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锦屏记

作者:弱颜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一六三章上元节

书名:锦屏记 作者:弱颜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12

第一六三章上元节

容氏和齐二夫人都转头看着荀卿染。

“老太太,太太,依我看,不如让妹妹们来管事,却是极妥当的。”荀卿染道。

“她们……”齐二夫人瞧了瞧屋子另一侧。齐婉丽、齐婉烟两个正聚在一处商量针线。

“她们没沾过这些,哪里会那。”齐二夫人似乎觉得有些不妥。

荀卿染看了看容氏,忙又道:“太太顾虑的也是。不过,这管家的事,谁生下来就会那?妹妹们都是聪慧的,有老太太、太太在旁教导着,总不会有差错。”

容氏点头,“不会可以学。她们来掌家,却比挑管事媳妇上来更名正言顺。咱们家的女孩,虽然娇养,家务也要习学的。”

齐二夫人见容氏如此说,也跟着点头,“老太太说的是,咱们家先前几位姑娘虽不曾管过事,这家务也习学过的。如今这样,就索性叫她们和染丫头一起管管,也可帮染丫头分担些。”

这样说着就叫了齐婉丽和齐婉烟两个人过来。

“你们不要怕辛苦,对你们以后有好处。”容氏吩咐道。

齐婉丽面露喜色,并不推脱,齐婉烟却略带愁容,欲言又止。

荀卿染也未多想,见齐婉丽站到自己身边,轻声叫染姐姐,知道她心中感激自己给她这个机会。

齐家的女孩,上面有容氏过问,平时吃穿用度都是极好的,也养的极为尊贵,但是就荀卿染观察,并没有人教她们如何管理家务。齐婉丽是个不错的女子,两人颇为投契,遇到机会,自然而然就会想拉她一把。

荀卿染便用眼向齐二夫人那边示意。齐婉丽也是聪明的,立刻走到齐二夫人身边,太太长太太短,殷勤地伺候,齐二夫人颇为受用。

“虽叫她们两个帮手,你也不可偷懒。好好教教你这两个妹妹,以后她们有了好处,定会感激你。”容氏又对荀卿染道。

这件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第二天一早,荀卿染到祈年堂前的议事厅,齐婉丽已经提前一步到了,齐婉烟却不见人影。荀卿染派人去请,就有齐婉烟的丫头来禀报,说是齐婉烟病了,不能来。

荀卿染无法,便带着齐婉丽将事务一一处理妥帖,终究担心齐婉烟,出了议事厅,就和齐婉丽来看齐婉烟。

李姨娘正在齐婉烟的屋内,见荀卿染和齐婉丽来了,忙起身迎接。齐婉烟穿着家常衣服,靠在床上。

“怎么突然身子不舒坦,我已打发人去请太医,一会来了,给七妹妹好好看看。”

荀卿染在齐婉烟床头坐下,仔细打量齐婉烟。

齐婉烟神色顿时有点不自在, “多劳嫂子费心,我不碍的,不用请太医。”

李姨娘亲自端了茶送到荀卿染跟前,陪笑道,“七姑娘没有大事,歇歇就好了。今个错过了,明个就跟着四奶奶去议事厅管事,还请四奶奶多照看她些。”

齐婉烟接到李姨娘的眼色,转头求助似地看着齐婉丽。

荀卿染就有些纳闷。

“四嫂,我,我不是身子不舒坦,我是心里不舒坦,我,我最讨厌这些俗事,躲还来不及,要我去管,可是不成的。”齐婉烟见齐婉丽不肯替她说话,索性道。

“七姑娘又说孩子话,四奶奶您且担待她些。”李姨娘急道。

荀卿染瞧着齐婉烟不似说谎,不觉心中奇怪,正要开口相劝,齐婉烟却用被子蒙了头,任李姨娘如何说,只是不肯露出头脸来。

“真是小孩子脾气。”荀卿染笑道。

荀卿染和齐婉丽从屋中出来,李姨娘忙跟了出来。

“七姑娘年纪小,不懂事,要慢慢劝说。请四奶奶在老太太、太太跟前担待些。”李姨娘央求道。

荀卿染点头。无人处,和齐婉丽说起来这件事。

“七妹妹昨晚找了我,说不愿意管事。七妹妹脾气历来有些古怪,不食人间烟火的,我劝她,她也不听。本来想着,我不帮她,她也就来了,谁想到,她是打定了主意。”齐婉丽道。

“……女孩家总要出嫁的,现在多习学一些,免得将来到了别人家,因不熟悉家务而被人辖制。”荀卿染说出她的本意。

“染姐姐为我们着想,我是知道的。我也是这样劝七妹妹,她反说我俗气。真让人哭笑不得。”齐婉丽在荀卿染面前也不隐瞒。

荀卿染也知道齐婉烟性子有些执拗,也不好再去勉强,只和齐婉丽商量,慢慢劝解齐婉烟。

荀卿染只带着齐婉丽,一起处理家事,渐渐发觉齐婉丽不仅聪慧,而且显然平时对家事多有留心,是个十分有心又能干的女孩子。有齐婉丽帮忙,荀卿染确实轻松不少。荀卿染有意放权,齐婉丽也不推脱,齐二夫人知道了似乎也颇为高兴。

忙忙碌碌,转眼就到了正月十五上元节。齐府早就雇用匠人制了上百盏各式花灯,府里府外各处安置好了。到了黄昏时分,宫里皇帝、太后和贤妃娘娘又送出不少赏赐,其中御制的花灯也有十几盏。容氏领着众人在正堂领了赏赐,送走了颁旨的太监,合府上下点起灯来,远近亭台楼阁仿若人间仙境。

众人在外面大厅闹了一阵,就陪容氏到暖阁内室来。

容氏屋里的摆设早更换一新,光是屏风就摆了四座,琉璃屏、螺钿屏、画屏、绣屏,又挂了宫里御赐的花灯,正如同一个小小的灯市。

容氏坐在塌上,只让众人随意玩赏。

“第一次看双面绣绣的如此出神入化,不知出自哪个巧手绣娘。”齐大*奶带着珍姐儿停在屏风前,赞叹不已。

“老太太这的,尽是好东西,想是宫中出来的吧。”齐婉丽道。

荀卿染好奇地走过去看,原来是精雕象牙框的一幅绣屏。这么大的屏风,全用象牙做框,已是十分稀有,还有这绣屏本身,却是一套图谱。屏上人物,穿着道袍,举手投足,衣带飘飘,颇有些仙风道骨,那所配文字,更是……,如此的熟悉。

这不正是她绣的屏风吗,原来竟到了这里,荀卿染心中思量。

“老太太这屏风好生奇特,那里寻来的宝贝,平时怎不见摆出来?”荀卿染笑着问容氏。

“那屏风是老四不知从哪里寻来的,说是道家养生的妙法,说是每天习学,可保长寿不老。我是不懂那些,只是这屏绣的实在漂亮。又有老四一片孝心,平时舍不得拿出来,今天灯节,才拿出来摆摆。”

“双面绣本就难,只能绣些前人传下来的花样。这个却是从没见过,况且绣这么大幅,有图有文,这绣屏的人不仅绣技了得,还可称是书画双绝,不知是怎样风华绝代的人?”齐大*奶出身书香,对屏上的书画比绣法更在意。

“我也极爱这绣工,让老四去找那绣娘,谁想竟是遍寻不到,只得作罢。”容氏道。

“这书、画、绣,单只一样,也不是三年五载的工夫就能到如此程度的。这绣屏不知花了多少心血,不知是否出自一人之手,若全出自一人之手,当真让人叹服。”齐大*奶道。

容氏如此看重,齐大*奶如此推崇,众人自然更加赞不绝口。

众人直闹到将近夜半,方才各自散了。

荀卿染回到宁远居,泡了个热水澡,刚换好衣服,齐攸也从外面回来了。上元节,京城内灯市热闹无比,皇帝突然动了与民同乐的念头,也要赏灯。齐攸这些御前侍卫自然不会闲着,都被调去护卫皇帝了。原还怕他****都回不来,现在能回来可是不错了。

荀卿染忙迎上去,接过齐攸的大氅,“累坏了吧,可还顺利。”说着就吩咐人准备热水,让齐攸洗澡。

“还好,没什么事。”齐攸道,递了件东西在荀卿染手里。

“好漂亮!”荀卿染惊叹,原来是只玉兔琉璃宫灯,七彩琉璃、璎珞垂苏,宫灯却是一片片琉璃拼接成玉兔造型,立体玲珑,精致可爱。

“比宫里赐下来那些还好那”荀卿染拿着宫灯端详,爱不释手,“四爷好大的本事,是哪得的这好东西。”

齐攸看着荀卿染笑得眉眼弯弯,也没说话,只伸出手指在荀卿染额头轻轻弹了一下,就转身去隔间洗澡。

荀卿染揉揉额头,将宫灯放在手里把玩,能将宫灯做成玉兔造型并不难,难的是用琉璃拼接成玉兔造型,还能如此栩栩如生。这样的一盏灯,自然是难得的,宫里赏赐的那些,论材料和手工也不如这个,不知齐攸是如何得来的。

齐攸洗了澡出来,将宫灯挂在屏风上,拦腰抱了荀卿染****,两人自是一番恩爱(河蟹挥舞蟹爪嚣张爬过,大家明白的)。

荀卿染枕着齐攸的胳膊,问起容氏房中绣屏的事。

“那绣屏的来历?是去年路过颍川买下的,送到博古斋镶了框子,送给了老太太。”齐攸答道,“你很喜欢那屏风?已经着人去寻找那绣娘,只是一直没找到人。”

只怕你是找不到的,荀卿染暗笑,“这幅小的给了老太太,那幅大的在哪?”

“大的,你怎知道还有幅大的?”齐攸道。

※※※※※※※

求粉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0362s