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锦屏记

作者:弱颜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二百六十三章地动

书名:锦屏记 作者:弱颜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12

第二百六十三章地动

辛妇好脸色一红。她自是知道,齐婉蓉在笑她原来的针线见不得人。

齐婉蓉说的倒也是实话,原本辛妇好似乎是没拿过针线的。这半年里,虽说有那绣娘教导的功劳,辛妇好自己是真的在针线上下了功夫。前段时间,荀卿染就能在辛妇好手指上看到明显的针眼,近来才好了许多。

“上次妇好姑娘做的那件小褂子,也极好。”荀卿染道。

“夫人喜欢就好。”辛妇好道,“瑄儿穿着怎样?”

“那褂子略大了些,再过些时候瑄儿才能穿。”荀卿染道。

辛妇好有些失望,“我回去再做一件小一点的。”

“难得你为瑄儿如此尽心。”荀卿染让人倒了茶给辛妇好,“有这个心意就足够了。”

“瑄儿聪明活泼,我实在是喜欢,这也是缘分。能为瑄儿做点事,我才高兴。”辛妇好笑着道。

荀卿染呵呵笑了两声。

瑄儿不在,又有齐婉蓉在这里,辛妇好就不多留,一会就起身告辞出去了。

“四嫂,她怎地这样殷勤起来?”齐婉蓉对着辛妇好的背影撇了撇嘴。

“许是……终于明白了事理吧。”荀卿染淡淡道。

………………

齐攸从外面回来的时候,荀卿染正坐在炕上,缝着一只护膝。他在门口的时候,就有小丫头告诉说是福生和瑄儿都在屋里睡,因此故意放轻了脚步进来。

齐攸将大氅脱下递给麦芽收了起来,就走到炕边,低头看了看两个睡的脸蛋红扑扑的肉团子。

“睡的这样香。”齐攸说着就伸出手。

荀卿染起身,将齐攸的手挡住。

“玩的累了,让她们多睡一会。”荀卿染道,就让奶妈照看两个孩子,她和齐攸到旁边的房间来。

“四爷试试合不合身?”荀卿染将护膝递给齐攸。

齐攸接过护膝套在腿上试了试。

“正合适。”齐攸道,看了眼上面精致的飞马纹,“这些东西费心神,你又要亲自照看两个孩子,还是交给丫头们做吧。”

“不过是有了空闲做这么一件两件的,哪就累到了。照顾福生和瑄儿,还有奶妈丫头们帮手,不妨事的。”荀卿染将护膝拿回来,继续绣着。

“似乎有点瘦了。”齐攸指着荀卿染的脸。

荀卿染转头往镜子里照了照,下巴没那么多肉,算是恢复到怀着萱萱之前的状态了。

“没瘦那。”荀卿染笑道,“难不成把我和萱萱那小肉团比。”

“我进来时,看见下人们在往仓房里搬粮食,说是黍米。卿染,你从哪运了那些黍米来,要做什么?”

“秋天的时候,四爷看下面的公文,说是今年收成不好。正好之后郑二哥来了,就让他帮着买了些黍米。不只是我,还有董夫人、郭夫人、方三奶奶,平西镇里这些家,大家都出了份子。”荀卿染道。

荀卿染一直觉得与其进香拜佛,不如多做点切实的事情。平西镇往年到了冬天,也有大户施粥的。她就将众夫人都找了来,商量一起施粥,结果就是各家都出了份子,买了粮食,只等着进了腊月就施粥。

“你这善事,可是做的越来越有模有样了。”齐攸道。

“就当是为了瑄儿和福生积功德了。”荀卿染道,其实也是为了齐攸分忧,不过没必要说出来罢了。

吃过晚饭,两人又哄着瑄儿和福生玩了一会子,也就早早地歇下了。

不知睡了多久,睡意朦胧间,荀卿染就听得屋内啪嚓一声响。

“卿染。”齐攸将荀卿染叫醒,点起了灯。

望着掉到地上的烛台,荀卿染后知后觉。

“四爷,是有地动?”

齐攸点点头,“别怕,咱们这没事。”

“瑄儿,还有福生。”荀卿染顿时睡意全无,忽地坐了起来,衣服也不穿就要往外走。

“四爷、奶奶,奴才看了,哥儿和姐儿都好好的,还睡着那。”外面传来许嬷嬷的声音。

荀卿染心中稍定,跟着齐攸一起穿了衣服,就到外间来坐了。

“你就带着孩子在这,不用出去。这暖阁地基足有十几米深,轻易不会出事。”齐攸脸色严峻,“我得出门去看看。”

荀卿染点点头,齐攸对于公事的一直都非常认真负责,这地震若是小范围,就这个强度还好,若是……,那么齐攸可有的忙了。

荀卿染帮着齐攸披上大氅,又安排人打了灯笼,随着齐攸出去,就又忙吩咐人将两个孩子都抱了来,又安排人在府内各院巡查。

“回奶奶,只是轻微地动,并没出什么事,有的睡的沉的,还不知道地动了那。”陈德家的回来禀报道。

荀卿染这才放心,依旧吩咐众人,要警醒,特别注意火烛。

闹了这一番,荀卿染没了睡意,就坐在灯下,继续绣那只还没绣完的护膝。

天光大亮,齐攸才从外面回来。

“快些准备早饭。”齐攸吩咐道。

荀卿染忙吩咐人摆饭,看着齐攸的脸色,知道出了大事。

“四爷,出了什么事。”

“城里没什么事。方才北边大营打发了人来送信。”齐攸坐下,整理着衣袖,“就是那边地动,牵动了城里。”

原来方才大营那边的兵丁飞马来报信,说是昨夜子时发生地动,有平原、曲凌两个县瞬间被夷为平地,城北大营也被波及,伤亡数字还没有统计出来,但是情况很不乐观。

荀卿染顿时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出事的地方不仅还有金矿、盐井,更有几万做劳役的犯人。

“四爷是要亲自过去?”荀卿染问道。

“恩。”齐攸点了点头,“听那报信的人讲,这样大的地动,只在先帝建元四年时有过一次,当时十分惨烈,死伤无数,我这就带一营兵马过去。”

荀卿染没有说话,只看着齐攸,眼神中俱是担忧。

“平西城的选址很有讲究,这地方郡县志记载,历来没什么大的天灾。”齐攸这么说着,还是有些不放心。“我留唐幼年在家里,保护你们母女。若是有事,你和他商量。”

“这里能有什么事?”荀卿染则是担心齐攸,大震过后,那余震是少不了,齐攸此去才是危险重重,有唐幼年在身边,两人合作多年,更多几分安全的保障。

“还是让唐大人和四爷一起去。”荀卿染道,“城里没什么事,外面自有董大人和官兵压抑,家里面,这房子结实的很,我早早关起门来,还能有什么事。”

齐攸却不答应,“我带走一营兵马,还留下一营,让唐幼年领着,不仅护着府里,还防备城里出什么意外。”

齐攸这样说,荀卿染才不再反对。

齐攸很快吃完早饭,荀卿染早就收拾好了一包衣服,另外还倍了干粮和水。

齐攸抱起还在熟睡的瑄儿,看了一阵子,拿满是胡茬的下巴在瑄儿小脸上蹭了蹭。

瑄儿无意识地抬起一只小手在脸上胡噜了一下,并没有醒。

齐攸轻轻放下瑄儿,对荀卿染道,“家里就都交给你了。”

“四爷放心。”荀卿染将新做的两只护膝拿来,给齐攸套在腿上。这种天气骑马,最要保护好腿。

“这一只还没绣完,四爷记得快点回来。”荀卿染幽幽地看着齐攸道。

齐攸将荀卿染揽在怀里,使劲抱了抱。

“四爷将雪团也带上。”荀卿染送齐攸往外走,“那边情形并不清楚,四爷去了那,到底如何,也好让雪团酒捎信回来。”

“还是留在家里吧。”齐攸只让荀卿染送到二门,就让她回来,径自带着人马走了。

荀卿染回到主院,想了想,还是将雪团放飞。

“去追四爷,”荀卿染指着北城门的方向,“跟在他身边,有了消息就捎信回来。”荀卿染嘱咐着,拿出竹笛,一声唿哨,雪团扇动翅膀,直入云霄,远远地瞧见齐攸的队伍,又瞧见了两只跟随的金雕,便又飞低了一些,朝着荀卿染鸣叫了一声,荀卿染挥挥手,雪团便朝齐攸的方向追赶了过去。

等荀卿染也吃过早饭,瑄儿醒过来,吃了奶,玩了一会,就开始睁着大眼睛四下看,似乎在找什么。

“平时这个时候,四爷总要抱一会姐儿,姐儿这莫不是在找四爷?”奶妈笑道。

荀卿染抱起瑄儿,“爹爹有事出门了,很快回来。萱萱要乖乖的哦,跟着娘一起等爹爹回来。”

整整一天,荀卿染计算着齐攸该到了何处,心中总是有些不安,直到掌灯时分,摆上晚饭来,才被众人劝着勉强吃了一碗饭。

前面唐幼年来,向荀卿染禀报,说是城内一切都好,让荀卿染不要担心,又说已经早早地关了大门,让荀卿染早些安歇。

虽说城内离着地动的中心还很远,荀卿染觉得还是小心为好。她让管事媳妇四处巡查,叮嘱内宅众人警醒些,又让人特意放了个细长的瓶子在窗台上。这样,若是有地动,瓶子掉下的声音,也能做个警报。

“奶奶且放心睡,奴才带着人轮班上夜,管保无事。”许嬷嬷道。

“嬷嬷多辛苦些。”荀卿染点头道。

荀卿染就将两个孩子都留在身边、桔梗、麦芽、福生和瑄儿的奶妈都在屋里打地铺。

因为心中有事,荀卿染睡的并不很熟,只听得啪嚓一声,荀卿染悚然坐起,那瓶子已经从窗台上摔下……成了碎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070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