犹豫,但时日一到自然会有定数的。英王,也大可不必着急。不过,雍目前倒是有一策,可解皇上的之忧。”

说罢,也没有请示黄琼。自顾自的走到书案之前展纸研磨,微微一沉吟,便在伏笔开始疾书。写了好大一会,才拿起自己写的东西又仔细看了一遍之后,才满意的点了点头,吹干递给了黄琼。

接过这个家伙递过来的东西,黄琼仔细看了一遍却是摇头道:“荒唐,真是荒唐,你把父皇,把本王当成什么了。你这不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吗难道,你将全天下的宗室,都当成了可以随便愚弄的傻瓜”

只是对于黄琼的质问,简雍却是摇了摇头道:“王爷,您不觉得这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即可以解决皇上的忧心,又可以全了您的心意这个时候,皇上若是赏赐给几个皇孙一点东西,很容易被其他宗室抓住把柄。”

“但你这个做叔父的,若是送给自己侄子一些家产,这谁又能说出什么来而且,皇上一天不下圣旨,这些土地就无法发还给百姓。时日拖延越久,对朝廷便越不利。若是别有用心之人在其中挑唆,很容易引起民变。”

“毕竟那些失去财产和土地的百姓,都在那里等着您这位英王,能够给他们做主那。就算皇上不采取您的这个意见,但至少也可以催促皇上早日下决心。郑州之事,总这么拖着不是一回事。王爷,别忘了您才是郑州处置使。”

“一旦郑州在出现任何的问题,您则首当其冲。王爷,有些时候该变通的时候,就需要变通。不管是明修栈道也好,是暗度陈仓也罢,只要能解决问题,就是好的办法。更何况这也不是什么阴谋,只是绕了一个圈子而已。”

对于简雍的回答,黄琼没有立即回复他。而是转过头静静的打量着他,直到将简雍打量的心头有些发毛才道:“你原来与英王府并无瓜葛,本王也肯定今儿是咱们第一次见面,你又为何如此卖力为本王出谋划策”

“你可知道,若是皇上真的打算杀一儆百,对郑州官员大开杀戒,就算本王也保不住你。有些事情,即便是本王也不一定能够做到。你若是想要保存性命,便来捧本王,那你可打错主意了。”

听到黄琼这番话,简雍原来面上的豪情壮志一扫而光。转而一阵的沉默,良久才幽幽的道:“王爷,既然您问起来了,雍也就没有必要隐瞒什么了。雍帮你出主意的原因,固然有为这郑州百姓一部分的原因。更重要的是雍不想死。雍想做官,想要做大官。”

“雍的野心很大,想要做名臣,而不是做忠臣。做忠臣易、做忠臣难,做忠臣固然可以千古流芳,但百年之后人们更多记住的,还是那些辅佐圣主开创盛世的名臣。别人都记得唐太宗是千古一帝,但又有几个人能够忘记房玄龄、杜如晦,这样的名臣辅佐”

“雍为官不求诸葛武侯那样死殆五百载,迄今梁汉之民歌道遗烈,庙而祭者如在,其爱于民如此而久的人。但求成为房玄龄、杜如晦那样,辅佐圣君、抚慰天下,开创一番盛世的名相。王爷,非是雍贪图富贵,而是站多高、望多远。只有做到了足够高的品级,才能实现心中的抱负。”

“王爷,慷慨赴死只能成全小我。辅佐圣君使得天下百姓富裕安康,才是为官之人的大我。而雍想要做到的,便是房玄龄、杜如晦那样,辅佐圣君开创盛世的名相。”说到这里,简雍收住了话题,将目光转向了重新看向门外的英王。

听到这个家伙停顿了下来,黄琼没有转过头,而是眼光依旧望着天空,与淡淡的道:“说下去,既然都已经说了出来,便干脆将你心中的想法都说出来。本王非那种因言获罪的人,不会因为三言两语便杀人的。”

简雍看着黄琼的背影,良久才继续道:“王爷,皇上老了。雍在赴任郑州同知之前,曾经在进京述职之时见到了皇上。与当年明德元年殿试时,雍初次面圣见到的皇上相比,雍真的感觉到皇上老了。”

“与之前那个杀伐果断,意志坚定的帝王相比。如今的皇上,更多的像是一个关心自己儿子的父亲。景王在郑州的所作所为,雍发现皇上早就知晓,却一直未作任何处理。在雍上任之前,皇上一再叮嘱雍要劝谏景王收敛行径,与名为善,却是连一道训斥的圣旨都不肯下。”

“如今的皇上,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励精图治的有为君王了。眼下他想得更多的是,该怎么样才能维持现状。宗室鱼肉百姓,固然有自身的原因,但更多的是与皇上放纵离不开的。虽说不是有意识的放纵,但无意中的包庇却是这些宗室胆大包天的原因。”

“天威难测,皇上为何如此做,雍一直都没有猜出原因。不过雍以为,可能与皇上由藩王入继大统有一定关系。还有一点,与当年淮阳郡王大杀宗室也不无关系。淮阳之变后,皇上虽说册封了一些宗室作为补偿,但对淮阳郡王府处置看似板子高高举起,实则是轻轻落下。”

“当年淮阳郡王所作所为,按照常理来说诛灭九族都不为过。可皇上却只是追究了几个实在罪大恶极之人,其余之人虽说也流放的流放,但实则却是高举轻放。便是淮阳郡王的陵寝,也只是去掉了表面上逾越之物而已。别说挫骨扬灰,便是连迁移都没有做。”

“也许皇上对宗室的包庇,是想要采取一种平衡手段,平息宗室对他这样处置的不满。王爷,皇上已经老了,当年的雄心壮志,已经被多年为君生涯所磨灭。所有君主年老的时,犯的毛病在皇上身上已经一一都展现了出来。”

“以皇上眼下的状态,雍是实现不了抱负的。可雍在京中述职月余,见到的在京诸王所作所为,与已经在藩的宗室并无不同。整日里除了勾心斗角,便是声色犬马,哪有一点堪为圣主的样子至于太子,在雍的眼中不过一犬豸之智而已。”

“反倒是王爷出宫以来,先是为了郑州流民不惜得罪太子,将欺压流民的京兆尹贬黜出京城。后又为了陇右、陕西二路旱情,在温德殿斥责一毛不拔的宗室,从那些贪得无厌的宗室手中,弄出大笔的钱粮救济灾民。”

“而骁骑营在进入郑州之后秋毫无犯,使得郑州百姓不仅免去一场巨大的灾难,更是免去了一场兵灾。雍知道,除了骁骑营本身军纪严明之外,王爷那个十杀令才是关键所在。王爷不用郑州百姓之痛,去收拢军心,这才是真正的仁慈之主。”

“王爷,若是让雍出谋划策,为王爷争夺天下,这非雍之所长。但治理地方,使得百姓安康富庶,这却是雍的长项。雍不擅长阴谋之术,但对阳谋却颇有心得。做名臣、不做忠臣,这便是雍真正所想。”

“不过雍若是想要实现这个包袱,这也需要遇到有为有肚量、有抱负的明君才行。若是遇到汉桓、灵二帝,隋炀帝、唐懿宗、僖宗那样的昏聩之主,雍也只能去阎王殿,给阎王爷做名臣了。”

听着这个家伙的侃侃而谈,黄琼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压制住眉头没有皱起来。这个家伙在明摆着告诉自己,他是一个典型的实用型机会主义者。黄琼可以肯定,若是眼下北辽牧民中原。只要北辽皇帝摆出一副亲政爱民的架势,这个家伙立马就会去摇尾乞怜。

想到这里,黄琼立马便失去了谈下去的兴趣。转过身,看了看书案上他的那个建议,摇了摇头道:“你这个条陈先放在这里,本王会仔细琢磨一下。你现在可以回你的同知衙门复任了,若是想要做名臣,便要有做孤臣的准备。”

见到英王如此答复,也知道自己之前的那番话,恐怕让这位年轻的王爷,心中很是有些不痛快的简雍,倒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向着黄琼深施一礼之后,转身离开了这间大堂。他倒是不担心,这位英王因为自己之前的那番话,一刀将自己给宰了。

他知道,若是这位英王如此的无肚量,皇上也不会由他出任这个郑州处置使。要知道,在眼下皇子之间都斗得与乌眼鸡一样的时刻。皇上想要保护他的皇孙,断然不会选择一个心胸狭窄之人来出任这个职务。他相信皇帝的眼光,更相信自己的眼光。

不过,虽说对自己的眼光有信心。但出来之后,他的浑身上下依旧被冷汗给弄的湿透了。传言是传言,毕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本朝诸帝这个祖辈遗传下来的多疑性格,这位英王身上未必就没有。

实际上简雍明白自己这番话,是在拿自己脑袋做赌注,试探这位王爷的肚量。若是这位王爷认为自己为其出谋划策,是在投机取巧,为自己谋取上位机会的话,很有可能会在第一时间之内宰了自己。

毕竟没有一个上位者,会喜欢张嘴闭嘴都是要做名臣,就差没有直白的告诉他,不会忠心耿耿的人。这种人今日可以为他所用,明日自然也可以为其他人所用。与其留下自己这个随时可能投靠他人的人,还不如一刀把自己给宰了更加的省事。

幸好,自己还是赌对了,这位英王虽说年轻,可这个肚量还是有的,若不然那可就真的糟糕了。想到这里,简雍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摇摇头走了。至于他的那个条陈,英王用了至少会在皇上面前为其争取不少的好处。不用,其实也啥大不了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0440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