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定河山

作者:风雪云中路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一百八十二章 要变天了

书名:定河山 作者:风雪云中路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4

至于他们的子侄,恐怕在这一点上还不如他们。在京城这个安乐窝里面,享受一下荣华富贵还行。若是真的上了战场,虽不能说个顶个的都是脓包。可说实在的这群现在打个群架,若是没有家丁撑腰,都能吓尿裤子的家伙,能撑起来的真心不多。

只是眼下这位皇帝,一向都是乾纲独断。他既然下定了决心,谁也不敢去糊弄他。就算他们几个身上都有世袭的爵位,眼下又身为掌管四大营和御林八军的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可也不敢有任何的反对意见,至少不敢有公开的反对意见。

回到殿前司在宫城正门外衙门的几位,也只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满脸都是愁云。良久,那位担任殿前司都指挥使的,永城候郑延德喃喃的道:“英王如此插手军务,皇上非但没有怪罪,反倒是责备我等对御林这是要变天了。”

在座的都是开国功臣后裔,世袭的勋贵。虽说百余年承平下来,祖先那点勇武之气早已经消磨干净。但开国功臣那么多,这些年家族败落的不在少数。经过百余年还能传承下来的不说,还被皇帝委以重任,这些人那个不是人精子一样

之前是没有想到,现在这位永城候一说,大家马上都反应了过来。就英王这个事,虽说也不算什么大事。在以往要是换了别的皇子,无论说的对与不对,皇帝早就一番严厉斥责下来了。可这次英王非但没有被斥责,甚至皇帝连一句重话都没有。

便是连与永王,为皇后送殡完事之后借机游山玩水,都没有说什么,这可不是一般的不寻常。他们几个还是第一次见到,皇帝对那位皇子犯了这种错误,如此轻描淡写,这可是开天辟地的头一回。

对于永城候的话,嘉兴伯沉默不语半晌才道:“永城候,你是都指挥使,这种事情你得拿个主意。还有,你们几个都说句话啊。别忘了,诸位的子侄可都有在御林任职的。若是真的被论调到边军去,到时候可怎么办难不成,我们真的只有在这里坐视”

嘉兴伯有些焦急的语气,殿前司这几位指挥使,几乎不约而同的摇了摇头。也只有担任步军指挥使的莞城县男许博君,开口道:“现在只有两个办法,一种是想法子,打消皇上的这个念头。御林八军,还是保持原样不变。”

“第二种,想办法把诸位的在御林八军的子侄,调出御林八军。要么下放到各路的卫军去,要么干脆转为文官。现在除了这两个办法,那里还有其他的办法而且第一种办法,皇上的性情你们也是知道。想要打消他的念头,没有充足的理由是不行的。”

“诸位想想,咱们若是有办法能打消皇上这个念头,还至于在这里愁眉苦脸马眼下看,也只有第二种可行。毕竟兵部与枢密院,咱们还是都能说上话的。可眼下的问题是,咱们的子侄调出来了,别的勋贵和世家子弟怎么办”

“别忘了,咱们这些勋贵可向来都是同气连枝的。若是咱们的子弟调出来,其他勋贵那里怎么交待。我刚才算了一下,连同诸位的子侄在内,御林的世家子弟足足有百余名。即便去除十多名担任文官的,剩下的也在七八十人。”

“虽说职位一般都不是很高,大多在五六品左右,可毕竟数量在这里。若要是都调出来,这么多的武官一同调出,皇上那里肯定要震怒的。到时候,咱们一样不好交待。我的意思是,同时全调出来不现实。”

“咱们可以以外放,或是对调的名义,逐步将他们调出御林八军。反正皇上又没有给限期,咱们这事可以缓缓图之。就算皇上催促,章程也按照皇上的要求拿了出来,但御林八军整训没有个两三年也下不来。所以,咱们可以采取逐步替换的方式。”

“每年,朝廷不是都要从边军选拔一定的武官,或是进入侍卫司,或是调往四大营吗明年开始,从边军轮调回来的武官之中选拔三分之一,逐步调换便是了。只要兵部与枢密院那边打好招呼,应该不是什么太大的难事。”

“这年头,谁用不到谁虽说咱们勋贵与他们那群鸟文官,向来都是井水不犯河水。可咱们毕竟掌管殿前司,他们文官求到咱们头上的事儿还少吗虽说他们恩萌的子弟不多,可总归还是有些不是”

“调到地方卫军,虽说升官慢了一些,饷银也只剩一半。可诸位的那些子侄,那个在乎那点饷银至于升官,反正诸位也没有指着他们封侯拜相不是再说,卫军也不都是苦差事。有些地方的卫军的肥缺,一年的进项可是比守着那点饷银多的多了。”

“以咱们殿前司诸位的能力,给自己子侄调一个肥缺,也不算什么难事。他们手头松宽一些,咱们也可以少贴补一些不是况且除非得皇上恩萌,否则在御林八军撑死了也就做到从四品,还不如出去多捞些钱是正事。”

这个莞城县男到底是老奸巨猾一些,他这么一说,其余的几个人相互对视一眼,都微微的点了点头。也是,现在除了这个办法,也着实没有其他的办法。只是那位嘉兴伯却是心有不甘的道:“理倒是这个理,可英王搞出这么一回事,咱们就在这里坐视不管”

“这若是以后成了惯例,今儿英王给咱们一顿训斥,明儿若是再来个亲王、郡王什么的,在皇上那里乱嚼一些什么狗屁舌根子,咱们也一样好受不了。要知道,这些皇子可是眼睛都盯着这个军务,想方设法找机会插手呢。”

“若不是不想法子,将这些人的念想掐断了,今后还有咱们几位的好日子过吗这个头,绝对不能就这么开了。我看,是不是找太子想想办法毕竟他是储君,虽说没有什么实权,可在皇上面前好说一些话不是”

嘉兴伯的话刚一落下,在座的几位都大摇起头。尤其是以那位永城候,反对最为激烈:“老高,你是不是被气糊涂了太子也是咱们能去找的若是找了太子,咱们才会有真正的麻烦今儿的事情,你难道真的没看清楚”

“皇上对英王贸然插手军务,连一句话都没有说。但我与你说,今儿的事情如果换到太子身上,皇上非大发雷霆不可的。太子已经是储君,若是再插手军务,恐怕皇上便要担心自己的皇位,还能不能坐的安稳了。”

“别忘了,这些年太子虽说一直没有实权,可毕竟身为储君这么多年了。根基,远不是一个出宫就府不到一年的英王可以相比的。所以皇上对英王此举可以当做没有看到,但绝对不会对太子与咱们走得过近,同样做到视而不见。”

“皇上这些年,对太子与文官交往虽说不怎么管。可那些与太子交好的武官,有几个有好结果的那个不是没几年,便被贬的贬,赶回家的赶回家在军权这件事情上,皇上对诸皇子可是提防的紧。”

“还有,老高今儿我说句不该说的话,天家之间怎么争权,无论是老子杀儿子,还是儿子杀老子,都是他们天家自己的事情。咱们这些人,最好做到不偏不向。谁做到那个位置上,咱们就对谁尽忠便是。”

“千万不要试图去参合皇位争夺,更不要与任何一位皇子站队。尤其是注意不要与太子走的过近,否则就真的犯了皇上的忌讳了。你当皇上当年成立殿前司,为何放着一大群文武百官不用,而要起用我们开国功臣之后”

“就是因为咱们这些人,本身身上便带着爵位。每年即便什么都不做,守着这个空头爵位,便一样不愁吃穿。不像那些文武百官为了升官,什么事情都能做的出来。只要咱们不谋逆,只要咱们效忠皇上,咱们就什么都不用操心。”

“开国勋臣那么多,可这百余年年来多少世家都败落了,你们查查现在还剩下几家尤其你我几个人,基本上能将祖宗当年百战得来的这个爵位,保留到现在即没有败家,也没有被降爵或是夺爵不是咱们祖宗有多聪明,而是他们守住了我之前说的那个信条。”

“少说话,多磕头才是真道理。还有,皇上与太子现在已经隔阂日深。诸皇子之中,皇上现在恐怕最提防的便是太子。我们这个时候去找太子,无论是什么原因,都不是皇上愿意看到的。一旦被皇上发现,太子未必会有什么事情,可我们倒霉是一定的了。”

说到这里,这位永城候犹豫了一下,看了看在座的几个人,咬了咬牙道:“今儿既然已经说了这么多,我不妨在提醒诸位一句。若是诸位的子侄有与太子交往过深的,诸位都回去好好的管一管。虽说不能马上断了联系,但尽量也要与太子少走动。”

“我现在感觉到,咱们这位储君的位置,坐不了太长时日了。最多年余,太子若是不被废,诸位大可以把我的眼珠子挖去。这些年,皇上对太子的不满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只是一直没有表出来而已。”

“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让皇上一直都在忍而不发而已。但皇上的忍耐不是无限制的,早晚有一天会爆发出来。前些日子,英王遇刺后皇上对朝局的清洗,你们就真的没有体会到什么吗”

“还有三王暴毙,皇上难道真的就像眼下这么平静。我在这里奉劝各位,真等到皇上忍无可忍的时候,就是咱们这位太子爷被废的时候。诸位回去也好好的考虑一下该怎么做,千万不要因为一两个子侄,将一家老小的性命都搭进去。”

“要不是咱们这些勋贵向来是同气连枝,今儿这有些犯忌讳的话我也不会说。今儿这些话,你们听进去就听进去了,听不进去的出了这间屋子忘了便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5225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